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一家養了20年羊。在內蒙古,有這樣「資格」的牧民不在少數。除了日常主食之一的羊肉外,它還以當地的羊肉聞名,羊肉「新鮮」遍布全國。當其他地區的人還在按省份區分羊肉時,內蒙古人已經有了一個更加精細的標準:呼倫貝爾羊與錫林郭勒羊不同,錫林郭勒羊又可分為蘇尼特羊、烏珠穆沁羊和新「網紅」烏蘭克羊。他們夏天喝泉水,冬天下雪,吃天然的草和蔥,然後長大。它們走遍山野,散發羊肉的香味,鍛鍊肌肉,有「世界上最好的羊」的美譽。為此,流浪的內蒙古人有一個不成文的信念,他們離開內蒙古時不會吃羊。對他們來說,來自內蒙古以外的羊可能味道不太好。
過去,受市場和冷鏈運輸的限制,內蒙古羊肉的口感會受到影響,真的很難走得太遠。其他地區的食客也很難在市場上買到正宗的內蒙古羊肉。但自從京東冷鏈開始布局內蒙古羊肉產業以來,這種局面已經被打破。
如今,養了20年羊的牧民巴圖今年秋天收穫頗豐:「這輛車能拉30多隻,每隻賣1000元左右。」說起今年的羊肉市場形勢,巴圖非常有信心。目前,正是內蒙古羊肉銷售旺季。今年羊肉收購價格持續上漲。到目前為止,只有巴圖一家賣了近600隻羊肉,年收入超過60萬。
巴圖的羊裝車後,將立即送往二敦的加工廠。牧民巴圖也完成了當天的主要工作。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他的羊將被加工廠屠宰、分類、包裝、運輸和配送,最終在48小時內出現在近200個城市的家庭餐桌上。這是內蒙古48小時的羊肉。48小時的背後,是京東生冷鏈供應鏈網絡的高效流通。
京東與內蒙古羊肉產地合作加快牧區發展:京東與各種農產品和生鮮地有著悠久的合作傳統。與內蒙古羊肉產業的合作始於去年。現在正值秋冬銷售旺季,京東冷鏈汽車將在二墩加工廠周邊停留,第一時間完成包裝、收藏等環節。同時,藉助全國7個地區冷鏈倉儲網絡的布局,冷鏈倉儲可以集中放置,分布全國。消費者在京東下單後,可以從最近的倉庫發貨,早上下單,下午儘快收貨。
內蒙古羊肉是京東冷鏈資源整合能力和專業服務能力的又一有力證明,有助於區域特色產業經濟發展。可以說,京東冷鏈極大地促進了內蒙古羊肉產業的發展,為錫林郭勒草原羊的整體品牌形象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京東冷鏈通過整合、下沉物流、商流等巨大的資源和服務,與農產品和生鮮產區經濟互為成就,不僅帶動了整個冷鏈物流產業服務的升級,而且在區域發展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農村(牧區)扶貧致富。對於像巴圖這樣的普通牧民來說,京東冷鏈的到來,讓他們的羊更受歡迎,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對他們來說真是一件大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