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虧損500億,3年掉隊TMD,滴滴到底怎麼了?

2021-01-08 騰訊網

滴滴背後不缺資本,錢燒光了可以再融,但是商業世界最不缺的也是資本。滴滴數百億的虧損,投資人數百億的沉沒投資,以及最近滴滴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籌備上市的計劃,背後是著急的滴滴和失去耐心的投資人。

在疫情期間稍顯沉寂的滴滴,最近開始活躍起來。

9月29日,滴滴網約車表示,將於9月30日當日和快的新出租、花小豬聯手發放1億司機補貼,以鼓勵更多網約車和計程車司機出車接單。根據滴滴智慧交通大數據預測,9月30日、10月1日、10月7日將是呼叫最多的三天,啟程高峰將出現在9月30日,將成為年內「最難打車日」。

再之前,今年7月,市場有傳聞稱,知情投資人透露,滴滴出行正與投行洽談,計劃最快年內在香港首次公開發行(IPO),目標估值超過6000億港幣,約800億美元,有望成為近年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

隨後,滴滴副總裁李敏於朋友圈否認了這一消息,「IPO不是滴滴當前最優先的事項,公司目前暫無相關計劃。」

曾經佔領了國內網約車90%份額的滴滴,在2018年兩次順風車的惡性安全事件後,良好的發展勢頭也被打斷。彼時曾有消息傳出滴滴即將在2018年下半年謀求上市。此後近兩年的時間裡,IPO計劃擱淺,滴滴亦被迫降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滴滴總裁柳青曾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滴滴的核心業務(網約車)已經盈利,或者說有些薄利了。」但就是這樣謹慎的表達,也被諸多媒體質疑「7年虧了500億,滴滴怎麼就突然盈利了?」(引自「BT財經」)

當然,媒體的反應或許也過度了 ,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對財視傳媒表示,「滴滴減少補貼就會盈利」。

網約車是號稱萬億規模的天量市場,滴滴降速之時,也有不少新生力量想成為「下一個滴滴」。

幾年前,風頭正勁的滴滴和字節跳動、美團並稱為TMD三巨頭,現在看來,與其餘二者相比,滴滴已明顯掉隊了。

滴滴「食言」多元化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滴滴估值為3965億元左右,美團2987億元左右,字節跳動在2124億元左右。滴滴以絕對優勢領先於TM。

轉折出現在2018年,滴滴深陷公關危機,被迫面臨嚴峻監管,之後的滴滴在與TM的估值/市值比拼中逐漸敗下陣來。截至2020年,已上市的美團市值為1.4萬億港元左右,字節跳動估值為7080億元左右,而滴滴估值僅為5000億左右。

企業的成長和發展故事,也是尋找和延續生命線的故事。企業想要有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發展,必須找到自己的生命線。

字節跳動以算法為核心構建了一系列內容產品矩陣,它的生命線是智能推薦算法。

美團依靠地推鐵軍,一家一家拿下商戶資源,團購、點評、外賣、酒旅等業務背後是難以複製的人力資源和商戶資源,其中外賣和到店有極高的進入壁壘,是美團的兩條生命線。

阿里從電商起家,電商是第一條生命線。以支付寶為開端的金融服務,孵化出的螞蟻金服,是阿里的第二條生命線。

但,滴滴的生命線在哪?

2017年12月,程維接受《財經》雜誌專訪時稱,「縱向搞不定只能橫向,這是中國特色。如果滴滴國際化失敗了,我們也勢必成為一家中國本土的競爭驅動的多元化公司,假設滴滴有那一天,我會認為這是一個戰略的失敗。」

然而,2020年,滴滴瘋狂地進行多元化擴張。

今年3月,在上海、重慶、深圳等一線城市上線跑腿業務,隨後又上線同城取件。這兩項業務都沒掀起太大水花,滴滴又上線社區團購「橙心優選」,幾乎同步進行的還有同城貨運。社區團購行業從業者蘇慕曾對「連線Insight」表示,「這個行業的護城河現在來看就兩個,一個線下門店,一個供應鏈,而滴滴這兩個基因都沒有。」而同城貨運有貨拉拉、快狗等更具優勢的選手。

美團的多元化是以外賣業務為核心,向酒店、旅遊、電影等領域擴張,在生活領域形成一條龍服務。相比之下,滴滴的多元化行業跨度過大,且業務之間的關聯性不夠緊密。在流量昂貴的今日,滴滴的新業務免不了要打「以補貼換市場」的價格戰,如此下去,虧損將繼續擴大。

另外,這樣廣撒網的行為,可能導致滴滴失去重心,本末倒置,最後有可能連基本的網約車業務都被人趁機分割。

滴滴的護城河在哪裡?

滴滴的崛起之路可以簡單概括為:起步——融資——燒錢貼補——再融資——燒錢搶奪市場——再融資——燒錢擠壓對手——統一江湖——停止補貼開始提價。

滴滴早期的成功不是因為模式多牛,而是源於創始團隊強大的執行力,當時出行江湖狼煙四起,能否脫穎而出取決於誰的團隊執行能力更強。

早期的滴滴打車,用平臺連接計程車司機和用戶,基於LBS和數據分析來對用戶與司機進行匹配。這個模式最終就是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和算法,解決了配對的問題。早期的模式被複製的成本低廉,所以整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一支具備強大戰鬥力和執行力的團隊尤為關鍵,這也是滴滴早期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

滴滴一路血拼,從投資者手裡融到錢後立刻大幅補貼司機和用戶,攻陷一座城市,錢燒完了再融,再攻陷另一座城市。最轟動一時的補貼大戰,一年內滴滴燒了14億,快的燒了10億,把市面上的打車公司燒死了40多家。

滴滴當年靠補貼戰贏下了江山,代價是從此欠下了「輿論債」。高補貼時期被慣壞的司機—乘客兩端用戶,根本不可能體諒想盈利的滴滴。司機收入不斷降低,乘客打車費用又在提高,滴滴背上個「冷血暴利」的罵名怎麼也摘不掉,滴滴出行僅僅是減少了一下司機的補貼,就幾乎掀起了全網的討伐。

用來鋪設下沉市場的花小豬,依然離不開滴滴的老套路——補貼和砸錢。號稱百億補貼的花小豬主打廉價路線,用花小豬打車邀請好友註冊完成,即可得3元,直接到微信錢包;好友7天內完成首單並支付,可得5元現金紅包;好友完成第二單並支付,可再得10元。然而因為涉嫌違規,花小豬已經被多地叫停。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滴滴沒有很強的護城河,商業模式很容易複製,所以滴滴更多的優勢還是它的規模體量,然後去做加法。規模不等於護城河,護城河的基石只能是價值創造。低護城河也就意味著,在網約車這條路上,儘管做到了行業第一,但滴滴也從不缺對手。

2017年,美團高姿態入場,已經平靜的網約車市場再起風浪。2017年2月,美團在南京上線打車業務,直到2018年3月,美團從南京打到300公裡以外的上海,號稱日均30萬單。從美團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滴滴的護城河似乎不深。

企業是否有深護城河,有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就是這個企業是否具備抵禦競爭對手價格戰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滴滴是沒有的,滴滴一度以為自己擁有無法逾越的護城河。程維在2017年斷言,中國網約車的戰爭已經結束,滴滴能夠做到贏家通吃。

然而2018年滴滴正忙著補齊安全短板,三路大軍挺進滴滴腹地,大有掀翻滴滴的底盤之勢。第一路是以高德、美團為首的「聚合出行平臺」,地圖和外賣更具應用場景,用戶在查地址、點外賣之際可以順手打車,此類平臺坐擁巨大流量,接入當地計程車公司,這種打法極具殺傷力。前不久,高德宣布與多家北京計程車公司達成合作,將近一半計程車司機吸引到平臺。接著又發動50多家區域性網約車平臺,在早高峰對司機實施免佣金計劃,明擺著是與滴滴在這些城市爭搶運力。

第二路大軍是一汽、寶馬、東風等重資產傳統車企。2019年3月22日,由一汽、長安、東風這3家國有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聯合騰訊、阿里、蘇寧等,共同成立出行平臺「T3出行」,依照官方披露的發展規劃,2019年-2021年,T3出行將聚焦網約車運營。

第三路大軍是各地的網約車平臺,以及以嘀嗒出行、哈囉出行為代表的移動出行平臺在順風車領域的圍追堵截。據嘀嗒六周年內部信披露,截至2020年8月31日,嘀嗒註冊用戶數達1.8億,順風車業務覆蓋全國359座城市。而據《2014-2020中國順風車行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累計順風車註冊用戶為3億人,嘀嗒出行佔據了順風車市場60%的市場份額,而這在過去可是滴滴最重要的業務。

滴滴一統網約車市場的幾次重大事件,均是資本撮合雙方併購。滴滴與快的在補貼大戰中燒錢嚴重,如果不是資本撮合雙方合併,滴滴將繼續陷在這場混戰中,勝負難料。之後,優步(uber)中國在百度與優步全球的扶持下在國內長驅直入,直接攻下滴滴近三成的市場,滴滴依舊束手無策。最後依然是資本撮合,滴滴出行收購優步中國業務。再後來,易到又以低價進攻,滴滴如果以低價應戰,接下來就是更巨額的虧損,否則只能面對訂單下滑的後果。最後易到的資方樂視遇資金危機,易到受到波及,自此沒落。滴滴躲過一劫。

滴滴背後不缺資本,錢燒光了可以再融,但是商業世界最不缺的也是資本。滴滴數百億的虧損,投資人數百億的沉沒投資,以及最近滴滴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籌備上市的計劃,背後是著急的滴滴和失去耐心的投資人。

也許,滴滴正在布局的無人駕駛汽車,將成為滴滴的突破口之一。但看看百度的布局就明白,無人駕駛領域回報周期長、投入高、商業變現難,按照滴滴目前分散式的打法,是否能保證有足夠的火力在無人駕駛領域突圍,依然是未知數。

相關焦點

  • 連續虧損7年的滴滴終於實現了盈利,司機師傅們的收入能提高嗎?
    近幾年滴滴這家公司一直是一家非常有爭議的網際網路公司,遠遠超過了當年的京東。雖然京東曾經也是連續多年巨虧,但人家虧損的錢都用在建立倉儲物流上去了。而滴滴虧損的錢並沒有買固定資產,給人的感覺是錢虧了就白虧了。
  • 有人說滴滴本來是空手套白狼,為什麼還能虧損幾個億?你怎麼看?
    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有人說滴滴本來是空手套白狼,為什麼還能虧損幾個億?你怎麼看?軟體剛剛發行的時候,主要是面對正規的計程車司機,而且準確的說滴滴打車軟體是通過正規的計程車來推廣的。
  • 7年虧損500億的滴滴開旅行社,還嫌虧得不夠多?
    11000多家旅行社關門的情況下,滴滴為何選擇在此時成立旅行社?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時旅遊供需失衡,滴滴殺入不失為一個好時機。 就像平靜的湖面被丟下一顆石子,2020年的「春天」遲到了。在這個新年,全球都在疫情的籠罩下,天色灰濛濛。夜晚的七點,曾經的燈火輝煌,只剩路燈下暗黃的光影。
  • 滴滴抽成那麼高,為什麼還在巨額虧損?錢都去哪兒了?
    日前,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公司戰略會上公布了未來3年的戰略目標,即 「0188」:安全是滴滴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一切歸;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 與去年初不同的是,今年的滴滴公司關鍵信息都放在未來3年目標上,而沒有發布任何關於2019年的財務數據。
  • 2019年的滴滴還能好嗎?
    就在幾天前,36Kr 報導稱,滴滴出行內部流傳出來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 2018 年持續巨額虧損,全年虧損高達 109 億元人民幣。同時,2018 年全年滴滴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共計 113 億元。而 2017 年滴滴全年虧損還只有 25 億元人民幣。
  • 是什麼讓滴滴公司在2019年經歷寒冬,2018年虧損嚴重
    網約車合規之路由於滴滴司機的消極對待,給了一向自負自大的滴滴公司一記重拳,在滴滴公司和滴滴司機兩者的關係中,滴滴公司更像一個霸道的總裁,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想怎麼對司機制裁就怎麼對司機制裁。這麼大的風險每一個司機也不敢以身試法,畢竟滴滴這個霸道總裁一向霸道慣了,根本就聽不見司機的解釋和申訴,更不在乎司機的這一點權利。或者換句話說司機在滴滴公司這個霸道總裁的眼裡是沒有一點話語權的。2019年滴滴對外宣布2018年虧損100多個億,在春節後第1次上班的例會中,當時滴滴創始人程維就宣布裁員10%,有將近2000員工將會在裁員中受到波及。
  • 3年虧150億ofo,錯過高瓴資本,拒絕滴滴,選擇了阿里系
    摩拜單車的結局是被美團王興收入囊中,美團耗費27億美金全資收購摩拜單車,並且承包了摩拜單車的10億美金虧損,總共耗資37億。摩拜單車歸屬騰訊系。小黃車ofo則比較曲折,3年時間虧損掉融資的20多億美金,也就是150億人民幣左右,滴滴入股ofo後,一度幫助小黃車改善財務結構,減少虧損,而後創始人戴威卻趕走入駐的滴滴團隊,隨後更是拒絕了滴滴19億的收購方案,轉身抵押小黃車,投入了阿里巴巴的懷抱,並拿到阿里系的3.4億美金。成了阿里系的一員。
  • TMD2019:字節激進跳動 美團悶聲發財 滴滴艱難正名
    「TMD」的稱謂最早流行於2015年。彼時,擅長作戰的滴滴、美團估值都超過150億美元,而今日頭條估值遠不到100億美元。但如今,格局開始發生變化,曾經落後的字節跳動反超滴滴,位列全球獨角獸估值第二名。據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字節跳動估值為717億美元,遠超滴滴的516億美元。
  • 滴滴司機抱怨抽成高,網約車平臺卻說虧損,到底誰在說謊?
    滴滴司機抱怨抽成高,網約車平臺卻說虧損,到底誰在說謊?現在網約車每天的使用頻繁是非常高的,可能說人氣非常火,可如今網約車平臺卻是虧損,而滴滴司機卻抱怨不掙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到底誰在說謊呢?相信在很多人眼裡,網約車應該是很賺錢才對,怎麼可能還會虧損呢。
  • 優步和滴滴的持續虧損困境:打車軟體的商業模式問題在哪?
    媒體報導2018年,滴滴公司仍然持續巨額虧損,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人民幣。同時,全年滴滴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共計113億元。在上周五(15日)的滴滴月度全員會上,滴滴CEO程維宣布將對非主業進行「關停並轉」,要整體裁員15%,涉及2000人左右。
  • 克莉絲汀午後一度暴漲500% 淨利卻連續第7年虧損
    (原標題:克莉絲汀午後一度暴漲500%,淨利卻連續第7年虧損)
  • 不能再「守規矩」,滴滴改制,這一舉動讓滴滴司機選擇「退出」
    社會經濟發展迅速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出門都可以隨時選擇網約車,而滴滴出行是我們國家網約車最大的平臺。從2012年7月10日誕生以來,滴滴已發展了8年,這中間的時間讓網約車行業漸漸興起,同時也讓一種新的職業誕生了。滴滴公司招聘了人數高達1166萬的網約車司機,當中全職司機約100萬。
  • 明明抽成那麼高,為什麼滴滴還在虧損?幕後「真兇」到底是誰?
    滴滴哭窮這種操作模式下,滴滴應該是穩賺不賠的,那為什麼年年都在說虧損呢?程維曾經表示,雖然做了一些抽成,但抽成出來的絕大部分又以乘客補貼和司機補貼的形式返還回去了,所以才會虧損。2019年2月,程維曾公布2018年全年虧損109億元的財務狀況,給人一種虧損都是因為給了補貼的表面現象。這次公開虧損金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樂清女孩被害案,為了洗脫"為了錢不擇手段"的罵名,滴滴不得已公開財務狀況並下線順風車業務,但順風車業務曾為滴滴貢獻過9成利潤。
  • 2019年預虧1.65億 金種子酒掉隊明顯含」金」還剩多少
    但有一家酒企卻「掉隊」明顯,它就是金種子酒,1月23日金種子酒發布的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全年淨利潤虧損1.65億元到2.05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85億元到2.2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金種子酒的大本營市場也在不斷被同行排擠,經營現金流也不太樂觀...
  • 滴滴去年虧損百億,2019年將迎來大漲價?
    2月13日,一份據稱是滴滴內部的財務數據報告流出,上面寫著2018年滴滴全年虧損了109億元,而全年給滴滴司機們的補貼高達113億元。網際網路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明明是一份內部財務數據,卻能流出來,被大家先睹為快,搞得滴滴好像在大街上脫掉褲子被眾人盯著看一樣。
  • 香港迪士尼連續三年虧損:2017年虧損3.45億港元
    據該份業績報告顯示,2017年財年,香港迪士尼的虧損進一步擴大到3.45億港元,繼2015年、2016年後,連續第三年虧損,而前兩年分別虧損1.48億港元和1.71億港元,。  三年業績困境  事實上,自2005年正式開園之後的7年裡,香港迪士尼樂園的營收並未有太亮眼的表現,直至2012年才開始實現盈利,但在2015年卻再度陷入虧損的泥潭,由此前的3.32億港元純利變成全年虧蝕1.48億港元,而這之後的兩年虧損的幅度進一步擴大。
  • 虧損近7億 CFO離職 途牛旅遊怎麼了?
    原標題:虧損近7億 CFO離職 途牛旅遊怎麼了?近日,途牛旅遊網發布未經審計的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淨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1.8%,公司虧損同比擴大272%至7.294億元人民幣。其中,途牛2019年四季度淨營收為4.51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4.2%;淨虧損達4.014億元人民幣,而上年同期淨虧損為7290萬元人民幣。途牛2014年5月上市以來連年虧損,上市6年累計虧損金額為60.14億元。途牛旅遊財務長辛怡宣布因個人原因已提交辭呈。股價跌幅已近90%公布財報當日,途牛開盤大跌7.08%,跌破1美元,創歷史新低。
  • 臺北101:負債300億到結束7年虧損
    從「世界第一高樓」退位之後,臺北101,這個在臺灣人看來「扶不起」的摩天大樓,戲劇般地結束了長達7年的虧損。轉虧為盈的101能給日吞萬金的摩天樓提供怎樣的啟示?    建築成本高達500億元、每日營運成本2000萬元的臺北101,曾被臺灣人稱作「扶不起」的摩天大樓。2010年1月,高達828米的杜拜塔取代了臺北101「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退位後的臺北101,反而結束了長達7年的虧損。
  • 怎麼看待滴滴打車加價?最近的滴滴打車是怎麼計費的?
    小牛上班地點坐標望京浦項中心,家住2.9公裡外的居民小區,這距離說長不長,打車10分鐘,說短不短,步行將近40分鐘(怎麼滴,小牛我腿短走得慢不行哦),大廈的班車到望京地鐵站,從此處步行回家20分鐘,所以,在還沒錢買代步四輪車又懶得買自行車時,小牛我一般上下班都叫滴滴,因為不貴嘛,一直以來價格在3~7元上下浮動,在阿里人搬來望京後小範圍價格有上升趨勢,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
  • 滴滴半年虧40億,車主:平臺抽成太高!滴滴的錢都去哪了?
    ,讓滴滴整個就坐不住了,甚至還被中央約談,因此也是不得不下架了順風車的業務,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滴滴這些年的來到底怎麼樣了。就今年來說,滴滴一下子就開始加大了對車主的抽成,甚至就連以前經常有送給用戶們的優惠券也是沒有了,因此一下子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適應,覺得滴滴這是要開始賺錢了,但是滴滴發布的年度報表顯示滴滴反而是虧損了40多個億,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