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我去參觀博物館,發現館藏文物被調包,連大氣都不敢出!

2020-12-24 馬爺說古

馬未都:我去參觀博物館,發現館藏文物被調包,連大氣都不敢出!

提起博物館,可能有很多喜歡文物的朋友經常去,博物館裡面收藏的大多都是各種有著珍貴价值的文物,有些還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當然,去看的各位肯定都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畢竟文物這麼珍貴,肯定都要保護好。

但寶物畢竟價值連城,總會有別有用心的人,比如在馬未都自己的博物館中,就曾發生過一件文物失竊案,但沒過幾天就查明了是一個內部員工動的手,馬未都看他年輕,寶物也找回來了,也就低調處理,馬未都說:得饒人處且饒人,他還年輕,往後日子還長,不能因為一時貪念就毀了他。

觀復博物館是管理嚴格的私人博物館,這麼多年還出過幾次文物失竊案,而外面那些管理鬆懈的博物館,失竊的更多,馬未都就曾親歷過一件文物失竊,當時他去參觀某地博物館,還沒看多久就發現館藏文物被調包了,當時的老馬大氣都不敢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件事是馬未都在節目中講出來的,他為了照顧博物館的面子,特意沒提細節,只是說了這是一個南方的城市,20年前,馬未都跑到南方的某城市,他是受朋友邀請去做客,在飯桌上他認識了一個人,那人告訴馬未都,自己手裡有好東西,你要是喜歡我就賣給你。

馬未都本就是個愛寶如命的人,自然也很開心,結果馬未都跟著這人一直走到博物館,那人指著博物館裡的一對瓶子說,怎麼樣,就是這倆,馬未都還以為他手裡的東西跟這倆一樣,於是就細問了一下,誰知道那人直接說,就是這倆,你要是要,明天就能給你拿出來,馬未都一聽嚇一跳,忙說這可是犯法的事,隨後也沒再跟這個人聯繫。

這件事馬未都漸漸的忘了,誰知20年之後,馬未都又有機會來到這座城市,這是因為博物館有一個儀式,馬未都受邀前往,一到博物館馬未都就想起當年看的那兩個瓷瓶,走過去一看,嚇得不敢說話,連大氣都不敢出,因為這兩件東西很明顯已經不是原來的了,假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馬未都當時沒敢聲張,事後也一直在糾結,但這件事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自己就算說出來,又有幾個人相信呢,所以說,在如今各地博物館內,這樣的事情只會多,不會少。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最珍貴的中國文物都流失在西方?錯!還在國內!
    為什麼要堅持創辦這樣一家民營博物館呢?馬未都:我做博物館其實是個偶然,最開始純粹就是個人興趣,也不知其中的深淺。後來做起來的時候就發現,興趣逐漸演化成一種責任。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在所有制結構上發生調整,國家需要有多種形式的博物館存在,我們也轉變了過去固有的思路。
  • 馬未都的博物館有一件藏品,愛不釋手,當初連買的念頭都不敢動
    馬未都在收藏界是赫赫有名,大家也都知道,馬未都憑著自己的經驗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中的藏品眾多,每一件都是馬未都的最愛,但是有一件藏品確實神秘。馬未都對這件藏品是愛不釋手。這到底是一件什麼樣的藏品呢?
  • 文化學者馬未都接受採訪 盛讚西安的博物館有特色
    9月3日,馬未都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微信採訪,談文物,聊歷史之外,他也向陝西豎起大拇指,「陝西人的文物自豪感全國第一!」從東漢銅奔馬、曾侯乙編鐘,到戰國杜虎符、西漢長信宮燈,再到《清明上河圖》、圓明園獸首銅像……《國寶100》中,馬未都從全世界的博物館中遴選出100件中國文物,詳細講述,分別涉及青銅、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書、碑帖、繪畫。
  • 馬未都 我就是一萬金油 治標不治本
    馬未都先生「這個行業水不深,只是渾」  多年以前,馬未都曾在拍賣場上遇見這樣一件事兒,坐在他後面的一位男士幾乎會與他競爭每一件拍品,那一次,他以高出馬未都一口的價格拿走了4件東西。出了拍場,那人問:「馬先生,您看那東西怎麼樣?」  「你都買了,還問我怎麼樣?」馬未都說。「我沒看啊。」那人答。
  • 楓丹白露宮被盜文物不止15件 收藏家馬未都分析案件線索
    馬未都說,在如此之大的範圍內,各國珍寶藏館分散各處,加上安保人員不足,參觀人數有限,使得竊賊有機可乘。從中國館的情況看,馬未都說,中國館原為國王臥室,面積不大,平時也不開放,閉館多年。這一點,也可能使中國館的安保配備不如對外開放參觀的一些展館。另外,中國文物近些年在國際市場上受關注程度高,也可能是盜賊對中國館下手的原因之一。
  • 馬未都:用貨櫃往回買文物,我是第一個人,好多人不一定知道
    馬未都:用貨櫃往回買文物,我是第一個人,好多人不一定知道馬未都在收藏界給人的印象,就是敢為人先。他總是言他人不敢言之言,做他人不敢行之行。國內收藏行業長時間處於低谷期,馬未都率先脫穎而出。當國內藏家開始關注到收藏的時候,馬未都已經把眼光投向了國外。馬未都表示,用貨櫃往國內運文物,我是第一個人,並且好多人還不一定知道。馬未都為何能夠做到?這牽涉到3個問題,一則,他那眼光如何練成,二則他為何能夠成批地往國內運文物,三則,他怎麼就跑到國外撿漏了。明白了這3個問題,就明白了他為何能夠破天荒的用貨櫃往回運文物。
  • 專訪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我的博物館你沒來不能想像,來了不能...
    談及觀復博物館的成功經營,馬未都先生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驕傲。上世紀70年代,馬未都開始收藏器物,90年代初,他的收藏已初具規模:陶瓷、玉器、古家具等藏品逾千件。最初,馬未都將自己的藏品進行展覽,不久便有觀眾對展覽感興趣,參觀的人日漸增長,這啟發了馬未都:把展覽固定下來,不就是一個博物館嗎?
  • 馬未都:我的博物館有規矩,從不收字畫,原因我有點說不出口!
    馬未都:我的博物館有規矩,從不收字畫,原因我有點說不出口!書聖王羲之而到了現在,字畫依然是很熱門的收藏,目前我國拍賣會中的天價寶物,大多都是字畫,所以這類藏品不管是當作愛好還是當作投資,都是非常優秀的,但若是大家去過觀復博物館的話,會發現裡面的字畫作品極少極少
  • 觀復博物館5.18 「開館」直播啦!掌門人馬未都將出鏡助陣
    值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京東攜手故宮、觀復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30餘家國內外博物館將集體亮相京東直播,共同打造在線逛博物館的「雲參觀」模式,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了解古今中外文化趣事,「剁手」各種文創好物。
  • 世界四大博物館為何沒有故宮博物館?馬未都:我們應該為此驕傲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知道世界四大博物館都是什麼,世界四大博物館分布於四個國家,分別是:「大英博物館」(英國)、「羅浮宮博物館」(法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俄羅斯)、「大都會博物館」(美國),其中排名首位的當屬大英博物館,它是建館最早的博物館之一,整個博物館藏有800多萬件藏品,除了英國自己國家的寶物之外,還有其他國家的文物,比如埃及、印度等等,可以說是囊括了全世界的奇珍異寶
  • 打卡浙江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曾上過央視節目,這幾個文物讓我驚喜
    每次周末如果有空閒的話,就會去浙江省博物館走走逛逛消磨一下時間。雖然比起故宮或者陝西省歷史博物院而言,浙江省博物館不論館藏數量還是精品數量都要遜色不少,但是作為想要了解吳越文化以及浙江省人文歷史的話,那麼這個博物館同樣會讓你驚喜。
  •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種體現,古董文物算是文化體現的一份子了。很多人喜歡古董文物,而聊到它,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專業人士,大家都稱他為馬爺(馬未都)。馬未都收藏的文物到底有多少,據外人透露他自己也數不清楚,光幾個庫房裡的東西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而且還有一些都放到了他的觀復博物館裡。說起他與古董的故事,馬未都不止一次提到過自己與國外一些文物之間發生的故事。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眾所周知,馬未都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當年他為了成立觀復博物館可謂是東奔西跑,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終於被批准成立,第二年博物館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展廳面積只有400
  • 馬未都:35年前我一個月就能賺8萬,但不敢告訴同事和朋友
    馬未都:35年前,我一個月就能賺80000,但是我做的事情不敢告訴同事和朋友,我一直都是保密的。馬未都曾經說過,年輕人就該努力賺錢,因為這樣才能顯示出你的實力。誰能想到30多年前,一月能賺1000以上都是精英階層了,更別說萬元戶。但馬未都當年的月收入就有80000萬以上。當年他4年級就肄業了,然後由工人變成了一個雜誌社的編輯,沒有背景沒有人脈,但是他有眼光和毅力。
  • 很多人不知道,馬未都哪來那麼多錢買文物,他是這麼回答的……
    在馬未都幾十年的收藏生涯中,憑藉知識和運氣以及時代自然是佔了一些便宜,但這樣的便宜佔得並不多,並非一味的狂收暴斂,多數時候馬未都還得「出點血」。當時在出版社,馬未都根本不敢跟人講自己在做藥草生意,旁人對他的印象就是馬未都特有錢,就是不明白從哪裡來的。
  • 馬未都:把電視上的鑑定專家放到市場上,大部分專家都活不下去
    熟悉他的人也知道,他是個很愛說實話的人,他的某些發言往往切中時弊,說著別人不敢說的話。馬未都專家真的足夠專業嗎?馬未都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敢說,把電視上一些專家推到市場上,大部分專家都活不下去,他買不到真東西。
  • 馬未都:世界各大博物館都靠中國文物撐著,不然沒幾個還能開下去
    圓明園十二銅首很多博物館從事者都曾感嘆,如果世界各大博物館都去掉中國文物的話,那麼還能撐得下去的估計沒幾個,比如羅浮宮、大都會博物館、鮑爾博物館等,其中英國的大英博物館裡,它珍藏了中國上萬件文物馬未都在某檔子節目談到了這一點,他頗為痛心疾首,隨後話鋒一轉,又表示出了一些欣慰,他告訴觀眾,我國文物保護意識已經在逐步提升,國家包括民眾都在有意識追回文物,國家通過談判交流,索回在戰爭期間被掠走的寶貝,而民眾則通過海外競拍的方式,將許多被倒賣到海外的國內珍寶拍回,讓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回流」。
  • 西安旅遊必打卡的博物館,館藏文物172萬件,被譽為「華夏寶庫」
    陝西歷史博物院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其場館佔地近百畝,館藏文物涉及範圍非常廣泛,上至遠古、下至1840年前,跨度長達100多萬年,且文物數量非常多,素有「
  • 西安旅遊必打卡的博物館,館藏文物172萬件,被譽「華夏寶庫」
    ,其場館佔地近百畝,館藏文物涉及範圍非常廣泛,上至遠古、下至1840年前,跨度長達100多萬年,且文物數量非常多,素有「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美譽,到這裡參觀不要門票,每逢節假日,遊客絡繹不絕。陝西歷史博物館給我的印象格外深刻,尤其是這裡的藏品文物,館藏文物數量多達171萬多件,加之獨具地方文化的建築風情,以至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讚譽這裡是「世界一流的博物館」,來此參觀的人群中也不乏外國遊客。
  • 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有一件藏品,竟然是王世襄的得意之作
    馬未都在收藏界是赫赫有名,大家也都知道,馬未都憑著自己的經驗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中的藏品眾多,每一件都是馬未都的最愛,但是有一件藏品確實神秘。馬未都對這件藏品是愛不釋手。這到底是一件什麼樣的藏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