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早餐店竟違規用罌粟殼熬湯攬客)
本報5月16日訊 為了招攬生意,讓顧客上癮成回頭客,一些無良餐飲經營者鋌而走險,選擇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或罌粟粉等違禁物品。近日,長沙市寧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就查獲一起。
寧鄉市的婁某和妻子劉某開了一家早餐店,因為生意不好,婁某便弄來一些罌粟殼熬湯,用以增加麵湯的鮮味。5月11日上午11時許,寧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接到舉報後趕往這家早餐店。見民警到來,正在店內舀湯煮麵的女老闆劉某僵持在原地,不願配合檢查。在民警的勸說下,劉某從二樓臥室裡拿出一袋罌粟殼。經民警現場檢查,袋子裡裝的正是罌粟殼,共計109粒。
劉某供述,2016年1月,她和丈夫婁某開了這家早餐店,主要銷售湯麵、包子等早餐,但生意一直不鹹不淡。4月,丈夫從外面帶回來幾個罌粟殼,「他聽人說把罌粟殼加到麵湯中可以增加湯的鮮味。」起初劉某還有些猶豫,但在丈夫的勸說下,她最終答應了。夫妻倆把10-20粒罌粟殼放在一個布包裡,每天晚上把布包放在高湯裡熬一兩個小時,第二天做麵湯。經過特殊「配方」調製的高湯,讓早餐店的生意明顯比以前好了,來吃早餐的回頭客絡繹不絕。
5月16日,記者從寧鄉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劉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丈夫婁某仍在逃,警方正在對其進行網上追逃。
同時,民警提醒,罌粟殼不是調味品,而是嚴禁使用的違禁品。雖然食用少量罌粟殼不會產生明顯的興奮感,但長期接觸會導致慢性中毒,最終上癮。長期食用還可能會致人發病。
記者 龔化 通訊員 樊華
小貼士
如何辨別食物中是否添加罌粟殼
1. 從外觀上識別 罌粟殼外觀為棗核形,如鴿子蛋大小,一頭尖,另一頭呈6-14瓣冠狀物。其殼體上往往有人為切割的多道刀痕。
2. 從食用反應上識別 初次食用加了罌粟殼的火鍋、滷製品、湯類後,一般有心跳加快、臉微紅、口感舒服,吃後不易入睡等感覺。
3. 從心理感受上識別 如果對某種食物產生與往常不同的依賴感,甚至不吃就覺得難受,那該食物中含有罌粟殼成分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應採取多喝水的方式加快有毒物質的排出。
(原標題:早餐店竟違規用罌粟殼熬湯攬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