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之作亮相申城-米開朗基羅,西斯廷,全人類,展區,巨作...

2020-12-25 東方網

圖片說明:33副復刻作品展示出《創世紀》原作中的每一道筆觸,逼真再現歷經歲月滄桑的每一絲裂縫與紋路。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多媒體動畫科技為觀眾重新詮釋《創世紀》的經典故事。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6月7日報導:國際頂級藝術大展「別克創世紀·米開朗基羅全球巡展」亞洲首展將於6月8日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正式開幕。東方網記者獲悉,此次展覽將以創新科技手段,1:1復刻了西斯廷大教堂著名壁畫《創世紀》與《最後的審判》,令中國觀眾不出國門即可近距離欣賞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曠世巨作。

  據了解,本次展覽包含三大展區:一樓戶外展區,「99創世紀」全新一代君威藝術車賦予《創世紀》新的藝術呈現;4樓主展區完整復刻作品《創世紀》的恢弘氣勢與秋毫之末;巨幅全景畫作《最後的審判》則震撼亮相94樓,跨越時空重現經典,令觀眾一飽眼福。

  公元1508年的冬天,米開朗基羅將自己封閉在西斯廷大教堂內,獨自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腳手架上,以超人的毅力夜以繼日地工作,歷時4年零5個月後終於完成了傳世巨作穹頂壁畫《創世紀》。這幅誕生在文藝復興後期的壁畫也成為了全人類的藝術寶藏,500年後的今天依舊為人津津樂道。此次在西斯廷大教堂的官方授權下,「別克創世紀·米開朗基羅展」首次將這部世界美術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帶到亞洲,讓更多人得以親眼目睹《創世紀》震撼人心的魅力。

  藉助現代高科技,《創世紀》將被復刻於上海之巔,不僅原作中每一道通神的筆觸,甚至連歷經滄桑的每一條裂縫和每一根細小的紋路都得到逼真再現。同時,展覽全程輔以AR(增強現實)科技支持,觀眾可通過專業設備感受靜態作品與光影特效相融合的視覺效果;展廳內劇院式環繞立體聲控系統也將帶給大家新奇的觀展體驗。

  據悉,本次展覽將一直持續至10月7日。

相關焦點

  •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繪畫,你可能不知道的6件事
    儘管如此,米開朗基羅還是不情願地接受了這個委託,手裡拿著畫筆,在腳手架上度過了他生命中的四年。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斷斷續續地回到朱利葉斯的大理石墓前工作。2.與普遍的看法相反,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的作品是站立著畫的大多數人認為米開朗基羅是躺著畫天花板的。
  • 西斯廷天頂畫後的較量,米開朗基羅與教皇的相愛相殺
    編者按:不論是在文藝復興時期還是在現在,西斯廷天頂畫都是、並且會持續是一件驚人的作品——西斯廷禮拜堂的面積達480平方米,米開朗基羅和他的助手們用了4年零4星期將它畫得滿滿當當。他還曾因雕塑與繪畫孰高孰下的問題和達·文西互相看不順眼。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此時的米開朗基羅只有少得可憐的溼壁畫實際操作經驗和技巧。溼壁畫是出了名的難畫,而他又是一個非常看重名聲的人。可以想像,他對這份吃力不討好的委託,實在是興致索然。
  • 米開朗基羅:我為神工作
    米開朗基羅是上帝的寵兒,他是為了讚美神,警醒世人並且為了恢復人類的正統文化而被派到人間來的。在雕刻方面,他擅長以大理石雕刻巨型石像。比如不朽作品:大衛像、摩西像、聖母抱子像。在繪畫方面,西斯汀教堂的穹頂壁畫——創世紀與最後的審判等,更是曠世巨作!11月1日,是他在1512年完成「創世紀」的日子。
  • 米開朗基羅壁畫:上帝頸部是大腦解剖圖?(圖)
    義大利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的著名壁畫作品《創世紀》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遠離過藝術愛好者的關注和議論。如今,這幅曠世巨作又爆出驚天秘密:兩位美國醫生聲稱畫中竟然隱藏著人體解剖學的圖像!   這些被稱作「米開朗基羅密碼」的神秘圖案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腦神經外科專家蘭·蘇克和拉法爾·塔瑪爾戈共同發現的。
  • 米開朗基羅的生平
    在學院中,米開朗基羅的世界觀和藝術風格都受到當時最傑出的哲學家和作家(包括馬爾西裡奧·菲奇諾、若望·皮科·德拉·米蘭多拉和波利齊亞諾)的影響。 在此期間,米開朗基羅創作了浮雕樓梯上的聖母(1490-1492)和半人馬之戰(1491-1492-年)。17歲時,貝爾託爾多·迪·喬萬尼的另一位徒弟彼得羅·託裡賈諾在一次爭執中打中了米開朗基羅的鼻子,使得他破了相。
  • 創世紀 | 米開朗基羅的繪畫姿勢
    在溼壁畫的歷史上,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禮拜堂繪製的《創世紀》和《末日審判》最為宏大、壯觀,而拉斐爾在梵蒂岡的諸室壁畫如《雅典學院》等則最為精緻典雅。而幹壁畫是另一碼事兒。長話短說,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西斯廷禮拜堂天棚畫終於畫好了一半,腳手架和篷布都要拆下,要搭到另一半上,這一天,教皇和眾多紅衣主教來到禮拜堂,人們對揭開的新畫作驚嘆不已。這其中就有拉斐爾,他太喜歡這半幅組畫了,甚至通過關係疏通教皇,希望接替米開朗基羅畫另一半。他的要求當然遭到了拒絕。
  • ——米開朗基羅名作《末日審判》眾生相
    銳意革新的教皇保羅三世決定將「末日審判」這一題材放在西斯廷禮拜堂的祭壇上,令所有進入這裡祈禱的人都不得不面對這一畫作,它無疑是天主教權威的體現,同時它還不時提醒信眾,世人最終的幸福與歸宿無可置疑地掌握在上帝手中。
  • 米開朗基羅傳世經典傑作(高清全集)
    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米開朗基羅生活在義大利社會動蕩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 深度解讀:大師米開朗基羅著名壁畫可能存在的2種意義
    即使你從未看過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那至少也有一個這裡的壁畫是你曾經見到過的。尤其是當初諾基亞按鍵式電話在非常火熱的時候,有人將其與壁畫相關聯在了一起。當工作結束時,尤利烏斯二世很滿意,而創世紀場景壁畫中的《創造亞當》更是讓人驚嘆不已,並且成為了驚世之作。2、關於這幅插畫所包含的含義有多種說法。
  • 米開朗基羅: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
    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米開朗基羅生活在義大利社會動蕩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 藝術琪談·第三期 | 米開朗基羅的聖殤之美
    《大衛》,米開朗基羅,1501義大利,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還是繪畫《創世紀》,米開朗基羅,1511義大利,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禮拜堂都有著在業內以No.1自居的雄厚實力那麼大師是如何誕生的這期我們就來一睹米神的成名作《聖殤》
  •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天才
    1496 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等。23 歲的米開朗基羅受法國紅衣主教委託,為聖彼得教堂製作《哀悼基督》雕像。哀悼基督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米開朗基羅創作這幅雕塑時年僅24歲,這也是他唯一籤名的作品。
  • 米開朗基羅: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_鳳凰網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前 言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米開朗基羅生活在義大利社會動蕩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 Carrier 將提供先進解決方案幫助保存西斯廷教堂的米開朗基羅壁畫
    梵蒂岡城2014年6月18日電 /美通社/ -- 梵蒂岡城國政府與 Carrier 今天宣布開始為西斯廷教堂安裝裡程碑式暖通空調 (HVAC) 系統,此舉專門是為了解決保護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免於病害損壞所遇到的挑戰。
  • 米開朗基羅,被稱作少年英雄的讚歌的人,漲知識了
    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童年時光,他學會了使用鑿子和錘子的訣竅,並對大理石產生了興趣。稍年長時,米開朗基羅的父親試圖將他送到佛羅倫斯接受教育,但這位叛逆的少年對於學校沒有任何興趣,他更喜歡複製教堂的繪畫和研究古典雕塑。1488年,13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在基蘭達約的作坊當學徒。基蘭達約擁有當時佛羅倫斯最大的作坊,作坊中那些富有潛質的學生們很快受到了美第奇家族的關注。
  • 米開朗基羅:把靈魂交給上帝,把肉體遺給塵土
    米開朗基羅一生的願望即是:從時間中超脫。他一生追尋這目標,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從駭怕的暴風雨中轉入甘美平和的靜寂」,達到其一生的目標,其遺囑寫著: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上帝,把自己的肉體遺給塵土。「安息於神」的終局,是一生勞碌於創作的米開朗基羅的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歸宿。人人都了解他的作品,也喜歡他的作品。
  • 米開朗基羅,人生句點的作品—聖殤《La Pieta Rondanini 》
    與維塔麗一起領略美食、藝術、自然之美義大利米蘭除了shopping
  •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和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
    學院美術館因偉大的米開朗基羅的偉大作品《大衛》而出名,這個走廊也無數次出現在電視畫面中。大衛雕像,米開朗基羅26歲時用了將近3年時間(1501-1504)完成的大作,石材是一位佛羅倫斯著名雕刻家四十多年前認為報廢的大理石。
  • 【旅遊】米開朗基羅廣場——弗洛倫薩的藝術風光
    ——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位於佛羅倫斯市區南端的高地上,站在廣場上,可以眺望佛羅倫斯市的全景,因廣場上有佛羅倫斯的象徵——大衛青銅像,米開朗基羅廣場也就成為許多遊客開始佛羅倫斯之遊的第一站。
  • 米開朗基羅(二) 成名作《聖殤》
    這段期間他在佛羅倫斯聖神教堂院長的協助下,他得以利用教堂醫院(l』hôpital Santo Spirito de Florence)的屍體進行解剖研究,一窺人體結構之奧秘。為此米開朗基羅雕刻了一件木製的耶穌像(wooden crucifix,1492至1493年)回報給教堂。然而,薩弗納羅拉的末世布道的陰影逐漸籠罩佛羅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