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詩人張宗昌,打油詩寫的很有靈性,真相是什麼?

2020-12-11 歪史

張宗昌算是民國軍閥中比較另類的一個,出生於晚清,撐著日俄戰爭發家,先後投靠日本人、俄國人、張作霖,從一個流氓無賴蛻變為一方督辦。但是在其位不謀其政,作惡多端,罵聲如潮。

可能他本人沒有想到,這個當時很多山東人恨不得食肉寢皮的傢伙,死後幾十年變為網絡紅人,爆紅的原因就是據說是他做的那一些富有靈性的打油詩。

下面摘錄幾首:

《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佚名》

若問女人有幾何,俺也不知多少個,昨兒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個。

如果不署名,這種小學三年級水平的作品不招來罵聲就不錯了,但是如果署上張宗昌大門,因為帶入名人效應。評價者的標準就會發生變化,毫無文採的句子變成了靈魂詩篇。

一個個人都會喝彩,看這個軍閥多可愛?能夠寫出這樣居住的人一定是個可愛富有童心的人,實際上,張宗昌一輩子和可愛不沾邊,和同時代其他的軍閥相比,暴掠成性,有奶便是娘,毫無原則,但是這個人也有時候想著附庸風雅,確實是有這個可能的,畢竟一些文書公文總不能口傳。

他部下就有文職人員,這一些人為了張氏政令方便,搞幾首打油詩,假託大帥之口,是有可能的。

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很多關於他的打油詩,但是都被證偽。

2000年張宗昌四女張春綏接受蘇全有採訪"風傳有一本書,叫《張宗昌詩集》,其實這是子虛烏有的事。父親確實作過詩,如祝壽詩,還作過悼詞、輓聯等,但是所有這一切均出自他的部屬秀才劉懷周之手。"

根據張宗昌女兒的記述,張宗昌幾乎沒有什麼詩作,意味著現在大家看到的打油詩基本上都是偽作。包括以上幾首都有可能是偽作。

1925年,受奉系張作霖委派,出掌山東,但是這傢伙除了橫徵暴斂別的都不會。整天除了玩女人就是紙醉金迷。

在1928年,北伐軍的攻擊中不堪一擊,通電下野,被迫逃亡日本。後來回國,被人刺殺於山東。旋後葬於北京。

關於民國軍閥的故事,《歷史深處的民國》有著完整詳細的描述,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連結查看。

相關焦點

  • 和張宗昌相比,古人的打油詩真是弱爆了
    據說中唐時代,有一年冬天,一位官員去祭奠宗祠,見大殿牆壁上寫了這樣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後來人們常把這類以俚語俗句入詩,不求平仄對仗的詩作,稱為打油詩。此後,雖說歷代都有打油詩傳世。但是,還沒有人把它作為一個正當的文學形式來大量創作。直到民國時期的張宗昌才改變了這個局面。張宗昌,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統治山東的一個軍閥。他是一個粗人,卻喜歡舞文弄墨。也許他覺得自己既然身為孔聖人的父母官,不帶點斯文,枉來山東一趟。於是,拜師學藝。
  • 你會寫打油詩嗎?唐朝的打油詩和今天的打油詩有什麼不同?
    前言、 打水詩和打油詩這個有趣的問題是:歷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詩?你會寫打油詩嗎........看已故的王步高教授在清華講課的視頻,其中關於打油詩他說得比較有趣:有些詩.....連打油詩都算不上 ........我看應該叫做打水詩.........
  • 前人做的打油詩,堪稱「詩界泥石流」!最服張宗昌!
    唐朝打油詩《詠雪》: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張打油唐朝詩人張打油先生是打油詩額創始人,而這首《詠雪》打油詩就是他的經典之作。但他知恥而後勇,哪怕在行軍途中只要一有時間必定會抽空讀書。而這首《金雞報曉》就是他識字之後做的一首打油詩。這首《金雞報曉》在文學水平上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然而在氣勢上卻直接秒殺無數詩詞,因為這就是著名的帝王詩。帝王詩重在睥睨天下的氣勢,而不是重在詩詞構造上。
  • 「張宗昌開始人傳人了」
    《張宗昌詩選》中也記載有單純的山水詩。在必須的場合,張宗昌也寫過一些祝壽詩、悼詞和輓聯,但都是部屬秀才劉懷周當的槍手。[2]所以說張宗昌已經開始人傳人的,張宗昌本人想說:勿cue。雖然張宗昌本人沒寫過那些詩,但那些詩卻大多存在,只是借了張宗昌之名。
  • 張宗昌的打油詩與閻錫山的「順口溜」,兩人真的不在一個檔次
    張宗昌的打油詩與閻錫山的「順口溜」,兩人真的不在一個檔次。閻錫山出上聯「閻錫山過無錫,登錫山,錫山無錫」,隨從無人能對。有個詞叫「附庸風雅」,其義非常明了,本來是文墨不能之輩,卻也喜歡學習讀書人的樣子,動不動就搞一點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風雅的事。
  • 這些打油詩看似俚語,卻越讀越有意思,你了解幾首?
    2/最具反擊力的打油詩:《詠麻雀》(清·李調元) 這樣的詩,充其量就是打油詩的水平。其實,中國古代的打油詩有些還是相當有意境的,比如有首可與乾隆帝《梅花詩》相媲美的詩,叫《詠麻雀》,作者也是乾隆同時代人,叫李調元。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由吏部文選司主事遷考功司員外郎,歷任翰林編修、廣東學政。
  • 民國軍閥「混世魔王」張宗昌的雷人爆笑詩集!
    張宗昌一生軼事很多,但是被廣大人民津津樂道的確是張宗昌的打油詩,張宗昌自覺既然身為山東的父母官,如若不帶點斯文,對不起孔老夫子。於是,張宗昌特拜清朝狀元王壽增為師,學習詩文,一番苦練之後,便出了自己的一本詩集《效坤詩鈔》。
  • 什麼樣的打油詩才是好的打油詩?
    這首打油詩是打油詩的鼻祖張打油的《詠雪》,也是史上最經典的打油詩,是不是覺得讀起來特別上口,看一遍就會記住了?二、詼諧幽默。詼諧幽默能產生趣味,是打油詩的一大特點。打油詩的"油"就是油趣橫生,有趣有味。自古以來,打油詩常常被用來對社會百態進行嘲弄和譏諷。如果不油,嘲弄就沒有力度,譏諷也會顯得蒼白。所以,打油詩一定是詼諧幽默的。
  • 狗肉將軍張宗昌娶23個老婆,搶5位白俄姐妹侍寢,寫的詩太搞笑!
    張宗昌生於光緒八年,雖然家裡很窮,但是張宗昌的父母還是想方設法讓他上了私塾,沒想到張宗昌對讀書寫字沒有任何興趣,不久之後就退學出去闖蕩,年少的張宗昌受盡了挨餓受凍之苦,他曾經放過牛還當過酒店的夥計,在這種艱難的生活中,張宗昌鍛鍊出了驚人的意志力,公元1899年也就是光緒25年,張宗昌應招到中東鐵路當建築工人,在這期間身材高大的張宗昌江湖義氣非常重,因此在工人當中相當有威望
  • 張宗昌之詩作,多見粗俗,但也不失滑稽
    下頭細來上頭粗,張宗昌寫罷,神採飛揚,問左右:「這詩怎樣?隨從大多不懂詩文,搖頭晃腦反覆吟誦,連聲叫好。即使略懂詩文的,也無人挺而走險,掃督辦的興,隨聲附和,拍手贊之。張宗昌見眾人齊聲贊好,遂問潘復:「潘復,你識文斷字飽讀詩書,說實話,這詩咋樣?
  • 張宗昌其人與他的白俄僱傭兵
    (張宗昌《求雨》)提起張宗昌,可能他的這首打油詩比他本人還出名,其人大字不識幾個,就愛寫詩。張宗昌原本土匪出身,經常在東北打家劫舍,後來投靠了東北王張作霖,成為奉系軍閥頭目之一,人稱「三不知將軍」,即兵不知有多少,錢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張作霖也知道張宗昌其人粗鄙善變,但又不得不用之,這主要因為張宗昌手下有一支很能打的白俄軍隊。
  • 最具接地氣的唐代大詩人,詩作頗豐卻都是打油詩,也難怪鮮為人知
    但是,無論是唐詩,還是唐以後的詩,對於古體詩而言,都是韻律詩,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對於平仄對仗都是有嚴格的要求。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其它題材的詩歌存在,事實上,對於打油詩在中國古代還是佔有一定的位置,其中也不乏名作,如清代的鄭板橋就是個寫打油詩的高手,他的詩作也是非常受人喜愛的。
  • 洪秀全創作「順口溜」,張宗昌寫下「大白話」,哪一個貽笑千秋
    洪秀全是近代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張宗昌是民國軍閥。兩個人都喜歡寫白話搞笑詩。網上時常有人拿他們作比較,說洪秀全不如張宗昌。真相究竟如何呢?洪秀全「口水詩」的水平,的確遠不如張宗昌。不過他並非不能寫「稍正常一點兒」的詩。他只是不想寫。因為寫了,太平天國底下的將士們也看不懂。
  • 詩詞界的泥石流:張宗昌其人其詩(不準笑)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賞析】此詩套用劉邦的《大風歌》,也頗有其氣勢,意思還不錯,就是有些語言太粗俗。(有人懷疑後兩句不是張宗昌寫的,詩詞君也這麼懷疑。)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賞析】「大明湖,明湖大」雖無動詞,卻動感十足,表達了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有荷花」卻筆鋒一轉,由大轉小,將讀者引入了大湖滿堂紅的遐想空間。
  • 人真的有靈魂嗎?靈魂到底是什麼
    靈魂到底是什麼?「靈」就是靈性,「魂」是魂魄,靈魂就是有靈性的魂魄。靈魂看不見,摸不到,它存在我們肉體中,主宰我們的思想意識。直到有一天我們的肉體死去,靈魂就會脫離肉體,化風而去。沒有人見過靈魂是什麼樣的,只有死去的人才會發現自己是有靈魂的吧。可是死去的人是沒有辦法告訴我們真相的。那靈魂是不是真的存在呢?我曾經寫過一篇問答,說的是我嶽母死前的一些反常的行為。我嶽母去世的前兩天,曾在病房和我說,她這次挺不過去了,她的父母來接她了,她們就在她的身邊。
  • 大軍閥張宗昌,民國第一段子手,打油詩「賞析」令人捧腹大笑
    張宗昌,字效坤,山東省掖縣人。奉系軍閥之一,為人粗獷,在任時橫徵暴斂,殘酷鎮壓工人運動,並且平生有三不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女人、有多少錢…綽號「狗肉將軍」、「五毒大將軍」等。同時,他對詩歌的「熱愛」和「造詣」也非比尋常,堪稱民國第一段子手,下面請「欣賞」張宗昌「詩集」。很多人鏢師雖然張宗昌語言粗鄙不堪,但並無刻意雕琢之感,可謂粗的隨意,鄙的自然。連篇髒話中盡顯灑脫暢然!以及目中無人的豪邁奔放!並不是為了粗俗而粗俗也不是為了高雅而高雅,滿滿的淨是隨意,淨是真情流露。
  • 「大炮開兮轟他娘」的狗肉將軍張宗昌是怎樣的一個人?
    張宗昌是個「詩人」,寫了好幾首「膾炙人口」的詩作,舉幾個例子: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 這首詞好不好呢?
  • 打油詩為什麼要叫打油詩?打油詩做起來毫不費力,詼諧有趣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此詩描寫雪景,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遣詞用字,十分貼切、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鬆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見大殿牆壁上寫了這樣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 什麼是「靈性目的」?
    好像非要特別高大上的神奇能力和特別偉大的使命才能算是靈魂藍圖,而當得到的答案很「凡人」化,就覺得很失落。這個對比,大家可以參考有通靈能力和同理心這種差別。尤其是很多修行中的朋友,真的很多人不太能接受自己「生而為人」的能力,而去特別刻意追尋「靈性」能力。比如你誇他有感知力,沒有誇他會心電感應讓他更有滿足感。
  • 一本正經解析民國軍閥張宗昌的歪詩《大明湖》
    民國軍閥張宗昌寫過一首「歪詩」,但是熟知高考詩詞賞析答題套路的人,仍然可以一本正經地將其賞析出花來。本文以張宗昌的歪詩解析為例,從另一個角度,談下提高詩詞賞析分數的方法。詩人突然驚喜地發現,這株荷花上有蛤蟆!詩人自己入景,頑皮地伸手一戳,體現了童趣。而一戳一蹦躂之詞,看似大俗,實則大雅。由一二句的極靜到三四句的極動,畫面感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