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原住民:「我們的祖先不是日本人」
臺灣原住民靖國神社「討靈」以行動解放祖先靈魂 14日,中國臺灣原住民代表團赴日本要求靖國神社歸還二戰中被日本軍國主義強行當作炮灰的中國臺灣原住民靈位。圖為原住民在東京律師會館門前向媒體出示日軍侵略臺灣時期的罪證圖片。 靖國神社前的右翼老兵。
-
臺灣原住民的抗日曆程
很少有人了解原住民抗戰那段歷史,我原來也不清楚自己民族的歷史 記者:當今的臺灣,有多少人了解原住民抗日的歷史? 高金素梅:在臺灣很少有人了解那段歷史。我有一半的原住民血統,但我從小受的是漢族教育,甚至不會講泰雅族母語。小時候我身邊的夥伴和我一樣,都不清楚自己民族的歷史。 記者:你是從何時開始了解原住民歷史的?
-
紐西蘭毛利人訪臺灣阿美族 向祖先報告"回來了"
紐西蘭毛利人訪臺灣阿美族 向祖先報告"回來了" 毛利語教師Winiata(右一)彈唱毛利人的《創世紀》故事,全場族語教師跟著哼唱,太巴塱部落頭目王成發(右二)感動拭淚。
-
臺灣原住民高金素梅將赴靖國神社討回祖先亡靈
在臺灣被稱為「神木」的檜木所生長的中部山區,正是原住民祖輩居住數千年的地方。日本的侵佔掠奪,使臺灣的檜木被砍掉一半以上。 高金素梅介紹說,臺灣的原住民,既敬畏愛惜自然,也特別尊崇自己的祖靈。一些原住民部族有屋葬的傳統:將逝去的先人葬在房屋中床下或者火爐邊,讓先人和後代永遠在一起。「我們不能忍受被侮辱壓迫的祖先的靈魂漂泊在異鄉。」
-
臺灣原住民的部落生活
臺灣原住民,是漢人移居臺灣前最早抵達臺灣定居的族群。在17世紀漢人移民臺灣之前,臺灣原住民在臺灣的活動已有大約8000年之久。
-
認識我們的臺灣:臺灣有哪些原住民?臺灣原住民起源於哪裡?
想要了解一個真實的臺灣,就必須要了解臺灣的史前史和原住民的歷史。(張惠妹)新石器時代形成的南島語族就是今天台灣原住民的祖先,臺灣原住民究竟是形成於臺灣本土,還是來自東南亞或大陸沿海,至今沒有確切的結論,但無論怎麼樣,南島語族的祖先肯定是源於亞洲大陸
-
紐西蘭毛利人的祖先是臺灣人?
是的,這是因為在這個國家當中除了歐洲人的後裔外,還有另外一個民族,就是毛利人。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毛利人的數量應該微乎其微了吧,確實也如此,不過在紐西蘭仍然有差不多62萬之眾,所以可以這麼說,紐西蘭的「毛利率」達到了15%。這當然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人口,所以把他們的語言定為官方語言也是合情合理的。
-
赴日臺灣原住民:「我們的祖先不是日本人」
讓日本警察、媒體和右翼擺開如此陣勢的,是臺灣原住民「還我祖靈」代表團。 這個代表團由臺灣無黨籍「立法委員」高金素梅率領,共約60人,團員來自卑南族、排灣族、阿美族等。這是臺灣「高砂義勇隊」原住民族遺屬3年內第7次飛赴東京,要求靖國神社將臺灣原住民族「高砂義勇隊」的陣亡者牌位從神社除名並移出。
-
臺灣原住民何以出草?
呂秀蓮個性強悍,自認口無惡意,堅不妥協,面對自稱是臺灣人祖先的原住民,脫口又說出「矮黑人」才是臺灣最早的原住民。 呂秀蓮講話的時機和態度,的確非常不適當。原住民佔臺灣人口2%,40多萬人口分散全臺各地,早已是弱勢中的弱勢團體。行政院下屬的原住民委員會沒有行政執行力,只能透過預算撥給地方政府運用。
-
高金素梅譴責軍國主義 臺灣原住民不是日本人
經過近一個星期的抗爭,由於日本警方和右翼勢力的阻撓,迎靈行動未果,代表團於19日返回臺灣。但是,臺「立委」高金素梅堅定地表示,世世代代的臺灣原住民將一波波赴日追討祖先靈位。靖國神社將加害者和受害者合祭在一起,是對臺灣原住民的侮辱,侵犯了臺灣原住民祭拜祖靈的人權和文化權。她說,原住民不是日本人,原住民的祖先更不會成為日本的神,原住民有自己的祭祀方式,請靖國神社尊重原住民民族的文化,強烈要求靖國神社歸還臺灣原住民的祖靈。
-
臺灣原住民走過百年滄桑
編者按: 從生活悽慘到出人頭地,從被「分而治之」到深陷各方政治勢力的「拉扯」,從19世紀末臺灣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至今,臺灣原住民已走過了百年滄桑路。 今年10月27日是紀念臺灣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的日子,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參加了莫那魯道的紀念儀式。
-
張百蓉:臺灣原住民的寒食清明
張百蓉:主持人、委員長以及與會的各位來賓大家好,我今天要發明的題目說為有一些改變,談的是《臺灣原住民掃墓活動》。臺灣原住民和漢文化毫無淵源,但是由於在臺灣清明節一定要放假的,所以原住民就多了一個放假的日子,在這個放假的日子裡他們做什麼活動?我做了一個小小的觀察,一個舉行傳統的祭祀,是貝南族和塞下族。他們非常鄭重的說明,對他們自己祖先到臺東縣太麻裡鄉三河村到原住民發祥地的紀念碑前做祭祀儀式。
-
細看臺灣原住民的「政治觀」 統一意願度僅次外省人
近日,《環球時報》記者與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一起走訪了臺灣原住民部落,試圖揭開那隱藏在「高山平埔」中的秘密。「漢人削尖腦袋想當原住民」為了對原住民概況有大致了解,《環球時報》記者來到位於屏東縣隘寮溪上遊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該園區佔地82.65公頃,主要展現泰雅、賽夏、布農、鄒、魯凱、卑南、排灣、阿美及雅美等九族聚落的生活原貌,是臺灣規模最大、山地文物最豐富的野外博物館。
-
上海:臺灣原住民兒童上演「驚嘆樂舞」
7月6日晚,這場主題為《驚嘆樂舞—上海交通大學之夜》的演出,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來自海峽對岸原住民的歌舞魅力。 演出結束後,觀眾們給了孩子們最熱烈的掌聲。交通大學新能源專業的鄭思航告訴記者,他是福建泉州人,也曾去臺灣旅遊,對臺灣有一些了解。不過,鄭思航說,這場演出讓他非常震撼,孩子們的氣質和表演完全吻合,讓他對臺灣的原住民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
臺灣原住民參訪側記
那一定是臺灣海峽! 轉瞬間,我們已經飛臨海峽的上空,想想我們這般容易地跨越了上個世紀冰封了三十年的海峽,此情此景,真可謂「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啊!得此機遇,我們首先要感謝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敢於跨越歷史鴻溝的偉大胸襟。 從桃源機場到臺北的一路上,我仔細瀏覽著馬路兩邊的風景。
-
歷史觀察 || 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圖:平埔族聚落歷史上的平埔族,泛指生活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少數族群。 為了敘述清楚歷史上臺灣的原住民「歸化」問題,接下來筆者簡要概述在久遠的歷史中,臺灣與大陸的「家庭關係」。首先要說明,中華大陸統治者對於臺灣的認識或管轄,從夏商時期就有了。
-
去臺灣觸摸原住民文化
在臺灣,現有的48萬原住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是臺灣最古老的主人,在不同文化的不斷衝擊下,原住民獨特的服飾、工藝、建築、音樂等文化在頑強地傳承著——在原住民中,這支部落只有萬餘人。對於早年的魯凱人而言,由於沒有文字記述,歷史文化的延續除了口耳相傳之外,最常見的便是藉由雕刻、制陶的方式,可以說,許多魯凱人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當你走進霧臺神山上的天主教堂,就會感嘆魯凱人傳承文化之精妙。這座教堂是原住民信徒親手搭建的,已經有近60年的歷史。
-
走近臺灣原住民:年輕人融入城市 國民黨漸失選票
林江義的困擾也側面反映了臺灣原住民的尷尬處境,這是一個樂天派的族群,卻又不得不面對火藥味十足的臺灣藍綠紛爭,在過去的幾十年,經歷了日治、國民黨遷臺以及臺灣解嚴之後,這個54萬人的族群境遇如何?他們如何看待過去的榮辱悲歡乃至未來的兩岸關係?近日,記者與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一起走訪了臺灣原住民部落,試圖揭開那隱藏在「高山平埔」中的的秘密。
-
玻里尼西亞人和南美洲原住民會是一家人嗎?
最為流行也最為世人認可的理論是,玻里尼西亞人是從東南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和臺灣遷徙而來。關於史前玻里尼西亞人的一份 DNA 研究證明了玻里尼西亞人和臺灣原住民擁有相同的基因,語言學也支持了這一觀點,玻里尼西亞群島的各種原住民語言都屬於南島語系,而臺灣是南島語系的源頭。
-
臺灣原住民歷史大事紀年表(1945—1997)
臺灣原住民省參議員選舉。臺灣省當局重申禁用「蕃族」等名。臺灣省當局頒布「修正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為原住民而辦的《山光新報》創刊。 1949年 臺灣全島進入戒嚴時期,並通過「懲治叛亂罪犯條例」,對島內人民之活動做許多不合理限制。國民黨軍潰散敗退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