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之一:羅馬萬神廟

2020-12-12 珍貝殼之家

羅馬萬神廟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萬神廟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可謂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築。此廟始建於公元前27年,後遭毀,約公元118年在哈德良皇帝時期重建。由水泥澆鑄成圓形,上覆半球形穹隆頂,直徑43米。公元609年被改作聖馬利亞圓廳教堂。

萬神廟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後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是古代建築中最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時也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之一。

從圖片可以看到,萬神廟的頂部覆蓋著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是自建成後到1436年間最大的穹頂。而這個巨大的穹頂是完全用混凝土澆灌而成的,穹頂的部分完全沒有鋼筋的支撐。

萬神廟的內牆全部用赭紅色大理石貼面,地面鋪設著灰白色的大理石。地面和穹頂呼應,也用格子圖案,統一而和諧。正面八根柱子,高14.18米,柱身用獨塊的埃及灰色花崗石,山花和簷頭的雕像,大門扇、瓦、廊子裡的天花梁和板,都是銅做的,包著金箔, 穹頂外的表面覆蓋著包金的銅板。內部牆面貼15釐米厚的大理石板,穹頂抹灰,每個凹格中央點綴一朵鍍金的銅花。 尺度正常色調沉穩,地面鋪彩色大理石板,中央略凸,向邊緣逐漸低下,形成一個弧面,像肌體一樣富有生命感。

光線從頂部洩下,並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使整個建築就像是一個日晷,給予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十分符合宗教建築的本性。

相關焦點

  • No12:義大利羅馬萬神廟(Pantheon)——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之一
    今天小燕就要帶大家去看看羅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物:萬神廟。羅馬萬神廟鳥瞰圖 屋大維全名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Gaius Octavius Augustus),是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元首政制的創始人,統治羅馬長達40年,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屋大維是愷撒的甥外孫,公元前44年被愷撒指定為第一繼承人並收為養子。公元前43年,愷撒被刺後登上政治舞臺。
  • 羅馬萬神廟——古羅馬時期最重要的建築成就之一
    萬神廟又譯萬神殿、潘提翁神殿,位於今義大利羅馬,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後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羅馬時期最重要的建築成就之一。        公元609年拜佔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的結構簡潔明了,主體呈圓形,頂部覆蓋著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是自建成後到1436年間最大的穹頂。穹頂的最高點也是43.3米,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於採光。
  • 專題 ▌羅馬萬神廟
  • 說一說世界歷史上的十大神廟
    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羅馬時代的神廟。它是黎巴嫩古建築藝術的精華,也是世界人民的珍貴財富。 公元前776年,第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這裡舉行,從而拉開了奧林匹克運動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序幕。在高大的石基上,迄今仍殘留著幾根灰褐色的高大立柱,暗示著昔日的壯麗。神廟東面的赫拉祭壇,是現代奧運會聖火燃起的地方。奧林匹亞的考古遺蹟中的許多建築和設施,都是為體育比賽修建的。
  • 羅馬人的創舉——萬神廟
    ,有人認為它甚至超越了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是所有古典建築中最經典的篇章。無論在義大利還是放眼全球,萬神廟都是建築領域裡中都是舉足輕重的重要部分,在建築史上亦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布魯內萊斯基就是參考萬神殿建造的穹頂;還有那不勒斯的保羅聖芳濟教堂也是仿造萬神殿建造的。 古諺語戲說,到羅馬不看萬神殿,他來時是頭蠢驢,去時還是頭蠢驢。
  • 羅馬 | 月光下的萬神廟
    若不是拿著旅行手冊和地圖,專門來尋找她,我們恐怕也要錯過了這座羅馬建築史,乃至整個西方建築史上最為重要、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古羅馬建築代表——萬神廟(Pantheon)。四週遊客的嘈雜聲消失了,眼前舞動的小紅旗模糊了,只剩下空靈的軀殼,體會著近兩千年前羅馬人與神的遙遠,又親密的距離。萬神廟本就是為了祭奠古羅馬眾神的神殿。現在的建築落成於公元126年,是哈德良皇帝主持設計並在舊址上第二次重建的(之前兩次修建都不幸被毀)。
  • 羅馬萬神殿,是古羅馬帝國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建築之一
    羅馬萬神殿,是古羅馬帝國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建築之一,始建於公元前27年。羅馬帝皇修建此用來供奉希臘諸神。此建築也被被米開朗基羅稱為天使的設計。建築十分壯觀,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不把建築底部切掉全是人頭。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萬神殿,是羅馬保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古老的無梁大殿,大殿內中心穹頂有一個圓形的洞,這是大殿內唯一的採光地方,靠太陽光線形成的光柱照亮大殿。大殿內地方不大,人非常多。非常棒,莊嚴肅穆!周邊有許多餐館和咖啡館。萬神殿內有較詳盡的耶穌受難圖。陽光從穹頂的圓孔中傾瀉而下,洗刷罪孽、減輕苦難。入夜,安靜祥和。
  • 研究稱羅馬萬神廟或是日晷 陽光影響建築構造
    羅馬萬神廟或是日晷羅馬萬神廟或是日晷  東方網8月2日消息:據外媒1日報導,羅馬萬神廟頂部有一直徑30英尺的大洞,幾個世紀以來,這個洞的用途一直讓人甚為困擾。不過最近歷史學家提出一個全新觀點:萬神廟或許是一個巨大的日晷,當光線照亮入口時,古羅馬皇帝就在此刻進入廟中舉行儀式。  在兩千年前,這個洞是神殿唯一的採光點。研究者發現,只有在春秋分之間,光線才能射入大廳內部,而4月21日恰恰是羅馬的建城日。皇帝會在吉時進入神殿沐浴陽光,祈求神明保佑。
  • 10座最壯觀的古羅馬神廟
    羅馬神廟雖然在總體設計和命令使用方面與希臘神廟的形式有關,但它們代表神廟形式的單獨類別。例如:羅馬神廟建在一個高高的高原上,帶有一個前樓梯,而希臘神廟則建在一個三級臺階上(一個莖狀花序)。羅馬人還向羅馬神廟建築添加了兩個新命令:託斯卡納和複合材料命令。
  • 你從未見過的羅馬萬神廟
    廢墟上的重生:義大利人文主義建築與藝術·第2期(9月26日—10月6日)第2日將造訪萬神廟,由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兼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後汪原全程導覽,你還將和全國最愛學習的建築師
  • 羅馬萬神廟何以留名千古?
    前依次有106m×106m的方形院子、59m直徑的6角形院子和12根柱子的門廊,它們和大廟形成有軸線的縱深布局,具有東方宗教建築的神秘色彩。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寺廟。它始建於公元前27年,公元80年被焚毀。後來喜歡做設計的哈德良皇帝又將它重建。重建後的萬神廟是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傑作。
  • 梅學書‖【歐洲遊記之一】露天的歷史博物館——羅馬
    由於羅馬人更注重實用和現實生活的享樂,在希臘主要為神廟增色的技術,很快用於為人服務的大型公共建築,宏偉的競技場、公共浴室、廣場、水道,在城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羅馬人愛好奢華,經常在典型的希臘造型基礎上加以改造。比如在多利克式柱的柱底再加一個柱基,把愛奧尼亞式柱頭上的卷渦造型,加在科林斯式柱頭上,得到複合式柱頭,令建築形式更為繁複華麗。
  • 羅馬的朝聖,羅馬景點的最全介紹
    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寺廟。此廟始建於公元前27年,後遭毀,約公元118年在哈德良皇帝時期重建。由水泥澆鑄成圓形,上覆半球形穹隆頂,直徑43米。公元609年被改作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萬神廟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後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
  • 它有天下第一大穹頂,是古羅馬最偉大的建築,這就是萬神廟
    萬神廟是古羅馬最偉大的建築,有人認為他甚至超越了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是所有古典建築中最為最經典的。說實話,在萬神廟廣場上第一眼看到他時,覺得他有些名不符實。萬神廟的圓頂外表面最初是鋪著鑄銅瓦的,門廊的山花雕也是銅的。
  • 萬神殿是古羅馬保存最完好的建築,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萬神殿是古羅馬保存最完好的建築,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藝術家拉斐爾、羅馬皇帝維託裡奧﹒埃曼努埃爾二世等長眠於此。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被米開朗基羅讚嘆為「天使的設計」。
  • 艾菲爾鐵塔迎來大修計劃,羅馬萬神廟或將對外收費
    艾菲爾鐵塔將投入3億歐元進行為期15年大修計劃,羅馬萬神廟遞交提案計劃2008對外收費,收費所得將用於博物館和遺址的日常維護。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20年來首現無支架外觀,這座11世紀以來的古蹟通常總是處於「持續維護」狀態。
  • 羅馬遺風,巴爾貝克神廟遺蹟
    羅馬人一世紀左右取代腓尼基人入主黎巴嫩,黎巴嫩便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痴迷於建築的羅馬人走到哪裡就把羅馬建築蓋在哪裡,巴爾貝克神廟就是羅馬帝國歷史上建造的最大的神廟群,歷經了兩千年風雨有幸保存至今,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遺蹟之一。
  • 算好日子、查好黃曆—再去羅馬看萬神廟!
    事實上,阿格裡巴修的廟早塌了,現在留給我們的是羅馬第十四代皇帝哈德良於公元125年(東漢延光四年)下令重建的。中世紀,拜佔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於是逃過一劫,存留至今。只可惜古羅馬時期在神廟北面用迴廊圍和出巨大的庭院已然不在。少了這個前導空間做鋪墊,萬神廟的雄偉只怕打了折扣,實為一大憾事。
  • 羅馬道路塌陷現沉洞,萬神廟初建石材重見天日
    義大利首都羅馬萬神廟(Pantheon)前一段人行道,上月底突然路陷,形成一個長約3米、深約2.4米的沉洞。專家檢視後發現,在沉洞下發現多塊相信於2000多年前、用來興建萬神廟的石灰華石塊,極具歷史價值。
  • 歐洲最具標誌性的10大建築,你去過幾個?
    歐洲可能是這個世界上著名建築最多,建築風格最多樣的地方,以下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10個建築。鬥獸場是羅馬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性建築,它的一半是馬戲團,一半是體育競技場。帕臺農神廟也譯為「帕特農神廟」,是希臘女神雅典娜的神廟,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影響了西方許多公共建築、宮殿、議會和圖書館的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