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中國的日式茶點/和果子

2020-12-14 騰訊網

和果子,日本點心,起源於中國唐代,隨茶道文化帶回日本,有著許多風雅的名字——「朝露」、「月玲子」、「錦玉羹」。

早在公元630年~894年,遣唐使帶回了「梅枝」、「桃子」、「桂心」、「團喜」等8種唐果子(唐朝的點心)。

日本有很多傳統食物,最多人認識一定是「和果子」,根據當季食材手工製作,秉承了日本致精的文化,每一個都做成藝術品,清甜而不粘口,致力於果子入口即化的秀逸感,一直十分受遊客歡迎,可以說是必買手信之一。儘管和果子如此受歡迎,但是關於它的製作,大眾卻知之甚少。其實,和果子的精髓主要來源於果子師的手法,所以和果子師往往都會被稱作「手藝人」。

日語「和果子」意為日式點心,與蛋糕等「洋果子」相對應。源於奈良時期的和果子,據說是遣唐使把盛唐的糕餅技藝帶去日本,融合了日本文化成為特別的甜點。它所涵蓋的範圍相當大,大家耳熟能詳的銅鑼燒、鯛魚燒、櫻餅等都是和果子,而原本供茶道用的練切餡點心也是和果子,不同的是,這種點心卻是和果子的至高點。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中有這樣一句話:「日本茶道裡,當作配茶點心的和果子位分極重。哪家有善做和果子的秘方,與私藏秘制茶器一樣,都可以當作家族驕傲的。」即使到了現代,練切也是用於茶會的各種果子中的代表性存在,每款練切果子都有自己的果銘(名稱),靠著細膩的手工技藝,練切果子化身為一首首謳歌日本四季變幻的風景詩。

「練切」,顧名思義,包含「練」與「切」兩個動作。「練」,即攪拌、揉搓;「切」,則是剪、切,精美絕倫的和果子就是通過這兩道工序製作完成的。其中,「練」是「切」的基礎,把由豆餡做成的小糰子搓揉成可供打造造型的球面體,這可以說是入門的基本功。日本的很多和果子匠人,在剛開始學習的第一年就專攻「練」,這項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而在這個小小的球面體上塑造型,靠的則是三角棒、竹片、挑針、小剪子、元勺子等小工具。想要遊刃有餘地使用它們,當然是離不開正確的手勢的,再加上對圖形與空間那完美的掌控,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可以讓每一刀每一划所勾勒的線條漂亮、流暢、洗鍊、生動。

在日本,就有這麼一位神級和果子職人三納寬之,他沿用古法使用麻糬和豆沙制果子,使它成為集「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於一體的五感藝術,好看、好聞,用手觸碰揉捏或是切割時的觸感,放入口中時的口感、香氣,都要反覆考慮做到極致,讓人在食用時可以用眼睛、指尖、嘴、鼻子和耳朵共同品味,體會匠人之心,感受自然禪意之美。

這個七彩漸層的「宵花火」是三納寬之近期作品,日本的夏日祭典離不開煙花,宵花火正正帶出夏日感覺。這款和果子一經面世,便因其華麗的外形和絢麗的顏色,受到了大眾的喜愛。

宵花火

有些作品與節日有關,例如下面是以日本新年號和母親節為題。

令和

母親節

母親節

除了節日三納寬之的作品靈感多數來自大自然,不少和果子的主題以花草樹木和動物為題,每一款都能讓人感受到極致的美。

金魚

花菖蒲

七變化

爛漫

鳥語花香

蘋果

蘋果

不過想食的朋友就要看運氣,三納寬之師傅沒有實體店,只會偶爾到市集擺攤,岐阜是他常出沒的地方。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截止目前的所有作品。

舌尖上的日本——懷石料理與和果子

相關焦點

  • 日式茶點/和果子
    儘管和果子如此受歡迎,但是關於它的製作,大眾卻知之甚少。其實,和果子的精髓主要來源於果子師的手法,所以和果子師往往都會被稱作「手藝人」。 日語「和果子」意為日式點心,與蛋糕等「洋果子」相對應。源於奈良時期的和果子,據說是遣唐使把盛唐的糕餅技藝帶去日本,融合了日本文化成為特別的甜點。
  • 日式點心介紹:與和果子一起悄悄走紅的,還有這些不錯的日式點心
    相比西點的華麗,日式點心則更加的清新,它們的外形淡雅又極致精巧,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日本味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日式點心是一種足以給人帶來感官刺激的「藝術品」。但是和中國的點心比,日點還是有點太裝了。不過今天,還是來個日式點心介紹:與和果子一起悄悄走紅的,還有這些不錯的日式點心!
  • 「茶點文化」你了解多少?
    茶點的種類非常多,按照不同國家飲茶習俗的不同,可以分為中式茶點、日式茶點、西式茶點等;而中式茶點,又可以按不同的地域分為京式茶點、江南茶點、廣式茶點等等。>廣式茶點:起源於廣東早茶文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點為主、茶為輔『,分量少、口味多樣,品種大概有上千種之多。
  • 日本的和果子 竟是起源於中國
    日本的和果子 竟是起源於中國
  • 日式茶點——舌尖上的俳句詩歌,精緻如同藝術品
    各式各樣的和果子和菓子的來歷和菓子(わがし)就是日式茶點。唐朝時期,日本遣唐使,將當時中國的飲茶習慣帶回日本,其中包括茶道文化和茶點製作。日本貴族們對其愛不釋手,於是從和歌中取材,給和菓子起了許多風雅的名字,比如「朝露」、「月玲子」、「錦玉羹」等。經過融合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日式茶點如今在日本,傳統的點心鋪每月都會推出符合時令的糕點。
  • 小丸子遛娃俱樂部丨和小朋友一起來製作日式和果子
    和果子是常見的日式茶點,嘗過的家長和小朋友應該知道,和果子的味道大多樸實清甜,沒有複雜的調味和層次感,也不能給人以西式點心那般奶香脂濃的滿足感,大人小孩都可以食用。但是和果子卻以簡單的原料與味道讓日本人喜愛至今,甚至名揚海外。一個主要原因是從那一顆小小的和果子中所映射出的日式美學,令人不禁沉醉於看似單調實則廣袤的「宇宙」裡。在製作和果子之前,老師會為大家科普什麼是和果子以及和果子是怎麼由來的。奈良時代,皇室選派遣唐使前往中國學習唐文化。以大米小麥、大豆紅豆等原料製作,經油炸而得的「唐菓子」被帶回日本。
  • 和菓子——日本的茶點
    提到茶點,我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英、法、美這樣的歐美茶點。其實比起那些無益健康的咖啡、高糖多油的歐美點心,日本的茶點更有禪意,B格更高。(當然,不可否認歐美的紅茶類飲料還是對健康很有幫助的)我會亂說?讓我們看看日本人的下午茶吧。
  • 從唐果子到和果子,這個武漢姑娘將日本精緻茶點帶到武漢
    1偶遇和果子江城夏日,我行過長長的楚河漢街,走到松竹路上,鱗次櫛比的食肆,從小龍蝦、辣椒炒肉、日式烤肉等等,各色招牌,行到街尾,忽而閃現一隱蔽的「佳人」,躲在TODAY和農行的隔壁,遺世獨立一般,清澈不染塵,「春上」和果子甜品下午茶。
  • 除了唯美的和果子,這些好看的日式點心,也是很值得一試
    水羊羹,是水分大於百分之三十的溼糕點,日語也寫作「羊羹」(ようかん),富含瓊脂、水分和糖分。羊羹原本為中國特產,使用羊肉和羊皮製作的富含膠原蛋白的皮凍的羹湯再冷卻成凍製得,因此稱為羊羹,也有說是早期造型如羊肝,誤寫 「肝」 為「羹」字而得名。
  • 日本甜品美食「和果子」——皮囊好看,靈魂可口
    日本甜點以精緻而聞名,甚至會根據季節選擇製作甜點的材料及成品的顏色,真是非常有講究的「日式點心」,也就是通常說的「和果子」,是指日本的餅、糕等甜點。雖然說是日式茶點,但其實是從中國和茶道一起傳到日本去的。到今天,這些傳統的點心變成了日本美食的代表,提起日本,就不得不提到那些,美味又極具觀賞性和菓子。作為日本特有的點心,和果子不僅味道可口、外表精緻,而且講究季節性,是自然與文化的美好結晶。
  • 日式傳統的點心——和果子
    和果子,一種日式點心,以小豆為主要原料。將煮沸小豆後製成豆餡,混入甜砂糖。豆餡通常用年糕包住,製成各式各樣的精美點心。【歷史】根據歷史的有效記載,我們所知曉的日本茶道文化,是由當時日本的遣唐使,將中國唐代的飲茶習慣帶回日本的,其中包括了茶道文化和糕餅技藝,都深深的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所以和果子有許多風雅的名字,像是「朝露」、「月玲子」、「錦玉羹」等,就是由日本的皇戚貴族從和歌中取材命名的。
  • 【名古屋美食】和果子?和果子~和果子!
    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名古屋市內的五家和果子店!嗯嗯一定是來到霓虹才能吃到的童叟無欺和果子喲!自1927年創店至今延續這傳統日式和點心的工藝。鎮店之寶名為「最中」,從原材料開始的精良製作,僅此一家的口感。 推薦的和果子:菊最中該店最最歷史悠久傳統的和點心,據說這樣的口感是僅此一家,獨門秘笈的。
  • 它起源於中國,在日本發展成著名茶點,除了好吃,顏值也很高
    說起羊羹,可能很多人都以為它是日本的茶點,其實並非如此,羊羹最初起源於中國,是隨禪宗傳至日本,然後隨著茶道的發展,慢慢演化成為一道著名的日本茶點。對於一個顏值控和甜品控來說,面對這樣的美食,是真的無法抵抗的!傳統的羊羹是靠瓊脂來凝固的,但是我發現用吉利丁來替代,口感會更好,做好的羊羹綿密軟糯,好吃極了。其實羊羹在我家是最常做的一道茶點,因為簡單易做又美味,而且用來當零食也是非常合適的。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一樣喜愛這道茶點?
  • 日式和果子——日本美食匠心之作
    作為點心界的顏值擔當,日式糕點和果子可謂是將日本飲食的精髓表現到了極致。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可以入口的藝術品——和果子。日本的和果子作為日本飲食文化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與日本料理一樣,從原料、製作到外觀、包裝都十分講究,人們往往是在吃之前就已經被其精緻外觀所吸引。
  • 在日本旅遊時應該品嘗的十種和果子
    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糕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的亞洲近鄰日本也因為深受中國茶道的影響,把飲茶時食用茶點的習慣學了過去。不過經過了多年的演化後,日本的茶點逐漸產生了變化,成為了現在的樣子。雖然嚴格意義上的日本「和果子」是指用糖,糯米,小豆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日式點心,但到了現在「和果子」是泛指所有的日式糕點。今天小魚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去日本旅遊時可以吃到的十種經典「和果子」。
  • 從一枚和果子裡觀四季
    和果子被稱作「和食文化之花」,什麼樣的點心才可以被定義為和果子?土江徹(以下簡稱為「土江」):我認為和果子很難用一個定義來界定。在我的認知中,日本的和果子就是包含餡料的傳統日式點心。它以自然的饋贈為靈魂,遵循季節更迭的規律。
  • 皇室御用的和果子 可愛又精緻的日式小點心
    那就是我們都不陌生的和果子。和果子在日語寫作「和菓子」,雖然字上看起來是「果子」,但這個「果子」可不是我們中文裡的瓜果,更不是煎餅果子哦。和果子的意思是一種以糖,糯米,小豆等為主要原料的日式小點心。和果子的歷史和果子與日本的茶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而說到日本的茶文化,就不得不追溯到我國的唐朝時期了。也就是當時日本的遣唐使,將中國唐代的飲茶習慣帶回日本的。隨著日本茶文化的形成,糕點文化也隨之而生。
  • 她將三千歲的和果子帶到武漢
    ,從小龍蝦、辣椒炒肉、日式烤肉等等,各色招牌,行到街尾,忽而閃現一隱蔽的「佳人」,躲在TODAY和農行的隔壁,遺世獨立一般,清澈不染塵,「春上」和果子甜品下午茶。  2什麼是「和果子」 那,什麼是和果子呢?你和我可能會一臉問號。 和果子,並不是樹上結的果子,而是日式下午茶的主角,花樣繁多的精緻點心。
  • 春嘗櫻餅,夏品水羊羹,和果子的禪意與美
    為了區分,人們把西式糕點稱為「洋菓子」,把日式糕點稱為「和菓子」。日本語「和菓子」(わがし)由此而來。01.庭院、飛石、茶室、火爐、茶碗、花輪、茶點、字畫,都是日本茶道的藝術造型。它們是茶道的形,是茶的背景。由此,和果子作為茶的配角便容易理解了。
  • 日式精緻的點心,散發著匠人精神,你知道它為什麼叫「和果子」嗎
    如果去日本旅行,給朋友帶伴手禮回來,很多人都會選擇日本的傳統點心——和果子。這種日式點心造型精美,有的是嫩粉色的櫻花,有的是青翠的綠糰子,有的是透明的方糕。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和果子的身影幾乎會貫穿他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