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萬房子降價240萬無人買!中介:3個月沒開一單,要改行送外賣了

2020-12-21 騰訊網

安家這部電視刷新了不少網友的認知。有人說:一開始是衝著孫儷去的,後來發現羅晉也很好。整部劇都關於房產中介展開,刷新了一些知識,怪不得這幾年房產中介會這麼多,利潤可高著!賣一千萬的房子佣金至少20萬,員工這一單的提成也有6萬!當然前幾年的房子還非常好賣,現在就不一定了。

雖然現在還有不少人在宣傳未來房價會上漲,但實際上現在的房價卻越來越穩定了,特別是一二線重點城市的房價基本上已經停止上漲了。去年經常聽到鄰居朋友討論,說是一房難求,買房往往多個樓盤搖號都搖不到。而最近,我幾乎天天都收到中介的賣房電話,看來房子不好賣了。

市場已由買房難轉變到賣房難,自從進入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樓市急轉直下降溫太快,讓很多從業者都深感不適應!一位中介朋友稱今年還沒有開單,也只能拿個基本工資,連續三個月不出單,就要被辭退了,我打算去送外賣去了。

其坦言樓市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市場已經是有價無市,現在這情況更不好賣了,確實多了一些降價比例較高的二手住宅。並且目前能賣出去的二手房,大部分都是降價的,幅度大部分在10%至20%,而不降價的根本賣不出去。

比如上海打浦橋板塊某小區98平米戶型,相近樓層成交價變化:16年9月930萬,17年9月800萬,18年10月710萬,現在呢?690萬,算下從高點到現在降價240萬,目前還沒有賣掉。雖然是個例,但整體來看下跌也不少了。尤其是松江區和青浦區,3年來房價下跌20%左右。

業內人士指出,這也基本是下跌的底線了。未來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房子保值增值功能沒有變化,相反三四線收縮型城市房價將繼續下跌,20年內不會再起來了,還想高價出,但現實情況是房子價格下跌,殊不知一個月就可能下跌20-30萬左右,新上二手房源不斷增加越來越難出手。

相關焦點

  • 樓市「怪象」,房子降價百餘萬沒人買,中介:不降價根本賣不掉
    有朋友一起閒聊:自從復工後的他每天至少要走兩萬步。儘管感到疲憊,但他說樂在其中。「原以為已經很難在城市買房了,但現在看來這也並非那麼遙不可及。」因為最近看到一部分房源都降價了,搞活動的也比較多,首付也有很大的優惠,至少比去年便宜20來萬。其實買房也是無奈之舉,有人說今年掙錢不容易,還是先把錢存著好。
  • 樓市「連陰雨」,118平房200天降價100萬無人買,房子正被拋棄?
    房價下跌,這是現在人們最直觀的感覺,理由很簡單,都沒人買房子了,房價還能不下跌嗎?但是認為房價會下跌的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感覺到房價可能下跌,但究竟能跌多大幅度、下滑到什麼水平,心裡沒底。
  • 中山業主買房3月降價20萬,中介說:房價繼續漲!
    1、近日有業主在網上發牢騷,埋怨自己買的房子降價啦,這位業主朋友是在中山買的房子,而且買的還是商住公寓房,不是普通住宅,首付都要付一半,而且房貸只能貸款10年,這位業主朋友買的房子總價是110萬,首付花了55萬,當時因為沒這麼多錢,還找親戚朋友借了20萬,自己掏了35萬的首付才把房子買下來
  • 杭州中介小哥帶客戶上門「搶房」!3小時賣一套!房東翹著腳放話:要...
    5月10日,時間接近下午5點,張峰(化名)的上一組客戶看完三套房子,糾結半天,終於選定一套,打算約見房東。張峰把同去的兩位同事留下應付,一邊打電話,一路小跑出門。車子從濱江開出,下一站目的地在27公裡外的喬司,中途張峰還得先繞道接上客戶。他原本預計當天帶3組客戶看房,沒想到臨時加了2組。張峰連著找了好幾位同事,才勉強把活排妥。
  • 只做外賣的小店,一天能240單!太賺錢了……
    四五十家只做外賣的餐飲店聚集在一起是什麼樣的場景?每天上百名外賣騎手穿梭其中的張店區九級村便民農貿市場,不知不覺成了淄博一景。這些自發聚集的店鋪,店面平均不到30平米,只有食物製作包裝間,沒有顧客吃飯的桌椅,生意卻大都不錯,有老闆一天能接240單,最差也有100多單。
  • 房子降價20萬還賣不掉!房東急眼了,再贈送一個車庫仍然無濟於事
    特別是開發商們,因為此前各種方面的限制,導致開發商們不得不進行降價促銷來刺激銷量,眼下短期的成交量上漲雖然緩解了開發商面臨的資金壓力,但相比於高額的負債,這明顯是遠遠不夠的。數據顯示,我國房企在2020年將有1.46萬億債務,而且在7月迎來還債高潮1490億,這樣龐大的負債量自然要通過賣房來解決,但眼下樓市仍處於低迷期。
  • 上海申通多站點爆倉 快遞小哥改行送外賣無人派件
    同樣鬱悶的還有寶山區的連連,她春節後買的化妝品,2月8日就到了申通吳淞公司,如今幾天過去了,快遞仍然沒有被派件。心急之下,她一口氣給申通吳淞公司打了5個電話,但一個都沒打通。相對於韓先生和連連,家住楊浦區的小眠覺得自己還算幸運,經過4天的等待,她終於收到了姍姍來遲的包裹。
  • 業主降價求售 買家另眼觀望 中介急於推盤
    7月15日,在市場上盛傳了一個月的深圳樓市新政靴子正式落地,引起市場強烈震動。新政出臺後的第二天,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深圳此前火爆的樓市,特別是漲得較快的西部片區,終於有一絲降溫的跡象了。此外,業主的態度也出現了180度大反轉,從一天一個價到主動降價求售,甚至自願共擔稅費。但對於此時的降價盤,有業內人士提醒購房者,在當前市場下,應謹慎看待、不要衝動下手。
  • 網友爆料:近30年的老房子太難賣,降價20萬都沒人看
    網友爆料:近30年的老房子已沒人要了嗎?60平米才賣125萬已很便宜了。家裡一套90年的老房子,那個時候是單位集資建的,沒有電梯的7樓,現在看來又舊又破,不管是外牆還是走廊,根本沒辦法和新房子比,60平的房子賣125萬都沒人要,周圍的房子均價都是27000元/平米的。
  • 外賣小哥送餐路上助人為樂,客戶打3個電話催:快點,結果傻眼了
    外賣小哥送餐路上助人為樂,客戶打3個電話催:快點,結果傻眼了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你趕著去送外賣,在路上看到需要幫忙的事,你會下車幫忙嗎,最近之前同事遇到這樣的事,送餐路上助人為樂,客戶打3個電話催:快點,結果傻眼了。
  • 中介:現在都勸業主降價 不降賣不出
    在荔灣,預算200萬元以內,可以選擇的還是以樓梯樓的老房子為主,雖說目前廣州不少老房子都在加裝電梯,但能不能裝得上,最後還是要看小區業主們自己。另外,君君此次前去踩盤還發現,有房竟然半年內降了40萬元,還有現場直接亮出低價,比掛牌價低個十來萬元的……中介表示,現在都在勸業主降價,不降價賣不出去了。
  • 縣城房子18年賣80萬,如今降到70萬賣不掉,根本就沒人買
    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認為:有房子才有安全感。最近這幾年更是這樣的風氣:有房子才有媳婦,才有在親戚朋友看來是個真正的家。你沒房,能娶上媳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租房住,好比長年累月在船上,安全是安全,總有茫然漂泊感。
  • 房地產進入降價潮,恆大開出第一槍,100萬的房子58萬就可能買到!
    買房子的要小心了,很多房地產企業已經進入賣賣賣模式當中,恆大絕對算是代表。 疫情期間(2月18日至2月29日),房地產企業影響巨大,恆大率先推出在線選房活動,並且75折超低折扣購房。
  • 深度揭秘外賣「小敗局」:入局3月賠光6萬,我只能割肉離場
    同樣的,今天這位創業者看到別人家一天能賣500單,就以為自己也能複製。盲目入局外賣後,才發現自己對規則、玩法一無所知。迷茫、憤怒、無奈、焦慮、懊悔……不到3個月賠了6萬多元。希望他這個經歷能給你一些前車之鑑。
  • 番禺20年樓齡二手房賣3萬元/平 中介稱「很難降價」
    由於位置特殊,優勢明顯,這裡也是番禺最早吸納「新廣州人」置業的重要板塊之一。目前雖然板塊新房缺乏,新規劃出臺後,二手市場又會趁機抬價嗎?網易房產重點走訪了板塊的3個大型社區,麗江花園、錦繡半島和廣州碧桂園。雖然部分單位樓齡有20年左右,但受供求關係影響,最低都要2.5萬元/平起步,部分房源還直逼3萬元/平。雖然整體市場交投趨冷,但是也有主打低門檻的剛需組團逆市漲價。
  • 花160萬買的房子,辦證時發現產權只剩27年,中介公司:只認合同
    陳先生是湖州人,一直在桐鄉做童裝的生意,今年6月1號,他在朋友圈看到桐鄉市區同力家園的一套二手房在賣,當天他聯繫了中介去看房。當天晚上就去找了中介和房東碰頭談,一番溝通下來,就確定了籤合同。雙方談妥,這套125平的房子,160萬成交,陳先生另外再付兩萬六的中介費。
  • S1噪音擾民房屋變相降價50萬?大發都會道1號這麼說!
    新房買來還沒交付就發現已建樓房的樓間距與展廳沙盤比例不符,原本可能給出行帶來便利的S1輕軌也因噪音問題困擾小區業主,而對於部分業主來說新房買來沒多久就發現小區的房子不但繼續降價,購房還贈送車位。花了幾百萬買的新房如果真的出現了這麼些問題,換了哪個業主心裡都不舒服。
  • 南京這兩套「兇宅」均降價50萬元出售
    現代快報訊位於南京新街口的學區房,降價50萬出售,是不是讓人很心動?不過,據中介介紹,6年前,曾有租客在這套房子裡上吊自殺。除了新街口的這套「兇宅」,南湖地區也有一套「兇宅」降價出售。4月30日,現代快報記者展開調查。
  • 溫州樓市現冰火兩重天 高檔樓盤降價達四成
    中介小李告訴記者:「現在基本也就這個價格,要是在房價高峰時轉手買的,現在可就虧大了。」  接著記者來到甌海區三垟溼地公園旁京都城小區,該小區的保安告訴記者,小區目前入住率有一半左右,房子價格最高時要五六萬元/平方米,可如今價格在二三萬元/平方米了。
  • 買房子需不需要找中介?
    找中介,說白了也是找人辦事嘛,取決於你要找人辦什麼事 很多人覺得找中介最重要的是保障資金安全,那可能是你聽了太多不專業的中介的宣傳了 如果一個中介覺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僅僅是,資金安全,那我建議你還不如去找個律師,這方面他們可能還會再行一點,律師費也收不到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