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遊饅頭,是以酒發酵的浙江著名漢族美食。大酵俗稱大膠、大窖、大教,與古代"膠、窖、教通酵"同,足見由來悠久。其形制呈圓丘狀,平底圓頂,底部直徑約10釐米,頂高約6釐米,上印有紅色圖案,以標作坊字號。如用於慶典或饋贈,淋裱以福祿壽喜字樣,紅豔欲滴,莊重大方,
龍遊大酵饅頭,歷來由專業饅頭作坊和黍作店製作,在金衢盆地內的城鎮隨處可見,而在盆地圈外卻絕少聞見。然而,這種精美獨特的名品,地方史志中雖稱之為邑之特產,除在食貨中列個名目外,卻無工藝記錄,它的傳承靠的是輩輩師徒的口傳心授,又因是謀生之技,多秘不示人,甚或有傳兒媳不傳姑婿的陋習。
直到 1981年《中國小吃·浙江風味》一書問世,始見一注釋中作了披露。大意是:糯末蒸成粒狀乾飯,涼後盛入容器,加糯米酒槽(即甜酒釀)、白糖,溫水攪勻,保溫發酵,見面上泛氣泡有酒香時,濾汁,加少許食鹽攪勻,澄清後即為窖水,用以和面制饅頭。
這一切,都源於那套簡單又充滿小心思的製作工藝。
經過備料、揉粉(冬季時還需加熱)、搓團、上籠、發酵、蒸等工序。和面和發酵所花費的時間最長。
老闆都是凌晨二三點鐘起床,先以酒釀和面,經2至3個小時發酵,再和面,再發酵2至3個小時,再上蒸籠蒸,整個過程約8小時。(如果從做酒釀算起,則需要20天了哦。)
為了保證饅頭的原汁原味,郎渭強還堅持用竹製蒸籠和荷葉蒸饅頭。
荷葉是天然的不粘材料,饅頭蒸出來的還帶著一股天然的荷葉清香。而竹製蒸籠會將蒸籠內的水蒸氣吸收,蒸籠內壁上不會形成水珠滴到饅頭上而影響口感。
做酒釀饅頭,最主要的手藝是「搓饅頭」。當年,單學這一技藝,半個月,還做不起一個像樣的饅頭。因為,要是搓不夠緊緻,就會發酵不透,蒸出來的饅頭,就軟塌塌的,粘粘的,不圓不飽滿,口感和賣相都不好。
能把每個麵團大小搓得幾乎一樣,一籠不多不少正好能蒸20個饅頭。每蒸一次饅頭,至少40至50分鐘左右。
饅頭的吃法,那可隨心了。可以直接吃,可夾梅乾菜扣肉,也可以烤著吃,反正,隨便你怎麼「捏」了哦。
龍遊大酵饅頭的吃法,習慣上是回蒸後趁熱夾走油扣肉、肉丸子或素菜等吃食,葷素自便,且帶荷葉清香,是席上主食,家常便點,雅俗共賞。南宋時是宮廷貢品。此外,民間尚有油氽饅頭夾油炸臭豆腐乾,涮上紅辣醬;饅頭拖上蛋糊油煎後撒以花椒鹽等吃法,香美誘人,遊客爭嘗,常樂不可支。再如兩隻熱饅頭夾以香腸等肉菜,又很類似西方的三明治了,正成時尚。
除了龍遊酒釀饅頭,芋頭肉粽也是衢州一絕,今天收到手,個頭不大,只有手掌大小。
剝開粽葉,粽子油亮亮的,散發著菜油的清香,雖然個頭不大,但肉餡卻蠻大的,有肥有瘦的帶皮五花肉配上辣醬,味道真的絕了!
△芋頭辣粽
辦公室的小夥伴們吃完之後都覺得這個粽子太特別了,尤其是女生,吃完一個正好有飽腹感,大夥都說趕緊推薦給我們的粉絲吧!
粽子好吃的訣竅也沒有其他,無非是用料講究,新鮮的芋頭加上大塊五花肉,加上老闆自家做的辣醬,又糯又開胃。
老闆從村子裡收購的農家糯米加上今年新摘的粽葉,翠綠翠綠的,包粽子的繩子也是草繩的,很有「土」味。
這次小百推薦的粽子,口味只有一種,因為大家吃過之後都覺得芋頭肉粽太有江山特色了,我們吃的都是辣味的,芋頭粽混著芋頭的甜香,新鮮又好吃,鹹菜提香又帶一點酸味,一口氣吃三個不費勁。
有個別小夥伴吃到的粽子有一點夾生,老闆娘說因為一鍋總有幾個粽子會出現這樣的「失誤」,所以特意要小百提醒粉絲,收到後請將粽子放於微波爐加熱3/5分鐘或隔水蒸5分鐘再吃,要是兩三天內吃不完,就放冰箱冷凍室保存。
因為粽子都是新鮮製作,用的又是新葉,快遞運輸過程中稜角會相互磨擦導致真空袋漏氣,屬正常現象。不影響食用。
法律允許範圍內最終解釋權歸
金華市第一百貨集團有限公司所有
招商熱線:0579-89161172
13777500228(胡經理)
商場廣告位租賃
場地租賃合作
第一百貨會員服務中心上線啦!
掃掃綁定會員卡將有大驚喜
想享受尊貴特權福利嗎?
想專屬管家為您服務嗎?
想一對一連接導購員嗎?
想更多超值積分玩法嗎?
更多功能即將上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