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潮汕環線高速榕江特大橋主橋合龍
8月10日,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榕江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標誌著潮汕環線高速公路向今年底全線建成通車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榕江特大橋全長4840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起於揭陽市濱海工業園北側,終於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東側榕江南岸。大橋分為榕江北岸常規引橋、北岸跨大堤橋、榕江主橋、榕江南岸常規引橋,其中主橋為主跨400米的雙塔雙索麵斜拉橋。
據介紹,大橋自2017年5月31日開工以來,相繼克服了主引橋深淤泥孤石巖層複雜地質、多處高墩、大角度索塔、潮汐影響水上作業困難等不利因素。項目組織強化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帶領參建人員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勞動競賽,不斷優化基礎及上構專項施工方案,按時按質推進各個節點目標,最終成功節省工期30餘天,確保在颱風到來之前實現合龍。
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是廣東省「十三五」重點工程,項目全長約83公裡,串聯沈海、汕昆、汕湛、潮惠、揭惠等多條高速公路和國省道。項目後續將進行主橋STC鋼橋面、鋼護欄、伸縮縫等附屬工程施工,按計劃全線將於今年底建成通車。(來源:南方日報)
02
汕頭海灣隧道成功實現全線貫通
預計2021年實現通車
8月7日上午8時26分,「世界級挑戰性工程」——汕頭海灣隧道西線宣告正式貫通,這是繼5月16日東線隧道貫通之後,汕頭海灣隧道施工建設的又一重大節點,標誌著汕頭海灣隧道成功實現全線貫通。
據介紹,隧道貫通後,還將進行隧道內部建設,預計將於2021年亞青會舉辦前實現通車。
汕頭海灣隧道(又稱蘇埃通道工程)是目前國內最大直徑斷面的過海盾構隧道,是國內首條在8度地震烈度區建設的海底隧道,也是國內唯一兼具城市道路工程與一級公路的水下盾構隧道。
汕頭海灣隧道全長6680米,其中海底隧道段長3047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公裡,海底段採用2臺直徑分別為15.01米和15.03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施工。其中,西線隧道盾構機是創造了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盾構機的最大直徑記錄,打破了國外品牌的長期壟斷,體現了中國製造的創新實力。據介紹,西線隧道掘進的盾構機直徑15.03米,總重量達到570噸,比東線盾構機重了85噸,是真正的「巨無霸」。(來源:南方都市報)
03
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最長特大橋邳蒼分洪道特大橋左幅具備通車條件
8月10日,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邳蒼分洪道特大橋左幅最後一模伸縮縫混凝土澆築完成,至此,這條全線最長橋梁左幅施工完成,已具備通車條件,項目距全線貫通又邁進堅實的一步。
據介紹,邳蒼分洪道特大橋全長1751米,是京滬改擴建項目最長的橋梁,也是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橋梁上跨農田、縣道、河流等,橋位處地質條件複雜,溶洞多發,舊橋梁板頂升換支座及加固816片。其中,舊橋頂升更換支座、新舊T梁拼接施工和舊橋橋面鋪裝加固是本橋的重難點,面臨著質量要求高、安全風險大、環保壓力大等多方面的考驗。
為確保特大橋按期具備通車條件,項目積極引進「四新」技術,梁板頂升採用同步頂升系統,舊橋外側護欄採用繩鋸切割,翼緣板局部混凝土採用切縫預裂法鑿除,溼接縫採用鋼纖維微膨脹混凝土澆築,橋梁內側伸縮縫採用D80雙縫式工藝,舊橋橋面鋪裝在特大橋施工中全國首次採用C50輕骨料混凝土。為保證輕骨料混凝土攤鋪質量,採用全自動桁架式輥軸攤鋪機作為施工工具,解決了傳統施工工藝存在的混凝土振搗不均勻,橋面鋪裝標高、平整度、線性難以控制等問題,多措並舉確保了新舊橋梁拼接、建設質量。橋梁施工過程中,施工作業區採用了霧炮溼法作業抑塵,「黨員安全人」巡邏隊聯合運管部門全線不間斷安全巡檢,多管齊下實現了質量優、效率高、成本低、智能化、零汙染、零事故的建設目標。(來源:臨沂日報)
04
保神高速公路茅山隧道左幅全線貫通
高速預計2020年年底通車
8月7日8時20分,隨著一聲巨響,保(康)神(農架)高速公路第三標段茅山隧道左幅順利貫通。
茅山隧道進口方向(右幅2.097千米,左幅2.072千米),屬構造侵蝕中等切割中低山地貌區,隧道穿越山嶺,穿越段自然地面標高600~1180米之間,隧道最大埋深約540米。
據介紹,該標段的茅山隧道比起其他隧道而言,排水問題是重點攻克的對象,隧道開挖過程中曾發生多次湧水現象,項目部召開多次施工設計研討會,會商設計部門、業主單位,加強洞內抽排水,並對掌子面進行超前探孔,根據物探及超前探孔收集的有關信息,以及監控量測數據,綜合處治,完善支護方案,為隧道施工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通過對拱架安裝、初支噴護、開挖尺寸、混凝土澆築等關鍵工序的嚴格管控,確保隧道的安全質量得到滿足,進一步保證了隧道順利貫通。據悉,該隧道右幅還有40米便可貫通,預計在半個月內實現茅山隧道貫通。
保神高速起點位於保康縣,與保宜高速公路相接;終點位於神農架林區陽日鎮,建設總裡程42.924公裡,設計時速80公裡,四車道,估算投資68億元,共設27座橋梁、11座隧道,橋隧比高達85.24%。該項目於2016年12月份開始施工,擬定建設工期48個月,預計2020年年底建成通車。(來源:湖北日報)
05
渝黔高速公路擴能荷包溪特大橋下部結構施工完成
8月7日,隨著渝黔高速公路擴能四工區荷包溪特大橋右幅32號墩蓋梁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成功,標誌著荷包溪特大橋成為渝黔高速公路擴能全線首座完成下部結構施工的特大橋。
荷包溪特大橋位於綦江區安穩鎮崇河村,起點位於重慶界,終點位於貴州界,橫跨兩省交界地,全長1541米。橋位區內屬於溶蝕侵蝕低山河谷地貌,是全線地貌環境最差、施工難度最大的重難點工程,也是渝黔高速擴能項目工期節點工程。
自進場以來,項目部克服地質條件複雜、施工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重重困難,加強管理,精心組織,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動態調整進度計劃,採用24小時循環作業,通過系列勞動競賽,積極推進施工進度。同時,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創新研發出外懸起重護欄模板施工臺車,採取一系列舉措確保施工生產的有序推進。(來源:重慶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