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業旅遊之茶山房肥皂文化體驗館

2021-02-07 工業旅遊規劃與研究

臺灣的工業旅遊,涉及各行各業,給我們的感覺是在臺灣,沒有做不了工業旅遊的行業,當然,跟全世界一樣,跟生活越貼近的產品,就越容易通過工業旅遊打出名氣,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今天我們去看看一塊肥皂誕生背後的故事。

茶山房肥皂文化體驗館位於新北市三峽區,是新北市政府認證的優質觀光工廠。茶山房的前身為生產自有品牌肥皂的「美盛堂」,由第一代創始人林義財先生創辦於1957年。

由於當初從學徒到創業初期因受到肥皂原料的傷害,故下定決心研發製作不傷皮膚的中性肥皂,這曾經是全臺唯一的中性浮水皂終於在1963年成功問世,天然的浮樂脫藥皂隨即在顧客間建立起良好口碑。五十年來堅持以不危害人體和環境為原則,採用十道良心工法製作的美盛堂肥皂,曾經不敵低價的沐浴乳市場,2004年在第三代主導翻新之下,以「茶山房」為名在三峽老街再度出發,除了研發出多款具有在地特色的肥皂外,2010年更配合政府成立茶山房觀光工廠,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了解臺灣肥皂的歷史與文化。

茶山房肥皂文化體驗館是由原本舊廠房改造而成的觀光工廠,上下兩層以空中步道穿越工廠上方,讓遊客可以從高處全覽製作過程全貌。茶山房肥皂文化體驗館內分為五大區域,配合工廠導覽員的仔細介紹,在生動有趣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傳統手工肥皂的諸多優點。

互動式導覽區:介紹美盛堂五十年來的歷史故事,還有結合了三峽傳統的肥皂神豬。

肥皂知識區:肥皂歷史介紹及原物料展示。

DIY體驗:簡單的製作過程在導覽員指導下創作專屬於你的天然手工肥皂。

空中步道:參觀肥皂製作過程。

紀念商品區:各項洗浴用品、精緻肥皂禮盒任君挑選。

各國的肥皂說法

第一代創始人林義財先生,在1957年創辦「美盛堂」,生產自有品牌肥皂。「美盛堂」當時代表商品為著名的浮樂脫浮水藥皂,當時全球只有美盛堂與美國IVORY能夠做得出浮水皂。


原來香皂的製作方式有四種,皂基皂、合成皂(VP)、熱煮法手工皂及冷卻法手工皂,至於想用哪種我覺得就看自己的選擇。

更搭配臺灣特有的植物素材,讓茶山房的茶摳,不只是肥皂,而是具臺灣特色的伴手禮。

工廠保留當時的生產場景,目前也在運轉中。

製作肥皂也像在練武功,而這過程必須透過煮、抽、拌、添、入、整、冷、切、排、烘十式,才能完成一塊香皂。

因為做肥皂需要相當的體力,創始人林義財先生也設立柔道館,讓家人及提供當地警察習武的地方。

販賣部都是使用熱煮法手工皂,門票有50元的抵用卷可使用。

透過年代的茶山房肥皂工廠發展史,馬上進入今天的肥皂DIY活動。

DIY時間:請提早三天預約

第一場上午10:00~11:30,第二場下午13:00~14:30,第三場下午15:00~16:30

內容有導覽+手工香皂DIY活動+肥皂印印樂。

手工皂製作過程: 研磨花草材料、添加的精油、加入熱煮的液態皂、倒入皂模、冷卻、脫模輕鬆完成一塊獨一無二的手工皂,香味和造型都可自行選擇充分發揮巧思與創意。

走一趟茶山房肥皂文化體驗館,除了琳瑯滿目的肥皂商品外,更有聽不完的動人故事,就像新一代營經者謹記阿公的交代,把「做肥皂是一項良心事業」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結合古老藝術與新時代觀念,讓在地生活多一份感動!肥皂業歷史介紹,也同時看到阿公那個年代的辛苦及記憶,適合一家三代同遊的好地方。

臺灣的工業旅遊以歷史文化為根基,以產品為核心,以創意體驗為亮點,讓遊客在快樂的互動中融入產品的世界,認知產品,才能讓遊客和顧客對產品更加衷心,從而促進產品的銷售,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幫助企業獲得長足發展。

註:文章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相關焦點

  • 臺灣新式茶空間 藏於深山卻名揚紅塵的食養山房
    「愛茶之人來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去食養山房,一定要提前一個月訂位。」提前一個月訂位並不是虛張聲勢。
  • 臺灣茶空間丨食養山房
    他覺得泡茶不需要很多花招在裡面,就是很樸素的端端正正地泡茶,他希望把心情透過茶和茶席傳遞出去,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喝茶,他打造的食養山房也恰好體現這一點。山房的主人林炳輝身上總能透出一種修行人的氣質,言行舉止都保持一種神秘感,著麻衣,學禪,內心自在篤定。內心安定的人必然有所經歷。
  • 這個中秋節來御茗山房 感受『茶式』文化慢生活
    來「御茗山房」,不僅能品茶賞月,還能體驗『茶式』文化慢生活。御茗山房「御茗山房」是青島魅力嶗山生態旅遊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高品位、高性價比的「茶空間」體驗項目。「御茗山房」位於青島嶗山風景區,座落於嶗山的群峰之中。整個庭院設計採用中式風格,院落佔地9.8餘畝,設有茶室、茶宴、書房、客房、炒茶等多個區域。進門處,有一汪清泉水池,庭院主人別出心裁地在水池上方設計了水簾,為整個院落增添了不少情致。
  • 這個中秋節來御茗山房 感受『茶式』文化慢生活
    來「御茗山房」,不僅能品茶賞月,還能體驗『茶式』文化慢生活。御茗山房「御茗山房」是青島魅力嶗山生態旅遊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高品位、高性價比的「茶空間」體驗項目。「御茗山房」位於青島嶗山風景區,座落於嶗山的群峰之中。整個庭院設計採用中式風格,院落佔地9.8餘畝,設有茶室、茶宴、書房、客房、炒茶等多個區域。
  • 文化讀城之旅 | 臺北 「紫藤廬」 與 「食養山房」
    龍應臺說,臺北有五十八家星巴克,只有一家紫藤廬。這裡是臺灣文人匯聚地,很多知名作家常來小聚,以茶會友之所在,文化氣息濃鬱。大陸如今裝幀古雅的地方很多,但就是少了一份文化情懷,硬體容易,軟體難成。紫藤廬不僅有茶文化,更多的是歷史和文化的積澱在這裡。這是座列入當地政府歷史保護的舊時日式矮屋,外面沒有標識,我們晚上來,若不是的士司機熟悉,還真是很難找。看起來完全是一個自家院子,穿過紫藤架,才能進入屋內。
  • 深山禪味·臺灣食養山房
    在臺灣,沒有菜單的食養山房,賣的是健康料理,全部選用當季食材,搭配食器造型的藝術性,讓許多人流連忘返。慢慢的,許多朋友來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一個空間裡,大家總是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於是他不僅住了進來,也決定將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創意的人文餐廳。
  • 食養山房:臺灣茶道的新式空間
    食養山房是臺灣著名的新式茶空間,和自然相互依存,溪流,山石和古道,都保留了原始的面貌他愛陳從周的造園觀念:「園之佳者,如詩之絕句,詞之小令,皆以少勝多,有不盡之意,寥寥幾句,弦外之音猶繞梁間。」所以,多處地點,只稍微點睛,多留自然景致,少做人為幹預。一般人總覺得進到食養山房,處處精緻,應該是仿效了日式庭院,可是林炳輝自己最清楚,和日式庭院距離很遠。他說:「那裡處處人為幹預,和我們中國園林的基本觀念就不一致。我是儘量把自然精緻的地方加以利用而已。」
  • 食養山房:茶,人,空間
    現在去的食養山房,已經是林先生三遷後的地址,第一址就在文化大學附近的箐山路;二址現在還在,庭院空間景觀都還是原來的樣子,但是沒有了林先生,它已經沒有原來的味道了,很多時候建築和場所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人的參與,更在於是誰參與,同樣的空間,不同性格的主人,也會帶給空間不同的氣質,感受一個人的性格和修養,很多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言語,通過所在的建築風格和氣質去體味,會有語言所無法表達的趣味
  • 臺灣食養山房,深山禪味餐館
    禪空間裡的一切,把非物質用物質的方式再現出來,讓親近感通過腦電波瞬間傳達給身心的每一個細胞,似乎在說:我終於回到了最熟悉的環境之中。——純道題記欣賞更多禪意建築與特色裝飾,請免費訂閱微信《禪藝會》後輸入「56A」「56B」查詢。
  • 問茶遊山,臺灣溯茶之旅
    食養山房雖地處偏僻,聲名卻遠播臺海兩岸。室外林壑之間,水聲潺潺,空間古樸禪意,茗煙嫋嫋。很多人都說,「來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除卻獨具一格的私廚料理,食養山房最為人稱道的是其對茶文化的審美。從一片茶園到如今的茶品牌,遊山茶訪歷經幾代傳承,成為臺灣茶及臺灣茶文化的代表。一方面勇於創新,出品獨一無二的甜香型烏龍茶;另一方面堅持傳統,用心做好茶。
  • 山房築VIEW | 世外桃源之食養山房
    走呀,和我們一起擁抱臺灣。八天時間環島一周,在寶島臺灣,我們體驗了冬季到臺北看雨,在宮崎駿的取景地九份邊品嘗當地有名的芋圓邊欣賞著基隆港,在日月潭感受由春光明媚到水沙連的景象,在阿里山看2000多年前的檜木,在北回歸線感受冬夏的分界,在貓鼻頭遙望南太平洋、在火車上品嘗便當等等,旅遊中一半是觀景,一半是感受文化。
  • 一間山房 一家銀行 一條捷運
    一座城市的文化,體現在哪裡?   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富麗堂皇的大劇院?巧立名目的各種文化節?想在臺灣找到這樣的文化名片,恐怕不太容易。在臺灣,更多時候,文化的魅力來自於普通的人和日常的生活。  他在山中的生活如禪修者一般,清晨帶領員工做早課,十幾年來不看電視,不上網,和外面世界的接觸就是通過山房。  山房把他的理念傳播出去,也讓他結識了許多朋友。這,如今也成為他最珍惜的。  工業銀行:  做一家有文化的銀行  走進位於臺北內湖區的臺灣工業銀行總部,感覺像進了一家藝術館。
  • 一次深度的臺灣遊學丨臺北故宮 食養山房 紫藤廬 春餘園子……
    萬仟學堂·行茶萬仟之旅,且讓我們一起徒步臺灣佛教四大山頭之法鼓山,跟隨大師行步行禪,在花木扶疏、溪水環抱間,體驗呼吸,問道菩提,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周五  抵達臺灣臺北(學員須30號之前自行抵達臺灣臺北(桃園機場或松山機場,建議選擇桃園機場),屆時將由地接負責接機)10月01日  周六 走進食養山房,跟隨林炳輝老師修習食養山房茶會·建築·空間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品味食養山房中式料理10
  • 習茶•明心|臺灣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親臨廈門萬仟學堂開講
    4月20日,應萬仟堂邀請,臺灣「食養山房」創意人、東方空間美學大家林炳輝先生來到廈門萬仟學堂,開展為期兩天的「習茶·明心」課程講學。茶香兩岸,美自相承,作為萬仟堂旗下美學教育品牌的萬仟學堂,一直致力於傳遞中式文化生活之美,此次講座也開啟了兩岸茶文化美育交流新篇章。萬仟學堂與林炳輝老師合作的系列講學「習茶·明心」課程至今已是第八期。各地茶人遠道而來,與林炳輝老師相聚,感受茶席美學課程帶來的一場心靈洗禮,並於此結緣。
  • 臺灣食養山房┃汐止山間禪風餐廳+雅致無菜單料理
    臺灣食養山房的整體空間及餐飲體驗,堪稱融合禪風茶藝之博大精深,體現出精彩絕倫的中華飲食文化。食養山房深居於臺灣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間,是一間採預約制、無菜單料理的餐廳,地點隱密,像極了秘境般的地方。擦拭完雙手,再飲一杯迎賓茶,就能開始品嘗接下來的餐點了。 食養山房是無菜單料理,食材上皆以養生清淡的料理為主。 手工花生豆腐佐玉米漿乾貝蔬菜炸麻糬海鮮綜合拼盤蘑菇拌飯蓮花雞湯桂圓芋泥湯水果
  • 臺灣朔茶之旅
    食養山房雖地處偏僻,聲名卻遠播臺海兩岸。室外林壑之間,水聲潺潺,空間古樸禪意,茗煙嫋嫋。很多人都說,「來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除卻獨具一格的私廚料理,食養山房最為人稱道的是其對茶文化的審美。從一片茶園到如今的茶品牌,遊山茶訪歷經幾代傳承,成為臺灣茶及臺灣茶文化的代表。一方面勇於創新,出品獨一無二的甜香型烏龍茶;另一方面堅持傳統,用心做好茶。
  • 臺灣宜蘭縣全域工業旅遊的「野心勃勃」
    由於大地的脈動和溪水、海浪、季風的相互糅雜,宜蘭擁有臺灣其他地方少有的獨特景觀。同時也成就了在地文化的特殊性,是體驗臺灣文化古早原味與自然田園風光最適宜的一處旅遊亮點。今日的宜蘭,擁有雅致的景觀,潔淨的環境,質樸的民風和傳統的文化,被稱為臺灣人的「心靈之鄉」。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憑藉著代工模式和出口導向的政策,通過為先進地區的廠商代工建立了競爭優勢,工業經濟也實現了巨大的突破。
  • 臺灣宜蘭工業旅遊:產品賣場*,產業秀場√
    臺灣,是中國工業旅遊做得非常成功的一個省。在工業面對困境的時候,臺灣宜蘭積極應對時代的變革,通過工業旅遊的形式,盤活了很多苟延殘喘的工廠,最終成為工業旅遊的典範。企業如何做工業旅遊?小廠子要不要做工業旅遊?怎麼做工業旅遊?這些,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今天就從宜蘭縣為大家找尋答案。臺灣的宜蘭縣,一直被稱作是臺北的「後花園」,開車也不過40分鐘的旅程。
  • 十月之約丨《行茶萬仟·食養之旅》邀您一同感受臺灣禪意美學空間!
    萬仟學堂·行茶萬仟之旅,且讓我們一起徒步臺灣佛教四大山頭之法鼓山,跟隨大師行步行禪,在花木扶疏、溪水環抱間,體驗呼吸,問道菩提,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抵達臺灣臺北(學員須30號之前自行抵達臺灣臺北,屆時將由地接負責接機)10月01日  周六 走進食養山房,跟隨林炳輝老師修習食養山房茶會·建築·空間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品味食養山房中式料理10月02日 周日 參訪臺灣美學空間-春餘園子
  • 躲進深山造了間生鏽的鐵皮屋餐廳,沒有菜單卻還是紅遍臺灣——食養山房
    食養山房「來臺灣, 一定要去食養山房。」——這是外人對於食養山房的評價。「來食養山房,一定要提前一個月訂位」——這是老闆林炳輝對大家的建議。提前一個月訂位並非虛張聲勢。林老闆說,「一是空間有限,想來的人太多,二是所有的食材及茶都需要精心準備,有時候他寧願讓位置空著,在材料準備不充份的情況下仍舊要關門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