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尚見天子可不跪,我見佛能否不拜?和尚一語他頓時大笑

2020-12-14 漫步人生i

朱元璋:和尚見天子可不跪,我見佛能否不拜?和尚一語他頓時大笑

佛教在我國的流傳的時間可是一點也不短了,並且千百年來一直都受到很多帝王的推崇。就到現在為止,佛教在我國的地位依然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因為,佛教其實在某些方面是和我國傳承千年的儒家思想有一些相似的,身份不分高低貴賤,講究仁愛寬容,懂得感恩等等。並且釋迦牟尼和孔子兩個人是同一時期的人物,只不過釋迦牟尼比孔子要大14歲!

自古以來封建帝王之家和佛教也是有著極大的淵源了,很多帝王都會興建佛教,崇尚禮佛之風等等。而對於佛家弟子,面見帝王的時候是不用下跪的,有人說這是因為佛家子弟是「神」的門徒,而天子不過是人間的掌管著。人間的掌管者是沒有辦法統領神的門徒的。但是皇帝卻在寺廟裡面,必須下跪拜神。這樣一來,在歷史上也就出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了!

我們都知道明朝皇帝朱元璋吧!他小時候父母早亡,大哥也去世的早,後來元朝時期賦稅繁重所以無奈之下,他和自己二哥還有自己的大嫂和小侄子,分散逃路了。後來,朱元璋無奈之下投奔到了寺廟當了幾天的和尚。登基之後的朱元璋一次也是出宮巡察,在路過寶頂寺的時候,他也來到了寺廟之中。在寺廟裡面朱元璋問主持:「和尚見天子可以不跪,那麼我見佛祖是否也可以不拜呢?」

這是一個非常有難度的問題,住持一下子慌了神不知如何作答。這時候寺廟裡面有一個小和尚,名字叫做「淨山」。他看到住持一直都不知如何回答時,他主動站出來說:「皇上貴為天子,是人間的統治者,管理著天下百姓疾苦富足。而佛教當年從天竺流傳如東土,已數百年之久了,現在的佛怎麼用拜以前的佛呢?」聽完之後,朱元璋頓時大笑,非常的高興。

「天子亦佛」,不僅掌管人間也是掌管著天間,現在一切疾苦富足都是朱元璋說了算,佛又能如何?不過一切都是信仰的空象罷了!說得難聽一點,這個馬屁實在是拍到了馬臉上了,溫熱的讓朱元璋覺得舒服!朱元璋也是下旨,擴建寶頂寺,讓他們光推佛法拯救眾生!

相關焦點

  • 虛雲老和尚朝拜五臺山,三步一拜感動文殊菩薩前來接引
    光緒年(1882年),和尚深感出家以來,道業無成,生起慚愧之心。又念及父母的辛勞及母親的早逝,為報父母之恩,決定從普陀山出發,發心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虛雲和尚一路稱念菩薩聖號,三步一拜,至光緒九年(1883),拜至黃河鐵卸渡,又過光五陵。臘月初二,和尚渡過黃河,天色已晚,四無人煙,不敢前行。虛雲和尚見路旁有一擺小攤用的茅棚,尚無人居。便決定在此暫住歇腳。
  • 和尚做了一首讚美詩向朱元璋示好,卻為何落得個人頭落地
    那麼明朝的一個文字獄的例子,真是讓人無語了。為什麼呢?因為本來是拍馬屁的,拍到馬蹄子上了。明代的開國太祖朱元璋曾當過和尚,這天下人都知道,但他偏偏就忌諱這段往事。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喜歡和僧道們交流暢談。朱元璋在席間看到和尚留了濃密的鬍子,於是調侃道:「你既然已看破世間紅塵,要做到六根清淨,為何只剃頭髮不剃鬍子呢?」和尚答道:「剃頭是為六根清淨,遵依佛門清規,但剃鬚不在所禁之列,故留之以顯男子之氣概。」這話讓朱元璋老大不快,他聯想到自己當和尚的時候,把鬍子也剃了。
  • 朱元璋去少林寺問:朕也要下跪?方丈說了「8個字」,救了全寺人
    因為天災人禍,17歲的朱元璋在皇覺寺當和尚也不能維持生計了,於是只好隨眾師兄們離開寺廟,開始過了乞討的生活。 然而,就在這時,他突然想到他現在是一國之君,真龍天子,真龍天子給佛祖下跪成何體統。 朱元璋為此猶豫不決,於是便問方丈:「朕需要下跪嗎?」
  • 朱元璋問少林寺方丈:朕需要跪嗎?方丈一句話救了全寺的性命
    導語:朱元璋問少林寺方丈: 朕需要跪嗎?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不幸雙亡,而在逃亡的途中,朱元璋又與哥哥嫂子們走散了,走投無路之下,朱元璋就去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剃度為僧做了小行童。後因為寺內也陷入了窮困潦倒的局面,高僧們便遣散了廟中弟子,讓他們下山去雲遊化緣,朱元璋便只好離開寺院託缽流浪,卻不知,他這一窮二白的去,來年便是九五之尊的回。
  • 朱元璋去寺廟拜佛,問方丈:朕要跪嗎?方丈機智回應救回全寺性命
    二、寺廟之中的問答朱元璋早年曾經做過一陣子和尚,他正是在當和尚時雲遊四方,認識了那些英雄豪傑,並深深的了解民間百姓的疾苦。或許是由於這個原因,朱元璋在稱帝之後對於佛教非常的信奉。寺廟當中的人也不敢怠慢,方丈帶著一群僧人立刻就出門迎接這位皇帝。朱元璋按照禮佛的禮儀,正打算向佛祖跪拜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原本微微彎曲的膝蓋,頓時再也跪不下去了。朱元璋想到的是,自己身為九五之尊的天子,真的像這樣一尊泥塑來跪拜嗎?
  • 宋慕新:佛源老和尚的「小故事」裡 藏著大智慧
    次日清晨,僧人正欲展具禮拜,老和尚將拐杖一伸,具恰好落在杖上。僧人俯身跪拜時,老和尚拐杖一挑,呼地一聲將具扔出好遠,振威一喝:「拜什麼拜!」僧人腦海一片空白,若有所悟,穿鞋拾具問訊而退。後有人問此僧:「怎麼不向老和尚發問?」僧人說:「老和尚真大善知識,手段威猛,當時一喝,滿腦子的問題全沒了!」有居士參訪佛源老和尚,問:「師父啊,禪宗三關是不是初關證空性,重關起妙有,牢關空有不二?」
  • 這位高僧,佛法高深,與諸位大和尚打機鋒,連皇帝都拜他為師
    當他還很年輕的時候,就通達《詩》、《書》等儒家經典;稍微大了些,他又窮究《史記》、《漢書》等七大史書。而且,他自打稍知人事之日起,便十分厭惡塵俗汙穢,而特別仰慕佛門淨土,一心想投身其中。後來,他終於辭別父母,來到德山寺,投身於清素和尚法座之下,削髮剃度。在德山寺,寶印禪師跟隨清素和尚學習、參究《華嚴起信論》,不多久,便完全參透了其中旨意。
  • 佛門耆宿 | 聖一老和尚
    收租時巧對土人云,汝等耕六祖田,我為六祖香燈,代為收租。若得六祖被蔭,吉祥如意。遂收榖四百擔。又復仁和尚為常住買榖三百擔,藏於倉庫。後為偽軍所封,師與維那師直往日軍軍營議論,得同意解封。翌晨眾僧從米倉挑榖回寺,偽軍與土匪隨後即至。米糧幸保不失,大眾始得飽餐。乙酉年(一九四五年)年初一,師代表南華寺到雲門向老和尚拜年。老和尚一見即道,聖一打跛你的腳。師心雲,糟糕糟糕。
  • 蘇軾見和尚有一幅荷花畫,十分想要,和尚:對出來就給你
    可妙空和尚都沒有答應,提筆在畫上寫了一聯,畫上荷花和尚畫。妙空笑著對大夥說,出家人財帛心淡薄, 要說賣,你出一百兩銀子我也不賣。我剛才出了一副上聯,誰要是對得出下聯,我願將此畫奉送。這可把大伙兒難住了,沒有一個人能對得上來。 只聽妙空和尚背後傳來說話聲,大和尚,可要說話算數呀!他回頭一看,臉上笑成一朵花兒啦。原來是大才子蘇軾來了。
  • 《虛構的和尚》 -- 野夫
    ——以上,是我虛構的一個和尚出家的故事。這個人是民國年間的一個軍官,久厭兵戈,忽然就出家了,這在那個還有道氣的中國,是常事。 二等到江山鼎革之年,這個寺廟周邊,頓時又變成了兩黨的孤臣孽子拼殺的戰場。剿匪的共軍和也要剿匪的國軍,都不免要隨時來叨擾這方淨土。來的人都想要請教師傅,這一帶有土匪活動嗎?
  • 《笑傲江湖》中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不戒和尚
    在《笑傲江湖》中,儀琳的爹不戒和尚是個另類的存在,他的存在就是插諢打科,嬉笑怒罵,天不怕,地不怕,敢為他人不敢為,卻唯獨怕老婆,疼惜女兒,同時,錚錚鐵骨,不是阿諛奉承的小人,可謂家庭幸福,夫妻和睦的上上人物。
  • 虛雲老和尚年譜 | 07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
    「可惜我在病。又是拜行。不能追隨先生。」文曰。「看你從去臘到今。拜路不多。那年能到。你身體又不好。決難進行。不必定拜。朝禮亦是一樣。」予曰。「先生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見母親。母為生我而死。父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辭官。而促壽。昊天罔極。耿耿數十年矣。特此發願朝山。求菩薩加被。願我父母脫苦。早生淨土。任他百難當前。非到聖境。死亦不敢退願也。」文曰。「你誠孝心堅固。也算難得。我今回山。
  • 給我來個小和尚:道法高深的大師,給小和尚算命全準!
    給我來個小和尚:道法高深的大師,給小和尚算命全準!小和尚和小狐狸下山玩耍,被一個算命的大叔攔住了,小和尚有點猶豫,因為他的師父說過,有很多擺攤算命的人都是為了騙錢,騙人是不對是。但是大師顯然身經百戰,他立刻反駁小和尚,他說自己是騙錢也不會找小和尚他們啊,順便套路了一句小和尚他們有沒有錢,小和尚老老實實的回答自己沒有錢。大師居然也不生氣,而是好脾氣的跟小和尚說,這樣自己就不是騙錢的了,而且他仔細的看了看小和尚,算了出來,小和尚那個說自己騙錢的師父也是沒有頭髮呢。
  • 老和尚圓寂後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寺廟將塑金身
    閩南網1月11日訊昨日上午,泉州晉江紫帽山上的普照寺,福厚老和尚的開缸儀式在此舉行,一個多月後,他的肉身將塑金身,泉州將再添一尊肉身佛。,13歲在泉州崇福寺剃度出家,拜妙月和尚為師。來自九華山的肉身佛製作服務隊的朱國勝和他的師傅,首先將封閉的牆體敲開,後進行開缸。  開缸後,見福厚老和尚肉身不腐,眉毛、鬍鬚隱約可見,他們將其從缸中請出後,稍微處理,供奉於祖堂內,供信眾瞻禮。  「福厚老和尚自三年半前坐缸、封缸,到今日開缸,可謂圓滿。」
  • 五蓮山這位和尚,為什麼拼了命也要見皇帝?
    今天推出系列第二篇——《拼命也要見皇帝的大和尚》。不說心空少年遊歷,遁入空門;也不說心空麋鹿之性,崇尚山野,歷三峽、過九江、出湖湘、涉洞庭、登衡嶽、九嶷以麓、零陵之野,棄南國大寺而不居;更不說心空鞍馬勞頓,往來京師,一生艱辛,全力護寺。單就那份拼命也要見皇帝的膽識,就足以讓人佩服。
  • 朱元璋不當和尚,卻參加義軍,建立大明王朝,因為這樣東西
    原來這封信是朱元璋發小湯和託人從濠州帶過來的,信中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先是感懷了一下往日貧苦和友情(他們不是當年一起給地主放牛,還一起把小牛給偷吃了嗎?),然後說自己已經帶了十來個兄弟投奔了濠州的義軍,並且屢立戰功,還當了官(千戶),現在每天和兄弟們一起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好不快活。
  • 此中有真意,蘇軾與和尚對聯趣談
    閒來無事,我也喜歡刷刷短視頻,我發現現在很多和尚、大師也在一些直播平臺混得風生水起,解惑渡人,妙哉,善哉,確實,做什麼都要講究個與時俱進,傳播佛法妙門亦是如此。忽然之間就想起了蘇子與和尚的一些趣事,所以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咱們權且樂呵樂呵,結個緣。
  • 竹林寺裡一個小和尚要上天
    老和尚吩咐小和尚去地裡耕作,自己卻在廟裡喝著涼茶,啃著西瓜。小和尚鬱悶地來到廟後的田裡,拿著鋤頭默默鋤地。一刻都不敢偷懶,如果被老和尚發現了,不免又是一頓訓斥,而且明天會有更多的活要幹。小和尚立馬羞紅了臉,自從進了竹林寺,寺裡只有一個老和尚,連女人都很少見,更何況是這麼美麗的姑娘呢。小和尚忙念幾句經文,穩住心神,裝作看不見的樣子,繼續鋤地了。那少女見小和尚不理她,也不氣惱,依然坐在田邊看他。連著好幾天,每當小和尚出來幹活,都會遇見少女在一旁盯著他看。而且只要小和尚回廟,少女也很快就不見了。
  •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朱元璋一路從窮苦百姓做到皇帝,頭號功臣就是他那不離不棄的妻子馬皇后。
  • 六祖慧能大師多次託夢, 召虛雲老和尚復興南華禪寺
    第二天,他將夢事告訴弟子觀本法師,並說:「看來我住世的因緣不久了!昨夜夢見六祖詔回去。」觀本法師聽後好言安慰說:「還不到時候的,早著呢!」至四月份的一天夜裡,一夜三次夢見六祖催回,虛雲老和尚覺得奇怪。不幾天,收到皈依弟子李漢魂將軍暨廣東省府當局來電,懇請駐錫中興曹溪南華禪寺,虛雲老和尚頓時明白:原來六祖是詔自己回南華禪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