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雕塑、藝術裝置的碰撞 「墨與玩」水墨實踐展亮相紅立方

2020-12-10 SZNEWS

11月2日,墨與玩——文禎非、非預設藝術工作室水墨實踐展在深圳·紅立方公共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開展。

展覽現場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1月2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云云  通訊員  雅歌)當傳統水墨遇上當代雕塑與藝術裝置,這樣獨特的碰撞為觀眾帶來了新的感官體驗,開啟跨越藝術邊界之旅。11月2日,墨與玩——文禎非、非預設藝術工作室水墨實踐展在深圳·紅立方公共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開展。文禎非40幅水墨作品,以及相關雕塑、影像以及藝術裝置在同一個展廳內融合式進行了呈現。展覽將持續至12月2日,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觀看。

展覽由深圳市美術家協會、關山月美術館主辦,龍崗區文化中心、深圳•紅立方承辦。據了解,文禎非現為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藝術總監,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作品展覽。

文禎非介紹創作理念

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符號拆分再隱藏於畫作中,單色的表達更顯情感張力,站立於前的觀眾體會到寧靜的沉澱之美。展覽展出的40幅水墨作品將文禎非個人特徵展現得淋漓盡致,觀眾可通過觀展,感受藝術家獨特的藝術個性。

深受西方藝術的影響,以及其紮實的油畫繪畫基礎,文禎非創作的當代水墨作品在熟練運用傳統水墨技法的同時,又有著西方繪畫的構成語言。他將中西方兩種繪畫藝術結合,使水墨作品流露著西方繪畫的解構思想與中國傳統繪畫的意象交融,看似不和諧的現實符號在墨與紙的襯託下更顯詩意,表現繪畫材料與創作載體之間相互碰撞相互包容的火花。

展出作品

「所謂意象繪畫,指的是藝術家在構思過程中,將主體的審美情感、審美認識以及把握和理解到的客觀物象相結合,並以一定的藝術表現手段和規律作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於觀念中的藝術形象。」文禎非將其於油畫中嫻熟運用的意象繪畫,成功地移植至水墨作品,將個人情感通過材料及畫面傳達至每一位觀者,猶如一曲和諧的變奏交響樂。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突破傳統水墨創作形式,展出文禎非創作的當代水墨作品和非預設藝術工作室具有超現實主義又不脫離現實的裝置作品,現實物體的分解後再重建,剖析精神文明在物質文明上的寄託。

藝術裝置

展出中的藝術裝置系列通過對冰冷的工業原料的再塑造,打破其根深蒂固的生硬形象,融入水墨的柔美。「這個裝置名為《又是生活在矛盾的一天》,我們從電子水墨的風格入手,通過對水與墨的理解,材質的區別,畫面內容的再造,反映我們自身對於這個城市以及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矛盾的感受。」非預設藝術工作室主理人黃思聰介紹,裝置結合深圳城市建築這一在地性的特點,運用了「春筍」、大運中心等多個具有標誌性的建築,並對空間進行精心布局,搭建出一個具有超現實主義性質但不脫離現實的裝置作品,讓觀者在期間遊走時,與藝術有若即若離之感。

觀眾觀展

「感覺耳目一新,會讓我們看到作品體現出來的美學取向,並在其中得到延續,水墨畫蘊含的材料與水墨本身的氣質,產生了非常有趣的反差,這種反差恰恰是成熟的藝術家在探索打破藝術的邊界。」同為藝術家的韓世驊在仔細欣賞了展出作品後給予了高度讚譽。他認為,此次展出集中展示了作者文禎非油畫之外的創作方向,在材料、技法方面都有新的探索,「我相信,這也會是文禎非新的創作樣式,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傳統古建碰撞當代水墨 「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
    展覽現場12月5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在臨平書院開幕。此次平行展是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年鑑展之外的另外一方舞臺,以空間敘事的展陳方式,呈現當代水墨的精神世界。同時,在傳統與當代的碰撞、融合中,彰顯出公共藝術在城市建設、文化輸出方面的重要意義。
  • 大象藝術攜王紹強水墨亮相2019水墨藝博
    陳念慈 似曾相識 水墨紙本 97x166cm 2017學術性策展,是大象藝術空間館一貫的風格。空間館在定期舉辦代理藝術家個展、學術交流座談會與發行藝術相關出版品外,還不定期邀請知名策展人在大象或與美術館共同策劃主題性、學術性的展覽。
  • |雕塑大師!田躍民|雕塑工藝品 為何還是水墨畫家呢?
    中國當代著名國家級雕塑大師、新中國國禮藝術大師、人民功勳藝術家、中華文化藝術巨匠、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和著名新水墨畫家。創作著名的雕塑作品有《和平》、《地道戰》、《北京世界公園》、《北京展覽館》、《工農兵》、《論語》、《保衛釣魚島》、南京青奧會主題雕塑《九駿》等雕塑。
  • "濃墨淡彩——璞石和雷米·艾融水墨與油畫聯展"亮相巴黎
    原標題:"濃墨淡彩——璞石和雷米·艾融水墨與油畫聯展"亮相巴黎  新華網巴黎1月19日電(記者尚栩)「濃墨淡彩——璞石和雷米·艾融水墨與油畫聯展」19日晚在巴黎新華影廊拉開帷幕,東西方兩位畫家獨具特色的衝潑彩墨畫和布面油畫在這裡展開對話,為參觀者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 「2020水墨新浪」學術提名展亮相杏壇美術館
    11月25日,「2020水墨新浪——當代中國畫家年度學術提名展」開幕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杏壇美術館舉行。「2020水墨新浪」匯聚了33位「七八九零後」當代水墨畫壇鮮活的有生力量,展覽共展出了參展藝術家85幅佳作,他們的藝術創作以當代文化情懷關照傳統,以新視野追尋水墨藝術的本體價值,以堅守之本和赤誠之心弘揚中國水墨藝術精神,進一步豐富了水墨的內涵並同時拓展了水墨的外延。
  • 「水墨時代 · 張立作品展」在日本京都開幕
    《水墨時代 · 張立作品展》於2019年3月27日在日本京都WEスペース畫廊開幕,展出了張立近一年創作的水墨作品。創作紙張選用中國傳統宣紙,使用的繪畫顏色除了中國墨、還有藝術家本人親自製作的顏色、天然礦物色、顏色土、茶湯等。藝術家在各地考察時會注意分析當地的植物和土壤,從中發現用於創作的顏色材料(也包括日本的茶葉),體現了藝術家對「材料物」的關注,這些「材料物」的應用豐富了創作,反映出藝術家對形式語言和對傳統「材料物」表達臨界點的探索。
  • 水墨水鄉│鄒明中國畫作品展將在風篁美術館開幕
    鄒明(Zou Ming)1955生於安徽1983畢業於無錫輕工大學造型美術系現為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風骨之二》扇面2017年個展與聯展2015 墨彩行履.鄒明繪畫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江蘇省現代美術館,南京;
  • 臺灣水墨大咖黃光男框景世界中的另類水墨
    「水墨界限」不僅是東方傳統水墨與西方前衛藝術的碰撞融合,也是黃光男在大陸的一次「尋源」之旅,尋找藝術之源和生活之源。他水墨執藝60年,如今更是揮毫心中之筆墨,暢悅心中之理想。墨韻美學又逢君    黃光男和大家談「藝術中的東方美學」水墨畫在更多的時候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而其中的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這樣的墨韻在信雅達·三清上藝術中心迎來
  • 林清鏡水墨繪畫《境由心生》創作展,顛覆傳統再創新
    華夏經緯網5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著名水墨畫家林清鏡,日前在南投縣文化局推出《境由心生》水墨繪畫創作展。他在傳統中創新,現代都市叢林、熱門的懸日都入畫,衝擊一般人對水墨的印象;描繪太魯閣景觀的9連幅巨作《穿越》,更是扛鼎力作!
  • 「婆娑蓬萊——兩岸水墨名家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館隆重開幕
    2015年11月7日上午10時,由中華文化聯誼會 、浙江省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 、臺灣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浙江自然博物館承辦的「婆娑蓬萊——兩岸水墨名家展
  • 2020中國水墨年鑑大展,精選作品欣賞
    四個多月沒寫觀展記了,一來看展少,二是提不起興致,今天為了這個展覽特意跑了一趟,這是一個除了開幕式人潮湧動(大咖雲集蹭合影),其他時段都無人問津的展覽,實在有點可惜。今天整個美術館只有三個人:一個前臺,一個我,還有一個「貼身」安保,還好我是一個訓練有素的看客。
  • 武漢美術館「水墨文章第六回——我法像心」大型跨年展即將登場
    由武漢美術館主辦的「水墨文章」系列品牌展第六回:「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將於12月11日在武漢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國內六位水墨人物畫代表性藝術家的116件作品。展覽結合沙龍的形式旨在對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創作現狀進行探討。
  • 新形態——中國當代水墨畫六人展即將在銀帝藝術館啟幕
    (▲ 展覽海報)主 題〡Title新形態——中國當代水墨畫六人展New Form——Chinese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水墨當代性的創作,作品曾在佛羅倫斯雙年展、羅馬雙年展、「藝術北京「、「藝術西湖"等展出。2019年5月在中華世紀壇藝術舘舉辦《藩籬一一呂建富創新藝術2019春季首展》。中國《美術報》、加拿大《高度》、日本《美術新聞》曾登載藝術家簡介和作品。
  • 「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走進百年老宅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郭蓓) 12月5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在臨平書院開幕。展覽跳出傳統的美術館展覽模式,走進百年老宅薛家吳氏中丞第。據悉,此次平行展是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與當代碰撞融合中,彰顯公共藝術在城市建設、文化輸出方面重要意義。同時,以藝術版權的形式將當代水墨作品融入公共空間,是中國當代水墨年鑑項目繼年鑑展、主題展、藝術家個展之後,又一次創新性實驗。
  • 藝薦·展覽|品讀李斛水墨人物畫之美,感受隋建國3D列印雕塑之撼
    #展覽信息#時間:11月7日~11月20日地點:中國美術館票價:免費「生滅與真如」隋建國雕塑展本次展覽聚焦藝術家隋建國長期探索的3D列印雕塑方向,展出40多件大中型雕塑作品。展覽的最大亮點,是第一次展出藝術家全新創作的由3D金屬列印燒結而成《雲中花園》系列,運用高清晰度3D掃描和列印技術,清晰地還原原始泥稿表面掌紋和泥土顆粒。
  • 草虯——茅小浪非宣水墨展
    換言之,水墨藝術只適宜中國人做嗎?世上沒有哪種東西不是從特定的文化土壤裡出來,然而為何有些東西會成為普世性的,有些東西不能,後殖民語境可回答之。水墨之所以是水墨,已非簡單的繪畫媒介,其有深遠的哲學意蘊與人性迴響,水無形,墨無色,若兩儀之於太極,以水墨作畫,具有天然的抽象高度,畫境可達非有非無、不曒不昧,近於《莊子》之象罔。
  • 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亮相南藝美術館
    展覽海報近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擔任藝術總監,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林書傳擔任策展人,共邀39位當代水墨藝術家參展,展出80餘件作品。
  • 上海嘉禾舉辦當代新水墨及潮玩作品展
    2021年,嘉禾網拍又將啟航,作為嘉禾網拍一月份重點專場,位於上海延安飯店南苑的嘉禾文化藝術空間將於1月11日至1月22日舉辦當代新水墨及潮玩作品展,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可以在門檻大幅度降低的藝術世界裡覓得自己心頭所愛。
  • 楊先愛水墨荷花國畫欣賞
    墨韻書畫家楊先愛楊先愛別名楊若辰,現為墨韻軒主人,其師承於知名書法家戴學映老師。1976年生出生於廣西省三江縣,少數民族侗族人。現任河源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源市美家術協會會員河源市民間文藝協會會員北京唐人坊特聘雕塑師其在墨韻書畫中心從事美術教育二十年,具有豐富的美術教學經驗。她主要以書法、繪畫、雕塑等。
  • 8幅未曾展出的饒宗頤作品亮相「全球水墨畫大展」
    新華社香港10月24日電(記者 丁梓懿)「全球水墨畫大展——教育篇」開幕典禮24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展覽展出200幅從全球五大洲徵集得來的水墨佳作,以及8幅國學大師饒宗頤未曾展出過的作品。  這200幅畫作均為六尺或八尺整宣巨型畫作,分為「花鳥」和「山水」兩大主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