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作為四川南向出川大通道,全線建成後,從成都開車,經過京昆高速、攀大高速可直達大理、騰衝,並通過騰衝實現與東南亞的連接。
12月4日,攀大高速(四川境)全面建成,全線將於12月6日開通試運行,試運行期間暫不收費。
旅遊更方便
攀枝花至大理,縮短至2小時
據悉,本次建成的攀大高速(四川境)總長約41.002公裡,線路起於攀枝花市仁和區仁和鎮,途經仁和鎮、中壩鄉,止於攀枝市仁和區太平鄉,包括主線和麗攀高速公路支線。全線共有橋梁19座,隧道6座,橋隧比達81%。全線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裡/小時。
據攀大高速公司董事長曾明生介紹,該段共建有1個服務區、3個收費站。攀大高速作為一條南向出川的重要通道,全線建成通車後,從成都出發,可駕車經京昆高速至攀枝花,經攀大高速至大理,並可繼續向南抵達騰衝,進而直達緬甸。
▲中壩特大橋
從旅遊方面來說,攀大高速是四川、雲南之間的重要旅遊通道。在成都遊玩結束後,直達攀枝花體驗特色康養旅遊,還可到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等地遊玩,大大縮短了開車前往大理、香格裡拉的路程時間。「全線建成通車後,攀枝花至大理的時間將從目前的6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曾明生說。
目前,麗攀高速也正處於加緊建設中,未來建成後,攀枝花、大理、麗江三市通過攀大高速、麗攀高速的連接形成小旅遊環線,將吸引更多遊客自駕三地。同時,為到雲南自駕旅遊的遊客提供進川旅遊的便捷通道,遊客可通過京昆高速,到成都體驗閒適的慢生活。
「不僅為旅遊提供了方便,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為四川提供了一條出川大通道。」在曾明生看來,作為四川一條南向重要的出川通道,攀大高速(四川境)北接京昆高速、南連杭瑞高速,是連接成都平原經濟區和攀西經濟區、推動「五區協同」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紐帶。建成通車後,對改善川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推我國與東協國家互聯互通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寶鼎二號隧道
最大埋深647米
寶鼎二號隧道施工需穿越煤礦富集區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搭設橋梁19座,穿越隧道6座,涉及建設區域地質結構複雜,在施工過程中面臨瓦斯突出、高瓦斯、低瓦斯、斷層、巖爆、湧水、採空、高空作業等諸多困難和風險,施工難度極大、安全風險係數極高。
「特別是關鍵控制性工程寶鼎二號隧道,全長8775米,屬於左右分離式隧道,隧道最大埋深647米。」攀大高速路面分部總工程師康韜介紹,寶鼎二號隧道在施工過程中,穿越煤礦富集區,涉及礫巖、泥巖等高難度圍巖,既有煤層煤線、也有採空區,其瓦斯段落之長、施工風險之大,均居全國在建高速之首。
因此,寶鼎二號隧道有兩項「全國之最」:全國在建高速公路高瓦斯段落最長的隧道,全國在建穿越煤層最多的隧道。
▲無人壓路機
解決上廁所難題
全球首次應用無人壓路機
施工過程中,攀大高速採用無人壓路機進行作業。
「攀大高速有8公裡的瀝青路面施工完全採用無人機群技術。」據攀大高速路面分部總工程師康韜介紹,無人機可通過遠程監控數據中心根據參數設置規劃出最優作業路徑,向機載控制系統輸出控制指令,自主操控壓路機,實現整個機群的無人作業。該技術的應用,成功實現了複雜工況下的設備無人作業,施工軌跡精確控制在2至3釐米,大幅提高了施工質量,大大節省了作業成本。
「無人壓路機的應用,解決了長大路段人工施工滿、施工難、施工不安全等問題。」康韜說,比如中壩特大橋,由於施工路面較長,距離廁所遠,人工施工難免遇到上廁所的難題。不止如此,橋面施工人工操作一旦出現疏忽,就容易衝下橋梁,造成危險。壓路機無人機群配備了多級安全防範措施,實時監測現場施工情況,可實現自動預警、緊急停車、自動進退場、自動避障等安全防護,為道路施工保駕護航。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恆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