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實力決定戰爭實力:日本如果贏下中途島海戰,結局會有變化嗎

2020-12-25 騰訊網

「無論是在戰前、戰中,還是在戰後,「艦隊派」對山本五十六始終持批評態度。也許人們都認為山本五十六是個最受人歡迎和尊敬的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海軍省中,山本五十六的政敵很多,就是在今天,也不能說沒有。因此說,那種認為舊海軍中人人都把「已故山本五十六元帥「視為偶像並加以讚揚和歌頌的看法,是天真的,毫無根據的。」《山本五十六傳》

01.

南雲忠一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大腦短路,造成了日本海軍在幾分鐘內的手足無措和毫無建樹,也正是這幾分鐘的空檔期讓日本艦隊遭受了滅頂之災,這一場被雙方都寄予厚望的大戰,以美國勝利,而日本失敗收場。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消失的五分鐘」或者是「上帝一定是個美國人」這樣情緒化的話語,事實就是南雲忠一背棄了戰前的方針,舉棋不定,最後導致了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失敗,簡單,而又真實。

▲南雲忠一舊照

日本人因為一次低級失誤遭受到了一場大敗,而且這一場打敗還是發生在了日本帝國最引以為傲的海軍身上,想當年在明治維新時期,正是日本海軍重創了清王朝的北洋艦隊,贏得了甲午海戰,日本藉此一戰成名,走上了自己的強國之路。可是如今,日本海軍在中途島,厲兵秣馬,船堅炮利,卻因為一次幼稚的失誤功虧一簣,一敗塗地,這一次失敗點燃了日本衰亡的導火索,從這一刻開始,日本走向了覆滅。

▲甲午海戰舊照

所以在現在,我們每每在討論這一場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勢的海戰的時候,總是會半開玩笑地稱南雲忠一才是真正的「抗日奇俠」,幾乎是憑藉著一己之力,把日本帝國送上了絕路。

02.

中途島海戰失敗以後,山本五十六就更加預感到日本的敗亡是不可避免的了,這一次失敗讓日本帝國徹底地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日本和美國的戰爭可以說已經是勝負已分了,山本五十六的心裡很清楚,即使是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取勝了,其實後面的日子依舊是不好過,士兵上的差距可以彌補,可是美國和日本之間巨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差距是實打實存在的,也是日本一直都沒有辦法彌補的劣勢。

▲山本五十六劇照

就在山本五十六還在思考和嘆息的時候,美國正在大批量的生產武器和裝備,這些武器裝備正以香腸的速度走出工廠,很快地就進入到了戰場,把美國士兵們都全副武裝了起來,這種生產能力和工業化水平讓美國好像是擁有近乎於無限的戰爭資源,而日本在這次中途島海戰當中已經是傾巢而出,把所有的一切都亮在了牌桌上,這一局失敗了,日本已經完全落入了下風。

▲二戰美國海軍

在第一次緬甸戰役結束之後,在緬甸作戰的日軍擊敗了聯合作戰的英國士兵和我國的遠徵軍,得到了緬甸地區的控制權,這個時候比日本軍隊還要高興的可能就要數美國人了,因為美國人的心頭大患終於結束了,最不高興的顯然就是失去了殖民地,被趕到了印度地區,無論是心理落差還是戰略意義,都讓英國人難以接受。

▲二戰英國士兵

原來美國對於我國的支援還是以物資上的支援為主要的手段,可是當英國軍隊,和我國遠徵軍當中的孫立人部都撤退到了印度地區,美國人則乾脆在印度地區蓋了一座美軍化的訓練營,在這一間訓練營裡,美國人想要在印度運用自己的方法來建立起一個美軍化的訓練營,這樣就可以成建制的訓練軍隊,我們需要探討的究竟是什麼呢?

03.

我想在那個時候,對於我國來說,最為重要的顯然就是外部的援助,也就是當時我國和世界上的國家的關係都是怎麼樣的呢?

▲滇緬公路的修建

想要看清楚當時的我們和外國們的關係,入手點不在國外各個國家的態度,而在於我國是不是可以堅持得住,是不是可以一直堅持自己的力量,我國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國,一旦要是自己沒能堅持住自己的風格和道路,那麼等待著我們的就只能是被外國勢力幹預,成為一個傀儡化的大國,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最值得驕傲的一點就是我們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竟然把進入到了工業化的日本逼到了危險的境地,也沒有被日本軍隊擊敗。不管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以及在抗日戰爭當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的各地軍閥勢力,都對於這一場至關重要的反侵略戰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長期以來,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作用一直被西方世界無意的低估或者是有意的打壓,這其實是有內在原因的,就是因為在當時我國雖然影響力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是一個大國。

▲抗日戰爭油畫

一個大國的地位一旦開始上升,影響力開始提高,那麼馬上就可以在世界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可以成為世界上的一極,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在當時羅斯福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即使美國給予了我國大量的戰爭物資,但是美國依舊是無法控制我國,美國並不是當時的世界上唯一的豪強,還有一個大國一直在制約著美國實力的擴張,這是美國一直有所忌憚的,這個國家就是蘇聯。

▲開羅會議舊照

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圍繞著美國、蘇聯還有我國的三角博弈就已經開始了,三個國家可以說對於彼此都有著自己的所求,但是彼此之間又互相忌憚,提防,就這樣一種混沌的狀態開始了,蘇聯和美國作為實力最強的兩股勢力都想要拉攏我們來壓制另一個,誰都想要得到我國的青睞,這也是蔣介石的運作空間,關於後續的操作,我們會以後單獨分析。

參考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中途島海戰》

相關焦點

  • 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即便是日本贏了也會戰敗
    準備起飛的SBD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 解密中途島海戰,實力明顯佔上風的日本海軍為何幾乎全軍覆沒?
    在二戰當中有幾次戰役是決定整個二戰走向的,這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美日中途島海戰。要知道在太平洋海戰一開始階段,日本的海軍實力是明顯要強於美軍的。可是到了1942年,在經歷了一次非常關鍵的海戰後,局面發生了極大扭轉。日軍實力佔優的情況下,在一場戰役當中幾乎全軍覆沒,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中途島海戰。
  • 如果中途島海戰美軍戰敗,會有怎樣的後果?
    在這次戰役中,美軍航母在陸基飛機配合下以三打四取得勝利,成功的遏制了日本帝國的進攻勢頭,奪回了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動權。這場戰役在現今的軍事愛好者心中已然是一場耳熟能詳的勝利,但是在當時的美日力量對比和戰略態勢之下,無疑是一場兇險異常的險勝。如果當時幸運之神沒有如此眷顧美軍,最終美軍艦隊戰敗潰退甚至被殲滅,那又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呢?
  • 中途島海戰,如果美國打輸了,美日之間接下來會如何?
    前言: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爆發,這是美國日本在太平洋上重要戰役,雙方投入了數十萬兵力,戰鬥極為殘酷。最近看到一個神論,說如果中途島美軍敗了,日軍就能封鎖美國海域,轟炸美國本土的船塢,讓美國沒法發展海軍。
  • 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損失有多大?
    有戰爭就有犧牲,日美兩國在這場海戰中都損失慘重。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日美兩國在中途島海戰中到底損失有多大?首先日本的損失,日本在中途島海戰前,海軍通訊密碼被美國情報機構破譯,致使日本海軍所有的軍事行動都被美國海軍提前得知,步步受制,慘敗而歸。日本損失了4艘重型航空母艦(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和飛龍號),1艘重巡洋艦以及332架艦載飛機。
  • 如果日軍攻擊中途島的電報沒有被美軍破譯,海戰結果會不會改變
    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遇到的第一次慘敗,也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而美軍能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從一開始就掌握了日軍的動向,因此可以從容部署,以有心算無心,從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中途島海戰
    實力處於劣勢的美國海軍在中途島附近伏擊了強大的日本機動艦隊,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從此美軍掌握了中太平洋地區的戰役主動權,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的局面,為下一步的反攻奠定了基礎。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遭受重大損失,也為最後的失敗埋下了導火索。那麼,日本為什麼要發起中途島海戰呢?
  • 中途島海戰中,如果美國戰敗,二戰的結果會變成怎樣?
    中途島海戰中,如果美國戰敗,二戰的結果會變成怎樣?而對於這樣一場海戰,研究者自然也只是數不勝數,有不少的網友提出一個假設,如果中途島海戰,美國戰敗了,日本勝利了,那麼會影響到整個二戰的最終結果嗎?相關的假設也是層出不窮,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日本勝利的,日軍甚至可以打到美國的西海岸,入侵美國本土。但是真的會是這樣嗎?
  • 中途島海戰:日本4艘航母VS美國3艘航母,日軍為何會慘敗?
    那麼在這種兵力、裝備等硬性條件均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日本為什麼會被美國太平洋軍艦打敗,在這場海戰中慘敗呢?縱觀整場中途島海戰我們發現以下幾個原因在日本的這次失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日本海軍驕傲自大,狂妄輕敵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美軍的海上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中途島海戰中可以投入的兵力也受到了衝擊,美軍能夠投入的航空母艦隻有三艘。正是由於戰爭前期這種過於順利的局勢使一種驕傲自大的心理在整個日本海軍中滋生蔓延。
  • 決戰中途島:日本為什麼會折戟沉沙?
    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又一場重要的海戰,只不過這次日本聯合艦隊沒有那麼幸運,損失了四艘航母,海戰以慘敗告終。中途島海戰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那麼一度所向無敵的日本海軍為什麼會在中途島折戟沉沙呢?
  • 假如中途島戰役中日軍獲勝,二戰歷史會改變嗎?
    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爭我們知道,總體看來日本人是被美國吊起來打的 ,但其實也不一直是這樣,因為珍珠港事件日本差點把美軍太平洋艦隊癱瘓了半年,所以在這段時期日本海軍可以說是太平洋戰爭最強悍的力量,而西方國家的殘餘勢力呢?
  • 《決戰中途島》熱播,日本戰敗純屬偶然?結局在開戰前已經註定
    在中途島海戰中,雙方實力對比之下,日本看起來更加強勢,同時還擁有偷襲的先機,為何最終日本落敗?難道只是美國運氣比較好?其實不然,整場戰爭的結局早在開戰之前便已經決定下來了,日本的諜報機關與美國情報機關雙方早已開始了較量。而隨著情報戰以美國勝利告終,整場海戰最終的結局已成定論。
  • 中日甲午戰爭中,假如清朝贏了黃海海戰,最後會贏嗎?
    可以說甲午中日戰爭,其主要的焦點在於海戰的勝負。而中日雙方在海戰當中,北洋艦隊的實力並沒有和日本聯合艦隊差距太大,但最後弄得全軍覆沒,顯然是不正常的。如果拋除人員、制度以及執行方面的問題,大清在黃海海戰當中將日本聯合艦隊擊敗,那麼大清就可以贏得甲午戰爭的勝利嗎?
  • 以多打少的日本為何在中途島輸得如此慘?4大糊塗決定犯戰爭大忌
    日本海軍實力到底排第幾?偷襲珍珠港之後短暫升到第一,你服嗎?為什麼在「中途島海戰」之前高歌猛進,在太平洋戰場絕對有壓倒性優勢的日本海軍,在這場關鍵的戰役當中輸的一敗塗地,讓整個戰爭的形勢倒向了美國的一方?他們到底是哪裡做錯了?我們今天就抓住幾個大的方面、核心的要素來展開講一講。
  • 海戰經典,美軍高調慶祝,有餘味!中途島海戰,決定命運之戰
    二戰時日本和美國在海上打了無數次小戰,但大的有決定性的海戰我認為只有四場:偷襲珍珠港、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馬裡亞納海戰。偷襲珍珠港,日本取得戰術上的大勝,珊瑚海海戰美軍損失慘重,中途島海戰美軍大勝,馬裡亞納海戰日本遭屠殺式慘敗。
  • 中途島海戰,美軍為何能以少勝多?全靠破譯「AF」這兩個字母
    中途島海戰作為二戰太平洋戰場上關鍵的轉折點,結果是美國大勝、聯合艦隊慘敗而歸。從開戰前雙方的實力對比來看,日本和美國航母數量之比為8:3、巡洋艦23:8、驅逐艦65:11,戰列艦更是驚人的11:0!聯合艦隊相比美國海軍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士氣上憑藉著奇襲珍珠港也壓過美軍一頭。
  • 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建軍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也是喪失日本國運的一戰。當時參戰的日本海軍無論是兵力、艦船數量還是戰鬥士氣都遠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日本海軍大敗虧輸,被擊沉四艘重型航母,徹底丟掉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只能慢慢等死。
  • 決定中途島海戰勝負,為什麼取決於一封電報?只差5海裡5度5分鐘
    1942年6月4日,美日雙方圍繞著中途島進行了一場決定太平洋戰爭走向的海空大戰,這就是著名的「中途島海戰」。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廝殺中,處於劣勢的美軍以一艘航母沉沒的代價,取得擊沉4艘日軍航母的驕人戰績,令人驚嘆不已。毋庸置疑,情報是美軍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反觀日軍,似乎「珍珠港事件」中的好運氣,已遠離他們而去。
  • 中途島海戰,為什麼山本五十六主力艦隊遲遲不進攻中途島?
    這也就是解釋了為什麼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採取了航空母艦靠前,而戰列艦靠後部署的策略,在日軍眼中,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機動部隊在奪取戰區上空的制空權後,山本的主力艦隊才會進入戰區待命,迎擊美軍艦隊。
  • 規模並不大的中途島海戰,為何成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1942年6月4日凌晨,日本108架戰鬥機從4艘航空母艦上起飛,向中途島發起第一波攻擊。中途島海戰由此爆發。中途島海戰持續了4天,到6月7日下午,海戰宣告結束。中途島海戰的規模不算大。美軍有3艘航空母艦、60餘艘各類艦船、400餘架飛機參戰;日軍有8艘航空母艦、100餘艘各類艦船、600餘架飛機參戰。持續的時間也不長。按照規模和激烈程度來說,中途島海戰不但比不上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甚至還不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馬裡亞納海戰。那麼,中途島海戰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呢?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1年12月7日,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為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