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打油詩看似俚語,卻越讀越有意思,你了解幾首?

2020-12-18 騰訊網

這些打油詩看似俚語,卻越讀越有意思,你了解幾首?

1/最有故事的打油詩:《梅花詩》(清·弘曆)

在中國的皇帝中,乾隆自謂是「文治武功」天下第一。確實,他25歲登基,在位60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曆

乾隆帝弘曆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

另外,乾隆一生熱愛文學,著作頗豐。據不完全統計,乾隆的詩作就多達43000餘首詩,其詩詞創作的總量已接近於整部《全唐詩》,是位高產詩人,可是,能夠傳世的卻不多,因為,乾隆的詩大多水平不高,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的即興之作。

《宰相劉羅鍋》

例如,前些年有個電視連續劇,名叫《宰相劉羅鍋》,劇中就有這樣一個橋段:乾隆與眾大臣給皇太后請安後在遊園時其隨手摘下幾瓣梅花「信口開河」道「一片兩片三四片」,旁邊有大臣拍馬屁說:「好!」乾隆進入狀態了,接著又吟出「五片六片七八片」,又聽到「好,妙,皇上真是好文才啊!」皇太后聽了只是一個勁地笑;乾隆得意洋洋地說「九片十片十一片」,完了再無下文。大臣們有些呆了,只見這時,大學士劉鏞卻不慌不忙地接道「飛入草叢皆不見」。乾隆裝作笑容說:「對,飛入草叢皆不見。」

2/最具反擊力的打油詩:《詠麻雀》(清·李調元)

這樣的詩,充其量就是打油詩的水平。其實,中國古代的打油詩有些還是相當有意境的,比如有首可與乾隆帝《梅花詩》相媲美的詩,叫《詠麻雀》,作者也是乾隆同時代人,叫李調元。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由吏部文選司主事遷考功司員外郎,歷任翰林編修、廣東學政。李老師是清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與詩人。

李調遠趣對傳奇

話說李老師在任兩廣主考期間,那些應考的青年才俊們都對李大人表示不服,一個「戲子」評論家能有什麼真才實學?大家紛紛表示要與主考大人飆詩。面對洶湧而來的唾沫,李大人處變不驚,從容面對。比到最後以麻雀為題,各人吟一首詩。李老師不假思索,隨口吟出:

一窩一窩又一窩,三四五六七八窩。

食盡皇王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眾才子聽後,先是哈哈大笑,繼而哭笑不得,最後呆如死麻雀。李老師就這樣用實力打了那些噴子的臉後,揚長而去。

3/最早見諸史料的打油詩:《雪詩》(唐·張打油)

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因中國唐代人張打油而得名。清代翟灝在其《通俗編·文學·打油詩》中曾引張打油《雪詩》雲: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張打油

後世則稱這類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的詩為「打油詩」。

第一次了解這首詩,最早還是從姥姥口中得知的,那是雪後初晴時,姥姥用來教育我們這些小輩的歌謠。

打油詩寫好了,是真可以傳世的。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幾首色香味俱佳的打油詩。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4/最具情懷的打油詩:《除夕詩》(明·唐伯虎)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閒無一事,竹量寺裡看梅花。

明代大才子唐伯虎因受科考舞弊案的牽連,一生鬱鬱寡歡,曾一度因生活困頓不堪,到了除夕連年貨都沒置辦齊全。這首打油詩就生動地吟出一個別樣的「除夕」味道,從中也表現出這位大才子苦中作樂的情懷!

《憫農》

5/最具諷刺意味的打油詩:《惜李紳》(無名氏)

唐朝詩人李紳因一首《憫農》詩而「青史留名」。其實,作為詩人,李紳還算有些才情,但在為人處世上,卻不敢讓人恭維。原來,李紳為官後,生活相當腐敗,史載,李大人最愛吃的一道菜是「爆雞舌」,每餐一盤,耗費活雞三百多隻,李家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全然沒有「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簡樸與珍惜的意識。與李紳同一時代的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人,無不對其嗤之以鼻。因此,有人照他的詩歌,也打油了一首《惜李紳》,讓人忍俊不禁。其詩曰:

鋤禾日當午,李紳真能賭。

誰知口中詩,字字皆辛苦。

借問酒家何處有

6/最令人費解的打油詩:《猜謎詩》(宋·歐陽修)

大雨譁譁飄溼牆,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

飲酒不醉最為高

據說歐陽修到一酒家吃酒,酒足飯飽後,店老闆照例來個售後調研。他詢問歐陽老師菜的味道如何?歐陽修就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寫了上面那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簷」,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歐陽大人也太愛賣弄,不好吃就明說唄,你這樣曲裡拐彎的,明擺是欺負飯店的小老闆文盲嘛:)

朱元璋

7/最具氣勢的打油詩:《早朝賦雄雉》(明·朱元璋)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朱元璋出身草莽,文化程度一般。登基後某次作此詩。剛詠出前兩句的時候,群臣忍笑極為辛苦,但後兩句一處,百官嘆服,以其大氣魄,大手筆,人所不能及。畢竟是當皇帝的,沒兩把刷子不行。

鄭板橋

8/最具文採的打油詩:《贈小偷》(清·鄭板橋)

鄭板橋是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才華橫溢,有一次夜間出現「梁上君子」,於是打油一首。

細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進我門。

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

小偷被鄭板橋的才情所折服,聽了轉身就走。

張宗昌

9/真假難辨的打油詩:《下雪》(張宗昌)

什麼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啊篩石灰。

據傳,民國年間,大軍閥張宗昌雖然學問不怎麼樣,但卻一本正經的寫過非常多的詩歌——打油詩,並且還出版了本名為《效坤詩抄》(張宗昌字效坤)的詩集,其中收錄了不少張將軍的大作。後來有人懷疑,那些詩都是別人代筆的,反正張的文化鑑賞力不高,隨便糊弄幾首打油詩他也不知好壞,還屁顛屁顛地到處送人。

張宗昌出詩集

在此摘錄幾首張宗昌的詩作,供大家開心一樂:

《遊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三個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

趵突泉

《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個?

《混蛋詩》

你叫我去這樣幹,他叫我去那樣幹。

真是一群大混蛋,全都混你媽的蛋。

《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先扒龍皇廟,再用大炮轟你娘。

《雪日大便》

大雪紛紛下,烏鴉啃樹皮。

風吹屁股冷,不如在屋裡。

大明湖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

《俺也寫個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馮玉祥(左)

10/最霸氣的打油詩:《植樹詩》(馮玉祥)

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

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民國時候政府和領導人都提倡植樹,甚至3月12日植樹節都是因孫先生逝世日期而定,以示紀念,這也許是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植樹節的來歷。馮玉祥將軍也對植樹十分重視,所以才會在駐守徐州的時候寫下這首讓人忍俊不禁的植樹詩。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唐朝村民送了李白一對白鳥,李白揮筆寫下這首詩,越讀越有意思
    杜甫就是他的資深迷弟,兩人一生就見了3次,而杜甫卻為他寫了10多首或深情款款或滿懷仰慕的詩作。 還有魏萬,也是李白的死忠粉,他從王屋山出發一路追蹤李白,跋涉了三千多公裡後,終於在江陵追上了偶像,如此鍥而不捨,也是令人感動。
  • 歷史上那些有趣的打油詩,你知道幾首?
    這首詩便是打油詩的起源。中唐時代,有一位姓張名打油的人,他就愛作這樣的詩,在以詩賦取士的唐朝,他的詩確是「別樹一幟」,引人「注目」。在後人看來算得上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尤其是最後一個「腫」字非常傳神,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
  • 胡適的「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算新詩還是打油詩?
    大家都知道胡適是大力提倡並寫作白話詩的第一人,1917年,他發表了《白話詩八首》,其中第一首便是那首著名的《蝴蝶》(原題《朋友》)。於是,許多專家學者把胡適的《白話詩八首》視為新詩的起源,把《蝴蝶》當做第一首新詩。
  • 讀過這5首打油詩的人,都是江湖中人
    歷史上搞笑的打油詩都被人翻來覆去嚼爛了,毫無新意,作為後起之秀,南宮尋歡酷愛詩詞、精通韻律,擅長寫詩、改詩、玩詩,興之所至,詩詞即來,以下來那麼幾首,讓眾位看官們嘗嘗鮮,樂呵樂呵。詩評:別人的二胎都會打醬油了,你還在這裡打王者農藥,好意思嗎你你你?。
  • 你會寫打油詩嗎?唐朝的打油詩和今天的打油詩有什麼不同?
    前言、 打水詩和打油詩這個有趣的問題是:歷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詩?你會寫打油詩嗎........看已故的王步高教授在清華講課的視頻,其中關於打油詩他說得比較有趣:有些詩.....連打油詩都算不上 ........我看應該叫做打水詩.........
  • 和張宗昌相比,古人的打油詩真是弱爆了
    官員讀罷,頓時大怒,下令緝拿作詩人。手下將其平日喜作這類詩的張打油抓了來。為了證實該詩是否張打油所作,官員令張再作詩一首。那時安祿山兵困南陽郡,張於是便以此為題,脫口吟道: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 打油詩為什麼要叫打油詩?打油詩做起來毫不費力,詼諧有趣
    打油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打油詩的構成很簡單,押韻就行,讀起來順口,特別有意思。大官讀罷,頓時大怒,下令緝拿作詩人。左右將其平日喜作這類詩的張打油抓了來。為了證實該詩是否張打油所作,大官未急於治罪,而是令張再作詩一首。那時安祿山兵困南陽郡,張於是便以此為題,脫口呤道:「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兩首詩如出一轍,大家聽了,哄堂大笑起來,連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終於破例饒了張打油。張打油從此遠近聞名。
  • 三首明月詩詞,意境清新優美,越讀越沉醉
    下面為大家推薦三首明月詩詞,一首清幽,一首孤獨,一首鄉愁。1.《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導讀】這首詩託物詠人,通過孤鴻以及明月,表達了詞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豁達的心境。詞人通過周圍環境以及景物的描寫,襯託了寂寞而又荒涼的氛圍,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內心的那總孤獨情懷。3.
  • 經典反思:遠古心法,越讀越優秀!
    原汁原味的華夏遠古典籍,越讀越通透。一、專心悟道,不偏不倚。《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單純從本心來判斷,很多人的心是十分危險易變的。舜帝對人性的了解非常深入,沒有局限於好人壞人這樣的簡單劃定。如果簡單否定人性,認為人性是惡的,肯定不是舜帝的風格。如果只浮誇地談仁義,那也不是舜帝的人生智慧,只是口號。舜帝看透了人性,也認識到客觀規律,認識「道」的重要性。
  • 打油詩是很特殊的詩歌體裁,格律詩、古體詩和順口溜有什麼區別?
    五、還有種分類就是:古體詩、近體詩、打油詩。基本上這些就囊括了所有詩歌體裁了。有人會認為只要押韻、平仄、對仗了就不是打油詩,這實際是不是正確的。打油詩實際是追求俚語、口語化的詩歌體裁之一。但是並不是口語化就是打油詩,後面會詳細分析。六、順口溜不屬於詩歌範疇,可以稱為民間文學。
  • 我的世界:玩家自創的5張「裝備欄」,老MC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有些時候玩MC並不是在於遊戲本身,遊戲之外的東西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因為MC本身就是屬於一個高度開放性的沙盒遊戲,它的開發性非常高。正是因為這一特點,剛好又被一些具有創造性頭腦的玩家給抓住了,也就有了下面這些的這些越看覺得越有意思的裝備欄。
  • 5首越老越有味道的歌,《紅日》是第二首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5首很老但是並不過時,越老越有味道的歌。其實並不是現在的新歌不好聽,而是我們老了,思想跟不上時代了,總覺得新歌歌詞不夠美,覺得新歌唱得太過口水。但是新歌有它們喜歡的群體。我們就安分地聽聽老歌就很好。
  • 「鋤禾日當午」趣味打油詩8首,這詩被玩壞了
    南宮尋歡擅長各種詩詞接句,今天,我們以「鋤禾日當午」為頭,接句寫打油詩,要求有理有據,內容飽滿。南某先接為敬,以博一樂。越插秧越漂亮6鋤禾日當午,啥都不靠譜。給你我的美8鋤禾日當午,老婆最辛苦。末了,附上大詩人李紳的這首曠世名篇《憫農》原文,以此為敬!來,大家跟我一起讀:鋤禾日當午,打工真辛苦。……sorry、sorry…記混了。
  • 《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佛教中有很多的經典,其中《金剛經》是人們常度的一部經文之一,更是作為幾大經典之首,金剛比喻般若智慧如同金剛利劍,能夠破除塵世間的一切迷幻,解除所有的煩惱和偏見。《金剛經》裡面講的是般若智慧,什麼是般若智慧呢?
  • 24幅「夏季」漫畫打油詩,太生動了,讓人拍案叫絕!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Summer久石讓 - 空想美術館打油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當風趣的打油詩,配上別具一格的漫畫,讀起來更有趣味!恰逢近日,大曾畫畫出了一期關於夏季的漫畫和打油詩,無傷大雅之處,詼諧幽默之語,看完感覺神清氣爽,為這個炎熱的夏季帶來了縷縷清風。接下來就跟詩詞君一起來欣賞這些漫畫打油詩吧!
  • 讀史可以明智,但是,讀印度歷史,你可能越讀越變成了傻子
    讀史可以明智,但是,讀印度歷史,你可能越讀越變成了傻子。這到底是刻板的偏見,還是無奈的事實? 因此,說印度歷史讀不得,可能越讀越變成了傻子,也就不難理解了。
  • 越讀越有味丨美食聽出來,細品「舌尖上的越文化」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稻穀和甑這種釀酒用的工具,都以實物證明了越地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魯錫堂、盧祥耀兩位越文化研究專家,花了十年時間,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越地飲食文化資料,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研究,最終撰寫完成了《舌尖上的越文化》一書。他們力圖以越文化的視角去探究其歷史淵源,說明紹興菜在某種程度上為中華菜餚增香、添色、加味,可以說越菜文化豐富了中華飲食文化。
  • 《哪吒》出國,魔童這幾首打油詩,翻譯官說太難了
    比如「我命由我不由天」「去你個鳥命」「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看到翻譯以後,氣勢一下子弱了很多,沒有了當時哪吒那種歇斯底裡的氣魄,對於哪吒這個角色的性格大打折扣啊!讓網友更為心疼的是官方會怎樣翻譯小魔童那幾首打油詩呢?是不是很苦惱,找不到,太難了!
  • 日本《枕草子》:寫盡美好事物,卻越讀越傷春悲秋
    定子皇后並不以為忤,很直接的就把白紙賜給了清少納言,清少納言也正是在這些白紙上寫下了《枕草子》。但是美好的事物,好像真的無法永存一樣,我們越讀她的書,我們好像就越傷春悲秋。清少納言對自己的喜歡的事物從來不多說原因,她是有自己的倨傲在裡面的,但是也有一個很顯然的原因,因為喜歡有時候是沒有原因的。
  • 宋代文壇最媚的一場雨,越讀越讓人想歪,關鍵是全詩都找不到雨字
    曾經有人做過統計,光是詩聖杜甫的詩中,就出現了240多次雨境,而他平生存世的作品也不過1500多首。將《全唐詩》中四萬多首詩統計一番,會發現寫雨天的詩,比起晴天的要多上數十倍。由此,詩人們的鄉愁、相思、懷才不遇、憤憤不平,都化進了這絲絲無根之水,滴了千年。而這股由唐代飄來的雨,入了宋詞,便多了一份絕美。有蘇軾最淡定的雨,定風波中「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