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觀察者網
海底撈臺灣店去年12月12日宣布,顧客可免費自帶食材,氣炸了臺灣火鍋業者。但僅僅兩個月時間不到,海底撈就宣布自2月15日起取消自帶食材服務,原因是顧客自帶食材數量、品項過多,已超出店家對食品安全可控範圍。
消息傳出後,臺灣網友嘲諷說,「本來是善意的政策結果被玩壞了」、「嗯被奧客(即「麻煩的客人」)玩壞掉了」、「完全低估客人臉皮的厚度」……臺媒甚至直接打出標題說「臺灣鯛毀了海底撈」。
去年12月12日,以服務聞名的海底撈在Facebook上宣布,不僅允許顧客免費自帶食材,還宣布包廂不設最低消費、不限用餐時間、客人攜帶的酒水也不額外收取開瓶費。
消息一出,臺灣餐飲業感到憤怒又擔憂,他們覺得海底撈會慣壞客人,如果客人全都自帶食材,那還賺什麼?
當時,海底撈臺灣區總經理李瑜說,他們「對絕大部分客人有信心」,認為只有少部分顧客會自帶食材,就算帶了也是店內未販售的頂級食材,「你請朋友吃飯,總不可能自己拎一籃菜到餐廳吧!」
然而,臺灣民眾還真拎著菜到餐廳去了,臺媒報導稱,新北市的海底撈店裡,客人帶的食物五花八門:可樂、蔬菜、泡麵、豆腐……
有的人甚至只點鍋底和醬料,其他全部自己帶……
有臺灣顧客表示,他們一群人去吃,正常情況下,人均要八九百元新臺幣,但自帶食材以後,只付鍋底和醬料費,總費用能壓縮到300多元新臺幣。
臺灣網友各種在社交媒體分享省錢攻略,有網友說他們自帶波士頓龍蝦、香檳等,結帳只付了湯底費26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6元)。
雖然消費降低了,但海底撈的服務態度沒有降,店員還會貼心地主動幫忙擺盤、冰鎮顧客帶來的食材。
於是,海底撈可謂好評如潮,去的人越來越多。據臺媒報導,有顧客稱經常看到排隊的人龍提著食材,洗手間也常看到有人忙著拆包裝洗菜,「蠻好笑的」。
這下海底撈懵了,李瑜表示,當初讓顧客自帶食材是出於善意,「希望客人能有個方便,有些特別想吃,但我們沒有賣的,都能一起吃到。」但活動推出後,他們發現客人對於自帶食材「特別熱情,顧客熱情高漲,9成顧客自帶食材,遠遠超過我們對食品安全控制,讓我們進退兩難。」
因此,海底撈2月1日在Facebook宣布,由於顧客自帶食材數量、品項過多,已超出店家對食安可控範圍,考慮到食品安全問題,海底撈自2月15日起取消開放自帶食材服務,但仍維持包廂不設最低消費。
海底撈再次強調了想豐富食材的初衷:民眾若有喜愛的食材但店內沒有販賣,可以推薦,海底撈會考慮加入店內菜單。
有臺灣民眾表示,這樣一來,海底撈的吸引力就降低了很多,以後就不大想去了。還有人覺得這是海底撈的營銷手段。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趁著現在還可以自帶食材,趕緊再衝一波。
大部分臺灣網友認為,海底撈這是被厚臉皮的臺灣客人嚇到了……
不少臺灣網友自嘲說,連服務無上限的海底撈都被臺灣奧客玩怕了,也算是一種臺灣奇蹟了。
那麼,大陸的海底撈能自帶食材嗎?
其實,很多大陸人並不知道海底撈可以自帶食材和酒水,直到雙十二的時候海底撈臺灣地區推出這個活動上了新聞,大家才從新聞裡發現了這麼一行小字:
海底撈總部高管說,「大陸分店本來就允許客人自帶食材,也不收酒水開瓶費,更沒有設低消、限制用餐時間、就算只進來吃一碗撈麵、坐再久都行」。(臺灣《遠見》雜誌)
大陸人恍然大悟:原來海底撈可以自帶食材啊!!!
前不久,某微信公號小編還特地去海底撈杭州西湖店體驗了一回,樂滋滋地告訴讀者,他們「4個人花74元吃垮了海底撈」。
操作方式與臺灣民眾一致:只買鍋底和蘸醬,其他食材全部自己帶。
只花74元,他們不僅在海底撈吃了頓火鍋,還享受了海底撈服務員包餛飩、切生魚片、處理生蠔、打果汁等等一系列服務,美滋滋……
公號小編還很無私地與讀者分享更省錢的方式:乾脆連火鍋底料也自己帶吧……
誰知,這一篇作者自認為很棒的攻略下,留言竟然都是這種畫風:
微博網友也展開了劇烈討論,網友們認為雖然海底撈允許自帶食材,但只點鍋底的行為,太過分了。
多人認為,這種只點鍋底的行為,就像帶著桶去星巴克裝滿咖啡、靠救助窮遊一樣,很丟人。
根據梨視頻消息,自從海底撈臺灣區宣布不允許自帶火鍋以後,上海地區的海底撈店員接受採訪時也一致表示不允許自帶食材。
海底撈吳中路店店員表示,以前他們確實允許客人少量帶些特色菜或者家鄉菜,店員會幫忙加工處理。
但是,自從臺灣的事情出來以後,他們店裡也拒絕客人自帶食材了,不過酒水可以帶。
海底撈打浦店店員表示,不允許客人自帶食材是1月31日剛出的規定,出於食品安全考慮。
北京西路店店員則表示,如果客人非要自帶食材,需要籤一系列合同,比較麻煩。
海底撈臺灣區總經理李瑜表示,臺灣地區取消自帶食材,並非因為營業額受影響,而是純粹出於食品安全考慮:「萬一自帶食材吃出問題,責任算誰的?」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來源:觀察者網(guanchacn)
值班編輯:鄭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