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禮傑出校友:運十的副總設計師、C919研製專家組成員

2020-12-16 湖南在線

他是運十的副總設計師、C919研製專家組成員,也是雅禮的傑出校友

造飛機是啥體驗,聽「老學長」怎麼說

10月11日上午,87歲的雅禮中學校友程不時(左一)回到母校,在雅禮學子的帶領下參觀校園。

通訊員 倪慧穎 記者 黃京 攝

87歲的程不時是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這位中國飛機發展的見證者和親歷者,也是長沙市雅禮中學的傑出校友。10月11日上午,年近九旬的老學長回到母校,為一群「00後」學弟學妹分享他的「航天夢」。在他看來,埋頭學習苦讀書只是簡單的「加減法」,要想獲得成功,必須玩點小愛好讓學習效率翻倍,變成「乘除法」。

■記者 黃京 實習生 王祝敏 陳舒儀 通訊員 倪慧穎

見證C919首飛

2017年5月5日下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我國首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備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飛機C919成功首飛。87歲的程不時在現場見證了這一時刻。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十立項,到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47個春秋。程不時是運十的副總設計師,也是C919研製的專家組成員。他親歷了這一夢想的曲折歷程,因此透徹地理解了這一夢想的現實意義。他說:「這個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是一個重大的臺階,在我們國家的航空發展史上,也是濃重的一筆。」

「大飛機夢」始於中學

程不時說,自己的「大飛機夢」始於中學時期,終於在C919首飛成功的這一刻,得以成真。1941年,程不時考取了因戰爭而暫遷沅陵的雅禮中學,入初中第30班。「這段日子,影響了我的一生。」程不時回憶,當時的雅禮中學以英語見長。英文教學採用的是「直接教授法」,使用的是加拿大人文幼章編著的教本,由外國教師直接用英文授課。「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都因英文基礎紮實而得益,這當然離不開母校的培養。」

程不時和同學們在沅陵上課時,遇上日本飛機空襲的「警報」,全體師生便要躲入山谷裡的防空洞內。校門前江邊的鵝卵石灘上有幾個大炸彈坑,裡面積著水,是日本飛機轟炸時造成的。他回憶說:「這些景象時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也孕育了我將來要為國家設計飛機的志願。」

1951年,程不時從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畢業後,立即投身新中國航空工業建設事業。1956年,我國開始飛機型號設計事業,成立「第一飛機設計室」。他參加了新中國最早的飛機設計工作,並擔任飛機總體設計組組長,負責中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總體設計。在我國20世紀內自行研製的最大的飛機運十研製中,程不時擔任負責總體、氣動、計算機及試飛的副總設計師。

交流

學習之餘

要玩點小愛好

讓「00後」學弟學妹們倍感驚訝的是,「老學長」不僅在飛機研發領域頗有建樹,他最大的愛好居然是拉小提琴。「從進入清華大學航空系開始正式學習拉小提琴,如今已經拉了60多年的琴,直到現在,我每天還要拉半小時。」程不時現在是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藝術團中年齡最大的成員。他笑言,如果讓他把在科研和音樂上所花的時間打個分,他說兩者基本不相上下,只不過工作佔用的是大塊完整的時間,音樂屬於「見縫插針」。

關於「學習」,「老學長」告誡學弟學妹:學習是終身的事情,不能止於課堂,應該緊跟時代步伐,拓展自己,綜合發展;「智慧才是力量」,這種智慧包括處理事情的方法,與時俱進的能力與知識;不能局限於原來已有的知識,要把繼承的東西進行運用、開發、創新。

他還鼓勵同學們多了解藝術,讓自己均衡發展。程不時認為,自己學習小提琴和做科研並不矛盾,因為學習藝術能夠提高創造性,為人生開拓更寬的局面。「埋頭學習只是簡單的『加減法』,課餘玩點藝術之類的小愛好能讓你的學習效率翻倍,變成『乘除法』。」

相關焦點

  • 87歲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回到母校雅禮中學演講
    (原標題:87歲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回到母校雅禮中學演講)
  • 87歲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帶"大飛機夢"回母校雅禮中學演講
    47年「大飛機夢」他參與研發 87歲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回到母校雅禮中學演講 華聲在線長沙訊 「你們現在所學的知識只是你們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要學會創新。更重要的是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藝術情操。」
  • 造飛機是啥體驗 聽長沙市雅禮中學「老學長」怎麼說
    10月11日上午,87歲的雅禮中學校友程不時(左一)回到母校,在雅禮學子的帶領下參觀校園。87歲的程不時是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這位中國飛機發展的見證者和親歷者,也是長沙市雅禮中學的傑出校友。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十立項,到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47個春秋。程不時是運十的副總設計師,也是C919研製的專家組成員。他親歷了這一夢想的曲折歷程,因此透徹地理解了這一夢想的現實意義。他說:「這個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是一個重大的臺階,在我們國家的航空發展史上,也是濃重的一筆。」
  • C919項目專家組成員程不時:我們現在有了"翅膀"!
    C919項目專家組成員程不時:我們現在有了"翅膀"!記者採訪了C919項目專家組成員程不時老人。「希望以後設計出真飛機」「在我幼年的心目中,飛機是可愛的天使。」程不時說。1934年,4歲的程不時家住湖北漢陽機場附近,常常有飛機低低地越過他的頭頂。父親是留德回國的工程師,受到父親的影響,程不時自幼就對機械感興趣,1947年,他如願成為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專業的學生。
  • 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揭秘國產大飛機項目歷程(圖)
    圖片說明:運十空中飛行中    央視《面對面》4月23日播出「程不時:揭秘中國大飛機」,以下是節目內容    一段記憶深刻的研製經歷     程不時:先生產再生活。     一架充滿非議的國產大飛機     程不時:因為中國人都在講這是仿製波音飛機。     是什麼折斷了運十的翅膀?又是誰點燃中國人的大飛機夢想?大飛機對今天的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
  • 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經歷47個春秋 見證大飛機起飛
    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十飛機立項,到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47個春秋。作為運十飛機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則親歷了這一夢想步履蹣跚的曲折歷程,也因此透徹地理解這一夢想的現實意義。記者:也就是在這個產品背後,還蘊含著更多的意義?程不時:蘊含著就是一個大的臺階上去。記者:您指的這個臺階是?
  • 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先生訪談錄
    資料圖:程不時先生程不時先生——我國著名的飛機設計師,曾擔任強五、運十等項目總體設計師1.想問一下程老,當時是為何會選擇航空作為自己的專業和日後的工作的2.想請問程老,當年運10的研製工作對現在的C919有哪些積極影響?(來自網友:劉飛、Qi Sir、黨偉、劉沙俊)運10是20世紀內我國研製的最大機型,曾經試航我國許多邊遠城市,表現良好。運10的發展走的是自行研製型號的途徑,最後讓位於在中國的土地上總裝外國型號(MD型美國飛機)的發展方式,運10由於「非技術原因」而被中途閣置。
  • 運十副總設計師:我們買飛機的錢比百座金茂大廈還高
    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十飛機立項,到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47個春秋。作為運十飛機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則親歷了這一夢想步履蹣跚的曲折歷程,也因此透徹地理解這一夢想的現實意義。  記者:也就是在這個產品背後,還蘊含著更多的意義?  程不時:蘊含著就是一個大的臺階上去。  記者:您指的這個臺階是?
  • 「運10」副總設計師細述中國大飛機之路
    畢生投入中國飛機設計事業的「運10」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建議,中國重啟大飛機項目可以參考「運10」  聽聞國家重啟大飛機研製的消息,77歲的程不時欣慰地笑了。  3月16日,曾任「運10」飛機副總設計師的程不時向《第一財經日報》回憶起中國自主研發大飛機的曲折故事,感慨萬千。
  • 副總設計師揭秘:誰折斷了國產運十大飛機翅膀
    程不時程不時在接受採訪 【人物介紹】 程不時,飛機設計師,1930年出生於湖南,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26歲成為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總體設計師,曾參與設計的機種有初教6和強5等,1971起,負責我國第一架自行研製的大飛機運十的總體設計工作。
  • 從運十下馬到C919首飛成功
    運十,悲劇英雄1970年8月,集中力量專門研製國產大型客機的708計劃正式確定。運十的總工程師是馬鳳山,他的團隊對原轟6進行了果斷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新設計方案,向國產飛機發起技術總攻關。1971年12月,發生了一件意外空難,一架巴基斯坦的民航客機在中國新疆不幸墜毀,這很不幸。但這是一架波音707,殘骸被中國研發人員拉了回來,其中的參考價值,情報價值簡直是從天下掉下來的。
  • 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點評運十還有多大價值
    大飛機之夢  回首1980年,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最大飛機「運十」誕生,中國擁有了首個大型噴氣飛機開發平臺。程不時說,「這就是我對『運十』的評價。」  撰稿/李澤旭(記者)  今年3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北京傳出。
  • 從運十到C919 中國距離大飛機之夢再進一步
    5月5日,承載著中國大飛機夢想的C919型噴氣式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首飛,從二十年前下馬的「運-10」項目,到首架投入運營的支線客機ARJ21,再到如今首次飛上藍天的國產大飛機C919,中國的大飛機研製走過了怎樣的道路?。「現在我宣布,C919大型客機首飛圓滿成功!
  • 專家解密運十結構 稱中國大飛機可借鑑運十基礎
    1980年,中國自主生產的大型飛機運十面世,在國外引起強烈反響。當時有媒體稱,運十飛機研製成功,使中國民航工業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了15年。然而運十的輝煌沒有持續下去,六年之後,它很快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在接受《法制晚報》專訪時稱:民航總局和航空工業部不支持,最後斷送了運十。
  • 運十的研製與下馬:3000萬資金缺位導致項目擱置
    波音一位副總裁看了飛機之後說:「如何研製大型噴氣式運輸機,你們畢業了,我們只不過早畢業幾年而已。」美駐華空軍武官親自參觀「運10」之後說:「凡是熟悉波音飛機的人,站在機艙門前看一眼就明白,『運10』不是波音飛機的複製品,機翼構型明顯不同。」
  • 運10飛機總設計師馬鳳山
    10飛機總設計師,傑出的民用飛機研製領導者、組織者,民用飛機適航研究與型號適航工作先行者。他,就是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研製的幹線噴氣客機運10飛機總設計師 馬 鳳 山今天是5月8號是馬鳳山總師誕辰90周年的日子也是馬鳳山紀念銅像
  • 南華大學慶建校60周年 「蛟龍號」副總設計師等校友到賀
    曹正平 攝中新網衡陽10月16日電 (王昊昊 劉崢 夏文輝)位於湖南衡陽市的南華大學16日舉行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蛟龍號」副總設計師、「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胡震等6000餘名該校海內外校友到賀。1958年,為發展原子能事業和提高人民衛生保健水平,中國批准建立了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後更名為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
  • 報告披露運十下馬原因 復飛是開發大飛機捷徑
    中國曾擁有自己的大飛機與波音、空客鼎足而立但擱置20餘年 中國與航空強國差距拉大(圖)  運十擱淺《報告》披露下馬原因  今年重啟大飛機計劃由國務院主抓  運十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稱  「運十下馬是一大教訓。」國務院大飛機專家論證組成員、北京大學教授路風在其撰寫的《中國大型飛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認為。  「如果在運十飛機平臺上搞大飛機,無異於選擇一條捷徑。」當年運十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接受《法制晚報》採訪時表示。
  • 媒體:從「運十」到C919 國產大飛機再度騰飛
    據介紹,從1970年立項研製「運十」開始,到2007年決定實行航空工業體制改革,立項研製C919,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經歷了一段艱難坎坷的發展歷程。1970年,中央批准「運十」項目,將其納入國家計劃。據統計,當時全國共有21個省、市、自治區300多家工廠、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參加了運十飛機的研製,其規模之大、範圍之廣、要求之高,為新中國歷史所罕見。
  • 【鉤沉】我所經歷的「運十」客機的研製和「下馬」
    我經歷了中國多個飛機的研製工作,印象最深刻的還屬「運十」客機的研製。「運十」客機是中國首次自行研製的大型噴氣式客機。 大家懷著極大的熱情,不分晝夜工作 1970年7月中旬,毛澤東主席視察上海時說:「上海的工業基礎這麼好,可以搞飛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