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漁退捕後,漁民該拿錢拿錢,轉崗提供崗位,我們漁業村招聘會開了三次,沒房子住的,政府還安置房子。」今年59歲的高淳漁民楊振榮,今年9月退捕後進社保,還拿了11萬的捕撈證和漁船設備補償費。
高淳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固城湖是南京6個水源地之一。早在2005年,高淳就禁止在固城湖人工網圍養殖螃蟹,多年推廣生態化養殖的摸索,制定了我國第一個水產養殖標準——全國螃蟹生態養殖標準。照此標準塘養的螃蟹,保持固城湖原有品質,吃口肥美,年產值超過20億。「塘養蟹品質不差,加之固城湖大閘蟹的品牌優勢,禁漁退捕沒有影響到漁業產值。今年三季度,區農業總產值增長達5.9%,螃蟹養殖出了大力。」高淳區農業農村局石光明局長說。
魚塘生態養殖不僅讓漁業可持續發展,還通過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漁事休閒體驗等涉漁產業,為漁民退捕轉產安置提供了「新去處」。「淳溪漁業村306條船,40到55歲的漁民200多人,60%還從事螃蟹魚塘養殖。」石臼湖漁民竺年喜告訴記者,這次退捕,除了心裡有些不舍,安置沒有問題,夫妻兩人社保帳戶有了25萬元,現金拿了12萬,一到退休年齡就拿退休金。眼下,竺年喜夫婦又包了30多畝魚塘養螃蟹。
本次退捕安置,南京共涉及兩千餘名退捕漁民,其中高淳漁民1283名。「十年禁漁」令下達後,高淳在全省率先完成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提前三個月完成建檔立卡、船網回收、漁民保障,643艘「三無」船舶全部清出重點水域,649艘有證漁船清運,以及船網工具補償費、漁民進保費、捕撈權回收補償費、臨時生活補助費發放全部完成。
除了繼續從事特色水產業,高淳還把退捕漁民全部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幫扶611名漁民轉產就業,有的漁民當上河湖管理員,從「靠水吃水」的漁民,轉變為「養水淨水」的生態保護者。「高淳滿足政策標準的565名退捕漁民全部納入社會保險和公共服務保障。」副區長甘曉輝說,高淳已實現從「大養蟹」向「養大蟹」的轉變,「固城湖大閘蟹」品牌更響了,近兩年「螃蟹節」的兩個月,遊客都在兩百萬人次以上,旅遊收入1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