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山字經 做水文章 打生態牌 唱旅遊歌——武鳴區兩江鎮充分利用...

2020-12-14 南寧政務信息網

  「兩江鎮靠近首府南寧,交通方便。這裡有大明山,層巒疊嶂看上去很美;這裡的空氣很清新,是天然大氧吧。在這裡吃農家飯,在河裡戲水,在遊泳池遊泳,在果園裡摘果,我們一家人都很開心。」日前,市民黃麗華利用周末時間攜一家老小來到兩江鎮「碧水源」壯族風情生態度假山莊旅遊時,深有感觸地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是兩江鎮近年來充分利用山水資源優勢發展生態旅遊、發展生態經濟的一個縮影。

  該鎮將發展和生態緊密結合起來,把大生態的理念滲透到旅遊業發展中,高舉生態旅遊牌,實現發展與生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有效地助推具有壯民族特色的「富裕文明、生態宜居、美麗和諧」武鳴新區建設。

  以「生態」發展思路,打造秀水明山人和美地

  7月16日,正值周末,在兩江鎮英俊村「英俊大峽谷」景區內歡聲笑語。遊客們有的在清澈的河水裡遊泳,有的在岸上燒烤娛樂……一派人與自然和諧景象。「我們鎮把生態鄉村建設作為優化環境,吸引客商前來開發旅遊資源,吸引遊客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健全制度、日常保潔、重點區域整治等措施推進全鎮生態鄉村建設,促進生態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兩江鎮黨委書記潘文玉表示。

  兩江鎮地處大明山與小明山之間,秀美的山水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該鎮以「生態鄉村」建設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努力把兩江打造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山水人和美地。今年以來,該鎮積極開展「清潔田園」活動,建設30個農業生產廢棄物垃圾池,完成英俊村岜旺屯汙水處理項目,群英村坡六屯的汙水處理項目選址已確定,預計年底竣工。同時,制定了133個村屯「美麗兩江」生態鄉村建設宣傳欄,清理衛生死角353處,小廣告230處,清潔田園面積6500畝,清理廢棄物(農藥瓶、秧盤、薄膜等)7.5噸。在進行衛生整治的同時,該鎮對重要區域特別是人流量大的各旅遊景點進行環境衛生整治。例如,在深受遊客青睞的英俊大峽谷,該鎮通過微信圈轉發「兩江英俊村全體村民致廣大遊客的一封信」,讓更多的人關注英俊峽谷的生態旅遊環境,做文明遊客;增設30個封閉式垃圾桶,放置在峽谷沿線和人流較大的地方;鎮政府增加經費支出配備垃圾清運車,並聘請3名保潔員持續拾取河道上的垃圾並處理。

  以「山水」為招商品牌,打造特色鮮明旅遊鎮

  位於兩江鎮梁桶屯、漢安村那漢屯及大明山風景區內的廣西大明山漢江歡樂谷旅遊開發建設項目點目前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廣西大明山漢江歡樂谷旅遊開發建設項目即將推出武鳴本土第一個漂流景區。漢江歡樂谷漂流全程約5公裡,河谷兩邊林木茂密、鳥鳴不絕,漂流河谷峰迴路轉,水勢落差大,身處其中讓人感嘆:原生態、夠刺激!「廣西大明山漢江歡樂谷旅遊項目開發分4個規劃區,包括淥洋水庫原生態休閒度假山莊、梁桶溫泉度假村、漢江歡樂谷和七鳳高山草甸露營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南寧市武鳴弘業旅遊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朱水平介紹說。廣西大明山漢江歡樂谷旅遊開發建設項目計劃從2015年至2018年總投資2億元,其中2015年已投資5000萬元。

  以環大明山旅遊圈大開發為重要內容,充分利用山水旅遊資源,加大旅遊業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打造秀美明山、醉美兩江旅遊特色鄉鎮。圍繞這一思路,該鎮在城區黨委、政府的指導、支持下多渠道加大項目引進力度,通過每年的壯族三月三歌圩招商引資推介會進行招商、與武鳴城區招商團外出招商、通過網上和手機微信現代技術平臺推介等形式引進項目。目前環大明山養生和旅遊服務中心項目投資4.63億元,已和武鳴區政府籤訂正式投資協議書。兩江鎮劍江河防洪堤項目第一期工程正在進行設計和招投標的準備工作。大凌武有機生態農業項目已通過水土監測論證、完成租地2000多畝、完成水果種植1500畝,截至5月底累計完成投資1500萬元;廣西藍天山泉飲用水生產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天然山泉飲用水項目,已完成徵地工作和招拍掛,廠房正在擴建中。

  以「服務」為重要抓手,推進旅遊業持續發展

  在兩江鎮聚群村內潮屯的大明山藍江休閒農莊,來自廣西大學的學生劉小娟趁著暑假和幾位同學來到這邊遊玩。這裡秀美山水景色令她讚不絕口,「我們是通過微信平臺了解到大明山藍江休閒農莊的。這裡山崖很高,形狀很奇特,雲霧在山間繚繞,山間有小河,河邊有人家,這些自然景觀真的太神奇,太美了,我們很喜歡」。

  服務好旅遊項目和旅遊景點,讓即將落戶或已落戶的旅遊點不斷發展壯大是兩江鎮黨委、政府推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該鎮通過不同形式、因地制宜、因景而異地進行指導,組織業主召開研討會進一步豐富業主的知識,拓寬業主思路,同時開展送政策、送信息及指導安全防範建設等服務工作。該鎮還組織鎮派出所對旅遊景點進行群防聯治,保障這些旅遊景點安全穩定。此外,該鎮通過各種途徑廣泛宣傳旅遊景點,充分利用每年舉行的壯族三月三歌圩活動進行大力推介,擴大社會影響力,提高轄區內各旅遊景點的知名度。該鎮還通過微信平臺、網上推介、幹部QQ宣傳及當代生活報、電視臺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全方位地宣傳各旅遊景點特色,讓廣大群眾了解兩江,認識兩江,熱愛兩江,融入兩江。

相關焦點

  • 雙牌:念好「山字經」 打好生態牌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王振雄 陳洋 陳海歐)雙牌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踐行「兩山」理論,念好「山字經」,打好生態牌,發展旅遊業,帶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發展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脫貧致富路。
  • 念「山字經」打「生態牌」
    在強化局場兩級中心組學習的基礎上,各基層黨組織開辦周一和周末課堂,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創新學習平臺。開通「樺林黨員廣場」微平臺,打造「指尖上的紅色堡壘」。在企業內刊《林海回聲》開闢了《黨建之窗》《價值嚮導》《創業先鋒》等欄目;創新培訓機制。定期聘請專家學者到企業開展高層次理論輔導;開辦「幹部大講壇」,建立「三位一體」的學習培訓機制。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章村鄉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
    屬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形,其下轄15個行政村,總人口17382人,以種植油茶、毛竹、茶葉為主,素有「浙南油庫」之稱。依託豐富的生態資源,章村鄉走上了高質量的綠色發展之路。章村鄉鄉長李劍鳴說:「在整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以黨建始終貫穿整個過程,同時我們做「四權改革」,用改革去促動內生動力。
  • 武鳴區積極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壯鄉旅遊示範帶開創融合發展新模式 ——武鳴區積極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武鳴區通過「旅遊+」紮實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旅遊資源 壯鄉風情武鳴區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有山秀洞奇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伊嶺巖、有文化起源地國家4A級景區大明山、有四季花開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花花大世界、有全國三大恆溫湖之一的靈水、有廣西三大名園之一的陸榮廷私家花園明秀園以及起鳳山、黃道山、羅波潭等聞名區內外的景區,旅遊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 念好山字經 做好山文章
    屏邊縣藉助當地綠色生態,大力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充分發揮立體氣候優勢,堅定不移推進以木本水果荔枝、枇杷、獼猴桃為主的種植業「十百千」工程。屏邊縣立足山區實際,挖掘山潛力,念好山字經,做好山文章,把發展產業作為山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根據不同海拔帶、自然環境,科學布局各項產業,堅持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牧則牧的原則,突出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
  • 河北臨城: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8月28日,河北省邢臺市第二屆旅發大會旅遊產業招商推介會暨重點項目籤約儀式舉行。邢臺市發布37個旅遊招商項目,22個旅遊重點項目籤約,總投資598億元。當天籤約項目包括臨城全域旅遊開發項目、蠍子溝森林康養小鎮項目、七頂山雲南花卉小鎮項目、國家級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項目等,涵蓋了文化旅遊、大健康產業、食品工業等產業領域。
  • 貞豐:精準扶貧念好「山字經」 鄉村振興寫好「水文章」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低山丘陵過度地帶,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區域,世居於這一方水土的貞豐人民秉持綠色生態文明理念,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思路,靠山治山養山吃山,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念好「山字經」、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寫好「水文章」,在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歷史決戰中奏響慷概激昂的「貞豐樂章」
  • 蘇州漕湖:打好「生態牌」 做好「水文章」
    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漕湖街道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防洪排澇保安全、河長履職治河湖、暢通水系優環境為目標,實施「河長引領示範打造最淨漕湖」創新項目,重點實施沿漕湖、望虞河整體環境提升工程,工業區水環境提升工程等,紮實穩步推進各項水利水務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水環境、水生態,全力打好「生態牌」,做好「水文章」。
  • 南寧市武鳴區:錦繡壯鄉處處景 踏著山歌等您來
    武鳴歷史悠久,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壯族原鄉,駱越故地」「明山靈水,巖溶勝景」「錦繡田園,生態鄉村」「生態淨地,康養福鄉」「厚重歷史,人文薈萃」五大特徵。進一步挖掘駱越文化,保護好大明山區域駱越文化遺存,開發以駱越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活動,打造駱越文化旅遊品牌。推進壯族美食、壯族特色民宿、壯族養生等業態的發展,豐富旅遊體驗。做亮鄉村休閒旅遊、生態康養旅遊兩大重點旅遊產品。此外,武鳴區還將打造山水度假旅遊產品、戶外體育旅遊產品、研學旅遊產品、東協文化旅遊產品、自駕車旅居車旅遊產品、低空旅遊產品、親子休閒旅遊產品等七大專項旅遊產品。
  • ​江蘇蘇州漕湖:打好「生態牌」,做好「水文章」
    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漕湖街道堅持綠色發展,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防洪排澇保安全、河長履職治河湖、暢通水系優環境為目標,實施「河長引領示範打造最淨漕湖」創新項目,重點實施沿漕湖、望虞河整體環境提升工程,工業區水環境提升工程等,紮實穩步推進各項水利水務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水環境、水生態,全力打好「生態牌」,做好「水文章」。
  • 唱好「山字經」 安吉章村鎮探索綠色示範發展新路徑
    好山好水依舊,但章村鎮已從藏在深山人未識,轉變成綠色項目慕名而來。近年來,章村鎮探索實施村級宅基地收儲工作,在護好環境的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招引配套項目,補足高端民宿、休閒旅遊項目的空缺,讓這方山水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雲圖山居是第一家通過宅基地整合收儲方式成功落地章村的民宿,試營業至今已迎來不少住客;另一家因此結緣章村鎮高山村的民宿初丘,也已開始營業。「就這兩年,被優質環境吸引而落戶的民宿、酒店已經有11家,極大豐富了全鎮休閒旅遊產業內涵。」
  • 聽非遺講故事|苗歌:唱山唱水 唱最美鄉愁
    青筍、竹葉、海椒、花椒等植物都是苗歌中常見的意象,從屋中刺繡到田間勞動,苗歌可以「走到哪兒唱到哪兒,看見什麼唱什麼」。51歲的何茂從小在鞍子鎮長大,兒時的記憶便是歌聲飄滿山間。從小時候跟著長輩們學唱,到後來和其他7人一起代表彭水縣參加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獲得金獎,再到她現在被評選為鞍子苗歌傳承人,何茂與苗歌從未分離過。不僅從未分離,現在她的歌聲還有了新的意義。
  • 黔江:念好「山字經」 打好「特色牌」
    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互促雙贏充分發揮武陵山區山清水秀的生態優勢,結合生態扶貧要求,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深入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推動山地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總量管控、用途管制制度,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完善電動汽車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
  • 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四個值得去旅遊的景點,其中有一處是私家花園
    是壯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壯族文化源遠流長,除了濃鬱的壯族風情外,旅遊資源豐富,今天我為大家推薦四個值得去旅遊的景點。春天的大明山可以看到滿山遍野的山花;夏天適合看日出,還可享受瀑布和山上森林的涼意;秋天是最適合看雲海的季節;冬天則有較大概率可以看到霧凇。
  • 念活「山字經」 生態蒙陰處處美
    通過多年持續不斷努力,蒙陰的山更青了、水更綠了、天更藍了、空氣更清新了。 到我這裡來旅遊看花的人很多,人流就沒斷過。這個品種繁殖得很慢,不割捨賣。主要還是讓人們觀賞,花多了不就前程(前城)似錦了嗎?」 思想貧窮時,山是窮的根源,心富有了,山就成了致富的源泉。 如今在蒙陰,許多鄉村因地制宜,念活「山字經」、唱好「旅遊戲」,使昔日的「窮山溝」變成了老百姓的「綠色銀行」。
  • 江口:做好生態旅遊文章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著力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大力發展以梵淨山為核心的文化旅遊產業。當東線遊客達到6000人、西線遊客達到2000人時就開始預警,堅守保護發展兩條底線,認真踐行兩山理論,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對梵淨山的生態旅遊,我們主要以優先綠色發展,保護區內做減法、區外做加法,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產力的工作思路來推進發展生態旅遊。」貴州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政辦主任石磊介紹。
  • 四個字的生僻字歌不會唱?這些兩個字的食物名字你都不一定會念
    在抖音上大火的生僻字歌,連作者本人都沒想到會這麼火。雖然是以娛樂的方式,但也讓中國人更加重視自己的文化。這些字平常都很少用到,不會念也是正常的。漢字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通過它的偏旁部首來猜,有的字相近,讀音也相似,不過有的可就差遠了。四個字的生僻字歌不會唱?
  • 廣西南寧武鳴區五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其中三個是國家4A級景區
    武鳴區是壯族的發源地之一,壯語以武鳴方言為標準音,被譽為「中國壯鄉」, 每年在武鳴城區舉辦的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活動已成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臺。主要的旅遊景點有伊嶺巖風景區、大明山風景旅遊區、花花大世界、羅波潭、西江苑等。
  • 脫貧攻堅路上 他這樣念好「山字經」
    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 2018年,德宏州應急管理局決定把優秀幹部派往掛鈎扶貧點盈江縣弄璋鎮古裡卡村。鄭定璽主動前往,並擔任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做到了單位工作和駐村工作兩不誤,贏得了村民信任。
  • 旅遊推介路線 | 你是不是很久沒有一場放鬆之旅了?雲海山川碧水給你全新體驗
    今日給你推薦武鳴區之大明山生態康養與駱越文化旅遊區旅遊線路兩江鎮英俊村岜旺屯(四星級鄉村旅遊區)>明山漢江歡樂谷(2018廣西森林康養基地)大明山滑翔傘基地(2018廣西航空體育飛行基地)大明山風景區(2014自治區級生態旅遊示範區、2017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2019國家級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