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長江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新論)

2021-01-13 環球網

大江東流,奔騰不息。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拉開了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序幕。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繪就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5年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在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5年來,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體制機制逐步健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牢牢紮根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每個環節。生態環境汙染治理紮實推進,長江幹線1361座非法碼頭全面完成整改。負面清單管理體系成功建立,形成了《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和沿江11省份實施細則。水生態得到有效修復,長江「十年禁漁」攻堅戰全面展開,兩岸防護林體系建設造林超千萬畝,通過國家溼地公園、綠色發展示範區以及退化溼地恢復等建設,長江經濟帶重點湖庫及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顯著提高,水源涵養功能明顯增強。

5年來,長江經濟帶積極推進以港口為樞紐的多式聯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質量發展,正在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主動脈。當前,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正加快形成。黃金水道航道區段標準、船舶標準、港口碼頭管理、通關管理「四個統一」建設有序推進。長江下遊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已全線貫通,5萬噸海船可直達南京;武漢陽邏至上海洋山「江海直達」航線實現常態化運營,「漢海5號」1140標箱貨櫃示範船順利試航;上遊世界上最大的3000噸級三峽升船機建成並試通航。三峽樞紐白洋港疏港鐵路等14個鐵水聯運設施聯通工程全面推進,鄭歐國際貨運班列等29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加快實施。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民用運輸機場增至86個。

5年來,長江經濟帶正在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經濟總量全國佔比逐年提升,2020年,長江經濟帶自貿試驗區數增加到9個,佔全國的42.86%,率先實現長三角地區自貿試驗區全覆蓋。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建設融合共進,協同發展,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初步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近年來,長江經濟帶沿江省市在項目招引、產業導向上持續推進綠色轉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優化新興產業布局,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發展領跑全國,其中,電子信息等產業規模佔全國比重超過50%。與此同時,積極培育世界級製造業集群,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不久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過去5年成績斐然,未來更加值得期待。進入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蹄疾步穩、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定能把長江經濟帶這一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建設好、發展好、延續好。

(作者為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

相關焦點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永葆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
    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承載著中國人特殊的文化記憶與情感。以其為依託形成的長江經濟帶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沿江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裡,人口和GDP總量均佔中國40%以上,一條腹地遼闊的長江經濟帶由此形成。近日,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再次開啟新航程。
  • 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得奧妙所在是什麼?青年大學習特輯答案最新
    第二道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得奧妙所在。(多選)  A、與時代同步伐  B、與人民共命運  C、對歷史發展完全準確的判斷  D、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
  • 聯播+丨心繫中華民族母親河 習近平念茲在茲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步之所至,情之所系。
  • 愛你 母親河!重慶等十省市區主流媒體聯動,共護長江黃河上遊生態
    九曲黃河第一灣「黃河、長江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母親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談到一江一河,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為沿岸城市帶來生機和希望「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湖北有長江最長的岸線,是「中部糧倉」和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
  • 讓黨的初心永葆生機活力
    原標題:讓黨的初心永葆生機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重要論斷令人深思、發人深省。黨的初心源於歷史、跨越時空,賡續綿延、永不褪色,貫穿了我們黨近百年的奮鬥歷程,是引領我們劈波斬浪,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勝利的強勁引擎;是指引我們奮勇前行,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明亮燈塔。 1.黨的初心從南湖紅船走來 歷久彌新 不忘本來,才能開創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
  • 柴桑小學開展保護長江·我有「畫」說兒童畫徵集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高錦妍)近日,潯陽區人民政府、濂溪區人民政府、九江市城市管理局、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聯合主辦《保護長江·我有「畫」說》主題繪畫徵集活動,面向九江市兒童徵集保護長江的繪畫作品。通過此次活動,旨在增強小學生保護長江的意識,提高保護長江的自覺性和責任感,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的。柴桑小學積極組織美術組全體老師參加畫稿徵選活動,甄選優秀品,通過篩選,最終選出140餘副畫作上報組委會。
  • 堅定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一論紮實推動長江經濟帶...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經濟帶是「一帶一路」的主要交匯地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下的總基調、大前提。今年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第五年。
  • 讓水生生物「休養生息」 為長江注入「生機活力」
    今年起,我市為期10年的長江禁捕正式開啟。通過增殖放流、抵制非法捕撈等護漁行動——讓水生生物「休養生息」為長江注入「生機活力」2020年常州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近日在長江錄安洲舉行,本次活動中放流了2300餘萬尾魚苗。
  • 助力母親河流域又「綠」又「好」發展,這個路子有意思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著力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是我們面臨的迫切任務。黃河見證、承載著太多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但黃河流域長期以來卻面臨著生態系統脆弱、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突出問題,如何讓母親河流域又「綠」又「好」發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多想一點、多做一點。
  • 四年間,長江經濟帶發生了什麼?
    雲陽縣盤龍街道活龍村長江邊,生態經濟林果樹鬱鬱蔥蔥(攝於2017年8月)。首席記者 謝智強 攝「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中華民族母親河開啟發展新徵程。
  • 今年長江刀魚吃不上了?是的!
    2019年3月1日,未來或許也將被寫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大事記。2019年3月1日長江春季禁捕,長江禁漁線內無捕撈長江刀魚的船隻。中隊長曹傑給了我們非常明確的答覆——「是的,今年長江全面禁捕,市面上不會再出現正宗的長江刀魚了」。說起「江刀」,長江沿岸的百姓對它都有著一份「舌尖上的回憶」。
  • 母親河長江,美得超出你的想像!
    母親河長江 一直哺育著中華兒女 很多人都見過長江 然而卻極少人見過長江的全貌 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看看母親河吧~ 長江
  • 鐵腕治汙,長江水清豚先知
    南京江寧,是萬裡長江進入江蘇的首站。6月2日,長江入蘇第一站——長江江寧段19.08公裡濱江岸線綠意盎然,江風習習。仙人磯下遊100米處,白楊挺立,芳草如茵。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去年,江寧區相繼完成52處整治對象的拆除搬遷工作,包括32家企業以及12戶種植養殖戶、6處違規民房工房等,同時全面實施長江江寧段岸線景觀提升及設施配套項目,全力提升長江江寧段岸線生態環境。
  • 守護母親河 長江保護法正式出臺
    今天(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長江保護法。這部法律將從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將形成保護母親河的硬約束機制。長江保護涉及上下遊、左右岸。此外,法律還提出加快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等規定,並明確了違法行為的懲處,以法律武器保護母親河。
  • 中國人言必稱黃河長江,而水量遠大於黃河的珠江為啥不算母親河?
    黃河和長江都是中國的母親河,華夏文明就發源於黃河和長江流域,尤其是黃河,中國人對黃河的感情是無法割捨的。古印度文明所在的印度河,這幾條河流的水量都不算大,但是這幾條河流所孕育的文明卻是頂尖的,都是各自文明當之無愧的母親河。單純論河水徑流量,黃河確實不如珠江,珠江年徑流量3300多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長江,是黃河年徑流量的7倍,覆蓋人口也超過了一個億,其上遊的發電價值和下遊的通航價值都很大。
  • 黃河為什麼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而不是長江?
    譬如我是山西省文水縣人,從小就會唱「交城的山來交城的水,不澆那個交城澆了文水」,這條從交城縣的大山裡流出,卻流入了文水縣境內的河流叫文峪河,文峪河澆了文水的地,養了文水的人,所以文水人民稱文峪河為母親河是理所當然的。文峪河出山後,在不到5公裡的地方流經一代女皇武則天老家的家門口,文峪河的西邊距文水縣城不遠有子夏山,稱為河西之地,曾是孔子高徒卜子夏的講學之所。
  • 長江、黃河還是我們的母親河嗎?
    ——(見9月7日《中國青年報》文章「專家建議:為長江黃河立法」) 素有「中華民族母親河」之譽的長江、黃河,已經到了急需拯救的地步。其主要的特徵就是長江水系的被汙染,以及黃河水資源的被沿途搶劫以至於下遊河道的斷流、乾枯、被佔用。而如此局面的產生,一方面是經濟的大規模發展對環境資源的必然破壞,另一方面又和我們對長江、黃河的保護力度不夠,其主要的特徵就是立法的滯後和地方行政執法的寬鬆。
  • 長江江豚守護者:願留住母親河的「微笑天使」(圖)
    8月13日,長江江西彭澤段,一隻江豚在江中嬉戲。 湯繼虎 攝中新網九江8月13日電 題:長江江豚守護者:願留住母親河的「微笑天使」作者 王昊陽 洪永林 袁昕「怎麼樣?拍到了嗎?」「嗯,拍到了,今天是第二回了。」
  •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第一:黃河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孕育了我們千年歷史的母親河,她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今依然在發揮著作用,孕育著我們的生命和文明。發源於此的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燦爛的華夏文明由此誕生。在中國神話中,青海湖是西王母的住所。《山海經》形容她:「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黃河全長5464公裡,其長度在我國各大江河中僅此於長 江。黃河從源頭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 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
  • 為什麼黃河被稱為「母親河」,而長江不叫作「父親河」?
    但是,我們從小就知道「長江、黃河,在我心頭重千斤」,長江與黃河一直都是並列的,然而,長江卻沒有被冠以「母親河、發源地」這樣的稱號。長江系的子民們心裡鬱悶哪:中國兩大河流長江與黃河都曾孕育了中華兒女,並且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黃河第二),為啥黃河是「母親河、發源地」,我們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