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批判,而是愛的喚醒。
——題記
時代如果過於沉迷於一些東西,我們最好不要去極端批判,最好的辦法是用愛,用理智,用靈性去喚醒。如何喚醒呢?高人總結了6個方面,一起來覺醒開悟,提升自我。
1,控制自己
如果你想發脾氣,或者放縱自己,一定要告訴自己,延遲欲望滿足,控制自己,才是長久之道。
社會是個整體,世界萬物都有聯繫。當你考慮自己時,一定不要忘了他人和周圍。當你不顧一切意義用事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其背後可能就是對他人和周圍的傷害。這種得到獲取是以犧牲他人和自然為代價的,並不可取,也無法長久。
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自己,消減欲望,降伏心魔。
2,適度釋放
所謂的自律就是一種適度的控制,這個度要把握好,即我們雖然控制,但不壓制自己的情緒,不對自己的內在實行專制。
從人的心理看,過度壓抑和過度控制都是不好的,過度壓抑自己,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會讓自己變得失去自我判斷,變為周圍世界的盲從者,如同一個木偶一樣被人操控著生活。所以要建立自己的意識,但是同時還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內在感受。
適度釋放內心壓抑的情緒,可以緩解我們的精神壓力和焦慮心理。
3,良好意識
人一出生就會有意識,然後出現各種意象和印象,最後經過大腦和心靈的加工,重組,形成觀念和概念,這就是有靈生命認識世界的過程和順序。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經驗的積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逐步加深,但同時痛苦也跟著增多。因此我們要對苦樂的狀態有所覺知覺察,以便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能健康成長。當我們培養起自己的意識,覺知到自己痛苦或快樂的根源所在,不讓自己陷入到虛假判斷的泥沼,我們就會對自己更加了解。
記住:認識自己,是自我覺醒的第一步。意識的覺醒永無止境,人生路上,每天都是修行。
4,覺知開悟
很多人認為有了意識就等於覺知開悟了,其實這是認知的一大錯誤。
很多情況下,意識都是迷濛的,混沌的,也就是說,能夠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很多概念和知識在我們的頭腦中並不清晰。有了意識,還得進一步提高覺知。
當我們有了自己的獨立精神和正確分析,我們就離覺知和開悟更進一步了。尤其是開悟,它需要我們把自己以前學到的偏見和誤區全都放下,也就是放空自己,用最直接純粹的意念去感知萬物,在這種狀態裡,我們接納一切,洞察一切,不會被日常的經驗和欲望所蒙蔽。
開悟要比覺知更難,它可以幫助我們直達直覺背後的東西(事物的本質)。
5,靈性攀升
肉體是一種物質存在,它雖有能量,但不是很強,相比肉體,人充滿智慧的靈性存在是一種更大的能量,它的內部蘊含有無限的力量,無盡的慈悲播撒。
當我們覺知到人的靈性,我們的人生會變得更柔軟福安,更寬容博大。當我們處於與他人的關係時,我們不會逃避,而是用強大的心流去融化,去引導和改變。這種靈性能量讓我們不斷地向上攀升,一次次超越自我,進入到更高更深的自由王國。在那裡,我們用愛感知,用心品味,化解開所有的紛擾與苦痛。在那時,我們看到生命最真也最美的模樣。
6,與神同在
經院哲學代表人物託馬斯·阿奎納曾說過一句話:「所有我以前撰寫的內容與神啟示給我的內容相比,不過是稻草而已。」哲學詩畫覺得阿奎那想表達的意思是,哲學的頂峰是神學。人類道德和精神的最終完善極其最終目的,是達到與神同在。這點在中國道家或儒家的思想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即我們常說的天地境界,天人合一。
無論是覺知,還是精神精神,都有一定的層級,剛開始的覺知和領悟是初級的,隨著我們精神的豐盈和心靈的豐富,我們開始不斷向上攀升,攀升的越高也許會越寒冷,但是我們所獲得精神內容也會更廣博,我們看到的世界也會與日常世界有著本質區別。
當我們把認識主體不斷地向至善至美靠近,我們就幾乎達到了與神同在的地步,這種境界比道德境界和聖人境界都要高,雖然世間達到的很少,但很少並不代表沒有。偉大的佛陀和西方的基督,還有中國的老子,都應該算達到了這種至高覺醒之理想。他們三位雖然不是神,但已經與神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