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給他頒發丹書鐵券 免死兩次 最終卻殺了他全家

2020-12-23 勇哥讀史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享國276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登基後,封賞了一批開國功臣。在這一批開國功臣中,有6人被封為爵位最高的公爵。這就是通常所稱的「開國六公」。

在「開國六公」中,他排列第一。

與此同時,朱元璋還為34名功勳卓著的功臣頒發了丹書鐵券。丹書鐵券,即我們所熟知的免死金牌。持有丹書鐵券的功臣,只要不是犯下「謀反」大罪,其餘罪行均可得到寬恕,繞得一死。

在這34名功臣中,他第一個獲得丹書鐵券。

他就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之一、被朱元璋讚許「給軍食,功甚大」的中書左丞相李善長。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他這塊丹書鐵券可以免死兩次,連兒子也可以免死一次,「免二死,子免一死。」

李善長,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他是讀書人出身,史載「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他一定讀過三國諸葛亮和劉備的故事,因此,當1353年,朱元璋率部南下滁州途中,41歲的李善長主動前往迎接拜見。

朱元璋那時候還求賢若渴,便向李善長詢問:「四方戰鬥,何時定乎?」

李善長回答:「秦亂,漢高起布衣,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五載成帝業。今元綱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產,距沛不遠。山川王氣,公當受之。法其所為,天下不足定也。」

意思是勸告朱元璋學習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是很容易的。

這一番話說得朱元璋「稱善」,就把他留在軍中,作為自己的軍師。

難能可貴是的,李善長不但擅長給朱元璋出謀劃策,打仗也很有幾把刷子。這一點,跟諸葛亮也頗為相似。

有一年,朱元璋率領主力部隊進攻雞籠山寨,只給李善長留了很少的兵力。元朝軍隊獲悉後,趁虛而入,想撿便宜。沒想到李善長設下埋伏,將元軍擊敗。朱元璋聞訊,認為李善長很有本事。

文能出謀劃策,武能行軍打仗,這樣的人在戰爭年代自然很吃香。因此,雖然李善長年齡很大了(他比朱元璋大了足足14歲),但他升職很快,歷任帥府都事、中書省參議、行省參知政事、右相國、左相國等要職,基本上就是朱元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明朝建立後,李善長不但位列「開國六公」之首,獲頒丹書鐵券,還與朱元璋結上了親家。朱元璋為了籠絡李善長,將長女臨安公主下嫁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李善長又成了皇親國戚,一時風光無兩,人人羨慕。

然而,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再大的功臣也是「輕如鴻毛」。臨安公主下嫁僅一個月,李善長就因為朱元璋生病時沒去看望他,被御史大夫彈劾,削去年薪一千八百石。

1380年,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引發。朱元璋大開殺戒,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了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此案前後被株連處死者多達3萬餘人,簡直就是血雨腥風。

當時,李善長弟弟李存義父子也被牽連在「胡惟庸案」中。朱元璋下詔免除一死,可是,李善長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沒有向朱元璋表示感謝之意,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

朱元璋的不滿,遲早都會爆發的。10年後的1390年,當時李善長已經76歲高齡了,仍然被朱元璋以「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等罪名拿下。最終,包括李善長在內的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全部被殺。基本上就是滅族了。

有人問了,這時候朱元璋的長女臨安公主已經是李善長家的媳婦了,也會被殺嗎?顯然不會的。朱元璋赦免了臨安公主夫婦及其子女的死罪,只是將他們流放到江浦一帶,算是開了天大的恩情。

【參考資料:《明史·李善長傳》等】

相關焦點

  • 李善長七十多了,朱元璋為何要殺他?看他幹的那些事被殺純屬活該
    然而李善長可以說是有蕭何之才,卻無蕭何的智慧,蕭何死後家族一直繁榮,到了南北朝時期蕭何的後人蕭道成更是當了一把皇帝,而李善長就沒有這個運氣了,七十多歲的時候李善長全家都被朱元璋所殺,只有長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僥倖逃過一劫。
  • 開國功臣被殺前,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卻說你擦亮眼睛看那5個字
    免死金,又名「金券」、「丹書鐵券」等,是封建皇帝向功臣們頒發的一種特殊的獎賞。公券上常刻有大臣所作的功績,所謂「以功抵過」,在危急關頭能拿出捲軸來救人。明初,朱元璋為其部下的開國功臣們頒發了許多免死金牌,但到了關鍵時刻卻不了了之,朱元璋冷笑:你仔細看看上面的字。
  • 朱元璋殺盡功臣 為何名單裡沒有他
    紅巾軍勢不可擋陳友諒也是元末時期一代梟雄,他本來是立足湖北等地的天完政權首領徐壽輝的部下。後來他弒君奪位,殺了徐壽輝自己稱帝,改國號為大漢。他佔據長江中遊一帶,水軍力量十分強大。最終大破陳友諒軍,一戰殺敵上萬,陳友諒只得逃到九江。幾個月後,陳友諒又率水軍數十萬直下南京,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與朱元璋展開一場惡戰。朱元璋採取避開正面,誘敵深入的戰術,常遇春等人率領主力三萬人設伏。
  • 被朱元璋列為必殺名單中的一人,非劉伯溫,最終竟然逃出一劫
    沒錯,這個人就是朱元璋。別的皇帝就算想殺了這些功高蓋主的有功之臣,也會害怕遭受別人的議論就一個一個慢慢殺。而他在小編看來和別的皇帝不一樣,因為他是一群一群的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朱元璋和他那些開國功臣們之間的故事。
  • 李善長行刑前,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你睜大眼睛看看上面5個字
    朱元璋的34位功臣只有4個沒被他殺死,其他的30個大部分都因胡惟庸案被處死,1380年那年處死了陳寧、塗節等人,其實這一年有一個人最該死,他卻沒有被朱元璋處死,還讓他多活了10年,這個人就是李善長。朝中大臣都以為朱元璋會「寧殺錯一千,也不放過一個」,但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你猜也猜不到,朱元璋竟然沒有殺掉李善長,也許他是念在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李善長的兒子,也就網開了一面。李善長也是一個識相的人,胡惟庸案影響力實在太深,他很難保證以後朱元璋不會殺他,就對朱元璋提出了告老還鄉的要求,朱元璋也同意了。
  • 古代的免死金牌真的能免死嗎?
    看古裝戲的時候,一旦遇到皇帝要殺大臣,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大臣急急忙忙拿出一塊牌子,大喊道「免死金牌在此,你們不能殺我!」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嗎?它真的是金子做的嗎?犯了死罪後真的能拿這塊牌子保命嗎?
  • 明朝周王朱橚多次謀反,兩次被流放雲南,連續四任皇帝都沒殺他
    朱橚確實是兩次被流放雲南,這都和他的密謀造反有很大關係。搞笑的是,可這位藩王偏偏很幸運,兩次都沒有被殺掉,最終還被恢復爵位加了俸祿。
  • 明朝34個開國功臣,被朱元璋殺了30個,剩下四人結局如何?
    明朝34個開國功臣,被朱元璋殺了30個,剩下四人結局如何? 明朝是漢人最後統治的一個封建王朝,其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都充滿傳奇色彩。少年時期的朱元璋家境貧寒,靠為地主放牛為生。後來因蝗災和瘟疫導致他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兩以及大嫂和侄兒。
  • 朱元璋是依靠郭子興起家打下江山的,他對郭子興的後人如何
    他當了皇帝以後,就開始找那些開國功臣的麻煩,尋找理由,把他們一個一個地除掉。並且朱元璋殺開國功臣,與劉邦等歷代皇帝都有不同。劉邦等歷代皇帝之所以要殺開國功臣,確實是這些開國功臣擁兵自重,並且有造反的行動,劉邦等歷代皇帝不得不這樣做。但是朱元璋殺開國功臣卻是主動的。
  • 朱元璋用咬過的燒餅戲弄他,卻被他掐指算出,誕生一千古預言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出生貧農,自幼父母雙亡,後又到寺廟當和尚來維持生計。投奔義軍首領郭子興以後,他又從一個基層士兵幹起,逆襲成長為元帥,後又建立了大明王朝。正是因為從小受盡苦難,當了皇帝的朱元璋有一個奇葩愛好,那就是特別愛吃燒餅。
  • 不收俘虜殺了再說 朱元璋這道聖旨一直被他的後代不折不扣地執行
    明太祖朱元璋訂了很多規矩,有的被他後世子孫奉為圭臬,有的則直接當做了耳旁風。比如他一直讓自己的子孫娶高麗女子,「我這裡有幾個孩兒,恁(您)高麗有根腳好人家女孩兒,與將來教做親。」連熊孩子(很犟)朱棣也照著做了;但是鑄有「內官不得幹預政事」八個字的鐵牌子,卻被明英宗朱祁鎮默許死太監王振給扔進臭水坑了。但是有一道聖旨,朱元璋的子孫們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否則就輪不到八旗進關,可能就是倭寇來襲,四小鬼鬼鬼犯邊了——清朝從明朝竊取的江山,被倭寇從東北咬去了一大塊。
  • 朱元璋要斬一個人,此人死後,為何他將監斬官也殺了
    後來,朱元璋追究其黨羽,此事牽連出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在這些被牽連的人中,有一個人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原本朱元璋因「藍玉案」要斬了他,可是此人死後,朱元璋將監斬官也給殺了。此人名叫孫蕡,是一位詩人,字仲衍,號西庵先生。孫蕡儀表堂堂,性情豁達,據說他「寫詩不打草稿」,下筆則成詩。
  • 李善長被處決前,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冷笑:你仔細看看上面的字
    除殺戮貪官外,朱元璋曾經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大臣,也有不少死在朱元璋手中,要知道,朱元璋早在早年就是個軍事家,從1356—1367年就帶著兄弟們走南闖北,直到1368年正式登基,年號「洪武」,這些兄弟們也沒忘了,像徐達、周德興等人,都是朱元璋的親信,其中以李善長最為看重。
  • 朱元璋將他幽禁至死,3百年後此人後裔稱帝,年號依然是「洪武」
    朱元璋將他幽禁至死,3百年後此人後裔稱帝,年號依然是「洪武」 公元1343年,濠州大旱,緊接著蝗災和瘟疫大爆發,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便死於瘟疫,和自己的二哥勉強將父母安葬後,朱元璋和二哥、大嫂、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難!
  • 有人說他是被朱元璋冤殺的,有人卻又說不是被冤殺的,到底怎樣?
    不久,朱元璋賜汪廣洋死罪,汪廣洋的一個妾陳氏為他陪死。這陳氏乃是陳知縣的女兒,陳知縣犯了罪,女人也被沒入官。朱元璋得知後,大怒說:「被沒入官的婦女,只給功臣家,他一個文臣怎麼得到呢?」當即讓法司部門調查此事。調查後發現胡惟庸濫用私權,應當被判罪。第二,胡惟庸目中無人。史書上記載,胡惟庸當宰相期間,專行獨斷,全權掌握生殺大權,很多事情從不報告朱元璋,便下令執行了。
  • 胡惟庸案爆發之後,朱元璋將他餵了蚊子?他的死法可能沒這麼簡單
    關於胡惟庸最終的死法也是眾說紛紜,其中最傳奇的一種說法,竟說胡惟庸是被蚊子活活咬死,這樣的說法是否可信呢? 胡惟庸為相,劉伯溫慘死 劉伯溫是朱元璋得到天下的智囊,有諸葛亮轉世之稱,能夠得到與武廟十至諸葛武侯齊名的評價,可見劉伯溫的能力在當時得到了普遍的認可,而朱元璋也對他非常信任,什麼事情都要問一問劉伯溫。
  • 大明朝令人遺憾的皇子,倘若他不死,朱元璋未必會殺功臣!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在後期大肆殺戮功臣的事,不過這些都是事出有因,而且如果朱標不死,未必會發生屠戮功臣的事。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是朱元璋和愛妻馬皇后的孩子,他非常喜歡朱標,早早的就把他當成皇位繼承人培養,並且朱標的地位一直堅如磐石。
  • 李善長斬首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冷笑:擦亮眼睛看上面5個字
    李善長就做了一個例子,他不懂感恩朱元璋,在被賜死的時候,拿出免死金牌,最終還是逃不過一死。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允許李善長一家世襲爵位,並且有給他加官進爵,還特意賜他免死金牌,並且允諾,可以免除他兩次死罪,可以免除他兒子一次死罪,皇帝做到這個份上,真是格外器重
  • 傳說中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劵、尚方寶劍到底什麼樣?
    歷史上的免死金牌和尚方寶劍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在周星馳演的《鹿鼎記》裡有這樣一個搞笑的橋段,平西王吳三桂和世子吳應熊為了不被多隆的尚方寶劍斬首,父子兩個人為一塊免死金牌搶作一團。 這個情節,戲謔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是免死金牌厲害呢?還是尚方寶劍比較強呢?歷史上的免死金牌和尚方寶劍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朱元璋登基後,為何殺功臣?當年隨他打天下的34人,僅兩人倖免
    朱元璋這個人是非常典型的殺功臣之人,前後利用大獄株連九族的殺掉了4萬多人,這4萬多人幾乎都是跟他打江山的老哥們、老朋友。比如藍玉、李善長、周德興、劉伯溫、胡惟庸等等。朱標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藍玉也屠了,朱標不死,藍玉也不用死。藍玉不死,皇孫朱允炆根本鎮不住他,後患無窮。朱元璋都是為了兒子和孫子殺人,他擔心自己手底下這幫人太過強悍,能力太強,把他那兒子和孫子給廢了。所以先把他們幹掉,這樣一來他乾脆就把宰相給廢了,廢丞相權分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