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
2018年紐約《米其林餐廳指南》近日出爐。作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餐廳指南,每年的發布都備受期待。今年在紐約,共有76家星級餐廳上榜,高於去年的72家。那麼,要如何才能擠進米其林星級餐廳的榜單,成為星級餐廳對餐廳的發展又有何影響?
路透社記者珍德:《米其林餐廳指南》根據五個標準來為餐廳評定星級:所用食材水平、料理技藝和口味的融合、廚師的個人風格、是否物有所值和烹飪水準的一致性。他們不看重室內裝潢、餐桌布置或者服務質量,純粹只是看食物的質量。在紐約各個餐廳間激烈的競爭中,想要拔得頭籌並未易事。「克拉洛」是一家墨西哥餐廳,源於對家鄉食物的熱愛,主廚斯蒂爾去年九月在布魯克林開了這家餐廳。僅僅一年的時間,餐廳就晉升為米其林一星餐廳。「克拉洛」致力於手工製作每樣食物,並儘可能地提供有機和本土採購的食材。這也是米其林評選中的重要標準之一。
美國紐約「克拉洛」餐廳主廚TJ·斯蒂爾:我們使用了很多當地和當季的東西,很多其他墨西哥餐廳是不會這麼做的。
《米其林指南》最初是一份旅遊指南,最早由法國米其林輪胎公司於20世紀初推出,目的是吸引更多人駕車上路。但隨著其不斷的發展,這份指南已經成為了行業榮譽的代表,現在它甚至能夠影響一些餐廳的命運。
美國紐約美食達人莫妮卡·布裡頓:我和剛剛獲評一星的Oxomoco餐廳老闆賈斯汀巴茲達裡奇聊的時候,他說他們的午餐時間瞬間就變得忙碌起來。我也和Cote的老闆西蒙·金聊過,他的餐廳已經連續第二年獲評一星。他說關於米其林效應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它促使人們花更多的錢,所以他們餐廳的人均消費也更高了。
在米其林評選星級餐廳的過程中,餐廳是不會知道他們在接受評定的,因為米其林指派的美食測評員都是匿名的。所以,餐廳能夠保持高標準也絕非易事。
美國紐約米其林三星Per Se餐廳主廚克裡·周:我們要保持水準,確保每一件放在盤子裡的東西都對得起這些榮譽,日復一日。明天,今天,米其林美食調查員可能都會出現。你有機會失敗就有機會成功,所以每年你都要從頭開始。
紐約將會有更多的餐廳加入到米其林星級評定的競爭當中。餐飲行業專家表示,米其林向來青睞日本、法國美食,以及高檔餐廳。但隨著像片子開頭展示的「克拉洛」這樣的餐廳首次入選,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評定也為更多的餐廳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
編輯:馮冠男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