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南京清涼山公園這場「奇石大宴」不可錯過

2020-12-11 湘湘愛旅行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 / 文 施向輝 / 攝)" 這個好像一隻準備飛的鳥 "" 這個像八仙過海 "……5 月 1 日," 歡度五一 石城賞石 " 文化藝術展銷活動在南京清涼山公園中華奇石館拉開帷幕,現場 50 餘件奇石珍品讓人大飽眼福。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展覽時間為 5 月 1 日 -5 月 5 日,每天 9:00-16:00,市民前往賞石、淘石要戴好口罩哦。

5 月 1 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一走進中華奇石館展廳,只見各種各樣的石頭琳琅滿目。不僅造型瑰麗多姿,顏色也耀眼繽紛。其中," 寶貝 " 宛如潔白的大貝殼,是極為珍貴的硨磲(ch ē qú)。" 生機盎然 " 仿佛一簇簇密集的果實,栩栩如生。" 八仙過海 " 是孔雀石,高低錯落、前後相連的姿態,正如八仙各憑本領渡海的場景。" 兩小無猜 " 則是一對瑪瑙,就像兩個萌萌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火紅的顏色,分明的線條 …… 一件名為 " 鳳凰巢 " 的作品引人注目。" 這是雞血紅樹化石,也稱矽化木,是古樹經過億萬年水和各種化學元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江蘇省資深藏石大家伍世發介紹,現場展示的 50 餘件案頭石和把玩石作品均是他多年的收藏,一共有 200 多顆奇石。每一件都很精緻,背後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

此次展覽吸引了眾多市民及奇石愛好者前來參觀。在展廳細細觀賞,會發現每一塊石頭或生動靈秀,或氣勢巍峨。伍世發告訴記者,這些奇石都是天然形成,未經雕琢加工,自身就散發著獨特的氣質,可以無限遐想。

賞石是文人雅士經久不衰的一種風尚,普通人如何欣賞呢?伍世發說," 賞石是一種發現、積澱的過程。不僅要看質地、看形態、看顏色、看紋路,還需要了解石頭背後的文化,發揮想像力。"

據了解,除了室內展館,清涼山公園的雨花石品淘廣場同時舉辦雨花石及相關文創產品展銷,近百家雨花石經銷商和非遺產品參展。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進入公園和室內展館的人員需要佩戴口罩和測量體溫,出示手機 " 蘇康碼 " 綠碼。展館內保持適當距離,不扎堆,不聚集。

【來源:現代快報+ZAKER南京】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南京清涼山公園舉行「歡度五一 石城賞石」文化藝術展銷活動
    是南京城市起源地、金陵文化發源地和賞石文化勝地,享有盛名的「中華奇石館」就著落於此。正值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之際,我們迎來了「五·一」國際勞動節,為弘揚賞石文化,彰顯清涼山「石頭城裡賞石頭」的文化特色,現於2020年5月1日至5月5日,在清涼山公園舉辦「歡度五一·石城賞石」文化藝術展銷活動。
  • 南京清涼山公園徵集LOGO
    清涼山公園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實現由公園向景區轉型發展,南京清涼山公園現向社會公開徵集形象LOGO設計。 南京市清涼山公園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六朝勝跡」之稱,系一座歷史文化名園。清涼山古名石頭山,與城東鐘山齊名,並稱為「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佔地面積26.6公頃,最高處海拔65.7米。園內山勢起伏,樹木繁茂,自然生態環境良好,被譽為「城市中的山林"。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此築金陵邑,三國時孫權在此建石頭城。
  • 實拍南京清涼山公園清涼寺廟
    南京清涼山公園正大門遠觀南京清涼山清涼古寺南京清涼山清涼寺簡介
  • 南京清涼山公園徵集LOGO啦,等的就是你!
    南京清涼山公園徵集LOGO啦,等的就是你!提升公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現向社會公開徵集南京清涼山公園形象LOGO設計清涼山公園歷史文化背景南京市清涼山公園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六朝勝跡」之稱,系一座歷史文化名園。
  • 「五一」小長假 到大連國家地質公園搭篷露營
    記者從金石灘獲悉,「五一」小長假期間這裡的遊人7.65萬人,同比上升4.62%,自駕遊人數0.89萬,同比上升1.53%。其中,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迎來近郊遊小高峰。  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的海岸景觀最具有海濱城市特色,集浪漫海岸風光、地質奇石景觀和休閒度假於一體,深受遊客鍾愛。「五一」假期,地質公園每天接待3000餘人,其中以自駕遊遊客、自由行遊客居多。「五一」當天地質公園迎來了一批特殊人群——100多人的背包族。他們主要來自大連市內的戶外俱樂部和車友會。他們在地質公園中負重徒步穿越、搭建帳篷、攀巖抱石,玩得不亦樂乎。
  • 舌尖上的萬蠔宴!「五一」小長假邀您樂翻天!
    萬蠔品鑑宴!歡享舌尖暢快,盡在江南·銅鑼灣!    除了萬蠔品鑑宴的美食盛典,活動現場更精心準備了兩大趣味遊戲等你來挑戰——「蠔」運高爾夫!豪情揮桿,好運即來!    財神大尋寶,帶你玩轉「五·一」房博會!    一年一度南寧購房者盛會——「五·一」房博會,「五·一」小長假期間,即將盛大開啟!今年,金悅瀾灣與江南·銅鑼灣將盛裝亮相,把***的一面展示給客戶!
  • 南京城內的清涼山雖然「個頭」不高,但大有來頭
    清涼山入口話說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欲借長江天塹圖謀天下,所以就在峭立江邊的石頭山建城,設立了金陵邑。從這個時候開始,南京才有了「金陵」之名。如今,金陵邑故址,就在古望山(今八字山)與石頭山之間。石頭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楚威王在此設立金陵邑,一定是看中了此地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到了三國時期,以石頭山為據點的金陵邑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 南京清涼山公園銀杏谷11月中旬進入觀賞期
    南京清涼山公園的銀杏谷,深秋時節正醞釀華麗變色。11月3日,「趣在銀杏谷」第三屆清涼山銀杏谷旅遊文化節開幕,將一直持續至12月3日。  走進清涼山公園大門,沿著掃葉樓往山道上行兩三分鐘,就能遠遠望見一片金色的銀杏樹林。整個銀杏谷有300多株銀杏樹,這些銀杏樹齡在60年左右,平均高度為20米。
  • 南京清涼山約4、公裡!速看!
    「網紅的小眾拍照地」大多數到過南京的人都跑到這個偏僻的地方,為了探索這個城市的歷史遺蹟,了解它的輝煌和荒涼,我喜歡熱鬧的地方,喜歡隨風而去,被潮流所引領,但當我來到南京清涼山,我就知道它會成為秋天的又一張「網紅小眾拍照地
  • 最是江南堪愛處 攬翠青山向清涼:《南京清涼山文化叢刊》問世
    厲恩寶12月1日上午,《南京清涼山文化史料叢刊》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在南京清涼山公園李劍晨紀念館召開。南京地區的部分專家、學者:南京清涼山公園管理處主任李少華,南京地方史專家陶凱、吳小鐵、周瑞玉、楊松濤、徐智明等出席了會議。
  • 南京清涼山公園夠「清涼」,免費開放順民心!
    南京清涼山公園夠「清涼」,免費開放順民心!清涼山腳下的遊客和錯覺,看到這座山肯定超級涼爽,景色一定會特別美,其實清涼山腳下。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其中翻譯海拔約百米的小峰,那在這裡的話,乍一看是綠色的境地,到秋天,這裡的景色仍然想讓人陶醉。在清涼山可以找到很多名勝古蹟和歷史文化遺蹟,被稱為「六朝勝跡」。
  • 南京人為什麼不去清涼山?
    在南京,有一處山林,不那麼引人注意,卻是實實在在的「清涼盛景」。這就是清涼山公園。這座城市從這裡踏出繁榮的第一步,而這一片石頭山,就成了南京最初的烙印。諸葛亮出駛東吳,登上的就是這石頭山。登山遠眺,看遍金陵形勢,發出這一句流傳千古的感慨。蹲踞江岸的虎就是城西這片清涼山,孫權後來這老虎身上建起了石頭城。
  • 增陵賞石|清涼山公園誕生的首家中華奇石館,如今百度只剩一句話
    那就是建在清涼山公園內的中華奇石館,勃然而興,悄然而息。這是國內第一家以&34;命名的奇石館。1991年建成時,曾在全國石界引起轟動,一度成為南京旅遊的一個景點。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幾年,就消沉了。再後來,就消失了。每談及此,多少金陵石痴,為之扼腕!輸入「中華奇石館&34;,說明是「1991年建成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上。」
  • 南京清涼山公園,一座藏於喧囂鬧市中的城市山林,免費遊玩
    清涼山是位於南京鼓樓區清涼山的小山,它僅海拔100米,但歷史悠久,特別是清涼山風景名勝區,具有「六朝勝跡」的美譽,清涼山公園建在清涼山,儘管它在少數人群中不受歡迎,但這裡也有許多當地人或外國遊客。青涼山歷史悠久,在古代被稱為石山,石城和石首山,戰國時期,楚王在此建立金陵鎮,南京古稱金陵鎮,在三國時期,東吳在這裡建造了石頭城,唐朝皇帝也在這裡建造了頤和園,直到北宋更名為清涼山,直到今天才被使用。
  • 實拍南京清涼山公園古崇正書院
    南京清涼山公園古崇正書院全圖
  • 南京人為什麼不去清涼山?
    諸葛亮出駛東吳,登上的就是這石頭山。登山遠眺,看遍金陵形勢,發出這一句流傳千古的感慨。蹲踞江岸的虎就是城西這片清涼山,孫權後來這老虎身上建起了石頭城。古時這片石頭山面積巨大,包含了現在的石頭城公園、烏龍潭公園乃至古林公園。1970年時因開闢城西幹道(虎踞路),將清涼山與石頭城切為兩段。
  • 南京清涼山公園,大隱隱於市,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空閒的時候很多人開始找避暑地,說起南京夏天的避暑勝地,除了有名的中山陵風景區外,當地人還經常去外地人不知道的地方,這裡是清涼山公園,大隱躲在市裡的公園裡,這裡不僅氣候清新,而且歷史悠久,臨時名園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六朝勝跡」。
  • 南京清涼山公園,一座藏於喧囂鬧市中的城市山林,門票免費
    清涼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內的一座小山,海拔只有100多米,其歷史卻非常悠久,尤其是清涼山間遍布的名勝古蹟和歷史文化遺址,使得它有著「六朝勝跡」的美譽。清涼山中建有清涼山公園,雖然小眾冷門,卻也不乏本地人或外地遊客的慕名而來。
  • 石城虎距---南京清涼山
    南京清涼山公園位於南京城西清涼門內清涼山路83號,山高僅100多米,方圓約4公裡。 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頭城,有「六朝勝跡」之稱,公園內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和歷史文化遺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駐馬坡 駐馬坡是清涼山最早的遺址,公元208年,諸葛亮出使江東,經過秣陵(今南京),駐馬石頭城,不禁感嘆到「鐘山龍盤,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著名書畫大師劉海粟所寫「駐馬坡」刻石於此。
  • 南京清涼山公園,大隱隱於市,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少知的避暑勝地
    如今天氣越來越熱,閒暇時間很多人開始尋覓一避暑佳地,說起南京夏季避暑的地方,除了名氣較大的中山陵風景區外,還有一處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少知的地方,這裡就是清涼山公園,大隱隱於市的一處公園,這裡不僅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園,素來有「六朝勝跡」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