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廣州鐵路 廣州鐵路
一線穿南北,巨龍躍贛深。
這是中國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規劃中京九客運專線的一段,是完善連接「一帶一路」鐵路通道網絡的重要的一縱,是貫通廣東南北的第二條高鐵,是粵港澳大灣區向北輻射的戰略通道……
贛深高鐵,國家級重點工程。待這條鐵路開通運營,深圳至贛州由現在接近7小時壓縮到2小時。
贛深高鐵
贛深高鐵北起江西省贛州市贛州西站,向南途經廣東省河源、惠州、東莞、深圳5市,終點接入深圳北站。正線全長436.37公裡,共設14個站,其中廣東段301.8公裡。
No.1
瞄準一流
廣泛採用新科技
贛深高鐵廣東段由廣鐵集團深圳工程建設指揮部統籌建設,劃分為12個標段,由10個建設單位參與建設。
面對工程標準高、任務重、工程量大、難點多、工期短、施工環境複雜等狀況,自建設伊始,深圳工程建設指揮部就堅持瞄準一流目標,在贛深高鐵採用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
在軌道鋪設方面,贛深高鐵採用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它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無砟軌道結構,是對既有無砟軌道的優化與集成。
在通信、信號工程方面,贛深高鐵以智能建造保障工程質量,主要採用模擬工廠、自動配線機械手、全過程可視化作業指導以及資源配置數據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方法,保障建設質量。
在電力、電氣化工程方面,研發隧道槽道掃描檢測儀,解決隧道槽道高空檢測難題。採用公鐵兩用吊柱安裝作業車進行隧道吊柱安裝作業。研發接觸網腕臂安裝機器人,推進腕臂安裝的機械化和智能化。
在環境保護方面,中鐵十局GSSG—10標1號、2號混凝土拌合站均採用環保標準最高的全封閉結構,有效減少噪音、粉塵、廢水、廢料汙染,環保效果一流。
No.2
群策群力
全面攻克難點及控制性工程
這是一條戰略之路,也是一條充滿著艱辛和挑戰的建設之路。
1標段是廣東段的先行標。這裡地質條件複雜,隧道工程大,且經過水源保護區。該標段成立了技術創新小組,特別聘請了具有豐富隧道施工經驗的教授級高工2名。順利攻克長達7874米的橫嶺隧道和6043米的義合隧道,並申請實用新型專利5項,研發課題2項。
位於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和東源縣境內的4標段,參建人員需要完成跨越京九鐵路、G205國道和東江的柳城東江特大橋等重難點工程的施工建設。
9月11日6時8分,經過50分鐘的緊張施工,柳城東江特大橋跨京九鐵路連續梁轉體成功,標誌著影響贛深高鐵後續鋪軌施工的 " 卡脖子 " 工程順利打通。
松崗山隧道,是2標段控制工程和重難點工程。松崗山隧道全長9881米,為贛深高鐵廣東段全線第一長隧道,參建人員以高標準、高起點打造創優樣板工程。經過881天緊張科學施工,於8月29日安全、順利、按期貫通。
在柏埔河特大橋和博羅隧道進口等工程建設中,5標段項目部全體人員大幹快上,實現了全線第一個完成試驗室建設驗收、第一個攪拌站達標驗收、第一個墩身澆築、第一個隧道開工等多個第一的佳績。
劍潭東江特大橋為贛深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全橋長921.77米,不僅是國內外跨度最大的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混凝土橋,而且也是國內最寬的大跨度混凝土鐵路橋。7標段的參建人員敢於突破創新,安全優質順利地完成了建設任務。
深圳北站改造工程是在既有繁忙幹線和大型高鐵樞紐站不停用的前提下組織實施。工程包括無砟道岔拆鋪、信號CTCS-3級列控系統改造施工,並採用了全國首例無砟軌道插鋪施工工藝,為後續高鐵站改造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No.3
守住安全底線
抓好質量生命線
深圳工程建設指揮部全面落實參建各方建設工程質量責任,強化全體參建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加強質量工作源頭控制,並做到關口前移,重點把質量工作放在事前、事中控制。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深圳工程建設指揮部堅持始終的理念。
他們常態化開展紅線檢查工作,堅持「去存量、防增量」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廣隧道襯砌施工成套技術,加強隧道施工質量安全管理。今年贛深高鐵各單位自查自糾紅線問題35個,已整改銷號30個。
他們在中鐵四局贛深5標博羅隧道出口進行了「鐵路建設安全生產事故預警與卡控系統」試點應用。真正實現信息化的現場安全防控,做到監管到人、實地籤認、智能提醒、強制執行。
深圳工程建設指揮部安質部部長賀文波介紹:「我們強化第三方檢測工作質量,加大對原材料、構配件、實體質量的檢測力度,儘早發現工程質量缺陷,並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質量突出問題為重點,並加強問題整改閉合管理。」
No.4
路地攜手
為工程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徵地拆遷、資金、地材供應及突如其來的疫情等是贛深鐵路廣東段的主要難點。面對困難,深圳工程建設指揮部積極向廣東省及沿線各級政府匯報、溝通。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相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現場調研,定期(1個月)召開項目推進會,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有力推進工程進展。
為了有效推進徵地拆遷工作,河源市和平縣在進場之初成立專項巡護隊,對項目沿線進行不定期巡護,避免項目用地出現搶搭搶建,為施工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深圳市在晚進場的情況下,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了深圳市區範圍內施工紅線用地。
自2018年以來,受市場供應影響,河砂等地材價格高企,供應緊張。為確保項目地材使用,指揮部多次與惠州、河源兩市協調召開專題會議,以優惠價格向贛深高鐵施工定向供應部分河砂等地材,較好地緩解現場地材緊張問題。
截至2020年9月20日,徵地累計完成1.3萬畝,佔設計總量的96.21%。拆遷累計完成92.2萬平方米,完成設計拆遷總量的85.19%。「三電」及管線遷改完成5239處,佔設計總量的182.10%,完成實際需遷改總量的96.32%。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劉昊 沈有華 陳廣灼 黃良遠
原標題:《廣泛採用新科技,贛深高鐵離開通不遠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