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倡導孩子在動手中學習、發展,但我們周圍可能缺少這樣的環境讓孩子成長,別擔心,我們可以想辦法利用家裡易得的材料製作類似的教具,在家裡為孩子創造一個蒙特梭利的環境。以下這些小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培養專注力、自制力和自理能力哦~
1拼貼畫
準備工具:各種包裝紙和不要的雜誌,膠棒
方法:從包裝紙和雜誌上面講下各種圖片和圖案,讓孩子用膠棒拼貼,可以一邊帖一邊教他畫上事物的名字。
遊戲目的:學習膠棒的用法,認識事物名稱
2水彩畫
準備工具:兒童水彩
方法:讓孩子用兒童水彩自由繪畫創作
遊戲目的:感受握筆的感覺,接觸色彩
3打蛋器打泡沫
準備工具:塑料布,有一定重量(不易打翻)的器皿,打蛋器
方法:先用塑料布鋪在地上保護地面,然後在不易打翻的器皿中裝一點水,加一點洗潔精(或可氣泡的洗滌劑),教孩子如何使用打蛋器。
遊戲目的:孩子對廚房總是充滿好奇,不如就滿足TA的好奇心。攪拌讓孩子學習打蛋器的用法,觀察自己打出的泡沫不僅很神奇,還充滿成就感。
4橡皮泥和通心粉
準備工具:橡皮泥,通心粉,塑料廚房玩具(擀麵杖、墊板等)
方法:橡皮泥可以變成各種形狀,再把硬的通心粉插在軟的橡皮泥上(橡皮泥可以與各種事物搭配,這裡只是拿通心粉舉例。)
遊戲目的:體會不同材質的軟硬
5冰格藏寶
準備工具:冰格,不同的小物件
方法:在冰格裡放上不同顏色不同材質的物件,如紐扣,米粒,樹葉,彈珠等等,加上水冰凍幾小時,成冰塊後拿出來讓孩子觀察。
遊戲目的:感受「冰塊」「涼的感覺」「融化的過程」。裝著不同物件的小冰塊會像個藏寶庫一樣持續的吸引寶寶。
6蓋子在哪?
準備工具:收集家裡各種空了的瓶瓶罐罐
方法:把瓶瓶罐罐的蓋子都拿下來,讓孩子自行匹配,自己蓋蓋子。
遊戲目的:練習蓋子和瓶子的配對、蓋蓋子的動作。
7吸管和碉堡
準備工具:吸管,帶空的容器(如篩子)
方法:把吸管從孔裡插進去,不同的插法會有不同的效果。
遊戲目的:練習插孔動作,發揮創造力
8空中纜車
準備工具:繩子,小筐
方法:在房間裡掛上繩子(一邊高一邊低),把小筐用夾子和掛鈎掛在繩子上,小筐就像空中纜車一樣從高到低滑下來。
遊戲目的:學習高低差產生的加速度。
9麥圈串串
準備工具:習慣,橡皮泥,早餐麥圈(或其他小圈的玩具)
方法:把習慣插在橡皮泥上,再把麥圈穿在吸管上。
遊戲目的:鍛鍊手部肌肉、精細動作
10吹出泡泡山
準備工具:肥皂水,打蛋器,吸管
方法:讓孩子用打蛋器攪拌肥皂水,打出泡沫後爸爸媽媽用吸管在水裡吹,就會出現層層疊疊的泡泡山。
遊戲目的:學習用工具,攪拌的動作,觀察泡泡,可以用手體會泡泡的質感。
11滑坡賽車
準備工具:玩具車,平滑的板子
方法:把板子當做斜坡,放玩具車在上面跑,可以把板子擺出不同的斜度。還可以多輛車一起「賽跑」。
遊戲目的:
感受斜面產生的加速度現象,不同角度斜坡和不同車子的速度區別。
12澡盆裡畫油彩
準備工具:澡盆,兒童水彩
方法:放寶寶在浴缸(澡盆)裡盡情畫畫。
遊戲目的:浴缸便於清洗;孩子可以盡情創作,發揮想像力,感受在與紙不同的物體上畫畫的感覺。
13小絨球穿隧道
準備工具:硬紙殼的芯,小絨球
方法:把硬紙殼的芯(用完的衛生紙,保鮮膜等)包裝一下固定在牆上或者家具上,在找一些彩色的小球來「穿過隧道」。遊戲目的:體會絨球在隧道裡消失又出現,還有下降、墜落的效果。
(圖文來自網絡)
貝樂虎,陪伴寶寶快樂成長!更多內容就去應用市場搜索「貝樂虎」下載我們的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