齊景公有一次進山打獵,遇到了老虎和毒蛇,顯然是受到了驚嚇,覺得不吉利。回來後就問晏子。晏子說:對於國家而言,只有三種事是不祥的,那就是有賢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毒蛇猛獸本來就居住在山林沼澤之中,狩獵時遇到他們並不算什麼。
縱觀歷史興衰成敗,不難發現,但凡強大的王朝,必然君明臣賢,君主知人善任,對人才信賴有加,臣子盡忠職守,殫精竭慮。君臣和諧,聯手共治天下。而相反,如果主昏臣庸,則必然國勢頹敗。就比如齊桓公時專任管仲而國霸,管仲死後任用小人刁豎、易牙而國亂且桓公不得善終。唐玄宗最初任用姚崇、宋璟等賢臣為相,形成了開元盛世的大好局面。而到了玄宗晚年,使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小人,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晏嬰向齊景公提出「國有三不祥」,意在告誡他:你不要整天只顧著玩樂,要把精力放在治理國家上,想想怎樣去發掘人才,留住人才,重用人才!盡的是做臣子的本分。
齊景公雖然不是什麼有為的明主,但在位58年,齊國的整體情況還算穩定,雖然沒有重現齊桓公時期的霸業,但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齊國的百姓也能夠在這春秋亂世中暫得安穩生活。顯然,那些忠言他是有聽進去一些的。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何發掘和培養人才,併合理重用人才,這是能不能興旺發達的關鍵所在。求賢敬賢,得而用之,這比什麼祥瑞之象都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