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號「令和」,說是擺脫了中國古典元素,那麼它擺脫了嗎

2020-12-18 文史撰家

年號,作為古代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其首創於中國漢朝的漢武帝,所以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年號」紀年的國家,漢武帝創建的這個最早年號為:「建元」。長此以往,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發現這種紀年方式的嚴謹和便捷後,便開始效仿中國。不過在進入近代以來,隨著帝制的覆滅,中國以年號紀年的方式也隨之一併消散於歷史。然而直到現代,周邊還有一個國家仍然在使用著遙遠的年號來紀年,它就是日本。並在最近日本還發布了新年號:「令和」,那麼這個新年號和以前的年號都有著怎樣的不同呢?

「令和」是日本的第248個年號,此前的247個全部都出自於中國古籍。而令和則是出自於日本的典籍《萬葉集》,這也是和以前的年號之間最大的區別。據了解這個新年號在《萬葉集》裡的原話是:「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這個年號對於日本人的意義不可謂不大,據日本首相解釋,它代表著寒冷的冬天過去就是春天,希望每個人都像盛開的梅花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

這裡的「寒冬」所指,相信大家都很明白,就是過去日本的經濟低迷期。「春天和希望」則是要重振經濟的決心。除了這些美好的表面寓意之外,不難看出這個日本的新年號是有意要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對此日本國內出現了許多反對的聲音。

許多日本國學者認為這是「無視了自古以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有些極端的還認為「年號引用『漢籍』是必然結果」。為什麼會有這種觀點呢?我們可以從日本以前的年號中尋找蛛絲馬跡。

昭和

昭和是日本歷史上使用最長的一個年號,一共使用了64年,這兩個字就出自於中國古籍《尚書·堯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然而最可笑也最諷刺的是,這個自1926年就開始使用的年號,它包含著和平的含義,可是日本卻很快走上了軍事擴張的道路。而且在位的裕仁天皇還對當時的軍國主義分子十分讚賞,這種表裡不一的怪異行為也為日後戰爭留下隱患。

平成

「平成」作為當代日本的上一個年號,關於它的出處在中國古籍中有兩處。一是《史記·五帝本紀》中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二是《尚書·虞書·大禹謨》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這個年號與昭和有著一樣的和平含義,不同的是它還具有一層「成功」的含義,很顯然這個年號的寓意日本也一樣沒有做到,又一次表裡不一,可謂只學了「表」,而放棄或掩蓋了「裡」。

明治

明治作為對日本影響最大的年號,出自於《易經》中「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這個年號相信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年號,因為在明治時期,日本有著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改革——明治維新。這也幫助日本由封建時代走向了資本主義社會,也即後來發展下去的日本軍國主義時期。靠著這次經濟和軍事的強大,日本躋身了世界強國行列,並且昭告天下,日本要加入歐洲。雖然可行,可是日本屬於亞洲的歷史卻難以更改,最後還是被國內民眾反對。不過值得肯定的是,「明治」這個年號對於日本的國事改革和歷史意義都非同一般。

從這三個年號不難看出,中國文化從始至終都對日本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次的「令和」改用日本典籍是它文化自主的一個重要表現,但是很顯然,日本雖然說這是首次從日本典籍取材,但還是忽略了中國文化對他們的影響之深。

因為早在日本這個「《萬葉集》」問世的六百年前,東漢張衡的《歸田賦》就有著「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鬱茂,百草滋榮」。可見這首日本《萬葉集》中的《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也是化用了東漢張衡的《歸田賦》。

《萬葉集》在日本的地位就如同《詩經》在中國的地位,雖說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但是成書要比詩經晚了有1000年。因此在日本版的《萬葉集》裡,經常可以見到中國各種古籍在裡邊的化用。這個名義上取自於日本典籍的「令和」,實則還是有著中國文化的影子。

由於日本文化起源於漢文化,它的年號大多都是漢唐之前的中國古書。這次「令和」年號的選取,我國很多網民都希望日本還能從中國古籍中選取素材作為日本文化,以此來宣揚漢唐文化。但是事實上日本一直都是獨立的國家,擁有著自己的文化,最應該傳承保護漢唐文化的,其實是我們自己!不知道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日本新天皇的年號真的「擺脫」了中國嗎?天皇的名字都無法擺脫
    ,像是在唐朝,就有很多相鄰的國家前來拜訪學習,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在當時,中華文化的影響之深,很多方面都會對日本產生影響,現如今日本的很多習俗都有著中華文化的影子,像是日本的年號就與我國的育人理念有著些許關聯,如今下一任日本天皇的年號公布,並且首次採用日本古籍,所以有人會問,日本新天皇的年號真的「擺脫」了中國嗎?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在向「昭和」年代致敬嗎?
    作為漢字文化圈中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日本剛剛公布了新年號:「令和」。日本當地時間11時40分(北京時間10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稍後,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記者會發表講話,介紹新年號出典,「直接傳遞新年號包含的意義並向國民寄語」。
  • 日本的新年號,「令和」這兩個字中,蘊含著怎樣的野心
    今年的日本政府開啟了新的年號「令和」,而「令和」二字也是出自於日本的一本典籍《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而要知道,在過去的那些年號名字都會從中國典籍中使用,像這次的使用日本典籍中句子還是第一次。
  • 日本候補年號公布,為了擺脫中國影響放棄了這幾個選擇
    日本新年號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討論後,日本在4月1日正式公布了新年號「令和」,出處為《萬葉集·梅之花之歌·序文·32首》中的「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費盡心機之後終於擺脫了中國典籍的影響。但是對於「令和」這個年號,很多日本網友也不滿意,不滿的主要地方就在於和前幾個年號相比,「令和」不論是出典還是含義都不夠大氣。和前幾個年號對比一下就可以看出差距了。
  • 日本新年號「令和」,含著對中國老師怎樣的藐視?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れいわ,Reiwa),出自日本古代典籍《萬葉集》。從公元645年,大中兄皇子仿照唐朝制度,設立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大化」以來,1374年時間,247個年號,出處全部來自於中國典籍。
  • 日本改換新年號「令和」,暗藏怎樣的玄機?
    2019年是日本改元之年。明仁天皇將於4月30日退位,德仁新天皇5月1日即位。根據日本1979年頒布的《元號法》,如果天皇退位,年號也必須改變。4月1日上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了新年號——令和。日本將從今年5月1日開始啟用「令和」為新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無法抹去中國痕跡
    日本新年號為「令和」【環球時報-環球網 報導 記者 邢曉婧】1日上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出自日本詩歌集《萬葉集》,成為日本歷史上首個源於日本古籍的年號。然而,《萬葉集》與中國古典文化之間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 紅色槍騎兵:「令和」的中國出處,日本人三百年前就承認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紅色槍騎兵】 在愚人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日本民眾翹首以盼的新年號終於公布出來了。安倍首相得意洋洋地宣稱:「令和」出自日本「國書」《萬葉集》,這是首個取自日本古籍而不是中國古籍的年號,承載了安倍內閣「發揚民族特色,擺脫中國典籍影響」的意圖,也暗含著「時來運轉,迴光返照」的期望。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哪來的? 網友:咋不叫「永和」?
    作者:郭佩珊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這一年號取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象徵著追求和平、充滿希望,開創新時代的美好願望。  即將代替「平成」的「令和」是日本繼「大化」之後的第248個年號,新年號將於5月1日新天皇即位後開始使用。以往,日本年號絕大部分來源於中國古代經典著作,這是日本首次不從中國古籍中選取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什麼意思 令和出處和含義介紹
    綜合日媒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明仁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  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令和」是「大化」(645年)以來的第248個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古籍,意欲美好而和平,中國元素明顯
    今天上午日本政府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明仁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就在這個決定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在推測「令和」的出處,按照以往的慣例都是採用中國的古籍。但此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年號「令和」蘊含了在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並成長的意思。他還表示,《萬葉集》「是象徵日本豐富的國民文化和悠長傳統的日本古籍」。
  • 日本新年號「令和」及其背後的年號制度
    2019年4月1日東京時間11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新年號為「令和」,取自日本古典《萬葉集》,這一年號可以說是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說意料之中,是因為此前早有消息稱日本將從日本古典而非中國典籍中選擇新年號;說情理之外,是因為之前歷代年號,諸如明治、昭和、平成等,均從中國古典中選擇。
  • 令和!日本新年號出爐,創下4個首次!
    【環球時報-環球網 報導 記者 邢曉婧】當地時間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日本現任明仁天皇將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即位新天皇,當日零時開始正式啟用新年號「令和」。自此,始於1989年1月的「平成」時代,僅剩1個月便將退出歷史舞臺。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如何選出來的,什麼意思?
    今天中午,日本政府正式公布了新年號「令和」。 這個新年號將在皇太子即位的5月1日零點開始生效。 最終選定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古典名著《萬葉集》第五卷的《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一句。
  • 日本年號:令和,出自《萬葉集》,一部日本最早用漢字編寫的詩集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新天皇年號為「令和」。至此自平成天皇宣布退位後,日本新天皇年號終於揭曉了答案。日本新年號改元引發外界和日本國民的強烈關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親自發表講話,闡明新年號含義,還首次通過首相官邸官方帳號,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現場直播。「令和」出自日本古典《萬葉集》,摘自「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句子。《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文學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詩經》。歷史上日本歷代天皇的年號,都取自中國的古典文獻。
  •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首次不用中國典籍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 「令和」。 作為漢字文化圈中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日本今天公開了她的新年號。 日本當地時間11時40分(北京時間10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出自日本最古老的歌集《萬葉集》。這也是日本首次從本國典籍中選取年號。
  • 日本新年號,到底「日本血統」還是「中國內核」
    圖說:日本官方長官菅義偉手持寫有「令和」字樣的新年號 圖GJ日本政府今天上午公布了新年號:令和。這意味著,從今年5月1日開始,日本將正式從平成時代進入令和時代。對於這個新年號,日本官方長官菅義偉強調,這是從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裡選出的。
  • 日本發布新年號「令和」,取自詩歌集《萬葉集》,你可知啥意思?
    日本時間,4月1日11點38分,備受關注的日本新年號正式公開:「令和」。據悉,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手中舉著的「令和」,日文讀音是「れいわ」,用羅馬音念是「ReiWa」。據了解,「令和」出自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珮後之香。
  • 一千多年來,日本年號均取自中國古籍,如今「令和」為何打破舊規
    提到日本更換新年號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這一次,日本的年號選擇了"令和"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出自日本典籍《萬葉集》。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日本的年號都會在我國的典籍中挑選,而這次日本打破了舊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安倍有著其他的目的嗎?
  • 日本的新年號「令和」,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本國典籍選取年號
    日本新年號公布:令和!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本國典籍選取年號!首次不出自中國典籍沿用30年的「平成」年號即將退出歷史舞臺,5月1日即位的日本新天皇將使用新年號。日本年號大多出自漢籍,之前日本年號幾乎全部出自中國古典,但此次第一次來自日本古典《萬葉集》,《萬葉集》系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日本現在的「平成」年號將於4月30日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停止使用,59歲的皇太子德仁將於次日(5月1日)即位,當日零時開始正式啟用新年號。這是日本近代以來首次天皇生前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