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十種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薩

2020-12-21 媒體人劉映

大家到佛教寺院參觀禮佛,都會看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法器,其中種最常見的法器都是有來歷、有象徵意義的。如:

大鐘表「妙音王菩薩」、 鼓表「雷音王菩薩」、

雲板表「吉祥王菩薩」、大磬表「雲來集菩薩」、

引磬表「清涼地菩薩」、木魚表「香雲蓋菩薩」、

鉿子表 」虛雲藏菩薩」、鐺子表「寶壇華菩薩」、

梆魚表「功德林菩薩」、板表「觀世音菩薩」。

佛教的法器

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廣義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內,所有莊嚴佛壇,以及用於祈請、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修行用的資具,都可稱之為法器。就內義而言,凡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證佛法,以實踐圓成佛道的資具,即為法器。

法器的種類十分的繁多,而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異極大,因此在不同的時空因緣中,也產生了許多的變化。即使是相同名稱的法器,也因為時代、國家區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製作方法上,有極大的差異。在佛教的工藝美術中,也往往都是以法器為代表。

法器如果以用途來區分,一般大約可分為莊嚴具、供佛器、報時器、容置器、攜行器及密教法器等六種。但在本書中,為了使讀者能更深切的了解這些法器,所以將之分為八種,做更為細密的分類。其中,除了分出禪門的特別法器之外,再從密教法器中,分出藏密使用的特別的法器,如此一來,讀者將更能了解這些法器的原貌及運用情形。這八種法器的分類如下:

一、莊嚴道場的佛具:這是指莊嚴佛堂、壇城、道場的器具,包括:佛壇、須彌壇、幡、蓋、經幢等物。

二、供養用的佛具:這是指日常以供養諸佛菩薩本尊的器具,包括:燈、華、香、香爐、衣(左示右戒)、閼伽器等。

三、梵唄讚誦用的法器:用於寺院日常行事或臨時集會敲鳴用的器具,及唱誦、法會及各種儀式中領眾之用。包括木魚、鍾、鼓、磬、雲板等。

四、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此類用品為古代大乘比丘隨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包括:缽、三衣、澡豆、頭巾、手巾、齒木、濾水囊、念珠等。

五、禪門的法器:此類是指禪門中,除了生活上的實用性之外,亦常為禪師悟入學人的器具,如:拂子、如意、竹篦、蒲團等。

六、置物用的法器:此類法具指可收藏或裝置修行用的器具,如:佛龕、舍利塔、經箱、戒體箱等。

七、密教的法器:此類法器指密教修法時經常使用之法器,包括曼茶羅、金剛鈴、金剛杵、法螺、護摩器具等。

八、藏密特別的法器:此類法器是指西藏密教中特別的法器,如:唐卡、哈達、食子、八吉祥、七寶、顱器、嘎烏等。

法器其實是實踐佛道的器物,同時也是實踐佛教禮儀與佛法生活的器具,是與修行相合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藝術上,有著極高的價值之外。對於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當然是要體會法器的內在精神,而應用於佛法的修行上,以實踐圓滿的佛道,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現的風貌。

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道具」、「法具」。

舉凡佛壇,用於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乃至行者所攜行之念珠、錫杖等修道之資具,統稱為法器。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寶髻長者章)中說:「如諸菩薩得不思議功德寶藏,乃至修無分別功德道具。」又云:「善財作如是念:善知識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中阿含經》中說:「所蓄物可資身進道者,即是增長善法之具。」而在《菩薩戒經》也說:「資生順道之具。」《禪林象器箋》卷十九中也說:「凡三衣什物,一切資助進道之身物,具名為道具。」

法器的內容依諸書所記,並不一定,但一般均將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類,稱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類苑》所記載,古稱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獨鈷、如意、拂子、坐具等僧眾所持的資具類,也稱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爐、燈臺、鬥帳、蓋、花幔、幡、磬、鈴、法螺、木魚、鐃、鈸、金鼓、鍾等物,則總稱為佛器、佛具或法具。

大鐘---妙音王菩薩

鼓---雷音王菩薩

雲板---吉祥王菩薩

大磬---雲來集菩薩

引磬---清涼地菩薩

木魚---常精進菩薩

鉿子---寶曇華菩薩

鐺子---虛空藏菩薩

梆魚---功德林菩薩

板---觀世音菩薩

相關焦點

  • 佛教的十種法器每一種都代表一尊菩薩
    原標題:佛教的十種法器都代表一尊菩薩佛教法器(圖片來源:網絡)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
  • 佛教法器 | 漢傳、藏傳佛教法器概述
    法器之種類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狀互異;即以同一名稱之法器,亦每因製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時代之異,而於形式上有迥然之別。一般所謂之佛教工藝美術,概不外乎以法器為其代表者。若以用途分類之,則法器可大別為莊嚴具、供佛器、報時器、容置器、攜行器,及密教專用法具等。分列如下:一、莊嚴道場的佛具:這是指莊嚴佛堂、壇城、道場的器具,包括:佛壇、須彌壇、幡、蓋、經幢等物。
  • 藏傳佛教法器欣賞
    如修觀音菩薩時用貝殼製成的白念珠;修降服魔鬼的護法神時則用人頭蓋骨製成的念珠。念珠不論用何種材料製成,珠數均為108顆,代表斷除108種煩惱,而證得108種三味。作為修持念咒時計算數位之用。108粒當作一百計。
  • 藏傳佛教法器你知道多少?
    藏傳佛教的法器種類繁多,神聖而威嚴。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時也加進了具有自己特點的內容。如修觀音菩薩時用貝殼製成的白念珠;修降服魔鬼的護法神時則用人頭蓋骨製成的念珠。念珠不論用何種材料製成,珠數均為108顆,代表斷除108種煩惱,而證得108種三味。作為修持念咒時計算數字之用。108粒當作一百計。
  • 佛教法器 | 修行的法器---念珠(1)
    如道教的念珠,有81顆,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顆,是用來念誦《聖母玫瑰經》,伊斯蘭教的念珠,有33顆,轉三圈正好是99,是用來念誦"安拉真主"的九十九個名字,佛教的念珠一般有108顆,代表除滅108種煩惱。念珠乃念佛時計數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圓滿、佛心的表徵,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壞事外,也是美好的裝飾。是念佛、菩薩名號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法具。
  •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與四大聖地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分別是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在我們所處的這個娑婆世界,南印度海邊有普陀落伽山(又譯怖怛囉伽山、補怛洛迦山),是觀世音菩薩的古道場,簡稱普陀山。浙江定海的普陀山,本名梅岑,受《華嚴經》補怛洛迦的影響,改名為「普陀山」。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各有什麼用途?的確這三種法器如果對藏傳佛教文化沒有一些了解的話,是很難區分的。藏傳佛教的法器製作選材一般比較珍貴,同時在法器的制型上又融入了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精神。再談其用途又多以修法除障為主要目的。因此藏傳佛教法器不僅僅是一件法器,也是一件具有很大收藏價值的藝術品。藏傳法器的類目繁多,後續我會按需逐篇進行介紹。這次我們先說說入門法器「金剛杵、金剛橛和金剛鉞刀」。
  • 佛教常用法器的使用與唱贊內容【珍藏版】
    佛教法器,廣義而言,凡寺院內有關莊嚴佛壇,用於祈願、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的念珠、錫杖等修道之資具,統稱為法器,又稱佛器、佛具、道具等。狹義言之,特指置於佛前之小型佛器,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
  • 佛教四大菩薩及道場
    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
  • 藏傳佛教八大法器,玩家必知!
    藏傳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藏傳佛教法器的種類繁多,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轉經筒、念珠、海螺、金剛杵等。它們大多借鑑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並加入了自身的特色。藏傳佛教的法器大多用於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持佛法等。
  • 佛教的八大菩薩都有誰?各有何殊勝之處?
    看下來大家比較想看的主要是水滸,神話和佛學這三方面,今後紅塵君儘量每天在這三個方面各發一篇文章,以饗大家。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都是誰?各有何殊勝之處?這四位菩薩相比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名氣要小一些,也沒有類似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那樣固定的道場,但其實修為也非常之高,且各有殊勝之處。其實關於另外四位菩薩也有多種說法,我們採取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就是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
  • 佛教:八大菩薩都是哪幾位?最後一尊在佛教密宗中地位非凡!
    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崇佛教之後,漢地的的佛教地位開始穩步上升。達摩祖師來到漢地之後,說道:此地一片大乘景象,真乃佛法棲身之所。不可否認,大乘佛教與漢地文化相互影響,後又誕生出八大菩薩、四大菩薩等等多出神祗,讓眾信徒所嚮往。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這些都是現代的東西,清代乾隆朝之後,鈴鐺和金剛杵、降魔杵這樣的藏傳佛教法器有了「民間化」的傾向,逐漸傾向人間煙火,有些還頗有生活情趣,然而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博物館看看,明代以前的法器,那絕對是法相莊嚴。
  • 藏傳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造型
    正觀世音也叫聖觀音、聖觀自在,為觀世音菩薩的本身相,是觀世音菩薩各種法相的總體代表。聖觀世音六觀音指觀世音菩薩針對六道眾生,為方便度化而顯現。在不同佛教宗派的解釋略有不同。如漢傳佛教天台宗認為六觀音是大慈觀音、大悲觀音、師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
  • 普賢菩薩坐騎「六牙白象」代表什麼?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十一,普賢菩薩聖誕日,請大家多做善事,吃素念經,戒殺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普賢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頭戴五佛冠身金色,右手持劍左手結施願印,半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三聖」即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其中,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行願,寓意要從智慧、行願二途趨入,方才究竟。普賢菩薩在娑婆世界輔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同時也遍身十方,常為諸佛座下法王子,並廣發普賢十大願,故《普賢行願品》言: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
  • 科普佛教中菩薩的分類
    01 一、菩薩的分類 按照佛教的修行層次,菩薩分為脅待菩薩和供養菩薩。 脅侍菩薩是修行層次最高的菩薩,其修行覺悟僅次於佛陀或等同於佛陀。
  • 佛教四大天王有什麼含義?他們各自的法器又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佛教正規的建築,一進山門,首先看到的第一個建築物,便是天王殿。天王殿裡面正中央供奉著的是彌勒菩薩,左右兩邊供奉著的則是四大天王護法神。仔細看,這四大護法神手上都拿著一種法器,而且都不一樣,因為它們代表不同的含義。今天小荷就來給大家說一下這四大天王以及他們各自的法器所代表的含義。
  • 觀世音菩薩法力並不是最高,為何卻在漢化佛教中最受歡迎?
    觀世音菩薩,佛教中最著名的菩薩,「觀世音」為梵文的意譯,也有譯作「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的。又因在唐代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而略稱「觀音」,故「觀世音菩薩」又常常被人簡稱為「觀音菩薩」。菩薩,在佛教中是僅次於佛一等的,據說釋迦牟尼未成佛時,就曾以菩薩為稱號的。
  • 佛教蓮花,喻十種善法
    佛教中所說的蓮花多指代白蓮,名為芬陀利花。佛教依蓮花比喻佛法,故有妙法《蓮華經》。因蓮是佛教文化其中的元素,故蓮也常用於佛教藝術作品中,其中中國銅領域第一人的朱炳仁先生的當代熔銅藝術的代表性作品就是蓮,有寫意的寫實的,將蓮的表現豐富多樣,而獨具藝術特色。
  • 佛教:大願地藏王菩薩的由來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沒錯,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得名,而這句話是地藏菩薩所發下的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