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擊落的韓國的波音——747客機
當人們談到或是選擇大韓航空公司的客機出行時,或多或少都會聯想到至今仍然撲朔迷離的兩起空難事件。第一起發生在1978年,一架編號為902的大韓航空客機在從法國巴黎飛往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時,偏離航向飛往了蘇聯北方艦隊核動力戰略飛彈核潛艇的聚集之地,最後被蘇聯空軍蘇-15戰鬥機攔截並擊傷,最終迫降在摩爾曼斯克市郊並造成兩名乘客遇難。無獨有偶,5年過後,一架從美國阿拉斯加起飛的大韓民航「波音」-747飛機,在飛往漢城途中又偏離航道飛向了堪察加半島南部以及薩哈林島,而這次「碰巧」又途經了蘇聯部署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彈道飛彈基地。最終這架偏離正常航向的韓國客機被奉命起飛的蘇-15戰鬥機擊落,事後報導稱,機上269名乘客全部罹難。事件發生後,世界輿論一片譁然。如今20多年過去了,冷戰的硝煙也已漸漸遠去,作為事件親歷者的前蘇聯遠東軍區司令伊萬·特列奇楊科上將也終於可以袒露埋在心中已久的秘密了。
特列奇楊科上將1976年到1984年擔任前蘇聯遠東軍區司令,當時正是他親自下令擊落了韓國客機。他生前的回憶揭開了擊落「韓國客機」事件的真相——美國人一手導演的驚天騙局。
美國偵察機偽裝成了韓國客機1983年8月31日,269名乘客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哥拉治機場等待飛往韓國漢城的1490航班,執行此次航班任務的「波音」-747客機屬於大韓航空公司,其編號為55719.正當乘客們焦急等待之時,機場的廣播中卻傳來令人不安的消息:1490航班因為天氣原因而延遲抵達。直到40分鐘後這架飛機才出現在機場,心情稍事放鬆的乘客們這才開始登機。在相同的時間,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諾附近的軍用機場也起飛了一架同樣的「波音」-747客機,機身兩側也醒目地印著「大韓民航」(Korean Air Lines)的英文,以「顯示」這是一架民航客機。但是在看似相同的外表下,這架所謂的民航客機卻和大韓航空公司的客機迥然大意,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這架偽裝的韓國客機上沒有一名乘客,只有18名機組成員(不包括乘務人員)和10名身份神秘的美國人,這十名美國人是執行高度機密任務的美國情報部門特工。領隊的韓國飛行員為韓國空軍預備役上校飛行員陳炳勇韓國空軍現役中校飛行員宋東雄(兩人都與美國中情局關係密切)。後來空難發生後美國人始終避而不提的就是:這架偽裝客機上的兩層甲板兩側堆積著琳琅滿目的各種電子偵測和監聽設備。這些都是前蘇聯反諜報人員在日後的調查中得到的信息,這架編號為55719而且已南韓客機為偽裝的大型客機,其實就是美國情報部門用來執行偵察任務的偵察機。
為什麼大韓民航的客機會比正常的起飛時間晚了40分鐘?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美國的「雪貂-D」型偵察衛星說起。為了讓民航客機和「雪貂-D」偵察衛星飛臨堪察加半島及薩哈林島海岸線時在時間上準確吻合,必需得讓客機來等待在太空軌道的偵察衛星。「雪貂-D」偵查衛星用於在較大頻率執行雷達電子偵查任務,而當時蘇聯所有雷達和電子通訊設備的工作頻率都在「雪貂-D」偵測範圍內。「雪貂-D」可以探測寬度為3000公裡範圍內的所有蘇聯雷達電子設備。而「雪貂-D」圍繞地球飛行一圈的周期為96分鐘。莫斯科時間8月31日18點45分,「雪貂-D」飛抵蘇聯遠東堪察加半島和沙哈林島地區上空,並要在這一地區上空飛行12分鐘,此時美國偵察機要保障偵察衛星在第一階段的工作。「雪貂-D」的下一圈飛行將在20點24分飛臨蘇聯上空,並將在20點30分準時配合入侵蘇聯領空的那架偽裝成韓國客機的美國偵察機,共同實施在堪察加半島的戰略偵察任務。
這時美國偵察計劃的第二步開始啟動,偵察行動將主要圍繞蘇聯在堪察加半島南部的戰略目標展開。在偵察飛機的配合下,偵察衛星能夠監聽北方楚克奇州以及堪察加半島蘇軍正在工作狀態和戰備狀態下雷達和無線電通訊的強度,並且準確地偵測這些目標的位置信息。當美國偵察機入侵蘇聯領空時,蘇聯遠東軍區的防空雷達工作強度和單位間的通信增大了近兩倍。而這些信息都會被「雪貂-D」所偵測到,並將這些情報傳送到在地面接收站的美國情報部門手中。這裡值得強調的是,類似這樣的偵察活動還在薩哈林島周邊進行,整個蘇聯遠東軍區的戰略目標因此也處在了「透明」狀態。 蓄意「偏離航道」偽裝客機在飛行過程中除了能夠接收地面空中飛行管制的無線電指令外,同時美國的「羅蘭」-C導航系統也能夠幫助飛機在任何時間或飛行過程中確定高精度位置坐標。在空難發生後,美國對「羅蘭」-C導航系統當時與失事飛機的交互信息予以嚴格保密,同時美國官方也在「認真」調查後證實,有可能是大韓航空客機的機載電子計算機出現了故障,導致客機導航出現失誤。美國堅持將責任推卸給了一向穩定且性能優異的導航系統。然而,這一「不經意」的「非人為」失誤所造成的偏差距離,卻是偽裝客機在正常速度下整整飛行兩個半小時才能達到的距離。即使導航系統真的會出現偏差,偽裝客機在整個飛行路線上至少也要有7個檢查點在確定是否偏離航向時都出現失誤,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此前蘇聯反間諜機構在調查後得出的結論是:偽裝客機所謂因「非人為」失誤而誤入蘇聯領空,根本就是預先精心策劃的陰謀,其用意是為了誘使這一地區的蘇聯防空雷達進入戰時工作狀態。蘇聯反諜報調查工作的結論,與英國國際民航特種研究局(獨立研究機構)對韓國客機偏離航道的調查結果不謀而合。1983年9月14日,英國的電視節目曾公開報導了該研究機構針對韓國客機因技術原因而偏離航道的模擬實驗結果。該機構使用電腦和「波音」-747飛機的模擬飛行訓練裝置進行了模擬飛行實驗,在27種不同技術故障情況下模擬了這段航程的飛行。實驗結果表明,不論「波音」-747飛機的導航系統存在何種故障和問題,都絕不可能出現偏離航道如此之大的飛行狀況。英國科研人員還證實,即使不使用任何導航設備,僅依靠「波音」-747客機的機載雷達也能核對飛行區域的地形地貌,與航程區域內的地圖配合使用,不可能如此偏離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