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農」探索服務三農新路徑 打造農村-城市生態鏈

2020-12-20 河北頻道

在網際網路+產業的浪潮下,農業網際網路風雲已起。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多年聚焦三農,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年,也是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年。在市場需求和國家政策推動下,網際網路技術已經可以深入到農村生活和農業生產的眾多環節。

為切實協助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社會各界也在通過不同的嘗試進行努力,在網際網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眾多網際網路公司都針對農村市場推出各種產品,但是這一類產品大多均為電商平臺,對改善農村當前問題作用非常有限。

由石家莊晰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冀農app,提供海量農業供求信息撮合匹配、農業生產資料在線交易服務,同時融合保險、教育、醫療等各類優質社會資源,提升農業信息獲取效率和降本增效能力,助力農產品上行,打造迎合當前農村多元化生活生產需求的入口級網際網路生態聚合平臺。「冀農」旗下拼團小程序產品利用社群營銷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戶的銷售渠道問題,幫助農戶提高自身收入,城市消費者也可以便捷地購買到優質農產品,滿足買賣雙方需求。

平臺將於12月份開放註冊,其核心功能為農產品供求大廳。由於農產品大宗採買數量大,採購商需要前去產地考察貨源,冀農平臺供求大廳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線上供求信息精準撮合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以蘋果為例,當採購商在「供求大廳」中搜索「蘋果」,會出現一系列蘋果種植大戶貨源信息。貨源信息中,會看到少則幾條多則十幾條貨源照片或者視頻,包括蘋果的真實生長環境等多種現實場景。採購商可由此快速了解並判斷該蘋果是否是自己意向採購的貨品,並可直接通過平臺聯繫到供應商進一步溝通。

作為服務「三農」的網際網路平臺,冀農未來將在服務「三農」的路上不遺餘力。冀農CEO李建永介紹到,冀農未來將融合保險、教育、醫療等各類優質社會資源,讓農村人民享受與城市同等的民生服務,並滿足農村日益提升的多元化生產生活需求,真正實現「讓農村和城市更近一點」的美好願景。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廣東探索城市養老新路徑
    為了應對老人無人照料、社會福利機構床位緊缺等問題,當前,廣東多地推出了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由政府出資為老人提供無償服務,為老人打造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珠海:探索粵港澳融合養老新模式珠海市以開展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為抓手,著力構建灣區化、集約化、多元化、智慧化、法治化的珠海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 日日順樂農攜手驛加易共建農村智慧驛站 打造「最後100米」便民...
    9月4日,日日順物聯網有限公司(日日順樂農)與深圳驛加易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依託日日順樂農村級觸點網絡,以「智慧驛站」觸點平臺為起點,在快遞收發、物流網絡建設、農產品上行、便民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建三農場景服務平臺,打造「最後100米」便民生活圈,助力村民美好生活實現。
  • 探索公園城市鄉村表達 成都繪就現代農業農村新畫卷
    公園涵蓋唐昌全鎮,由「一園兩環八組團」構成,實現「處處有產業,步步有景觀」,成為成都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探索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典型案例。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三農」工作意義重大。面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雙重機遇,成都市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加快推動鄉村生態價值轉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等重點工作,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 河南省農信社:聚焦「三農」發展 提升金融服務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委員、主任助理林憲振以「聚焦『三農』發展 提升金融服務」為主題,介紹了農村信用社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行普惠金融、加快產品服務創新的相關情況。  多措並舉助推「三農」發展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中農富通:35年鍛造點石成金術入駐南京國家農創園助力三農新徵程
    歸根結底,鄉村振興最終要落在產業振興,農民富則中國富,農村美在中國美,農業興則百業興「從事農業科技服務多年的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薛欣豔說起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助力三農建設滔滔不絕。2019年10月,中農富通的分支機構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正式籤約落戶南京國家農創園,開啟了發展新徵程。
  • 甘肅省農村信用社創新服務「三農」的調查報告(組圖)
    ,創新研發了「隴藥通」「匯商通」「金薯寶」「金果寶」「飛天金薯卡」等系列特色信貸業務品牌,通過推廣小額農戶信用貸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草食畜牧業和設施蔬菜產業貼息貸款,創新探索貸款模式等多種措施破解農民貸款難題,積極支持農業特色產業和涉農中小企業,可謂是堅持服務「三農」生產成效斐然。
  • 七彩服務|探索城市園藝新路徑
    七彩林科深耕行業多年,依託科技實力和先進的生產管理方式,自主培育名、特、新、優的珍稀彩色植物品種,探索城市園藝服務新路徑,為城市、社區打造高品質彩色景觀。城市園藝服務公司依託豐富彩色植物資源以及持續的彩色植物品種的應用,探索「低成本、效果好」的城市綠地建設運營模式,讓城市呈現高品質的彩色景觀。❀ 低成本公園建設模式通過「公園苗圃化」模式,極大降低業主成本。
  • 河南科協打造三創一帶服務三農品牌
    為深入落實河南省委、省政府和中國科協關於科普服務「三農」工作的部署,2006年以來,河南省科協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創建科普示範縣(市、區)、先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先進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帶動全省農民依靠科技奔小康活動,即「三創一帶」活動。截至2011年初,河南全省共有83個縣(市、區)、5280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4608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參與創建活動。
  • 農業部依託12316代碼打造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為切實提升信息化服務「三農」水平,經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准,農業部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啟用「12316」簡訊息服務專用代碼,並以「12316」代碼為紐帶,統籌規劃語音電話、手機簡訊、網際網路等現代傳播手段,全力打造「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樹立農業系統信息服務的統一品牌和形象,加快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工作。
  • 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第三屆鄉村振興論壇在寧舉行
    ,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三要以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聯盟為橋梁紐帶,高校間形成合力,協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聯盟執行主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錢永華在講話中指出,聯盟各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充分發揮科教優勢,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全面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探索建立以大學為依託、農科教相結合的綜合服務的模式,成為我國新興「三農」科技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他希望聯盟在新時代不斷發出集體的聲音,提供聯盟智慧,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作出更大的貢獻。
  • 《安吉共識》發布 新農科建設唱響發展「三部曲」
    全國涉農高校凝聚形成了《安吉共識》,發出了建設新農科的宣言,這是中國高等農林教育發展進入新時代的一個鮮明標誌。吳巖強調,新農科建設要開創「三條路徑」,積極探索實踐融合發展、多元發展、協同發展新路,加快培養創新型、複合應用型、實用技能型農林新才,高標準建設好農林「金專」「金課」和「高地」。
  • 託普雲農:數字三農東風正勁,看浙江數字農業農村如何高質量發展
    「數字三農協同應用」是今年浙江省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方向,是對「數字農業農村」內涵的豐富,也是對相關建設工作的拓展。  本屆農博會上,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也以「數字三農」作為展示亮點,從頂層規劃設計到基層應用落地,無不體現「數字賦能三農發展」的概念,具體是怎樣的呢?我們來逐一回顧吧!
  • 三亞市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打造「三農」服務平臺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9日電(陳穎) 近年來,海南省三亞市委市政府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穩步把供銷合作社培育成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和平臺抓手。  目前,三亞市供銷社下轄鄉鎮(區)基層供銷社12家,開展傳統業務的企業有7家,主要開展農產品銷售、農資經營、煙花爆竹、再生資源回收等經營服務業務。
  • 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今年2月,珠海市被確定為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以來,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推動養老服務加快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持續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與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了灣區化、集約化、多元化、智慧化、法治化的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 解題三農永業成內蒙實幹標兵
    作為內蒙古地區的首家納斯達克上市標杆企業,同時也是中國新農業發展的帶頭企業,永業集團從建立之初,就確立了「做人類健康的保護神」這一定位,以打造健康食品產業鏈、致力於解決食品安全源頭問題、從而幫助解決三農問題為企業使命。
  • 鄉村民宿共生社區的探索路徑丨附延慶120家精品民宿名單
    延慶民宿聯盟會長曹一勇,在以「鄉村榮耀,共生力量」為主題的民宿共生社區主旨論壇中,以《延慶區精品民宿共生社區的探索路徑》為主題進行演講。四年間,延慶民宿聯盟秉承:服務會員,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社會民宿與「三農」的關係是民宿發展至今的核心動力之一,其一是消除城市差別的一個戰略目標,其二旅遊產品的更新換代
  • 社科視窗34丨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探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旗幟、大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七大戰略之一,新時代湯溪鎮的鄉村振興必須闖出一條具有「湯溪特色」的振興之路。按照中央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努力推進農村產業融合協同發展,建設山水田城相嵌特色小城市。湯溪鎮是金華市首批五個省級中心鎮之一,是金華西部的重要糧倉和旅遊開發的重點區域,歷來是金華市西部地區的經濟、教育、醫療和文化中心。
  • 懂農業 愛農村 愛農民:新農民的鄉村振興路
    石嫣認為,只有中國農民有了自信,農村才有自信,農業才有自信。「中國農民的自信根本上是要實現農村和城市文化上的和諧,要讓鄉土文明成為人類文明中璀璨的一顆明珠,共同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讓鄉土的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讓農民在鄉村就可以安居樂業。」
  • 80後「新農人」胡順天:創建廣東省首個新農人人才驛站
    「在農村,直播是當下最熱門的快銷方式,但如何才能建立起長效的機制呢?大部分直播網紅來自城市,短暫的直播結束後馬上就要回到城裡,可農村、農民的事業還要繼續,怎麼辦?農村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人才,屬於自己的『網紅』,由內而外去變革、升級。」胡順天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瞭望|未來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建設新農科,需要圍繞農業系統價值鏈、農業產業生態鏈、農業產品健康鏈,用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農科,為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建設提供全域支撐華中農大目前已有生物學、園藝學和作物學學科群、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5個學科(群)入選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