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的創舉——萬神廟

2021-02-23 菊子漫遊記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菊子漫遊記》

萬神廟是古羅馬最偉大的建築,有人認為它甚至超越了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是所有古典建築中最經典的篇章。

無論在義大利還是放眼全球,萬神廟都是建築領域裡中都是舉足輕重的重要部分,在建築史上亦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布魯內萊斯基就是參考萬神殿建造的穹頂;還有那不勒斯的保羅聖芳濟教堂也是仿造萬神殿建造的。 

古諺語戲說,到羅馬不看萬神殿,他來時是頭蠢驢,去時還是頭蠢驢。

萬神廟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始建於公元前27年。後遭毀,約公元128年在哈德良皇帝時期重建。

萬神廟最初是為了紀念奧古斯都(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埃及豔后)而修建的,是供奉眾神的寺廟。古羅馬在天主教之前是多神論的宗教體系,萬神廟裡面每個神龕都放著一個羅馬的神,自從天主教成為國教,所有的神都被強拆了。

這裡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就是偉人們的公墓,這裡埋葬的除了維克多•埃馬努埃萊二世外,還包括了義大利著名的藝術家拉斐爾和阿尼巴爾•卡拉齊(Annibale Carracci)等人。到了近代,它又成為義大利名人靈堂。

當你走進萬神廟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外觀便是那高大粗壯的科林斯柱,據說這是從埃及運過來的花崗巖柱,還有大門口正對著的一個豎立方碑尖頂的噴泉,但整個外觀與傳說中的相比,並沒有讓人感到多大的驚喜。

然而,一步入萬神廟大殿,讓人瞬間震撼無比,這時你定會感嘆,近2千年前的古羅馬人創造的偉大奇蹟猶如神跡,無與倫比。


拱券和穹頂是東方人發明的,最初在亞述和巴比倫出現,後傳到希臘。在萬神廟之前,人類建的最大直徑的穹頂也不過十幾米,從未建造過43M大穹頂的經驗,也沒有建造過43M高的建築的經驗。十幾層樓高的室內空間,跨度如此之大,即使運用現代建築材材料和施工技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萬神廟是在公元128建成的。

在萬神廟大殿裡仰頭望向穹頂中央,那裡是一個直徑約9M的露天大圓洞,陽光從那裡湧入,牆壁上沒有任何窗戶,穹頂大洞是整個大殿唯一的光源。穹頂是一個完整的半圓球型,其象徵意義非常強烈,猶如光明的蒼穹。萬神廟的大穹頂迄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砌築圓頂。

萬神廟內部的裝飾很有韻律感,是典型的三段式節奏。

下段牆體表現了支撐的力量,結實厚重並不單調。

中段牆體裝飾比較簡單,對上下兩段是很好的襯託。

上段穹頂是5層藻井,有秩序地排到頂部天洞的邊緣。

大穹頂是萬神廟是最成功之處。



那時候的建築師不具備建築結構和科學知識,如力學、數學知識等,萬神廟是冒著巨大風險的,好在當時的羅馬皇帝哈德良是歷史上最喜歡建築的皇帝,也是喜歡革新與創造的皇帝,更是一個大膽的皇帝。皇帝的支持極大地給了建築師的勇氣,他們敢為天下先,造出了天下第一大穹頂。



萬神廟6M厚重的牆體,近2000年都沒有人任何沉降,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萬神廟是一項艱巨偉大的工程,在結構技術、工藝方法和建築材料(發明了早期的混凝土)方面比希臘大大進步了,技術和材料限制了希臘人,所以他們只能用精雕細刻,把建築的精度推向極致,而羅馬人則由於技術的優勢,創造了新的奇蹟。

如果說在穹頂中央開洞,寓意著更能突出當時的神自天來的意境。

神在古羅馬人心中是至高無上的,羅馬人崇拜的神很多,他們接觸並喜歡上了希臘文化後,他們的神也與希臘的神對應起來了。比如:主神朱庇特就是希臘的主神宙斯、愛情和美麗的女神維納斯就相當於希臘女神阿佛洛狄忒。信仰一群神還是一個神是其社會制度的投影。羅馬帝國建立後,共和制退出舞臺,實行集體領導的元老院讓位於實行獨裁統治的皇帝,與之相適應的宗教變化是,多神教的終結,眾神讓位給一個神——上帝。

萬神廟是泛神主義宗教建築的頂峰,也是泛神主義宗教的終結。

羅馬人最終被基督上帝徵服了,基督教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萬神廟也是公元610年改成了基督教堂。也幸虧萬神廟改成了教堂,才使得它經歷了無數次的戰亂人禍還能被完好的保存下來,而不像羅馬其它神廟那樣被當作建築石料來源給拆除,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

義大利是個多地震國家,萬神廟經歷過無數次地震和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到現在依然保存完好無損。當你走近它時,仿佛曆史只是瞬間的過眼煙雲,而文明卻存在於此屹立不倒。


出發的路都是耀眼的!

時光眷顧的永恆之城——羅馬

血腥的圓形劇場

最昂貴的建築——聖彼得大教堂

條條大道通羅馬

一周年寄語

將玉米和辣椒發揮到極致的——墨西哥菜系

相關焦點

  • 專題 ▌羅馬萬神廟
  • 羅馬 | 月光下的萬神廟
    還好,我離開羅馬的時候不再是一頭蠢驢。因為羅馬當地人有諺語說,「一個人來羅馬如果沒看萬神廟,來的時候是一蠢驢,走的時候還是一蠢驢。」四週遊客的嘈雜聲消失了,眼前舞動的小紅旗模糊了,只剩下空靈的軀殼,體會著近兩千年前羅馬人與神的遙遠,又親密的距離。萬神廟本就是為了祭奠古羅馬眾神的神殿。現在的建築落成於公元126年,是哈德良皇帝主持設計並在舊址上第二次重建的(之前兩次修建都不幸被毀)。
  • 你從未見過的羅馬萬神廟
    事實上,阿格裡巴修的廟早塌了,現在留給我們的是羅馬第十四代皇帝哈德良於公元125年(東漢延光四年)下令重建的。中世紀,拜佔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於是逃過一劫,存留至今。只可惜古羅馬時期在神廟北面用迴廊圍和出巨大的庭院已然不在。少了這個前導空間做鋪墊,萬神廟的雄偉只怕打了折扣,實為一大憾事。
  • 羅馬萬神廟何以留名千古?
    羅馬人基本上繼承了希臘的宗教,同時也繼承了古希臘的廟宇形制,但羅馬人不在風光秀麗的大自然中建造聖地,而是把廟宇造在城裡、市場邊。廟宇形制照希臘傳統,以矩形的為主,但由於處在城市建築群中,必然強調正面,大多不用圍廊式而用前廊式。有的前廊特別深,達到了3開間。
  • 研究稱羅馬萬神廟或是日晷 陽光影響建築構造
    羅馬萬神廟或是日晷羅馬萬神廟或是日晷  東方網8月2日消息:據外媒1日報導,羅馬萬神廟頂部有一直徑30英尺的大洞,幾個世紀以來,這個洞的用途一直讓人甚為困擾。不過最近歷史學家提出一個全新觀點:萬神廟或許是一個巨大的日晷,當光線照亮入口時,古羅馬皇帝就在此刻進入廟中舉行儀式。  在兩千年前,這個洞是神殿唯一的採光點。研究者發現,只有在春秋分之間,光線才能射入大廳內部,而4月21日恰恰是羅馬的建城日。皇帝會在吉時進入神殿沐浴陽光,祈求神明保佑。
  • 艾菲爾鐵塔迎來大修計劃,羅馬萬神廟或將對外收費
    艾菲爾鐵塔將投入3億歐元進行為期15年大修計劃,羅馬萬神廟遞交提案計劃2008對外收費,收費所得將用於博物館和遺址的日常維護。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20年來首現無支架外觀,這座11世紀以來的古蹟通常總是處於「持續維護」狀態。
  • 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之一:羅馬萬神廟
    羅馬萬神廟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萬神廟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可謂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築。
  • 羅馬萬神廟——古羅馬時期最重要的建築成就之一
    萬神廟又譯萬神殿、潘提翁神殿,位於今義大利羅馬,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後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羅馬時期最重要的建築成就之一。        公元609年拜佔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的結構簡潔明了,主體呈圓形,頂部覆蓋著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是自建成後到1436年間最大的穹頂。穹頂的最高點也是43.3米,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於採光。
  • 算好日子、查好黃曆—再去羅馬看萬神廟!
    事實上,阿格裡巴修的廟早塌了,現在留給我們的是羅馬第十四代皇帝哈德良於公元125年(東漢延光四年)下令重建的。中世紀,拜佔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於是逃過一劫,存留至今。只可惜古羅馬時期在神廟北面用迴廊圍和出巨大的庭院已然不在。少了這個前導空間做鋪墊,萬神廟的雄偉只怕打了折扣,實為一大憾事。
  • No12:義大利羅馬萬神廟(Pantheon)——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之一
    今天小燕就要帶大家去看看羅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物:萬神廟。羅馬萬神廟鳥瞰圖萬神廟正立面萬神廟,又叫萬神殿,潘提翁神殿。羅馬人喜歡把諸神集中起來供奉,在一所神廟裡同時設幾個聖殿。萬神廟就是一座供奉諸神的廟宇,它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
  • 10座最壯觀的古羅馬神廟
    羅馬神廟雖然在總體設計和命令使用方面與希臘神廟的形式有關,但它們代表神廟形式的單獨類別。例如:羅馬神廟建在一個高高的高原上,帶有一個前樓梯,而希臘神廟則建在一個三級臺階上(一個莖狀花序)。羅馬人還向羅馬神廟建築添加了兩個新命令:託斯卡納和複合材料命令。
  • 阿半聊Sao建築史 | 羅馬萬神廟何以留名千古?
    羅馬人基本上繼承了希臘的宗教,同時也繼承了古希臘的廟宇形制,但羅馬人不在風光秀麗的大自然中建造聖地,而是把廟宇造在城裡、市場邊。廟宇形制照希臘傳統,以矩形的為主,但由於處在城市建築群中,必然強調正面,大多不用圍廊式而用前廊式。有的前廊特別深,達到了3開間。
  • 羅馬道路塌陷現沉洞,萬神廟初建石材重見天日
    義大利首都羅馬萬神廟(Pantheon)前一段人行道,上月底突然路陷,形成一個長約3米、深約2.4米的沉洞。專家檢視後發現,在沉洞下發現多塊相信於2000多年前、用來興建萬神廟的石灰華石塊,極具歷史價值。
  • 羅馬遺風,巴爾貝克神廟遺蹟
    羅馬人一世紀左右取代腓尼基人入主黎巴嫩,黎巴嫩便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痴迷於建築的羅馬人走到哪裡就把羅馬建築蓋在哪裡,巴爾貝克神廟就是羅馬帝國歷史上建造的最大的神廟群,歷經了兩千年風雨有幸保存至今,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遺蹟之一。
  • 萬神廟
    (EVA)在羅馬的前三天全部獻給了萬神廟。
  • 矗立在前蘇聯境內的古羅馬神廟
    在這裡,離羅馬2500英裡、離雅典1500英裡、南高加索的一個遙遠角落裡,坐落著的,毫無疑問是一處巨大的希臘神廟——這也是前蘇聯地區留下的唯一同類型建築。我看著它,目瞪口呆,它的柱廊是完美的幾何學範本,讓人想起尼姆的方形神殿和雅典城遺址上的帕提農神廟。底座圍著一圈兩層高的臺階,頂部是三角形的山牆。底座上有關於希臘神話中擎天神、泰坦巨人阿特拉斯的浮雕,點綴在入口旁。
  • Ap 羅馬的萬神殿
    希臘雅典帕特農神廟之所以我想說帕特農神廟,因為它的名字和羅馬的萬神殿是一樣的,都是「Partheon」,「Partheon」一詞出於雅典娜的別號Parthenon,即希臘文「∏αρθενωσ」的轉寫,意為「處女」。
  • 克羅埃西亞,海濱小鎮波雷奇,古羅馬神廟
    我想讓自己的思緒能夠沉浸在這個世界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經歷無數榮辱興衰、千年不倒的羅馬大帝國裡。小城波雷奇,在克羅埃西亞的西北角海岸,和義大利的威尼斯,只隔一張3個小時的船票,可想而知有多近了。(紅星處就是波雷奇)到了威尼斯就離羅馬不遠了,眾所周知,羅馬是歐洲歷史長河的發源地之一。
  • 遊記:羅馬主神朱庇特神廟
    在龐貝人心目中,神是無處不在的,他們在城內修建了大量的神廟建築。阿波羅神廟,是城中佔地最廣闊的建築。龐貝人認為,阿波羅不僅主管光明、青春、醫藥、畜牧、音樂、詩歌,而且代表主神宣召神諭,預言未來。羅馬主神朱庇特神廟。遠處的維蘇威火山被厚厚的雲層籠罩著。出口有個展覽館,展示古城挖出來的物品和挖掘過程的圖片。
  • 世界重要的羅馬神廟,不在義大利也不在土耳其,而在這個中東國家
    因為黎巴嫩地處中東地區,它可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 曾經這裡也是羅馬帝國的地盤,而羅馬時期保留下來的古蹟也成為如今黎巴嫩最值得一去的景點之一。據說全世界內包括義大利的羅馬境內,都不可能找到與之媲美的古羅馬神廟遺址。可見如今這座「巴爾貝克」的確算是古羅馬帝國遺存中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