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在與袁崇煥的較量中,被袁崇煥的大炮給打傷了,因此很長時間都沒能緩過勁兒來。這期間68歲的努爾哈赤一直處於療養狀態。
這哥們有點兒飄,似乎老天爺借了他500年似的,都68歲了,而且還身負重傷,居然沒想著立個繼承人。結果等到他掛了以後,這後金大汗的位置,果然成了大家爭奪的焦點。
難道正如某位名人所言: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這顯然說不過去嘛!努爾哈赤是創業之君,跟那種昏君可不是一個類型,所以說我個人認為努爾哈赤應該是直接被大炮轟死了,至少是轟得生活不能自理,不僅開不了口,也寫不了字的那種狀況。
甚至連點個頭,都能要了他的老命,所以他才沒辦法選擇繼承人。而作為他的大妃阿巴亥,居然莫名其妙地成為了這場繼承人爭奪戰的犧牲品,這是為什麼呢?
一、阿巴亥想要拉攏代善,幫助多爾袞奪位置。
努爾哈赤有很多老婆,也有好幾任大妃,大妃相當於皇后的意思,是正妻。作為努爾哈赤當時的大妃,阿巴亥給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
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這三個兒子年紀都不大,最大的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才13歲。可這三個兒子,從法理上來說,是努爾哈赤的嫡子。
滿洲人當時可不管嫡子這一套,而且努爾哈赤也說不出話來了,無法指定接班人。作為孩子們的母親,自然希望給孩子們謀一個好前程。
所以阿巴亥在無奈之下,只好找到代善,希望代善能夠幫她的忙。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因為傳出和阿巴亥的緋聞,所以主動辭掉了太子之位,退出了繼承人的競選。
而且代善是眾多兄弟中,年紀比較大的一個,也是戰功赫赫的四大貝勒之一,他說話還是有點分量的。
代善和阿巴亥之間,的確是有點問題的,這個阿巴亥曾經好幾次偷偷出宮,前往代善家裡,送糕點給代善吃,是什麼糕點非要親自去送呢?
這個時候阿巴亥又找上門了,可這回就算代善答應,代善的倆兒子也不答應。為什麼?原來代善就是太子,就是因為這個女人的關係,所以代善丟了太子之位,也害得他們兄弟失去了太子之位。
別說代善能不能相助了,當時代善自己家裡就出現了很大的矛盾。所以這件事基本算是黃了,阿巴亥失去了最後的依靠。
二、讓阿巴亥殉葬,是四大貝勒的小心思。
四大貝勒分別是代善、莽古爾泰、阿敏、皇太極。其中阿敏是舒爾哈齊的兒子,其他三位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
這四大貝勒都是立下了赫赫戰功的人選,不過代善退出了選舉,而莽古爾泰名聲不好,曾經親手殺掉了自己的母親,因為過分殘忍,所以絕不會被選中為候選人,而阿敏又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無法繼承財產。
因此到最後四大貝勒裡,只有地位最低下的皇太極成為了獨一無二的繼承人候選人。可是努爾哈赤沒有頒布詔書,要做成這件事必須要處理掉幾個障礙。
首先就是阿巴亥和她的三個兒子。因為這三個兒子一直都深受努爾哈赤的喜愛,而且還得到了不少牛錄的軍權,如果留著他們,絕對是皇太極的威脅。
可大家好歹是兄弟,沒有很特別的理由,怎能隨便對兄弟下手呢?於是他們想到了阿巴亥,因為這三兄弟的靠山,就是這個大妃阿巴亥。
只要除掉阿巴亥,就等於是除掉了多爾袞三兄弟的大靠山。因此皇太極等人,便偽造詔書,讓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
阿巴亥一個女人,又失去了努爾哈赤和代善的照料,自然是無法跟四大貝勒相抗衡,所以只有選擇一死來解決所有問題。
三、阿巴亥的條件是什麼?
讓人家選擇殉葬,還得是自願殉葬,這換誰都不會輕易答應。因此他們之間肯定是有什麼利益交換的。
能夠讓阿巴亥獻出生命的利益,或許就是她那三個兒子的利益了。阿巴亥極有可能是和皇太極等人達成了條件,只要阿巴亥選擇殉葬,那麼皇太極他們就不會傷害多爾袞三兄弟。
有了這麼一個承諾,阿巴亥自然是心甘情願選擇了殉葬。阿巴亥去世以後,多爾袞他們三兄弟失去了靠山,自然對皇太極沒有什麼威脅了。
那麼四大貝勒為什麼都支持皇太極?還不是皇太極給了他們好處嘛!皇太極剛登基那會兒,四大貝勒等於都是大汗,因為他們總是平起平坐一起處理政務。
這麼一來他這個大汗的地位就無法凸顯出來,這或許就是皇太極對四大貝勒做出的讓步和妥協。只要他們支持自己做大汗,那麼將來權力就均分。
可是後來情況不一樣了,這麼搞下去,後金不會有任何發展。因此皇太極索性就利用多爾袞三兄弟,來打壓四大貝勒,後來更是直接將後金改成了大清,成為了唯我獨尊的那個人。
總結:皇太極做夢都沒想到多爾袞能夠崛起。
其實阿巴亥死後,多爾袞三兄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沒了父母的照料,他們能活下來就不錯了,又怎麼可能有所發展呢?
世事就是這麼無常,多爾袞三兄弟本來已經沒什麼希望了,可四大貝勒內部出現了矛盾,皇太極想要限制其他三個人的權力,所以扶植起了多爾袞。
這麼一來多爾袞戰功越來越多,地位越來越高,而四大貝勒逐漸也被他清除出了權力核心層。再加上多鐸也是一位戰功卓著的將領,他們三兄弟終於崛起了。
這是當年阿巴亥死的時候,誰都不會想到的事情。皇太極更加不會想到,當年對他的皇位有威脅的多爾袞,後來對他兒子的皇位同樣有威脅。
不得不說阿濟格這個人,實在是沒什麼血性。阿巴亥殉葬的時候,阿濟格已經22歲了,完全可以反抗一下,可是他什麼都沒做,這或許也是後來大權在握的多爾袞不怎麼喜歡這個哥哥的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