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確實是兩次被流放雲南,這都和他的密謀造反有很大關係。搞笑的是,可這位藩王偏偏很幸運,兩次都沒有被殺掉,最終還被恢復爵位加了俸祿。
周王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據說是明成祖朱棣唯一的胞弟,洪武三年被封為吳王,8年後又被改封為周王。
眾所周知,朱元璋創建大明王朝後殺了很多開國功臣,除了一些功勳老將居功自傲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鞏固老朱家的大明江山。朱元璋對於藩王們的管理也比較嚴格,沒有自己的命令,那是絕對不可輕舉妄動。
朱橚第一次被流放是在洪武二十二年,他做了一件事情讓朱元璋勃然大怒。原來,朱橚私自離開了他的封地,跑到鳳陽去了。
《明史》記載的是:橚棄其國來鳳陽。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開國功勳宋國公馮勝就住在這裡,馮勝還是朱橚的嶽父,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有造反的嫌疑。
朱元璋一怒一下將朱橚流放到雲南,兩年後才將他召回京師,所屬藩地的一切事宜有朱橚兒子朱有燉打理。
《明史》上的記載為:
帝怒,將徙之雲南,尋止,使居京師,世子有燉理籓事。
朱元璋最愛的兒子是朱標,可惜死得早,朱元璋駕崩後則由朱標的長子朱允炆繼位。朱允炆即位後對各藩王非常忌憚,他害怕叔叔們影響自己的皇位,所以一上臺就開始削藩。
朱橚就是被削的主要對象之一,不過他剛開始造反就被自己的兒子給出賣了。
橚次子汝南王有爋告變。
建文帝朱允炆最終抓住了朱橚,但朱允炆終究是個仁慈之人,他沒有殺掉自己的叔叔,而是將其貶為庶人,再次將他流放雲南,這也是朱橚第二次被流放雲南。建文四年才將朱橚召回南京城並幽禁起來。
後來燕王朱棣發起「靖難」殺入南京城,作為朱棣的胞弟,朱橚也被救了出來。朱棣稱帝後對朱橚非常好,恢復他的爵位還加了五千石俸祿。
雖然朱棣對朱橚在經濟上很照顧,但是在封地和兵權方面實際上依然在削減。朱橚當慣了藩王,當然非常不樂意,他又開始謀劃自己的造反之路。
很明顯,朱橚的命中注定了他只是一個藩王,第二次造反依然沒有成功。朱棣在抓住朱橚以後,仍然念及他是自己唯一的胞弟沒有殺他,朱橚也識相的交出了自己的三支護衛隊。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對朱橚依然非常不錯,還將他的俸祿提升到了兩萬石。
如此看來,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和朱高熾都對朱橚不錯。不得不承認,雖然朱橚沒有帝王之相,但是他的命真的很好(或者說他的運氣實在太好)。
總之,朱橚的兩次被流放都和他密謀造反有很大的關係,多次造反被抓都沒有被殺,反而還受到厚待,這在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