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異之燒麥篇:糯米和肉你選哪個?網友:這回我站南方!

2020-12-12 天下美食寶典

都說中國的美食變化多樣的,就算是我們靜靜坐下來談論一番,我想幾天幾夜都是不會完的,而且每一種美味都有自己獨到之處,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有那麼多人的喜歡。

就比如有些美食名字不一樣,做法自然也是不同,還有一些看起來長相神似,但是味道上是千差萬別的,說到這種食物,就讓我想到一種早餐上經常見到的一種美食,燒麥或者是燒賣,都知道一樣的音調,但卻是兩種不一樣的食物。中國一直就有南北飲食文化差異,這兩個食物,一句話概括就是南方人的燒賣和北方人的燒麥吃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南北差異之燒麥篇:糯米和肉你選哪個?網友:這回我站南方!

首先我們說一下南方人吃的燒賣,其實就是兩種派別,江浙一帶的是一種用醬油泡過的糯米,之後再加上豬肉丁,香菇丁和胡蘿蔔丁,味道上是一種偏鹹的食物,個頭略小,一般就是在早餐店和包子店常見,很多南方人吃的時候經常就是搭配豆漿一起當做早餐吃呢。

還有一種就是廣東早點之一食物早餐食物,他們的燒賣是根據餡料的不同,所以外邊的皮質都是不一樣的,我們都知道廣東早點是異常的豐盛,就連燒賣都是變化多樣的,據說外皮可以是糯米的再加上蘿蔔汁或者是菠菜汁,而且個個都是皮厚餡適中,並且製作非常精緻,看著就非常有食慾;

再說一下北方的燒麥,之前聽沒事研究者說是發源於內蒙,在用料是非常的有講究的,皮薄餡多,一般都是用牛羊肉製作的,雖說是用肉類製作的卻是沒有羶味,最好搭配磚茶吃,這樣的話一口燒麥一口磚茶,既美味還可以去除一些油膩,而現在北京人吃的燒麥就是從內蒙古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之後還添加了豬肉雞湯的搭配,這樣的燒麥更具有北京的獨有風味,吃的時候還可以蘸取各種調料,醋,辣椒油,蒜蓉汁都是可以的,因為就是有他們的加入,吃起來才不會有油膩的感覺。

但是經過這樣的分析之後,糯米和肉的選擇,很多網友都會選擇南方,也許是因為現在人們生活質量好了,所以經常吃的東西都比較油膩,所以更多的就會喜歡一些清淡一點的東西,相比較兩個地方來說,南方的確實贏了,其實不管是哪種食物都是中國的美食,喜歡的人喜歡就好了,你們說是吧?

相關焦點

  • 南方與北方燒麥大戰,糯米和肉你要選哪個?網友:這回我站南方!
    燒麥在蒙語裡也讀作稍美,就是形容它的頂端是像盛開的花朵一樣美的,它主要以燙麵為主包裹上餡然後用蒸籠蒸熟,它起源於元代的初期並且兼備有小籠包和鍋貼兩者的優點,形狀又像石榴。南方與北方燒麥大戰,糯米和肉你要選哪個?網友:這回我站南方!
  • 南北飲食差異之燒麥:糯米VS肉,你選誰?網友:保準南方的好吃!
    南北飲食差異之燒麥:糯米VS肉,你選誰?網友:保準南方的好吃!我們的中華美食種類有特別多,即使是早餐也不遑多讓而且不同的地方,因為不同的歷史環境就造成了不同的飲食文化,比如說我們都知道南方和北方一直都因為環境不一樣,飲食習俗也差了很多,像前些年在網上特別火爆的豆花,應該喝甜的還是喝鹹的粽子,應該吃肉的還是豆沙的,這些都是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而造成的,然而除了我們常說的這兩種食物,豆花和粽子之外,現在我們再說說南北飲食差異的燒賣部分
  • 南北差異大!燒賣你選擇糯米還是肉?北方人:這次我站南方!
    大家都知道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大地區的,每個地區的不同的,他們的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比如說非常明顯的一點,北方人特別的喜歡吃麵食,包子,饅頭,麵條是他們一天三頓不吃都會覺得非常的想念,而南方人都愛米飯,米飯做起來非常的簡單了,在這一邊蒸著米飯都可以炒上幾個菜,搭配的下飯菜味道特別的好吃
  • 對於「燒麥」在南北方的差異, 網友開眼了
    是的,相信很多人已經發現了,我吃的和認知裡的燒麥就是糯米摻雜肉粒。然後,前段時間看到有個清真飯店招牌上面寫了「特色燒麥」四個字,就進去迫不及待的要了一份牛肉燒麥。
  • 北方燒麥餡料為牛羊肉,南方燒麥放糯米,哪個吃起來更過癮?
    歡迎點進本期視頻,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在南北方有差異的一種食物,下面請看詳細內容。在我們中國,人們早上吃的早餐,數量與種類是非常豐富的,其中比如有各種滷麵、湯粉,還有各種餡料的包子糕點等等,分的是極為細緻,而在這些早餐食物之中,燒麥就備受人們的喜歡。
  • 羊肉糯米鮮筍青菜……一籠開花的燒麥,你最pick哪種餡
    該書對「稍麥」一詞加注,說是以麥麵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並且還提到「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這種燒麥與當今做法已經沒什麼區別了,燒賣、燒(稍)麥這兩個詞也都存在。明清時期,很多文獻記載中,也都有燒麥的蹤影,至於到底是哪個詞,兩者也都存在。除了燒麥和燒賣之外,還有捎賣、燒梅、紗帽、開口笑、鬼蓬頭等等很多名字,而這與燒麥的傳播歷程有關。這些名字大多出現在明清,尤其是清代之後,出現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方言、口音以及讀音訛誤。
  • 南北飲食差異:北方不懂南方冷,南方不懂北方豆花鹹
    眾所周知的是「南米北面」,除此之外,南方和北方在飲食文化上還有許多有趣的差異。南北飲食文化上的差異,我感覺主要有物產和人文氣質兩大區別。先說說物產,中國的南北兩地以淮河為線,北方寒冷乾燥,南方溫熱潮溼,物產極為不同,北方相對貧瘠,南方相對豐富,所以也養成了人們對食材不同的看法。
  • 北方燒賣都是羊肉餡,南方燒賣都是糯米餡,到底哪邊的更正宗?
    和鮮肉大包子相比,燒賣要顯得單薄許多;和精緻的小籠包放在一起,燒賣看起來又臃腫了一大圈。吃燒賣,一個吃不飽,一籠又吃不下。都是麵皮包著餡蒸出來的點心,既然大蒸包、小籠包、餃子都有了,我們為什麼還會有燒賣呢?這還是要從燒賣的起源說起。
  • 燒麥馬甲這麼多,你最愛吃哪種燒麥
    我的同事橙子曾經下過一個結論,所有的北方人都莫名其妙對帶餡的東西十分熱愛,像包子、鍋貼、餡餅、月餅......還有餃子更是所有東北人的白月光。但要是說帶餡東西裡最好吃的,我肯定還是選燒麥。(你看我現在說話多含蓄)▲ 實在是不合我胃口!(我現在一點也不暴躁了)但每一個正義凜然的內蒙人看到南方的燒麥,都會忍不住發出靈魂的質問:這玩意是個啥啊? 不加肉的燒麥那能叫燒麥嗎?
  • 青城燒麥-那熟悉的味道
    這是話媒汀的第 39 篇文章中華美食的精髓在於,一道菜,一座城 。作為土生土長的呼和浩特人,在外讀書的我,記憶中最家鄉的味道,便是那——皮如蟬翼、形如石榴、邊稍美麗、狀似花蕾的燒麥。燒麥館賣燒麥也會以四個這樣的量售賣,再買一個「牛舌」焙子(焙子的其中一種,呈三角形,內有油酥),將燒麥夾其中,也是上班族快捷享受燒麥的一種方式。碰撞在流傳與創新發展過程中,南北方的燒麥文化也產生了碰撞。南北方的燒麥在製作材料、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異。
  • 你可能吃的是假燒麥!什麼是「一兩燒麥」?南方人知道後懵了
    導語:你可能吃的是假燒麥!什麼是「一兩燒麥」?南方人知道後懵了俗話說得好,人還是多讀書多學習的好,不然一個不小心,在北方吃個燒麥都能吃出一段烏龍。前段時間,微博博主@谷大白話 ,看了之後讓人差點撐死在美麗的內蒙。
  • 燒麥、燒賣、稍麥、稍美、燒梅,哪個才是正確答案?
    作為北京人,我對燒麥最早的記憶並不是「都一處」,而是東四大街路西一家叫「明華燒麥」的老國營。這家店現在已經不在了,但小時候只要路過東四,就會想進去吃一籠鮮蝦燒麥。 有此執念倒不是出於喜歡,相反,我一直覺得燒麥是種尷尬的食物,尤其是標誌性的薄面掐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簡直是雞肋的典型。
  • 南方美食or北方美食,哪個更是你的愛?
    點擊箭頭所指大嘴吃泉城關注我們「中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地中國生存之道」--《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這樣一句韻味十足的話,因此南方和北方在飲食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差異
  • 燒麥有許多人愛吃,來個大薈萃,總有一個你喜歡的味道
    關於燒麥最早的史料是在十四世紀高麗(今朝鮮)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樸事通》上出現,記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餡稍麥」。「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燒麥起源於北京,後流傳至京、津稱為燒麥,而後至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至此,南北方的燒麥(賣)在製作材料做法等方面產生了很大差異。
  • 舌尖上的中國:燒麥,起源與清朝,有很多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早在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裡村王氏,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從通州私訪歸來,到浮山燒麥館吃燒麥。這裡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潔白晶瑩,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後讚不絕口,回宮後親筆寫了"都一處"三個大字,命人製成牌匾送往浮山燒麥館。從此燒麥館名聲大振,身價倍增。
  • 北方和南方的食物差異-有一個你喜歡的差異我不能接受
    眾所周知,「南米北面」,此外,南部和北部的許多也有有趣的差異。換言之,中國歷史悠久,菜系種類繁多。如果你面對同樣的食物,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吃法,但似乎正確的吃法會引起唾液大戰。從菜系來看,南方菜優勢明顯,如廣東粵菜,四川川菜,湖南湘菜,杭幫菜來自江浙,而北方菜稍遜。總體特點是南方菜講究,北方菜粗獷。
  • 升級版燒麥,超好吃的海鮮糯米燒麥
    【大蝦糯米燒麥】這個燒麥有點酷,餡兒包餡兒的美味,打造超暖冬蒸物,大小堪比美食腦洞了都~一口下去,再漏風的人生都能給你滿滿堵上,只剩溫暖!大蝦糯米燒賣 【用料】大蝦 10隻、糯米 50克、糙米1大勺、 粉 1大勺、白砂糖 1小勺、醬油 2大勺、芝麻油 1大勺【步驟】1.洋蔥切末 2.糯米洗淨後和糙米一起在水中浸泡1小時。 3.蝦殼除了尾部留著之外,其他全部去掉。在蝦肉中間縱向切開一刀1釐米的口子,把蝦尾穿過去。
  • 誰才是中國最好吃的燒麥?
    該書關於"稍麥"的注說是以麥麵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到了明清時代,"稍麥"一詞雖仍沿用,但"燒賣"、"燒麥"的名稱也出現了,並且以"燒賣"出現得更為頻繁些。
  • 「東北大娘僱車囤300斤白菜」上熱搜,網友:又一年的南北差異來了
    東北網友則表示:這很東北,在我們那嘎達,不管你開的奔馳還是寶馬,對不起,回家都得給你媽拉大白菜和大蔥。延伸閱讀:那些年我們吐槽過的南北差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幾年來對於南北差異的討論似乎一直沒有停止甜豆漿還是鹹豆漿
  • 南北差異有多驚人?見過大場面的北方大漢在南方,被蟑螂嚇哭
    在南北兩方,差異是非常大的。這些從一些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來,北方人洗澡喜歡進大澡堂子,還喜歡搓澡,那是非常得勁兒的。南方人搓澡就非常不適應。但是蟑螂這個太恐怖。什麼世面都見過的北方大漢被南方蟑螂嚇哭。,長大了對這些奇奇怪怪的蟲子恐懼有增不減 ,和外表的高大完全不符,幸好生活在北方,我們這個蟲子的特小特小,但有一次去南方旅遊,那次經歷我這這輩子都不會忘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