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水湖印象
對於陡水湖的認識,最初是從一個朋友山人的文字裡認識的。
朋友上山下鄉時曾插隊於上猶陡水湖畔,對陡水湖有著很深的情結。在多次的舊地重遊之後,寫了《陡水湖的魚》、《陡水湖的船》。看過朋友文字裡的關於陡水湖的魚和船,心就很嚮往了。
五月的一天,終於得緣有幸一揭陡水湖的面紗,領略這萬傾碧波之浩渺神秘。
未到陡水湖,車還在猶江岸上行走的時候,我就驚異於這猶江的深廣,江水輕緩,若一匹藍緞,鋪陳於青山村廓間,江上,有小舟點綴其間。可惜不是杜鵑花開時節,不然我就走進了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碧如藍,能不憶江南?」 詞中的意境。這灣藍,藍得通透、藍得讓人心尖尖癢,忍不住想掬一捧,放在心窩窩。這天藍藍、水藍藍,如果不是因為平緩而是驚濤拍岸的話,我都幾疑為海水了。
山是魄,水為魂。擁有這樣的好水,怪不得這小小的山城如此靈動魅秀!猶江水源自陡水湖,對陡水湖就愈增了一份想望。
當一灣碧水展現於眼前時,湖中的竹排、扁扁的小舟,還有搖櫓的舟子,一下讓我醉倒在一這片綠水中。坐在快艇上,看舟來艇往,水花飛濺;湖邊青山夾岸,湖中小島兀立,島上綠樹正蔥;而湖上人家,船屋兩用,各家之間,漁網相隔;湖上,漂著圓白的浮標,那是網箱養魚標記。這是真正的水鄉風景,這種畫面,我在讀蘇東坡「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詩句時,腦中就曾閃現過。我曾到過周莊、烏鎮,那是真正的江南水鄉景象,但那些泛著綠藻、不見魚蝦閒遊混濁青黃的水,實在讓我無法生出太多的親近感。而這從雲蒸霧鎖的羅霄山脈發源之水,純淨、透明、沒有任何一點點雜質,一望就心生歡喜心,渴望與之心水相融。這裡不僅僅是水族的天堂,更是心靈安寧休憩的天堂。
贛南樹木園,就在陡水湖上。走進五月的樹木園,感受一種蒼蒼翠翠。我分不清是園在湖中,還是湖在園裡。園中這裡一個灣,那裡一個島,湖中藏灣,灣中有島。陡水湖在這青山間,縈繞成一個個大大小小相接相通的湖泊。湛藍的湖水倒映著樹木園裡的蔥蘢,偶有魚兒躍起,蕩成層層綠波;舟人揖漿湖中,漁網收撒間,激起水晶珠鏈……幾疑身在畫中,想喚取清風明月,共醉青山綠水間。
記得去陡水湖的前一晚,與山人聊起陡水行一事。我說看過山人關於陡水湖太多的文字,對陡水嚮往之致,縱想寫點什麼,怕也不敢下筆。山人說他還要再寫一篇陡水湖上的人家,與陡水湖的魚、陡水湖的船組成陡水湖三部曲。因了這話,我特想去那水上人家走走,在山人那文字未出爐前,先領略一下陡水湖上特有的漁家氣息。只是行程太匆匆,不然也可像朋友那樣在陡水湖中望月聽雨遊泳,在煙波蒼茫的傍晚,等待一隻能載將歸去的小舟……
我知道,此後,會有一隻小舟,在某個時候的心深處,蕩開層層的綠波,劃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