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將領後代與上海歌劇院演員同唱《長徵組歌》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 紅軍將領後代與上海歌劇院演員同唱《長徵組歌》

  >>>專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歌聲中重回激情歲月。

10月20日晚,上海歌劇院今年復排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響徹上海音樂廳。這一次,上海歌劇院攜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邀請了周恩來侄女周秉德、賀龍之女賀曉明、陳毅之子陳小魯等十餘位紅軍將領後代一同觀看演出。紅軍將領後代們還壓軸登臺,和演員們一同獻唱了激情昂揚的《大會師》一曲。陳小魯說:「《長徵組歌》反映了紅軍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這些段落我們從小唱到大,在最艱苦的時候,《長徵組歌》給了許多人力量和信念。」

上海歌劇院復排的《長徵組歌》,集歌劇團、合唱團、交響樂團近170人的龐大陣容,一齊紅軍服亮相上海大劇院的舞臺,以氣勢磅礴的振奮之貌呈獻給觀眾。

楊小勇領唱《四渡赤水出奇兵》。

復排版《長徵組歌》出動了上海歌劇院近170人龐大陣容,合唱團員身著紅軍軍裝,在臺上變幻隊形,氣勢磅礴。但《長徵組歌》並不是人數多、氣勢高就算唱好了,還要把握韻律和韻味。作曲家晨耕、唐訶、生茂和遇秋在《長徵組歌》中運用了大量民間音樂元素,以至於觀眾只要聽著旋律就能知道長徵的隊伍走到哪兒了。比如《告別》中的贛南採茶調和湖南花鼓、《飛越大渡河》中的川江號子、《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雲南少數民族音樂、《遵義會議》中的侗族大歌、《到吳起鎮》的陝北秧歌調等。正是這些民族民間音樂元素的加入,讓《長徵組歌》在音樂語言上更具親和力和傳唱度。也正是這些無法在譜子上標出來的民間韻味,增加了《長徵組歌》演唱的難度。當年戰友文工團排演《長徵組歌》時,藝術家們特地請來各地民間藝人天天唱曲,在薰陶中把握作品的韻味。

《長徵組歌》之所以震撼人心,更主要的原因在於,這部作品從長徵的真實歷史入手。當天上午,紅軍將領後代們在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了「蕭華《長徵組歌》文物文獻展」。1965年,蕭華將軍回顧他在長徵中的經歷,寫出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的「長徵組詩」,《長徵組歌》聲樂套曲就來自其中的《突破封鎖線》 《過雪山草地》等10首詩歌。周總理曾說:「只有經歷過長徵的人才會寫出《長徵組歌》,只有有激情的人才會寫出《長徵組歌》。」

上海歌劇院攜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一起,共邀十餘位中國工農紅軍著名將領後人代表,一同唱起《長徵組歌》。

為了讓年輕演員更好地了解《長徵組歌》背後的故事,上海歌劇院在排演前曾專程請蕭華之女蕭霞講述長徵及《長徵組歌》創作的故事。演出前一周,上海歌劇院還邀請到曾經在戰友文工團參與《長徵組歌》首演、親歷1000多場《長徵組歌》演出的馬子躍少將與演員們分享創排過程的臺前幕後故事。馬子躍告訴年輕演員:「並不是資歷越老、演出次數越多的演員,就越能唱出『原汁原味』,《長徵組歌》唱的不是歌,唱的是歷史。誰能唱出當年紅軍的情感、唱出當年紅軍的精神,誰就唱出了『原汁原味』。」 他還說,都說唱合唱要做到「沒有『我』,只有『我們』」,而唱《長徵組歌》則要做到「沒有『我們』,只有『紅軍』」。要藉由每一位合唱團員的口,唱出「紅軍」的心聲。蕭華長女蕭雨說:「我相信年輕人能唱好,當他們理解了紅軍為什麼要長徵,如何完成長徵的壯舉,他們就能唱好。」

1965年,上海曾是《長徵組歌》赴全國演出的重要一站,在當時的徐匯劇場、文化廣場等場館引起轟動,一票難求。51年過去了,《長徵組歌》的旋律依然激蕩人心。21日至23日,《長徵組歌》還將分別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上海大寧鬱金香公園及無錫大劇院連演四場,和更多觀眾一起,在歌聲中重溫激情燃燒的歲月。

相關焦點

  • 上海歌劇院再演《長徵組歌》
    本報上海8月1日電 (記者 曹玲娟)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也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在「八.一」建軍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上海歌劇院歷經數月籌備復排,以近170人的龐大陣容再現《長徵組歌》這部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大型音樂史詩。
  • 上海歌劇院排演《長徵組歌》:唱出那個時代的那股勁
    時隔15年,上海歌劇院再次排演全版《長徵組歌》。這部誕生於1965年的恢弘巨作,成為描繪長徵圖景、歌頌長徵精神的時代強音,一經公演,《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經典唱段便傳唱不衰。8月1日,上海歌劇院以近170人的龐大陣容在上海大劇院登臺。演員們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排演這部紅色經典,其中不少都是80後、90後。但他們穿上與1965年公演版一樣的紅軍服站上舞臺,希望還原那個時代的樣貌,傳承那個時代的精神。力求恢復原貌,兼顧各版本優點《長徵組歌》歌詞來自開國上將肖華回憶長徵經歷寫下的12首詩作中的10首。
  • 《長徵組歌》背後的故事
    我從小愛唱《長徵組歌》,每每唱起它就有一種昂揚和振奮的力量。這不僅僅緣於《長徵組歌》的魅力,還由於受《長徵組歌》的首任指揮唐江表叔的影響。 我珍藏了唐江表叔送給我的3個版本的《長徵組歌》:一是1965年《長徵組歌》公演時的原創版本;二是1975年拍攝1976年上映的《長徵組歌》電影版本;三是2009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在徵得《長徵組歌》歌詞作者蕭華的著作權繼承人王新蘭同意後再版的版本。
  • 上海歌劇院《長徵組歌》唱響SUFE...
    上海歌劇院《長徵組歌》唱響SUFE校園 2020-10-14 1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願長徵精神代代相傳 訪《長徵組歌》首唱賈世駿
    願長徵精神代代相傳 訪《長徵組歌》首唱賈世駿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18日 09:57:46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人物簡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過雪山草地」篇章的首唱演員,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七律·長徵」篇章的首唱演員。
  • 傳承紅色經典,上音復排《長徵組歌》
    紅軍急切上徵途,戰略轉移去遠方。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緊緊握住紅軍的手,親人何時返故鄉?」這幾天,上海音樂學院排演中心燈火不熄,師生們正在緊張復排紅色經典《長徵組歌》,備戰10月15日在上音歌劇院的演出。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說,復排《長徵組歌》的過程,就是希望今天的95後、00後能夠學習革命精神,繼續奮鬥不息,「這是當代年輕人向那一代年輕人的致敬」。
  • 長徵組歌背後的故事
    周恩來請歌唱家教他《長徵組歌》周恩來非常喜歡《長徵組歌》,曾多次把作曲者和歌唱演員請來,聽他們演唱。雖然總理熟知《長徵組歌》中的每一段歌詞,每一處表演,他還是專門請歌唱家教他。歌唱家賈世駿回憶:1966年的一天晚上,在人民大會堂周總理見到我,說你再教我唱《過雪山草地》吧!當時陳毅、譚震林等也在場。
  • 《長徵組歌》創作全過程
    這時,我和「解放軍歌曲」編輯部的一位同志一道去杭州,請蕭華同志聽由他寫詞的幾個隊列歌曲的試唱錄音。就在這次,他當面交代我們:「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的幾位作曲的同志,對民族形式比較熟悉,寫了不少群眾熱愛的歌曲。他們又有一批較好的獨唱演員。先請他們對長徵組詩譜出一個比較通俗、易學易唱、具有民族特點的曲子,爭取明年『七一』或『八一』演出,以紀念紅軍長徵30周年。」
  • 新時代版《長徵組歌》首演上音歌劇院 主創團隊:在新時代繼續播種...
    央廣網上海10月16日消息(記者唐奇雲)上海音樂學院經典復排作品、「四史」學習教育系列——新時代版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昨晚(15 10月15日,新時代版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央廣網發 上海音樂學院供圖) 《長徵組歌
  • "戰友"來滬重唱《長徵組歌》 新人駕馭原版力求原汁原味
    東方網6月15日消息:曾經讓幾代中國觀眾熱血沸騰的《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將在問世近40年後再度以最經典的原版獻演上海。記者昨天獲悉,為紀念建黨83周年和迎接中國工農紅軍長徵70周年,由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宣傳部主辦、由首演這部巨作的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傾力出演的《長徵組歌》上海演出,將於6月30日亮相上海大舞臺。
  • 上海音樂學院「青春版」《長徵組歌》在滬首演
    10月15日,上海音樂學院師生在上音歌劇院演出《長徵組歌》。 當日,上海音樂學院復排《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當晚的「青春版」的演出由上海音樂學院師生擔綱演出。當日,上海音樂學院復排《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當晚的「青春版」的演出由上海音樂學院師生擔綱演出。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在1965年首次公演,是我國音樂界的紅色經典之一,2020年是《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 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 百名退休老幹部八個月精心排練《長徵組歌》震撼遷安
    7月30日,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合唱音樂會在遷安廣播電視臺一號演播大廳精彩上演,100餘名退休老幹部為現場觀眾演繹了一場氣勢磅礴的紅色經典音樂史詩。
  • 《長徵組歌》誕生記
    經過幾個月的反覆琢磨推敲,蕭華終於完成了長徵組詩的創作。初稿寫出後,又經過近10次的反覆修改,最終決定以毛主席《七律·長徵》詩的第一句「紅軍不怕遠徵難」為這組組詩命題。  一唱走紅  1964年11月中旬,蕭華把為長徵組詩譜曲的任務,交給了總政歌舞團和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分別組成《長徵組歌》譜曲創作的兩套班子。  1965年4月下旬,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的幾位作曲家帶著已經譜好的十首歌曲,來到杭州向蕭華逐段試唱。
  • 《長徵組歌》竟遭「惡搞」(組圖)
    近日,一系列惡搞《長徵組歌》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經典紅歌成了流行歌曲的背景畫面,馬國光成了搖滾、動漫歌手,對此,原唱者之一的耿蓮鳳借本報呼籲「《長徵組歌》不能亂動,不能拿來好玩」。  現在搜索「紅軍」二字,你將看到的不是歷史資料,而是「紅軍版《beat it》」、「紅軍版《忍者》」、「紅軍版《嘻唰唰》」等視頻連結,甚至曾有「紅軍版陳冠希《還記得我嗎》」。
  •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當代年輕人能唱出那時的堅定步伐嗎?
    國慶長假期間,為了復排紅色經典《長徵組歌》,上海音樂學院排演中心一刻不停。為了更了解那段崢嶸歲月,每個師生的手機裡都存有一個「中國工農紅軍轉移路線文字腳本」的表格。 排練啟動前 ▲ 當代年輕人用心感受那一代年輕人的堅定步伐。
  • 與《長徵組歌》一同走過40年
    晨耕3人和後調來的唐訶,赴杭州向正在養病的肖華匯報《長徵組歌》的創作進況。    4個男軍人邊說邊比劃邊唱,當匯報到合唱段落時,唐訶唱女高音,遇秋唱女低音,晨耕唱男高音,生茂唱男低音。一番演唱,肖華聽後連連點頭。接下來,這位紅小鬼出身的將軍詩人不顧疾病纏身,抽出了10個上午給他們4個人「上課」。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雖然聽過多遍,可從將軍口中說出,卻是「別有一番風情」。
  • 《長徵組歌》逆境中高唱革命理想 哪位男高音至今無人超越?
    這是《長徵組歌》第六曲,《過雪山草地》中的兩句歌詞。這也幾乎是整部《長徵組歌》中最廣為人知的兩句歌詞。鋼鐵一般的紅軍戰士,在缺衣少糧的情況下,靠著堅定的革命信念跨雪山、過草地,在生命禁區中創造了奇蹟。誰是《過雪山草地》最大的功臣?跨雪山、過草地,是紅軍在二萬五千裡長徵中的又一個創舉。《長徵組歌》第六曲,便是描寫的這一段歷史。說起《過雪山草地》,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男高音演唱家賈世駿。其實,這一曲的譜曲也非常精彩,堪稱點睛之筆。
  • 獻禮建黨百年,上音復排《長徵組歌》重溫革命史詩
    2020年恰逢《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重要指示,上海音樂學院今日宣布將復排這部經典,打造新時代版《長徵組歌》,演出將於10月15日首演於上音歌劇院。師生同臺,在傳承中創新經典《長徵組歌》是肖華上將作詞、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組織晨耕、生茂、唐訶、遇秋等四位著名作曲家合作譜曲的大型聲樂套曲。1964年開始創作,1965年正式公演、引發轟動,並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以大合唱的形式描摹中央紅軍從江西到陝北的長徵路,是一部匯集不同地域民族音樂曲調的紅色經典。
  • 江西銀行廣州分行舉辦「紅韻流金一新長徵 我們再出發」長徵組歌...
    紅軍急切上徵途,戰略轉移去遠方。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緊緊握住紅軍的手,親人何時返故鄉?」2020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也是《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嘹亮的歌聲,激勵在場所有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聽《長徵組歌》指揮蔣燮斌講親歷故事
    一路長徵一路歌8  聽《長徵組歌》指揮蔣燮斌講親歷故事  很多觀眾都有一個疑問,在《到吳起鎮》中,紅軍就已經突破臘子口天險,勝利到達了陝北。為何在第八曲《祝捷》中,紅軍又遇到了敵人呢?  「長途跋涉足未穩,敵人圍攻形勢緊。」紅軍剛剛結束萬裡的長途跋涉抵達陝北,敵人便聞風而至,妄圖趁紅軍立足未穩之際,將紅軍消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