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版《長徵組歌》首演上音歌劇院 主創團隊:在新時代繼續播種...

2020-12-23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016日消息(記者唐奇雲)上海音樂學院經典復排作品、「四史」學習教育系列——新時代版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15在上音歌劇院隆重首演。15日至17日,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領銜的「群星版」和優秀青年師生參與的「青春版」,將先後登臺,獻上3場「首演系列」回饋社會。首演過後,這部作品還將在全市走進高校、機關巡演,並將於明年重走長徵路,獻禮建黨百年。

 

10月15日,新時代版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央廣網發 上海音樂學院供圖)

 《長徵組歌》首演引共鳴

  「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

  15日晚,當新時代版《長徵組歌》的第一曲《告別》在上音歌劇院舞臺上朗誦時,臺上臺下盡皆動容。蔡程昱、方書劍等優秀青年學生參與的「青春版」,絲毫不因為年輕而缺少感染力。

  作為中國音樂史上的一部重量級紅色經典,已經「55周歲」的《長徵組歌》,感染過一代又一代的國人。當初,它的誕生,就是參與過長徵的肖華上將,將沿途經歷和感悟回憶出來寫成詩歌,再由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組織晨耕、生茂、唐訶、遇秋等四位著名作曲家合作譜曲完成的。長徵精神,成為這部大型聲樂套曲感染人的內核。

  在此前接受採訪時廖昌永曾說,用音樂來講故事,用音樂來講紅色傳承,是上音的優勢和特色。廖昌永發現,同學們非常願意聽故事,「我們復排時,其實第一個定位就是當代的年輕人向那一代年輕人致敬,是那一代年輕人拿生命、用鮮血、對革命信念的堅持,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

  這樣復排的版本,也因此能夠像幾十年前的經典版本首演時一樣,直擊人心首演不負眾望。「太震撼了!」觀眾吳小姐說,「我就是衝著《長徵組歌》來的,結果沒想到,舞臺效果會這麼棒,有一種看電影的感覺,更重要的是,真的會被先輩們的革命樂觀主義所感染,覺得現實中的一點點小挫折算什麼。這也算是我們自己應該繼承的新時代長徵精神吧!」

  據介紹,15日至17日連續三場的「首演系列」,廖昌永領銜的「群星版」將在最後一天壓軸登場。長徵精神的傳承,和上音薪火相傳的傳統,將在這三天的上音歌劇院,完成一次跨越幾個時代的握手。

10月15日,新時代版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央廣網發 上海音樂學院供圖)

集全校之力打造高水準復排

  作為一部採集不同地域民族音樂曲調的集大成紅色經典,《長徵組歌》自誕生以來,就受到了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心與厚愛。珠玉在前,上音會復排出怎樣的水準?

  「六個系,全學科,全員上陣,我們是集全校之力,來復排的這部偉大作品。」出品人、總策劃、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徐旭透露,上音對此次復排高度重視,將它作為「上音獻禮建黨百年系列重大活動」之一打造的。

  製作人尤繼一告訴記者:「作為獻禮建黨百年的重要項目,我們一開始就決定,新時代版一方面原汁原味保持了作品的經典風貌,另一方面根據新時代的特徵做出了適當的創新,體現上音特色,融入上音的學術和實踐優勢。」

  尤繼一透露,上音的新時代版首先新在跨越時空這四個字「 1934年10月,一群平均年齡20多歲年青人,告別瑞金根據地父老鄉親,走上長徵之路……80多年後的同齡人是如何跨越時空,在精神上、心靈上靠近那個年代長徵的同齡人?從而了解、體會這種壯舉,隔空學習、致敬?走好自己的長徵路。這是主幹,是內在!」

  而在舞臺呈現上,保留60年代經典版經典元素的同時,上音的新時代版也做了不少創新,體現了上音在學科建設方面新的努力。尤繼一新服裝的一個細節舉例「左手臂上紅條、紅袖章做了縮小再現,而胸口和女生領結上,都加了上音的logo,點出上音版的主題和主幹:跨越時空,致敬前輩同齡人。」

  另一方面,作為整臺演出的「基座」,交響樂團和合唱團的作用不可或缺。管弦系主任劉照陸透露,首演臺上觀眾看到的只有100人的樂團,但實際上樂團在底下的排練是有150多人,「比演出要求的編制多了一倍,但我們不分AB角,做這樣的準備,一個是讓所有的學生受到教育和長徵精神的薰陶,還有一個就是為後續『重走長徵路』的巡演做準備。」

  在首演中登臺的聲歌系學生蔡程昱,領唱了《過雪山草地》一段。「紅軍不怕遠徵難」,蔡程昱說,為了在舞臺上表現好,同學們都在背後做了很多的功課,既有演唱技巧專業上的,更有在歷史背景方面的思考和琢磨。「整個創排背景,包括當時紅軍長徵的歷史,歌詞傳播,整個音樂結構的部分等。」

  而在《四渡赤水出奇兵》中領唱的音樂戲劇系學生方書劍,在登臺之前特意發了一條微博,「我在等一個振奮人心的夜晚」。他告訴記者:「昨天我們內部演出,我在臺下和大家一起觀看的時候,熱淚盈眶。我就在想,明天我自己站上這個舞臺,我會怎樣才能充分演繹出偉大的長徵精神?這部經典的作品,其實已經被很多的樂團、藝術家演繹過了,如今我們上音集全院之力去共同完成的這件事,我能夠參與到其中,而且今天是首演場,我身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

在傳承中感受歷史的力量

  復排長徵組歌這樣一部重磅作品,除了回饋社會、提供高水準文化食糧,上音更期待的,是能讓青年師生們在傳承中感受歷史的力量,在新時代也擁有熱血青春。

  上音方面表示,新時代版《長徵組歌》在復排過程中,還在劇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以多元方式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堂」「藝術實踐思政」,使全體參演師生、全院廣大師生接受了一次偉大長徵精神的心靈洗禮、一次鮮活生動的「四史」教育,更加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在此前的探班中可以看到,所有參演師生的手機裡,都存有一個「中國工農紅軍轉移路線文字腳本」的表格,這些就是劇組的創新——對太年輕的孩子們來說,只在書本裡學過的「常識」,遠沒有細細剖開的一個個鮮活長徵故事更能打動人。聲歌系主任方瓊一直在指導學生們怎麼才能唱得更加情深意切:「我們希望,在學習排練過程中,所有演職人員也都要發揚長徵精神,將艱苦卓絕,對勝利充滿信心的必勝信念,始終植入當下。」

  作為一部史詩級的作品,主創團隊也非常嚴謹地對待從創作到排練涉及到的每一處史實。劇組特意邀請黨史專家李琪、揚元華擔任黨史顧問。原市委宣傳部李琪副部長在舞臺視覺呈現、《啟》和《望》兩個篇章,甚至親筆寫了寶貴的指導意見。

  這些努力,皆有成效。上音音樂學系系主任王丹丹在觀看了演出後感慨:「聲樂套曲《長徵組歌》是一曲激情澎湃的英雄頌歌,以毛主席的詩歌為敘事線索,聚焦幾個關鍵場景與事件如遵義會議、四渡赤水、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直至祝捷與大會師,寫實性地謳歌了長徵的史無前例,偉大勝利。中國革命史中這濃墨重彩的一筆,今晚由上海音樂學院的師生們共同演繹,交響樂隊融合民族器樂,詩詞朗誦媲美歌曲合唱,美聲詠嘆聯袂民聲吟哦,動生影像疊置流態音聲,新版本的跨界融匯著實引人入勝!對於上音的青年學習們來說,還有比這親身演繹、深入探索的形式更好的『四史』教育嗎?」

  深入學習之後,師生們也將隨新時代版《長徵組歌》踏上新時代的長徵路——上音方面透露,首演過後,新時代版《長徵組歌》就將開始在全市範圍內的巡演,明年的「重走長徵路」也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接洽中,讓新時代青年人傳承的「長徵精神」繼續「播種」,被上音視為「責任」。

相關焦點

  • 上海音樂學院「青春版」《長徵組歌》在滬首演
    10月15日,上海音樂學院師生在上音歌劇院演出《長徵組歌》。 當日,上海音樂學院復排《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當晚的「青春版」的演出由上海音樂學院師生擔綱演出。當日,上海音樂學院復排《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當晚的「青春版」的演出由上海音樂學院師生擔綱演出。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在1965年首次公演,是我國音樂界的紅色經典之一,2020年是《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 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 傳承紅色經典,上音復排《長徵組歌》
    這幾天,上海音樂學院排演中心燈火不熄,師生們正在緊張復排紅色經典《長徵組歌》,備戰10月15日在上音歌劇院的演出。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說,復排《長徵組歌》的過程,就是希望今天的95後、00後能夠學習革命精神,繼續奮鬥不息,「這是當代年輕人向那一代年輕人的致敬」。
  • 獻禮建黨百年,上音復排《長徵組歌》重溫革命史詩
    2020年恰逢《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重要指示,上海音樂學院今日宣布將復排這部經典,打造新時代版《長徵組歌》,演出將於10月15日首演於上音歌劇院。據悉,上海音樂學院以師生結合方式復排並創新打造新時代版《長徵組歌》,是一部「師生同臺傳承紅色經典,發揚時代風貌」的演出。不僅有著名歌唱家方瓊、黃英,民樂演奏家劉英,霍永剛、陳春園,打擊樂演奏家楊茹文等上音名師,更有王藝菲、方書劍、蔡程昱等上音優秀學子,讓演出更顯青春力量。
  • 上海歌劇院再演《長徵組歌》
    兩萬五千裡長徵是中國近代史上無可複製、獨一無二的偉大壯舉,是解救中國共產黨於危難、守住紅色火種、贏得最終勝利的關鍵轉折。而上海歌劇院的前身新安旅行團的「小好漢」們也曾經歷時17年行走五萬多裡宣傳抗日。鄧穎超曾題詩一首送給新安旅行團,將「新旅」的足跡和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相提並論,這是對「新旅」極高的評價。
  •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唱響「上音品牌」 | 上音歌劇院一周歲生快
    首演今天,恰逢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上音歌劇院邀請了與歌劇院同一天生日的會員前來觀看演出,還為到場的觀眾精心準備了鮮花和極富紀念意義的一周年紀念票,共度一個難忘的生日。2019年9月15日,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成功上演,拉開上音歌劇院精彩面世的序幕。
  •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當代年輕人能唱出那時的堅定步伐嗎?
    長徵路線3D繪 2020年是《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上海音樂學院以師生結合方式復排並創新打造新時代版《長徵組歌》。 「坦率地說,這些孩子已經離那個歷史時代有點遠了,這樣一來,初唱的時候,他們沒有太充沛的情感,力量源泉還很缺乏。」這是方瓊最初的印象。
  • 上海歌劇院排演《長徵組歌》:唱出那個時代的那股勁
    時隔15年,上海歌劇院再次排演全版《長徵組歌》。這部誕生於1965年的恢弘巨作,成為描繪長徵圖景、歌頌長徵精神的時代強音,一經公演,《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經典唱段便傳唱不衰。8月1日,上海歌劇院以近170人的龐大陣容在上海大劇院登臺。演員們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排演這部紅色經典,其中不少都是80後、90後。但他們穿上與1965年公演版一樣的紅軍服站上舞臺,希望還原那個時代的樣貌,傳承那個時代的精神。力求恢復原貌,兼顧各版本優點《長徵組歌》歌詞來自開國上將肖華回憶長徵經歷寫下的12首詩作中的10首。
  • 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唱響
    9月15日晚,「經典歌劇選萃之夜」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唱響。音樂會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周小燕歌劇中心製作,集合上音聲歌系優秀的師生聯袂登臺,不僅是上音「雲上音」系列的重要演出之一,也是集合上音各方資源聯合推出的「上音製造」品牌演出。
  • 上海歌劇院《長徵組歌》唱響SUFE...
    今年是《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這部誕生於1965年的恢弘巨作,上千次地在祖國大江南北和海外唱響,成為描繪長徵圖景、歌頌長徵精神的時代強音。演出指揮、著名指揮家林友聲表示,2016年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上海歌劇院重新復排製作《長徵組歌》,在還原首演版本的基礎上博採眾長。時隔4年之後,應上海財經大學邀請,上海歌劇院以音樂會版的形式再度呈現這一激情澎湃的力作,又對部分細節進行了微調,力求音響聲效、舞臺細節的完美呈現,向「不怕遠徵難」的革命英雄致敬!
  • 紅軍將領後代與上海歌劇院演員同唱《長徵組歌》
    原標題: 紅軍將領後代與上海歌劇院演員同唱《長徵組歌》  >>>專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歌聲中重回激情歲月。10月20日晚,上海歌劇院今年復排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響徹上海音樂廳。這一次,上海歌劇院攜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邀請了周恩來侄女周秉德、賀龍之女賀曉明、陳毅之子陳小魯等十餘位紅軍將領後代一同觀看演出。
  •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重溫革命史詩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重溫革命史詩 汪蘇瀧搭檔張軍演繹現代版《桃花扇》8月1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將播出第十一期。正值《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王宏偉攜手老戰友合唱藝術團激昂唱響《長徵組歌》,致敬不朽的紅色經典;汪蘇瀧跨界搭檔張軍,創新詮釋傳奇劇本《桃花扇》;李昕融一家暖心合唱《池上·你笑起來真好看》;黃天信、鄧堃蓉帶來《錦繡成都》盡展天府風情;AK人聲組合用阿卡貝拉唱響荀子名篇《勸學》。
  • 上音歌劇院迎來周歲生日,500多觀眾歡度「經典歌劇選萃之夜」
    首演之日,恰逢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之際,上音歌劇院邀請了14名與歌劇院同一天生日的會員前來觀看演出,還為到場的觀眾精心準備了鮮花和極富紀念意義的一周年紀念票,共度一個難忘的生日。2019年9月15日,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成功上演,拉開了上音歌劇院與公眾見面的序幕。隨後,上音歌劇院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主陣地承接了13臺23場演出,分量最重的是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兩臺歌劇《魔笛》和《假扮園丁的姑娘》。
  • 上音歌劇院今夜啟用 首演原創歌劇《賀綠汀》
    )全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今夜啟用,首演原創歌劇《賀綠汀》。  上音歌劇院由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法國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 「音」為有你,「藝」猶未盡,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2019年9月15日,一座上海的文化新地標——坐落於汾陽路淮海中路,衡複音樂街區的上音歌劇院,由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成功上演,拉開了上音歌劇院精彩面世的序幕。
  • 《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再度唱響!今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邀您...
    今晚八點檔CCTV-1《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十一期精彩繼續一起和詩以歌,傳唱經典《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再度唱響>汪蘇瀧搭檔張軍創新詮釋《桃花扇》1965年8月1日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30周年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在北京人民劇場成功舉行首場演出引起強烈反響
  • 《長徵組歌》從老觀眾中尋找有緣人
    對於許多人來說,《長徵組歌》意味著一段不同尋常的回憶。這部創造了總演出場次超過1000場、連演四十年而長盛不衰輝煌的紅色經典,4月29日、30日、5月1日將以原汁原味再度公演的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新老觀眾極大的熱情關注。  據本次演出的共同主辦單位世紀劇院介紹,自新版《長徵組歌》公演的消息發布以來,演出熱線電話一直響個不停。
  • 《長徵組歌》誕生記
    長徵精神,民族之魂;《長徵組歌》,盛演不衰。自問世以來,《長徵組歌》就顯示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傳遍大江南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長徵組歌》誕生記  劉子君、馬藝、李兵峰  2007年7月,香港回歸10周年,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與香港合唱團在港聯合演出《長徵組歌》大型合唱音樂會,引起巨大轟動。
  • 《長徵組歌》背後的故事
    我從小愛唱《長徵組歌》,每每唱起它就有一種昂揚和振奮的力量。這不僅僅緣於《長徵組歌》的魅力,還由於受《長徵組歌》的首任指揮唐江表叔的影響。 我珍藏了唐江表叔送給我的3個版本的《長徵組歌》:一是1965年《長徵組歌》公演時的原創版本;二是1975年拍攝1976年上映的《長徵組歌》電影版本;三是2009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在徵得《長徵組歌》歌詞作者蕭華的著作權繼承人王新蘭同意後再版的版本。
  • 長徵組歌背後的故事
    1965年8月1日,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歌舞團在北京首演《長徵組歌》,頓時轟動全國。這是繼《黃河大合唱》後,在中國舞臺上演出場次最多的大型音樂組曲,並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 "戰友"來滬重唱《長徵組歌》 新人駕馭原版力求原汁原味
    東方網6月15日消息:曾經讓幾代中國觀眾熱血沸騰的《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將在問世近40年後再度以最經典的原版獻演上海。記者昨天獲悉,為紀念建黨83周年和迎接中國工農紅軍長徵70周年,由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宣傳部主辦、由首演這部巨作的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傾力出演的《長徵組歌》上海演出,將於6月30日亮相上海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