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大洋真的很值錢嗎?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2020-12-13 小小嬴政

大洋是指中華民國成立以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鑄造的帶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俗稱袁大頭。這種袁大頭的鑄造始於1914年,這一年,袁世凱在北京以大總統的名義頒布了《國幣條例》和《國幣條例施行細則》,明文規定「圓」為一個價格單位,每枚銀元重量為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

同年12月,由天津造幣廠開始鑄造鐫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1915年後,各省仿鑄,到1923年止,共鑄發7500萬枚。

袁大頭就是後世所說的大洋,而在袁大頭之前清朝就已經鑄造過銀幣了。乾隆時期鑄造過帶有班禪頭像的紀念銀幣;道光元年鑄造過賞賜用的銀幣;光緒八年開始使用機器造幣,試造了一批銀幣——吉林通用一兩幣,數量很少,極為罕見。

五年之後,兩廣總督張之洞奏準在廣東造幣廠試造新式銀幣,銀幣正面鑄有「光緒元寶」4字,上圈有「廣東省造」4字,下圈有「庫平七錢二分」6字,背面鐫有龍形及一串英文,鑄成之後,在市面流通,這就是最早的龍洋。以後光緒、宣統年間各省所鑄銀元均統稱為龍洋。

國民政府成立後,繼續鑄造銀幣,1928年國民政府草擬了《國幣條例草案》,確定本位幣是銀元,「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零八毫為價格單位,定名曰圓」。1933年3月8日,國民政府財政部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每枚銀元淨重26.6971克,含銀89%,純銀重23.493448克,這種銀元背面有帆船圖案,又稱為"船洋"。

除了中國鑄造的銀元之外還有從海外流入的外國銀幣。比如墨西哥的鷹洋,這個銀幣上有一紙老鷹的形象,所以叫鷹洋。魯迅的小說《祥林嫂》當中就有使用鷹洋的情節,可見當時這種貨幣流通之廣。

民國初年,國家的總體形勢是軍閥混戰,人民還在苦難中掙扎,各種物資都很稀缺,導致物價上漲,像袁大頭、龍洋、鷹洋這樣的貴金屬製成的貨幣就比較值錢,因為那個時代的物價比較畸形,是不能反映正常的商品價值的。

有人用那個時候北京的四合院的價錢來證明銀元的購買力,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那時候處於戰亂狀態,誰還敢大量的購買房產?所以那個時候的房產價格偏低是正常的。

袁大頭的產量不少,一共鑄造了7500萬枚,而且袁大頭的成色比較好,所以在亂世都被作為財富收藏起來了,導致袁大頭的價格上漲,加上近年來,社會上興起的收藏熱,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袁大頭的價格。

再者說,如今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1萬美元了,袁大頭的價格也會繼續攀升,所以一枚袁大頭在今天也就比較值錢了。

從袁大頭本身的所含的金屬銀的成分來說並值不了多少錢,但是這是個收藏品那就不一樣了,從近些年國內收藏品市場的拍賣情況看,「光緒元寶雲南造庫平七錢二分」以160萬元人民幣起拍,最終以769.5萬元的價格成交,中間競價13次。

可見銀元的價格是在走高的,特別是存世量稀少的銀元,更是受到藏家的追捧,往往能拍出高價。袁大頭的價格應該在1萬元左右,一些品相好或者有其他特殊之處的銀元價格應該會更高。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大家都知道嗎?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這小小的一塊錢了。但是,在民國小小的一個大洋卻是值很多錢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塊大洋」究竟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從市場買回來多少東西吧。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在民國時期,我們所看到的「大洋」主要就是袁大頭,而他可是民國時期最主要的流通貨幣之一。出現這種貨幣,是在民國時期的北洋政府為了統一全國的貨幣而制定出來的,在民國過三年的時候頒布《國幣條例》之後,北洋政府就決定使用銀來作為貨幣的製作材料。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銀元的來歷大家都清楚了,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一塊大洋當時 的購買力到底如何,相當對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錢?相關資料顯示:1911年-1919年期間,1銀圓可以買30斤大米或者8斤豬肉。但一個會餓死人的年代的米價能夠與現在太平盛世的米價相比嗎,這不是把袁隆平老先生的貢獻給抹殺嗎?真正能夠說明一塊大洋的價值應該參照是黃金,因為黃金才是真正保值物品。根據1948年國民黨金元卷改革, 1塊銀元折合金元卷2塊,1美元折合金元卷4塊,也就是二塊銀元兌換1美元。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
    我們管民國時期的大洋叫「袁大頭」,是非常值錢的硬通貨。現在有一些流落民間的大洋,很受收藏愛好者的歡迎。大家都很好奇: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呢?這可以根據民國時期人們的工資和吃穿用度來衡量。溫飽需要多少大洋?1918年,有一位名叫狄登麥的外國人對北京西郊的195戶居民做了社會調查。調查顯示:一個五口之家月收入大約是10塊大洋。這10塊大洋讓這五口人保持什麼樣的生活呢?溫飽是足夠了——食物雖粗而劣,總可以充飢;房雖矮而陋,總可以避風雨。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海欣疑惑:900塊大洋,看起來不多,大戶人家家境不錯,怎麼會一時半會沒有900塊大洋呢?一塊大洋在現在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呢? 3 一塊大洋能買多少東西,放到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呢?
  • 民國時期,1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在民國時期,很少有人再將碎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了,隨著錢莊制度的倒閉,所以銀票基本上也都沒有用了,反而被一些相對先進的銀行兌換券所取代。當時,市場上流通著許多種大洋,包括墨西哥鷹,日本龍洋,袁大頭,孫大頭都稱之為大洋。民國初期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之前的一塊大洋有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大洋"的發展史提到一件物品的價值,不得不先聊一聊它的發展史。大洋也就是銀元一直都在中國的貨幣流通領域裡佔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起源於上海銀餅。等價幾經波折的大洋使用史,那麼在先前最流行使用大洋的時代,一塊大洋到底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由於沒有具體的換算公式,物物等價將成為我們衡量價值的方式。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在民國時期,已經很少有人再將碎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了,隨著錢莊制度的倒閉,所以銀票基本上也就都沒有人用了,反而被一些相對先進的銀行兌換券所取代。當時市面上所流通的大洋有很多種,有墨西哥鷹、日本龍洋、袁大頭等都稱之為大洋。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習慣稱銀元為大洋。到清末,清政府跟外國的貿易,交流越來越頻繁,清政府自己開始製造銀元,民國時銀元作為貨幣流通達到鼎盛,最為人們熟悉就是袁大頭,也就是民國時期發行的刻印袁世凱頭像的一圓銀元,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1912至1927年間又發行了刻印孫中山半身像的一圓紀念幣,又稱孫小頭。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1912年,隨著滿清政權的沒落,民國逐漸走上歷史的舞臺。在民國時期,當時所用的貨幣是銀元,又稱作是「大洋」,那麼,當時的一塊「大洋」,如果放到現在的話,價值多少呢? 這1個銀元,不管是看起來,還是聽起來,都不像是很多的樣子,但是,實際上,在民國時期,買一頭大大的水牛,需要花費的銀元是5個,買一袋大米的話,要用1個銀元。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能買到這麼多東西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能買到這麼多東西   白銀黃金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硬通貨,即使是現在也是如此,物價飛漲,錢越來越不值錢,但是黃金的價格卻一直保持在較為穩定的價值上。
  •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雨果 作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大洋」在民國不同年月,購買力也有差異。若論「民國初期」,那值得說說的,就是北洋時代(1912—1927)。 「北洋時代」的「一塊大洋」有多值錢?經典民國劇《大宅門》裡,就有生動呈現:作為老北京土豪的男主角白七爺「縱驢行兇」,放任自家毛驢吃了包子鋪八籠包子,氣的包子鋪老闆哇哇大哭。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大洋實際上就是生活中平常的銀元,而它鑄造成圓片的形式,來自於外國,明朝期間,西班牙人在美洲菲律賓等殖民地開採出大量的銀礦,從而鑄造成銀片,隨著貿易而大量流入中國,因為銀元上印有西班牙皇室徽章的鷹,加上他們被視為洋人,因此民間將這種錢幣稱之為「鷹洋」或者是「大洋」。
  • 民國時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多少人民幣?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原標題: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從最開始的「物物交換」,到後來的貝幣、金屬貨幣,再到後來的紙幣,在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交易的方式不斷改變,貨幣形式也不斷的變化。1912年,隨著滿清政權的沒落,民國逐漸走上歷史的舞臺。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想要救誰 ,就拿幾百大洋來贖這樣的話,那麼民國時期的錢,一個大洋或者一文錢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大家都知道,民國是一個十分動蕩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時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價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有一個大致的「平衡」。
  • 民國初期,三千多大洋可買京城一套四合院,一塊大洋值多少人民幣
    雖然當年的北京城房價並不算太高,可是皇城根下如此規整的四合院花了三千多塊錢就能拿下,還是讓人吃驚,當年的大洋就這麼值錢嗎?大洋購買力驚人魯迅花了3500大洋買下了北京的一處四合院,這個例子雖然真實,但是也並不能讓我們直觀的感受到民國時期大洋到底有多麼"值錢"。要是想衡量大洋的價值,還得從購買力來判斷。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 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由於話題的深入,民國時期的相關歷史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大洋就是民國歷史的重要部分。我們不難發現,民國劇中出現最多的貨幣也就是大洋,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社會底層,使用最多的貨幣也無非就是大洋。可以說,大洋已然成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
  • 一塊大洋值多少人民幣?一塊大洋最新消息
    那麼一塊大洋現在值多少錢呢?據悉大洋也被稱為銀元,其價格一般與年份或者種類有關,現在很多收藏家都愛好收藏銀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洋的價格以及收藏市場。  大洋通常被稱為銀元,其中也以「袁大頭」的分量為最足。中華民國成立時,是一個新時代新氣象,其次是袁世凱好面子,大多數的銀元也被稱為「袁大頭」。
  • 你家收藏大洋了嗎,現在值多少錢?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民國初期的一塊現大洋現在值人民幣多少錢?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民國時代,很少有人用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新的制度來臨,銀票基本上沒有用處,有一段時間比較先進的銀行兌換券很是流行。後來銀元出現了,當時市面上流通著墨西哥鷹、袁大頭和孫大頭等銀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洋。那麼民國的大洋相當於目前人民幣多少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原來每個時期都有貧富差距。
  • 魯迅月收入300塊大洋,那民國大洋,在現在應該換成多少錢?
    在我們現在所觀看的影視劇中,經常會了解到關於民國方面的知識。而民國時期流通的貨幣,那就是人們所通俗稱的"袁大頭"了,那就是民國的銀元,也可以說是民國大洋了。而一塊大洋究竟放在現在值多少錢呢?大家想必也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這篇文章就主要來談一談民國時期的大洋,放在如今究竟能價值多少人民幣。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大致了解了。
  • 一塊「大洋」折合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民國的人將其當寶
    「大洋」是民國時期出現的一種新式貨幣,在清王朝滅亡後,原本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錢莊、銀票等舊的貨幣系統已經崩潰,轉而代之的是更為西方式的銀幣系統和銀行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