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佛教的十種法器每一種都代表一尊菩薩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佛教的十種法器都代表一尊菩薩

佛教法器(圖片來源:網絡)

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廣義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內,所有莊嚴佛壇,以及用於祈請、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修行用的資具,都可稱之為法器。就內義而言,凡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證佛法,以實踐圓成佛道的資具,即為法器。

法器的種類十分的繁多,而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異極大,因此在不同的時空因緣中,也產生了許多的變化。即使是相同名稱的法器,也因為時代、國家區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製作方法上,有極大的差異。在佛教的工藝美術中,也往往都是以法器為代表。

法器如果以用途來區分,一般大約可分為莊嚴具、供佛器、報時器、容置器、攜行器及密教法器等六種。為了使讀者能更深切的了解這些法器,所以將之分為八種,做更為細密的分類。其中,除了分出禪門的特別法器之外,再從密教法器中,分出藏密使用的特別的法器,如此一來,讀者將更能了解這些法器的原貌及運用情形。這八種法器的分類如下:

一、莊嚴道場的佛具

這是指莊嚴佛堂、壇城、道場的器具,包括:佛壇、須彌壇、幡、蓋、經幢等物。

二、供養用的佛具

這是指日常以供養諸佛菩薩本尊的器具,包括:燈、華、香、香爐、衣(左示右戒)、閼伽器等。

三、梵唄讚誦用的法器

用於寺院日常行事或臨時集會敲鳴用的器具,及唱誦、法會及各種儀式中領眾之用。包括木魚、鍾、鼓、磬、雲板等。

四、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

此類用品為古代大乘比丘隨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包括:缽、三衣、澡豆、頭巾、手巾、齒木、濾水囊、念珠等。

五、禪門的法器

此類是指禪門中,除了生活上的實用性之外,亦常為禪師悟入學人的器具,如:拂子、如意、竹篦、蒲團等。

六、置物用的法器

此類法具指可收藏或裝置修行用的器具,如:佛龕、舍利塔、經箱、戒體箱等。

七、密教的法器

此類法器指密教修法時經常使用之法器,包括曼荼羅、金剛鈴、金剛杵、法螺、護摩器具等。

八、藏密特別的法器

此類法器是指西藏密教中特別的法器,如唐卡、哈達、食子、八吉祥、七寶、顱器、嘎烏等。

法器其實是實踐佛道的器物,同時也是實踐佛教禮儀與佛法生活的器具,是與修行相合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藝術上,有著極高的價值之外,對於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當然是要體會法器的內在精神,而應用於佛法的修行上,以實踐圓滿的佛道,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現的風貌。

舉凡佛壇,用於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乃至行者所攜行之念珠、錫杖等修道之資具,統稱為法器。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寶髻長者章)中說:「如諸菩薩得不思議功德寶藏,乃至修無分別功德道具。」又<觀自在章>云:「善財作如是念:善知識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中阿含經》中說:「所蓄物可資身進道者,即是增長善法之具。」而在《菩薩戒經》也說:「資生順道之具。」《禪林象器箋》卷十九中也說:「凡三衣什物,一切資助進道之身物,具名為道具。」

法器的內容依諸書所記,並不一定,但一般均將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類,稱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類苑》<宗教部>所記載,古稱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獨鈷、如意、拂子、坐具等僧眾所持的資具類,也稱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爐、燈臺、鬥帳、蓋、花幔、幡、磬、鈴、法螺、木魚、鐃、鈸、金鼓、鍾等物,則總稱為佛器、佛具或法具。

相關焦點

  • 佛教的十種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薩
    大家到佛教寺院參觀禮佛,都會看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法器,其中種最常見的法器都是有來歷、有象徵意義的。佛教的法器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廣義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內,所有莊嚴佛壇,以及用於祈請、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修行用的資具,都可稱之為法器。就內義而言,凡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證佛法,以實踐圓成佛道的資具,即為法器。
  • 佛教法器 | 漢傳、藏傳佛教法器概述
    法器之種類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狀互異;即以同一名稱之法器,亦每因製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時代之異,而於形式上有迥然之別。一般所謂之佛教工藝美術,概不外乎以法器為其代表者。若以用途分類之,則法器可大別為莊嚴具、供佛器、報時器、容置器、攜行器,及密教專用法具等。分列如下:一、莊嚴道場的佛具:這是指莊嚴佛堂、壇城、道場的器具,包括:佛壇、須彌壇、幡、蓋、經幢等物。
  • 藏傳佛教法器欣賞
    如修觀音菩薩時用貝殼製成的白念珠;修降服魔鬼的護法神時則用人頭蓋骨製成的念珠。念珠不論用何種材料製成,珠數均為108顆,代表斷除108種煩惱,而證得108種三味。作為修持念咒時計算數位之用。108粒當作一百計。
  • 藏傳佛教法器你知道多少?
    海螺、骨笛、骨號、銅號和嗩吶是藏傳佛教僧侶從事佛事活動、講經說法時吹奏的法器,又是樂器。作為法器的海螺多為白色,按佛經說,佛祖釋迦牟尼講經說法時聲音宏亮如同大海螺聲,響徹四方,所以用海螺代表法音。骨笛長約30釐米左右,用人的小腿骨製成,局部包金銀或銅,吹起來聲音尖利刺耳,給人一種恐怖之感。骨號用動物或人的小腿脛骨做成,兩頭包飾鑲松石、珊瑚等金銀或銅箍鏤花裝飾品,一般在作密法時吹奏。
  • 佛教法器 | 修行的法器---念珠(1)
    如道教的念珠,有81顆,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顆,是用來念誦《聖母玫瑰經》,伊斯蘭教的念珠,有33顆,轉三圈正好是99,是用來念誦"安拉真主"的九十九個名字,佛教的念珠一般有108顆,代表除滅108種煩惱。念珠乃念佛時計數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圓滿、佛心的表徵,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壞事外,也是美好的裝飾。是念佛、菩薩名號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法具。
  • 翡翠掛件種類多,最受歡迎有10個,每一種都是美好的願望!
    另外,翡翠的吊墜的種類也是很多的,各種各樣的造型,各種各樣的題材,每一種造型和題材都有玩家喜歡,但是對於中國的玩家來說,最喜歡的還是以下這十種。翡翠掛件種類多,最受歡迎有10個,每一種都是美好的願望!一、觀音眾所周知,觀音是佛教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又名觀世音菩薩,那麼為什麼玩家都喜歡觀音呢,因為觀音曾經發願,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你虔誠的誦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那麼就能得到救渡,所以很多玩家都喜歡觀音,並且,長期佩戴觀音,還能讓自己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好,去除心中雜念
  • 佛教常用法器的使用與唱贊內容【珍藏版】
    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頭磨成石片,形狀如「矩」中間折曲,兩端低垂:我國古代「磬」的種類很多,有玉磬、鐵扁磬、銅磬等,每一種磬都是利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鐵片組合而成,這是由於利用石片或鐵片的長短厚薄的差異,而發出不同的音律。在印度佛教僧團中,各種發音法器都統稱為「犍椎」,所以,這是將中國原有的磬引進佛教中,成為「犍椎」的一種。
  • 佛教「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有何深層含義?看完漲學問了
    四大天王的佛身佛像在諸多菩薩佛像中非常有辨識度。自古以來,天王在民間多以兇神惡煞,莊嚴肅穆的形象出現,甚至因為其容貌過於別致,久看之下,不經意間就會讓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故此每每有人踏入天王殿內,在天王像的注目下,就會變得戰戰兢兢,生怕自己稍有不慎,得罪了神明。
  • 佛教四大菩薩及道場
    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的確這三種法器如果對藏傳佛教文化沒有一些了解的話,是很難區分的。藏傳佛教的法器製作選材一般比較珍貴,同時在法器的制型上又融入了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精神。再談其用途又多以修法除障為主要目的。因此藏傳佛教法器不僅僅是一件法器,也是一件具有很大收藏價值的藝術品。藏傳法器的類目繁多,後續我會按需逐篇進行介紹。這次我們先說說入門法器「金剛杵、金剛橛和金剛鉞刀」。
  •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與四大聖地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分別是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 藏傳佛教八大法器,玩家必知!
    鈴象徵著般若智,多與金剛杵合用,承負它的金剛杵代表著通過金剛乘而變成五種無上智慧的心之五種煩惱或擾亂之感受。法鈴上部相當於佛身,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於其心中。法鈴的含義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二——金剛杵
  • 佛教:八大菩薩都是哪幾位?最後一尊在佛教密宗中地位非凡!
    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崇佛教之後,漢地的的佛教地位開始穩步上升。達摩祖師來到漢地之後,說道:此地一片大乘景象,真乃佛法棲身之所。不可否認,大乘佛教與漢地文化相互影響,後又誕生出八大菩薩、四大菩薩等等多出神祗,讓眾信徒所嚮往。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再高一級別,就是「菩薩」,菩薩貌似中層領導,但是觀世音菩薩幹事情也是經常親力親為,並不見得去差遣羅漢——由此可以看出,這其中並沒有領導關係。而菩薩、羅漢都聽命於佛。其實從佛教義理來說,「滿天神佛」是不對的,「滿天神仙」是正確的,因為道教是多神論。對於佛教來說,和西方基督教一樣,屬於一神論。
  • 佛教的八大菩薩都有誰?各有何殊勝之處?
    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都是誰?各有何殊勝之處?因此金剛手菩薩和文殊,觀音兩位菩薩一起也常常被合稱為「三族姓尊」,代表了力量,智慧,慈悲這三種佛教之中最重要的特徵的極致。彌勒佛也被稱作是未來佛,由於一個世界同時只能有一尊佛現世,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之中的現任佛祖乃是釋迦摩尼佛,而彌勒佛已被授記,等到釋迦佛涅槃之後就會由彌勒佛主持,因此他也被稱為「一生補處」,就有點像是過去封建王朝的太子,只要現在的皇帝過世才能登基。
  • 科普佛教中菩薩的分類
    按照佛教的理論,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之中有無數佛,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眾生。而每一佛都有兩位或幾位脅侍菩薩。因此,佛國世界裡的脅侍菩薩有多少,誰也說不清,誰也無法計算。 藥師佛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還有彌勒菩薩和地藏菩薩。這些都是佛經上有名的菩薩,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薩畫在佛的身旁,也稱為脅侍菩薩。
  • 佛教「菩薩」是一種稱呼!凡人也能稱菩薩,但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在佛教中,菩薩的意思與咱們民間的觀念是不同的,菩薩是指那些發願不光要度已,還要度眾生,乃至捨己救人的佛教修行者,也就是出家人的尊稱,是一種稱呼,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佛神。「菩提薩埵」這是菩薩的全稱,前兩個字「菩提」代表了佛教中的「覺」,後兩個字「薩埵」代表了眾生有情,因此菩薩就是「覺有情」,意為要把自己與眾生有情一同脫離愚痴,獲得解脫,而得這種不光自覺,還要覺他的人,便是「菩薩」。
  • 藏傳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造型
    正觀世音也叫聖觀音、聖觀自在,為觀世音菩薩的本身相,是觀世音菩薩各種法相的總體代表。聖觀世音六觀音指觀世音菩薩針對六道眾生,為方便度化而顯現。在不同佛教宗派的解釋略有不同。而在佛教密宗(包括藏傳佛教和東密)中,六觀音為分別度化六道眾生的示現,從下往上依次為:度化地獄道——聖觀世音;度化餓鬼道——千手千眼觀世音;度化畜生道——馬頭明王;度化阿修羅道——十一面觀世音;度化人道——不空罥索觀世音;度化天道——如意輪觀世音。藏傳佛教在六觀音的基礎上衍生的觀世音菩薩變身數量極多。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這些都是現代的東西,清代乾隆朝之後,鈴鐺和金剛杵、降魔杵這樣的藏傳佛教法器有了「民間化」的傾向,逐漸傾向人間煙火,有些還頗有生活情趣,然而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博物館看看,明代以前的法器,那絕對是法相莊嚴。
  • 德國薩爾州的萊巴赫市亞洲公園安立了一尊2米高地藏菩薩石像
    這是一張9月14號的德國報紙,內容刊登的是: 在德國薩爾州的萊巴赫市的Lebach 亞洲公園,歐洲慈光協會安立了一尊2米高地藏菩薩石像,耗資約3000歐元,為了迎接聖像並與地藏文化弘傳大聯盟平臺立像小組對接;經地藏文化弘傳平臺義工們的多方努力,地藏菩薩2米聖像帶著國內同修的深情厚誼於天津口岸出發;8月3日  地藏菩薩順利到達德國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