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宇治,最先想到的就是一抹綠色和淡淡苦澀的抹茶芳香,被譽為高級茶代名詞的「宇治茶」,原產地就在這裡。
這裡不僅能品抹茶,還有兩個地方值得一去:一個是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平等院,另一個是作為日本最早的神社建築的宇治上神社。
遊覽宇治,有半天的行程實踐基本就夠了,因為這是個地方不大的安靜小城。相比較京都、大阪,宇治顯得格外安靜,而且遊客也不是很多。
從JR宇治站出來,一路上隨處可見各種抹茶鋪子,裝飾得很簡樸,卻很精緻,是日式美學最直觀的演繹。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宇治的景點主要集中在宇治川兩側,一邊是平等院,一邊是源氏物語、宇治上神社,還有伊藤久右衛門宇治店。
10日元硬幣上的院落——平等院鳳凰堂
平等院並不難尋,只要跟隨人群就可以輕鬆到達。從風水學上來說,平等院前臨宇治川,遠對朝日山,是個臨山臨水的風水寶地。
據歷史典籍記載,從造園家源融據此開創別墅,其後,陽成天皇、宇多天皇、朱雀天皇先後在此構建別莊, 攝政和太政大臣藤原道長得此地重構園宅,園中櫻花、杜鵑花和蓮花每年噴芳吐豔。
後來,由平安時代權傾一時的藤原賴通改建其父別院,規模相當今日二分之一宇治面積的平等院乃為引入宇治川水,依佛教末法之境,在水池之西建造阿彌陀堂,水池之東則建構象徵今世的拜殿,打造「淨土庭園」之喻的代表建築,其規格更為後來日式庭園的參考指標。
和很多古代建築一樣,平等院也是歷經多次劫難,只剩下了目前可以看到的部分。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鳳凰堂。
它也是10日元硬幣上的圖案,這座屋頂上有一尊鳳凰像的建築物,兩翼的方向延伸,看上去鳳凰就象要展翅飛翔,很是壯觀和精美。
平等院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日本傳統建築、宗教文化、日式美學、庭院設計有很大關聯。日本所特有的山水庭,精巧細緻,在再現自然風景方面十分凝鍊。並講究造園意匠,極富詩意和哲學意味,形成了極端"寫意"的藝術風格。
橫跨宇治川的橋,千尋和無臉男可能走過
從平等院去往宇治上神社,要橫跨宇治川,穿過芷岸,會看到一個朱紅色的大橋。一瞬間會有一種,橋的對面就是神秘的童話世界的感覺。
像極了千與千尋裡的朱紅色日式橋——千尋走過,無臉男走過,小白龍也從那裡經過……讓人恍惚間,覺得對岸變得非常神秘。只是不知道這座橋的名字。
憑欄向下看,宇治川裡居然有數條手臂那麼長的大鯉魚,可能,島國人民對江河的魚不感興趣?
橫跨宇治川兩岸,除了那座宛如來自童話世界的橋,還有一座純日本風格橋,叫宇治橋,全長153米,是日本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橋梁。
在宇治橋的西頭,矗立著「宇治橋姬神社」。作為橋神的宇治橋姬,也有很多傳說:一說是離宮八幡神戀人,每日橋邊等著她的戀人乘著潮水來去,浪漫約會;一說是庶民孕婦,讓丈夫給她採裙帶菜,害其夫溺亡,夜夜在此苦守;一說是原配慘遭拋棄,化為鬼女,把小三和渣男暴打報仇的故事,也是斷絕男女關係的神。
不管怎樣,宇治的這座帶著青銅釘的古橋,還是蠻有特色的。
臨近日暮,走在橋上,我還是更願意相信,發生在這座橋上的種種因緣際遇,故事的結局都是美好的,就像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髮。
作為連接奈良和京都的通路——宇治川的渡河地點,宇治有太多的故事和傳說。與歌聖柿本人麻呂、山上憶良、大伴家持並稱四代歌人的額田王,在《萬葉集》裡就曾寫道:「秋の野のみ草刈り葺き宿れりし兎道の宮処の假廬し思ほゆ「(那秋野中的菅草,用來修葺茅屋,也用來回憶一座座荒蕪的舊宮) ,歌中所提到的舊宮在「兎道」,即京都府宇治郡。那座舊宮中到底發生過什麼令她難忘的事,額田王始終沒有提及,但一定是令她心有所念的。
就像宇治一樣,除了抹茶,除了世界文化遺產,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世事變遷和人情冷暖,也有著很多江湖夜雨和桃李春風。
【作者】韋宇教,行者,出版散文集《願無歲月可回頭》。媒體人,專注於旅行、攝影、寫作。獨立攝影師,多個微信公眾號特約撰稿人。搜狐自媒體,樂途靈感旅行家,百度百家、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看點號、網易號等專欄作者,驢媽媽旅遊達人。輾轉流年,策馬揚塵,心向遠方,不問歸程。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