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串燒:焼き鳥 Yakitori

2021-01-21 UMAI嚐日

日式串燒   一串入魂!

在日本,串燒店(焼き鳥屋)吃到的燒烤料理,每每要比一般日本料理店更今人垂涎三尺、念念不忘。而當我們揭起串燒店門口的掛簾時,誘人的焦香味幽幽襲來、滋滋作響的炭火聲,讓我們的腳步不由自主地靠攏步前。放肆地吃肉喝酒的欲望,就在咀嚼串串燒肉中得到滿足!


日式串燒文化的緣起

日本最早的燒鳥文化確立在江戶時代,食用雉、鵪鶉、鴨等野鳥,據說日本最早的「燒鳥」使用的就是雉肉,第一本紀載燒鳥的串燒雖以肉類為主要素材,但在江戶時代之前,日本人極少肉食。受佛教影響甚深的天武天皇曾於公元675年頒布一項「禁食牛馬狗猴雞等」禁令,影響日本飲食習慣將近千年,除了偶爾捕獲的野獸,日常飲食中幾乎沒有肉類。書則是1682年的料理書《合類日用料理抄》。

明治時代開始出現燒鳥攤販(屋臺),當時西方文化漸進,歐洲的肉食文化開始盛行,雞肉料理非常昂貴,而燒鳥攤販則使用餐廳摒棄不用的邊肉及內臟,將這些食材串成一串燒烤而成。


到戰後昭和30年代,燒鳥成了大眾料理,契機為美國傳入日本的肉雞養殖普及,另外,日本上班族那無可或缺的「下班洩口氣歡樂時光」飲食文化,也令到串燒店遍地開花。


而隨著時代遷移,串燒店不再只限於在乎價格便宜的「小肉塊加生啤」加油站,而是追求美食魂的美味,講究食材的地雞店也不斷增加,熱潮更已慢慢延燒至世界各地。 

另有一說是,現在深受歡迎的各類串燒,其實並非源自日本本土,據說起源於明治時期,當時居住在長崎一帶的荷蘭教士,把BBQ的煮食方法帶到日本,但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開始逐漸普及;而日本在戰後因為物資匱乏,為了更有效利用食材,便以竹籤將零碎肉料、內臟等串起來燒烤食用,因價格便宜又能補充營養,很快便受到大眾歡迎。其後,隨著國外文化的逐漸滲透,吃雞肉的人也變得普遍了。一直到大約五十年前,食用性小型肉雞開始普及,雞肉變得便宜了,而燒鳥也隨之普及,成為日本料理的一項主流!


日本串燒美味關鍵

要成就任何美味料理的基本條件,無非是材料的質素與廚師的功夫,串燒也不例外。


看似簡單的食材燒烤卻蘊含許多美味秘密:各類食材要如何切割處理?以竹籤串起食材的順序該如何安排?如何掌控火候?該灑鹽刷醬汁還是簡單素燒?種種細節都講究經驗累積,不同季節、不同食材都需要隨時調整燒烤方式,這不單單是步驟嚴謹的烹飪技巧,更是一門講究讓食材發揮所長的藝術。


以雞肉為例,雞腿、雞胸、雞肝除了各有不同處理方式,燒烤時也需要依據不同部位來調整時間和控制翻轉頻率,才能達到外表酥香、內裡多汁的效果。


日本人是全球生食比例最高的民族,對食材本身滋味非常敏感,串燒利用高溫逼出食物最豐美的原汁原味,火候只在一線之間。

好吃的秘訣,還有一個關鍵,傳統串燒店以備長炭為爐火。雖然它的低溫燒烤的關係使得成本增高,但是它發熱穩定且散熱均衡,能將炭香與食物的原味結合在一起,也少了惱人的餘燻。不過炭火控制需要長期經驗的累積,師傅培訓不易,沒有十年以上功力也不容易把握得好,因此,現在也有許多店家改以較輕易控溫的煤氣爐或電爐為熱源,以求燒物質量穩定。

「醬料」也是日本人最在意的部分,鹽與醬汁(タレ)各有擁護者。一般而言,以醬油、味醂、高湯、糖、酒為基礎的「醬汁」較受年輕人歡迎,偏甜口味也是我們較熟悉的日式味道;講究以海鹽引出食物醍醐味的「鹽燒」,則是識食之士所愛,因為這是最百搭的串燒調味,講究的店家還會取不同比例的巖鹽和海鹽調配、磨細,務求創造獨一無二的風味。此外,食用時灑上七味粉是相當大眾化的選項,若食用豬肉或蔬菜,味噌醬也是常規組合,現在也有店家會依食材種類提供柚子鹽、抹茶鹽、磨坊山葵等調味料,為串燒提供更多變化和滋味。


點餐時,可按人頭要求把燒鳥全部裝在一個碟子中或單根供食。.口味應由淡至濃,先吃蔬菜,再吃海鮮,最後吃肉類。食客可向師傅指明要鹽燒或汁燒。


單人份的碟子中一次可裝3到6根燒鳥。若菜單中寫明是燒鳥拼盤(燒き鳥盛り合わせ),則可在一個碟子內盛裝多部位肉烤制的燒鳥。


中間可能穿插烤銀杏、炸豆腐、炸雞軟骨等酒餚,三五好友小酌聊天,而番薯和粟米留至最後才吃,日本人用來當甜品。他們更以烤飯糰(焼きおにぎりYaki onigiri)去撫平胃裡最後的空隙,飽足地結帳離開。

但串燒的迷人之處便在它的隨性多元,如何搭配全然隨心所欲,能讓自己吃得開心滿足,才是日式串燒的最高指導原則。


雞不只是肉的部分,其內臟、皮等,幾乎所有的部位都可製作成雞肉串燒。不過最正統還是使用雞腿肉和雞胸肉,當中尤以雞胸附近的胸脯肉「ささみ」(sasami)脂肪少且最健康。


把蔥頭和肉交叉串在一起的叫蔥夾串燒「ねぎま」(negima);還有稱之為「レバー」(Reba)的其實是雞肝串燒。與其他的動物肝相比,雞肝既沒有苦味且又味道濃鬱。還有一種叫做「つくね」(tsukune)就是將碎雞肉做成丸子狀,或者捏成棒狀之後用竹籤串起來,吃起來很柔軟,小孩也容易入口。


如果要享受爽口的口感的話,建議點選砂肝串燒「すなぎも」(sunagimo)或軟骨串燒「ナンコツ」(nankotsu)。將雞翼部分「手羽先」(tebasaki)油炸做成的幹炸雞翼也很受歡迎。炸起之後,加上鹽、胡椒、鹹甜醬汁上味。 


也有使用雞的特別部位做串燒的店鋪。像雞心「ハツ」(hatsu)、雞屁股「ポンジリ」(ponjiri)、雞頸「せせり」(seseri)、雞冠「トサカ」(tosaka)以至雞子(睪丸)等的串燒也有。使用這些部位製成串燒時,需要根據不同的部位對燒烤時的火候進行細緻的調整,因此廚師的技巧十分重要。


點菜的時候,侍應通常會問:「是要醬汁(たれTare)的還是要鹽味(しおShio)的?」醬汁是用醬油和甜料酒(味醂)混合而成的鹹甜味醬汁,想吃清淡的話,就可以選擇鹽味,悉隨專便。另外,侍應有時還會推介客人加上味噌(面豉)(miso)。嗜辣的朋友,不妨試試加上日式辣椒粉「七味唐辛子」,風味很不錯。


最近,將豬肉製作成燒豬肉串「やきとん」(yakiton)的食店也陸續增多。豬和雞一樣,各種部位都能做串燒。

感謝您關注UMAI嚐日,歡迎朋友們轉發!

第三方平臺如需轉載請和後臺小秘書取得授權,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本文轉載自UMAI嚐日公眾號》

本公眾號內容及圖片都為原創,不允許二次修改刪減,請務必配合。


相關焦點

  • 食評 日式串燒好下酒:新撰組的Yakitori
    筆者之前一直對日式串燒有偏見,總覺得又貴又吃不飽,要吃羊肉串還不如去中餐的烤串店。不過這次去新撰組,吃的很是滿足。
  • 【日本雜學】「すき焼き」的「すき」是什麼?
    「すき焼き」的「すき」是什麼? 「すき焼き(壽喜燒)」是一道非常常見的日本美食,一般將牛肉切成薄片,與蔥、茼蒿、香菇、豆腐等一起放入鐵鍋燉煮。那麼すき焼き的「す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究其由來,最有名的說法是壽喜燒來源於江戶時代農夫們所使用的農具「鋤(すき)」,也就是犁。當時人們把用舊的犁的金屬部分放在火上加熱,代替鐵板,烤制魚和豆腐等食材,於是便有了「すき焼き(犁燒)」的說法。 其實,壽喜燒誕生於江戶時代,但因為牛和馬是非常重要的勞動力,所以當時在日本禁止食用牛肉馬肉。貧苦的民眾餓了肚子,只能偷偷把牛吃掉。
  • 【日本雜學】「すき焼き」的「すき」是什麼?
    「すき焼き」的「すき」是什麼? 「すき焼き(壽喜燒)」是一道非常常見的日本美食,一般將牛肉切成薄片,與蔥、茼蒿、香菇、豆腐等一起放入鐵鍋燉煮。那麼すき焼き的「す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究其由來,最有名的說法是壽喜燒來源於江戶時代農夫們所使用的農具「鋤(すき)」,也就是犁。當時人們把用舊的犁的金屬部分放在火上加熱,代替鐵板,烤制魚和豆腐等食材,於是便有了「すき焼き(犁燒)」的說法。 其實,壽喜燒誕生於江戶時代,但因為牛和馬是非常重要的勞動力,所以當時在日本禁止食用牛肉馬肉。貧苦的民眾餓了肚子,隻能偷偷把牛吃掉。
  • 日式串燒,最好吃的部位你恐怕是怎麼也猜不到
    串燒,本是最原始、普通、毫無技術含量之餐食手法,卻被日本人做得很風月,而且一些餐廳主廚甚至固執地只烤一種材料。如今在廣州就有這麼兩家只做烤串的「倔頭」日料,一家是太古匯的「蔥間」,只做豬串燒,而且是日籍女將大廚的掛帥;一家是隔壁匯坊的「白金酉玉」,只做雞串燒,他們的主廚更是厲害,在東京已做到了米其林級別。
  • 日本蛋卷(卵焼き、玉子焼き)怎麼做好吃?
    答|百度派 @最佳好拍檔欠盛情思,日式蛋卷這東西,家裡做的和壽司店做的著實是完全差別的兩種料理。先上圖比較下:一樣平常家庭和小飯店做的「雞蛋卷」。一樣平常家庭和小飯店做的「雞蛋卷」。這兩者的名字,上面那個叫「出汁巻き玉子(岀汁雞蛋卷)」,下面這個叫「厚焼き玉子(厚燒雞蛋)」。一樣平常你和我在居酒屋、日料店吃到的,都是岀汁雞蛋卷;而厚燒雞蛋,在築地市場通常用做串燒,大概當作「玉子すし雞蛋壽司」的質料利用。
  • 「燒鳥」?!金寨這家日料店終於被發現啦!
    盛大開業 #打破日常印象 日料不止冷食# - 「我要開動了」 -いただきます燒鳥,即焼き鳥(yakitori),其實就是日本的烤串。燒鳥最初指的就是烤雞肉,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燒鳥的食材已經不僅僅是只有雞肉了,蔬菜、海鮮、豬肉、牛肉等都可以用作燒鳥的食材。烤串拼盤寒冷的天氣總要吃油滋滋的烤肉才暖和。鮮嫩的雞肉,香噴噴的肉腸,一大塊培根在鐵板上翻滾,撒上店內秘制佐料,再淋上新鮮檸檬汁提味,這樣的烤串無法拒絕。
  • やきとり!日本美食中的戰鬥機,坡島日式串燒店合集來襲!
    從日本回來後,最為懷念的就是那深夜的小串兒,やきとり,Yakitori,雖然看不懂菜單,但是燒鳥真是盲點都不出錯~今天小妹就給大家介紹幾家新加坡就能吃到的「やきとりや」沒錯,就是燒鳥屋TORI-Q可是新加坡的老品牌了,2000年就已經在高島屋購物中心開了第一家店,十幾年來,已經拓展到20多家門店,你身邊應該就有哦。
  • 一本日式燒鳥屋的「禽流感」逃離手冊
    揭開謎底前在這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燒鳥的知識,焼き鳥(yakitori)在日本現在不僅僅是對烤雞肉串,雞料理的稱呼,而是所有的燒烤類烤串都統稱為燒鳥,而販賣燒鳥的地方就叫做燒鳥屋(焼き鳥屋yakitoriya)。
  • 杭城日式燒鳥專門店24元三文魚全場hold住!
    焼き鳥,這個古怪透頂的名字源於燒鳥YAKITORI,日本人把雞叫為鳥。所以燒鳥其實就是以烤雞肉、烤串為主的料理。令人垂涎欲滴的串燒們在炭火助攻下滋滋作響,散發陣陣香味。手撒秘制調料更是瀟灑,地道的東瀛風情,躍然而上。
  • 「大連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的日式料理店」
    人均:¥32推薦:章魚小丸子 大阪好味燒 蛋包飯 土豆泥地址:中山區同順街3號(上海路蘇寧電器後身的613路始發站前行30米 二糧店旁)電話:0411-825922122【博多華味鳥(新世界店)】雞肉鍋套餐營養搭配很合理,雞肉+雞肝+肉丸+蔬菜+雞蛋湯飯,該有的營養都有了。
  • 日本深夜路邊攤「屋臺」| 焼き鳥、拉麵、天婦羅,滿滿情懷地道風味!
    經常會把日式煎餃和中式鍋貼混淆,其實對吃貨來說好吃就行啊~通常作為早餐的食品,在深夜也能吃到,真的很美滋滋。 拉 面日式拉麵是深夜食堂絕對的主角,就像街邊的炒河粉一樣,方便,豐富,可以自己決定配料。呼呼吃完一整碗連湯都不剩,胃暖暖的,一整天的壓力也被撫平。 天 婦 羅
  • 日式燒鳥,日本燒烤中不可錯過的美食
    日式燒鳥 每每半夜翻看的時候, 烤爐上滋滋作響的油花, 食材由生變熟的色澤, 總是讓人控制不住, 想要在深夜來點日式燒鳥這樣的美食
  • 日本盛行的「擼」文化——日式串燒
    ,故事感人肺腑,主角生動細膩,感動得吃貨們無不摩拳擦掌奔向「燒鳥」店。「您好,您的食材到了」日式串燒到底是什麼?日本人所謂的烤串通常是指燒鳥(Yakitori,音也基拖妮),Tori 即是雞的意思。燒鳥的傳統不是源自日本人,而是江戶時代居住在長崎一帶的荷蘭教士,他們把BBQ的燒烤方法帶到日本,後來才逐漸普及,成為日本料理的主流,燒鳥是指將食物串起,而爐端燒則不一定是一串串,也包括隔著網燒的燒烤食物。
  • 冬季不吃點燒鳥,怎麼談論人生!
    燒鳥的日文為「焼き鳥」,念作 Yakitori,yaki 指的是燒烤,而 tori 的意思則是雞。
  • 燒鳥……日本小吃到底有多少「燒」?
    由「元祖銅鑼燒」啟發而來,又因其產生的具體時間無法考證,而無法確定究竟是現代銅鑼燒「哥哥」還是「弟弟」的今川燒(今川焼き),則是發源自戸時代中期的安永年間、神田地區的今川橋。  臺灣地區經常稱其為車輪餅、紅豆餅或者太鼓饅頭(たいこまんじゅう)。今川燒在日本也會因地區不同,而有大判燒(大判焼き)、迴轉燒(回転焼き)、太鼓饅頭等不同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