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揭秘國產大飛機項目歷程(圖)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圖片說明:程不時

圖片說明:運十空中飛行中


    央視《面對面》4月23日播出「程不時:揭秘中國大飛機」,以下是節目內容。

    【導視】

    一個代號為708的神秘工程

    程不時:當時某種程度還帶有軍用的色彩。

    一段記憶深刻的研製經歷

    程不時:先生產再生活。

    一架充滿非議的國產大飛機

    程不時:因為中國人都在講這是仿製波音飛機。

    是什麼折斷了運十的翅膀?又是誰點燃中國人的大飛機夢想?大飛機對今天的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

    《面對面》王志獨家專訪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揭開中國大飛機的前世今生。

    【人物介紹】

    程不時,飛機設計師,1930年出生於湖南,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26歲成為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總體設計師,曾參與設計的機種有初教6和強5等,1971起,負責我國第一架自行研製的大飛機運十的總體設計工作。

    【正文】

    (實況:程看電腦講解紀錄片)這是清理跑道,打了一個發力槍飛機起飛。這是360度轉彎,180度轉彎,在跑道滑行一段範圍內完全可以完成,這麼大的飛機按道理講很難轉的,但轉彎半徑很小。

    (紀錄片:運十起飛升空)

    【解說】這是中國首架大飛機運十試飛時的紀錄片,正在給我們講解的是這架飛機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就在試飛後的第5個年頭,這架承載著中國人大飛機夢想的飛機卻突然被擱置起來。讓程不時沒有想到的是,今年2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了大型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並儘快開展工作。這意味著讓程不時期盼已久的大飛機項目終於上馬了。

    記者:您是什麼時候聽到這個消息的?

    程不時:我是在中央廣播,中央電視臺的第一臺在新聞中間知道的。

    記者:那你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程不時:我感到非常地興奮,這是一個很重大的事情,確實是個戰略性的決策,它不是一個戰術性的安排。

    記者:但是您跟我們國家的大飛機設計、製造都有不解之緣,您沒有參與討論,沒有參與決策嗎?

    程不時:我沒有參與這個指南決策,但是37年來我一直在為大飛機呼籲、討論、寫文章,基本上是這些事情。

    【解說】業界所說的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幹線客機,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目前世界僅有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少數國家可以生產大飛機,中國的大型飛機則全部依賴國外進口。與飛機設計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程不時一直堅持認為,中國也應該製造屬於自己的大飛機。

相關焦點

  • 副總設計師揭秘:誰折斷了國產運十大飛機翅膀
    記者:那麼大的項目就因為三千萬嗎?程不時:當時確實是卡在三千萬這兒就沒有了,那麼所以我始終認為,「運十」沒有下馬的文件,「運十」是被擱置了,它被放起來了,放在架子上了,為什麼呢,要騰出地方來裝美國飛機。
  • 87歲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帶"大飛機夢"回母校雅禮中學演講
    47年「大飛機夢」他參與研發 87歲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回到母校雅禮中學演講 華聲在線長沙訊 「你們現在所學的知識只是你們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要學會創新。更重要的是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藝術情操。」
  • 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經歷47個春秋 見證大飛機起飛
    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十飛機立項,到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47個春秋。作為運十飛機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則親歷了這一夢想步履蹣跚的曲折歷程,也因此透徹地理解這一夢想的現實意義。記者:也就是在這個產品背後,還蘊含著更多的意義?程不時:蘊含著就是一個大的臺階上去。記者:您指的這個臺階是?
  • 運-10飛機揭秘:國產大飛機項目的"三上三下"(圖)
    >從1970年8月毛主席、周總理決策上馬運10項目算起,中國30多年來發展大飛機的航空歷程說明,由於研發周期過長,一般在10年左右,大飛機項目很容易中途夭折,政府換屆、航空工業規劃調整、國防戰略調整都多次讓大飛機項目的發展付出下馬停工的慘重代價。
  • 「運10」副總設計師細述中國大飛機之路
    畢生投入中國飛機設計事業的「運10」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建議,中國重啟大飛機項目可以參考「運10」  聽聞國家重啟大飛機研製的消息,77歲的程不時欣慰地笑了。  3月16日,曾任「運10」飛機副總設計師的程不時向《第一財經日報》回憶起中國自主研發大飛機的曲折故事,感慨萬千。
  • 87歲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回到母校雅禮中學演講
    (原標題:87歲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回到母校雅禮中學演講)
  • 報告披露運十下馬原因 復飛是開發大飛機捷徑
    中國曾擁有自己的大飛機與波音、空客鼎足而立但擱置20餘年 中國與航空強國差距拉大(圖)  運十擱淺《報告》披露下馬原因  今年重啟大飛機計劃由國務院主抓  運十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稱:運十復飛是開發大飛機捷徑  早在2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有了「大飛機」項目——1980年成功試飛的運十,是迄今為止起飛重量最大、飛得最遠、最快、最高的國產客運飛機。
  • 運十副總設計師:我們買飛機的錢比百座金茂大廈還高
    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十飛機立項,到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47個春秋。作為運十飛機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則親歷了這一夢想步履蹣跚的曲折歷程,也因此透徹地理解這一夢想的現實意義。  記者:也就是在這個產品背後,還蘊含著更多的意義?  程不時:蘊含著就是一個大的臺階上去。  記者:您指的這個臺階是?
  • 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點評運十還有多大價值
    大飛機之夢  回首1980年,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最大飛機「運十」誕生,中國擁有了首個大型噴氣飛機開發平臺。程不時說,「這就是我對『運十』的評價。」  撰稿/李澤旭(記者)  今年3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北京傳出。
  • 雅禮傑出校友:運十的副總設計師、C919研製專家組成員
    他是運十的副總設計師、C919研製專家組成員,也是雅禮的傑出校友 造飛機是啥體驗,聽「老學長」怎麼說 ■記者 黃京 實習生 王祝敏 陳舒儀 通訊員 倪慧穎 見證C919首飛 2017年5月5日下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我國首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備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飛機C919成功首飛。87歲的程不時在現場見證了這一時刻。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十立項,到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47個春秋。
  • 媒體:從「運十」到C919 國產大飛機再度騰飛
    據介紹,從1970年立項研製「運十」開始,到2007年決定實行航空工業體制改革,立項研製C919,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經歷了一段艱難坎坷的發展歷程。1970年,中央批准「運十」項目,將其納入國家計劃。據統計,當時全國共有21個省、市、自治區300多家工廠、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參加了運十飛機的研製,其規模之大、範圍之廣、要求之高,為新中國歷史所罕見。
  • 專家解密運十結構 稱中國大飛機可借鑑運十基礎
    1980年運十面世六年後淡出公眾視野 今年再啟大飛機立項  專家稱大飛機可借運十走捷徑  今年年初,中國建造大飛機的立項再次被啟動。原中國航空研究院的副院長胡溪濤認為:"國家太需要大飛機了,國家航空工業需要,交通運輸需要,軍隊需要……"他透露:"我們航空工業已經具備了條件,因為中國幹過大飛機了。"  1980年,中國自主生產的大型飛機運十面世,在國外引起強烈反響。當時有媒體稱,運十飛機研製成功,使中國民航工業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了15年。
  • 從"運十"下馬到國產大飛機產業初露端倪:回顧C919創新發展歷程
    大飛機寫進十九大報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廣大幹部職工倍感自豪,紛紛表示,要以習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為指引,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向勞模學習、向工匠學習,堅持「精湛設計、精細製造、精誠服務、精益求精」,努力打造出國際一流的大飛機品牌。
  • 從運十到C919 中國距離大飛機之夢再進一步
    5月5日,承載著中國大飛機夢想的C919型噴氣式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首飛,從二十年前下馬的「運-10」項目,到首架投入運營的支線客機ARJ21,再到如今首次飛上藍天的國產大飛機C919,中國的大飛機研製走過了怎樣的道路?。「現在我宣布,C919大型客機首飛圓滿成功!
  • 上遊深閱讀丨國產大飛機C919 怎麼「飛起來」的?揭秘飛機安全性...
    △15日,李浩敏在重慶科技館講述國產大飛機的研發歷程。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實習生 鄧雨笛 攝2017年5月5日,中國商飛研製的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首飛,開啟了我國航空的新時代。近日,在重慶科技館舉辦的「我叫中國造」科技·人文大講壇上,中國商飛公司系統工程專業總師、國產大飛機C919飛機需求管理系統設計師李浩敏,揭秘了ARJ21以及C919的研發過程。
  • 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為青少年講述國產大飛機的前世今生
    8月18日,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在上海科技館為青少年講述大飛機的發展歷程。上海科技館 供圖中新網上海8月18日電 (鄭瑩瑩)「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就做過『運-10』,這個飛機曾7次飛到拉薩,是我們國家自行研製的第一個(大型)飛機,駕駛艙當時是5個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說。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18日在上海科技館開營,現場,吳光輝為青少年們講述大飛機的前世今生。
  • 35年前,中國最先進大飛機運-10,是如何被忽悠瘸的
    像晶片這種高度依賴進口的產品,中國還有很多,而大飛機無疑位列其中,甚至嚴重程度遠甚其他。 截止2019年底,中國民航在冊的飛機架數達到3818架,而國產飛機只佔了1?還全都是支線飛機,對外依存度高達99?
  • 運10飛機總設計師馬鳳山
    10飛機總設計師,傑出的民用飛機研製領導者、組織者,民用飛機適航研究與型號適航工作先行者。在運10總設計師馬鳳山同志誕辰90周年之際,中國商飛公司在上飛院舉行馬鳳山同志銅像落成揭幕活動暨紀念馬鳳山同志誕辰90周年學習報告會,弘揚馬鳳山等老一輩航空人的愛國奮鬥精神,激勵廣大幹部職工為祖國大飛機事業建功立業。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
    據中國商飛公司微信公眾號「大飛機」12月25日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此次上榜項目通過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凝聚了中國人艱苦奮鬥、產業報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是行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運十飛機,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
  • 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先生訪談錄
    資料圖:程不時先生程不時先生——我國著名的飛機設計師,曾擔任強五、運十等項目總體設計師1.想問一下程老,當時是為何會選擇航空作為自己的專業和日後的工作的在工程技術的實踐方面,我對飛機設計師徐舜壽懷有很大的敬意。他是早期清華大學學習航空的前輩,以後到美國繼續深造過。1956年當我國航空工業成立「第一飛機設計室」時,他是第一屆室主任。我當時任第一飛機設計室總體設計組組長,並作出了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總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