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旅繪」被乾隆臨幸的千年古鎮,不能錯過的心怡的新沂

2021-01-09 尼小七的異想星球

是怎樣靈性十足的地方,讓乾隆爺念念不忘,六度南巡多次親臨,興之所至御賜「第一江山」名號。

蒲松齡先生寫就《聊齋志異》中的《三仙》,讓三仙洞成為眾人至此祈福求金榜題名的熱門地。

清宰相劉墉揮毫題寫,讀書煮春茶。清風徐來,書卷墨香同茶香繾綣氤氳。經歷過明前迷濛細雨,脆嫩茶尖兒在沸水中恣情舒展開來,滿透生活雅趣。

就這樣懷著滿腔期許,踏上了前往新沂的旅途。新怡地處蘇北,即使搭乘高鐵前往徐州後還得輾轉搭車轉往,也抵擋不了非得前往探尋一番的決心。

前往新沂的路途景色乏善可陳,所以當車窗外突然閃現過護城牆,我的精神頭突然就提起來。又駛過一座高聳眺望臺,兩面石壁上分別書:東望於海,北瞻泰岱,頗有幾分磅礴氣勢。

正歡喜觀望,車輛嘎吱停下,抵達龍舟驛,是第一晚停留的地方——龍舟驛。

踏進大門,是照壁旁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錦鯉遊弋。簷角飛翹,黛瓦磚牆躲在枝繁葉茂間,竟生了恍若身在江南的錯覺。

房間名是京杭大運河上的驛站地名,我住宿遷驛,不知夜晚會不會做一個鏢師俠客的江湖大夢。

放好行李,閒閒到近旁的窯灣古鎮溜達。

這座古鎮的命運同京杭大運河緊緊聯繫在一起。建制於唐,明清興盛,曾是運河航段重鎮,如今的自在安然是因為有這般底蘊託底。又穿行過樓舍林立的街巷,兜兜轉轉到窯灣碼頭,牌樓靜默昭示著往日的輝煌萬丈。

也是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將建制風貌、人文風情、民俗禮儀,歲時節令等一併吸取包容,造就了文化融匯奇景。

這也讓新沂人的性格裡承繼了包容性,古鎮內山西會館旁的廟宇是道教的式樣,卻跟關公也有關聯,也存在彩色玻璃在陽光下好看得耀眼的天主教堂,也就不甚稀奇了。

晚餐食用船菜。窯灣船菜連同淮揚菜和福建菜並稱窯灣菜餚三大菜系,尤以獨具特色的船菜不可錯過。

顧名思義,靠水吃水,船菜定然是與船只有關。舊日船菜是在船舶上享用。船夫在船頭撐竿,槳聲驚破月影。有人在撈新鮮河魚用於烹飪,旁側是貌美聲清的歌姬悠然吟著歌謠。佳餚除卻新鮮美味,還以色彩搭配美妙的高顏值取勝,更遑論加以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原理,入藥膳補氣養生,大有裨益。隨著運河漕運的興盛,享譽宮廷及海外,收到交口稱讚,流傳至今。

而今在同一輪明月下,我們就餐的地點從水上換至樓閣,不變的是一如即往鮮美誘人的佳餚,和推杯換盞言笑晏晏的融洽。

次日再赴古鎮,比昨日看得更詳盡了些。

看清眺望臺的另兩面石壁,寫的是「西顧彭城,南瞰淮泗」,加之「東望於海,北瞻泰岱」,簡明扼要道明地理位置。

鑽進眺望臺的肚子,竟然通往另一條街巷,也是窯灣主幹道。

宅院、會館、作坊、商行、貨棧、典當、碼頭……「日過檜帆千竿,夜泊舟船十裡」,昔日風貌穿越千年襲來,繁華不負「黃金水道金三角」和「蘇北小上海」的名號。

吳家院子、醬園店、大清窯灣郵政、民俗館,山西會館、典當鋪等一字排開,待我一一探訪。

吳家大院內,鮮活復刻許多清朝生活圖景,是尋覓舊時光模樣的好去處。

彼時甚少人能得見的閨閣,見證過多少少女的情懷和心事,現今卻能了了好奇的願。木床雕花精美,器具精巧,正豔羨不已,可當聽說昔日小姐幾乎不能隨意下樓,自在慣了的我也省了嚮往的心。

廚灶整潔好看,從前慢,劈柴生火,烹煮流香,對一蔬一食認真對待,一如對待人生一般。

吳家大院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吳家祖籍福建,後遷至窯灣,創立「吳洪興菸絲店」,憑藉經營菸絲發家,最為家大業大之時持有房屋五百多間,「吳半街」的名號可不是浪得虛名。

吳家老三當時在京城官至四品,曾奉旨前來窯灣賑災,特設行衙於此。便也得窺行衙風貌,忍不住輕輕拉長了音喚出「威——武——」

陳設有民俗禮儀模型,婚喪嫁娶,各色都能一一受教。

旁側不幾步是趙信隆醬園店。「前店後坊」的四進院落,備顯恢弘。

這裡製作甜油、醋、甜麵醬、醬菜等,尤以甜油為優。調料品們上至宮廷,下入尋常百姓家,在調劑口味的同時,也調劑了日子。

院落中堆砌好多巨大的缸,讓我不厚道地想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有的缸內是排列得整整齊齊的醬胚子,有的漚了滿缸黃豆,有的許已發酵完畢,透過缸上龍頭,深棕醬料就溪澗一般汩汩流淌出來。

我們日常唾手可得的醬料們,也是要歷經反覆工序,從選料、制胚、蒸煮、制曲,到發酵、曝曬、沉澱去浮、低溫消毒,每一步都馬虎不得,才得以以大功臣的身份輔助我們的飲食文化有滋有味,源遠流長。

若問起窯灣特產,不得不提及綠豆燒和雲片糕。

初聽綠豆燒以為是甜品,不想是酒,還是一款有故事的酒。

相傳清康熙年間,窯灣有萬茂酒坊,產「老瓦縫綠酒」。

時光白駒過隙流轉來到乾隆年間,皇宮後宰門守將馬從凱傳授秘方,加入多種珍貴藥材,有延年益壽保健功效。

釀出的酒曾金波綠色,進貢乾隆帝,帝心甚喜,賜名曰「綠豆燒」。

雲片糕則屬甜點了。口感同名字一樣綿軟如雲,滋潤細軟。絲絲甜卻不膩,是款很討喜的特色小食,一口一片根本停不下來。

下午前往馬陵山。

我要找的乾隆皇帝冊封「第一江山」和蒲松齡的三仙洞都在這裡,劉墉當年寫「讀書煮春茶」,也是在馬陵山頂乾隆行宮內宜園中,如今哪怕行宮不復,宜園不存,這段佳話確是千古流芳,美譽至今了。

「鍾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幾分」,是乾隆大大眼裡的馬陵山。

三仙洞中有蟹、蛇和蛤蟆三種靈物,最為靈驗,三仙劇透作文題目替寫精妙文章助錦鯉少年金榜提名,是蒲松齡大大的馬陵山。

在茶香散溢中開卷有益,嘖嘖實名為自己點讚,是劉墉大大的馬陵山。

那我的馬陵山呢。

陽光透過枝葉的罅隙,數道金光杵一般射下,整個人就籠罩在宛若恩賜的金色光暈裡。

光影本是幻術師。不知哪位妙人兒心念一動,造霧系統便在馬陵山安營紮寨,隔幾分鐘便會啟動一次。啟動之時,霧靄將道路充盈,濃度大時可見度甚至只有腳下。

搭配絕配的丁達爾光,很適合拍仙氣繚繞,小仙女和天兵天將下凡的大片兒啊。當姑娘似精靈若隱若現在霧裡,便一腳踏入幻境。

有一處鋪滿蓮花的小池,噴霧起時白茫茫將整池出水芙蓉隱沒。廊橋彎折橫跨,牌匾上寫「瑤池仙境」。嗯,就是同《新白娘子傳奇》裡為救許大官人白娘子擅闖求藥的西王母宮的煙霧繚繞雲遮霧罩一毛一樣呀。

再到駱馬湖看一場小日落,至閘頭魚湖濱漁村生態美食園享用好多魚的美味晚餐,回到氣派的戴斯酒店,便可以完美地結束這一天了。

第三天是奔跑的吃貨的一天沒錯了。

早餐地點選擇在了百年老店姜家辮子辣湯。

清光緒年間,扎著大辮子的姜洪俊還是每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叫賣辣湯的小夥子。因辣湯鮮美而聲名遠揚,人稱「辮子辣湯」。更是憑藉著這門手藝榮升御廚。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辣湯便經久流傳下來。

時至今日,還是能嘗到許是同過去味道相同的那碗辣湯,令人震驚的是辣湯的價格竟是親民便宜得惹人髮指。只需三元,便能享用到百年前的古早滋味哦。

辮子辣湯得用現金換小牌兒,換到手一元兩元三元五元價格不等的小牌子,再去換取食物。

性價比高到爆棚,不足十元,便能飽餐一頓,開啟元氣滿滿都一天。

隨後前往踢球山水蜜桃產業園。

水蜜桃林裡樹木約一人多高,踮踮腳便可摘到心儀的那枚桃子。

我的感受大概就跟進到蟠桃林裡的孫大聖差不多吧,就是這個也喜歡,那個也喜歡。

因為新沂水蜜桃個大形美,色豔味佳,富含多種維生素,且是被認證的「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呀。

阿湖葡萄園裡同樣碩果纍纍,紫紅寶綠的各色葡萄珠串一樣懸在藤架。

巨峰、夏黑、維多利亞、金手指、醉金香、巨玫瑰……品種同名兒一樣可迷人。

這是我的新沂。那你打算何時將新沂列入心願清單呀?

相關焦點

  • 遇見新沂,從此心怡!
    叮……新沂旅遊攻略,請查收!山中蒼松翠柏、茂林險峻,怪石嶙峋、鬼斧神工,盡顯大自然造化之妙,形勝之美,稱於江淮,被巡遊江南的乾隆皇帝稱為「第一江山」。不僅有秀美的山水風光,更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芳草萋萋,清風習習,是難得的休閒佳地。窯灣古鎮窯灣古鎮,千年水鄉,昔日之勝景猶在。
  • 乾隆南巡寫下「味極天下」的窯灣船菜,和新沂美景,你去過嗎?
    那宋時的京杭大運河前身的繁盛,那古時鐘吾古城的興榮,似乎跨越時空的承載,更名為「心怡」(新沂)之地,伴著一山一湖,帶著古鎮的韻,回望前世。古鎮窯灣 船幫漁火走進新沂,起初是帶著吃貨的心。相傳當年乾隆到新沂也吃過這道菜——魚湯泡米飯。在當地人的說法裡,「腰纏萬貫,都不如魚湯泡米飯」,可以看得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和「靠水吃水」的說法,在新沂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或許古時的新沂人就知道「授人予魚和授人予漁」的道理了吧。
  • 新沂何以讓人心怡
    2018年4月,新沂獲批省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2018-2020年),是蘇中、蘇北地區獲批的唯一的縣級市。近三年來,新沂聚焦戰略引領、雙向開放、產業布局、融合發展、營商環境、體制機制等六大領域開展試點工作,以點帶面形成突破。一組數據見證了改革成效。
  • 南北互通,心怡新沂 - 君瀾大飯店再入蘇北,攜手城投助力新沂
    南北互通,心怡新沂丨君瀾大飯店再入蘇北,攜手城投助力新沂宜居化,詩意化,一個令人心怡的城市新沂的歷史自水文化開啟,也因水的滋養而源遠流長。水給這片土地的人帶來了無限的靈動和生機。新沂處於中國整個東部的中部地區,這個地區能夠起到,承上啟下、輻射中原的作用。
  • 「旅遊達人」乾隆皇帝遊江蘇新沂馬陵山路線
    那乾隆皇帝絕對數一數二,他還真是一位閒不下來的主兒,喜好遊山玩水。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乾隆帝到江蘇新沂都遊玩了哪些景點吧!乾隆帝遊馬陵山路線圖1751年2月27日,乾隆十六年二月初二,龍臺-老虎窩-三仙湖-李存孝打虎處-仙人橋-三仙洞-七真巖洞-情緣洞1757年3月21日,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二,龍臺-泉潮律院-五華頂-落錢汪-山隱寺-永濟橋-梅花山-奶奶山1762年2月24日,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初一,龍臺-龍溝秘境-小龍溝-野菊溝-燭庸洞-大龍湖-黃巢關-仙境灣「旅遊達人」——乾隆皇帝
  • 「旅遊達人」乾隆皇帝遊江蘇新沂馬陵山路線
    那乾隆皇帝絕對數一數二,他還真是一位閒不下來的主兒,喜好遊山玩水。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乾隆帝到江蘇新沂都遊玩了哪些景點吧!-永濟橋-梅花山-奶奶山1762年2月24日,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初一,龍臺-龍溝秘境-小龍溝-野菊溝-燭庸洞-大龍湖-黃巢關-仙境灣「旅遊達人」——乾隆皇帝乾隆是個名副其實的旅遊達人,他是清朝旅遊次數最多的皇帝。
  • 乾隆的「神遊」之旅,收穫了哪些快樂?
    △盤山靜寄山莊貞觀遺宗遺址乾隆九年,乾隆帝興建「靜寄山莊」,一方面是謁陵的需要,另一方面用靜寄之名向祖父康熙靜寄山房為核心的避暑山莊致敬,接續對「人生如寄」的解釋。這時距離他第一次南巡還有七年的時間。乾隆十六年,乾隆帝首次南巡之後盤山行宮靜寄山莊迎來了「大規模」地添建。乾隆帝南巡之後對園林的寫意手法運用更為自如,這裡的「大規模」指的並不是園林本身施加的人工成分大,而是用一種點染山水的方式,以點晴之筆為大規模的山水賦予場所的精神。於是,盤山行宮裡增加了千尺雪、三潭印月、買賣街等寫意江南的景致,點綴在山莊的東西兩水澗,豐富了山莊的含義。
  • 上海郊野歷史古鎮之「南翔古鎮」
    「南翔古鎮」位於上海嘉定,是一個離市區有些距離的古鎮,不過好在乘坐地鐵11號線就可以達到,還算方便的。臨近過年了,早上的「南翔古鎮」人流並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附近的居民和部分遊客。對比上海的「七寶古鎮」「朱家角古鎮」,我個人更加喜歡「南翔古鎮」。
  • 不是青櫻,也不是魏瓔珞,她才是乾隆臨幸的第一個女人
    兩部電視劇都是講的清朝乾隆時期後宮的事情。兩個女主角,一個是青櫻,她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輝發那拉氏;一個是魏瓔珞,她的原型是魏佳氏,嘉慶皇帝的生母。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她們兩個人雖然不同時期受過乾隆的寵愛,但都不是乾隆皇帝臨幸的第一個女人。乾隆第一個寵幸的女人,是哲憫皇貴妃,她是富察氏。富察氏的出身不高,只是一個佐領的女兒。
  • 第一江山,江蘇北大門,江蘇新沂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新沂古稱鍾吾,位於江蘇省北部,地處江蘇、山東兩省交界處,華北平原南端,系徐州市下轄縣級市,是江蘇的正「北大門」,1952年以境內新開闢的新沂河得名。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花廳古文化就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發祥,這裡是北方大汶口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交流融匯的重要區域。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多次下榻於此,留下了「第一江山」的讚譽。
  • 去千年古鎮吃麻酥糖,喝枇杷酒!
    臨近元旦假期真的很適合短途出遊「小覓」用一個周末的時間「穿越」回千年古鎮!吃著麻酥糖喝著枇杷酒超愜意!圖文/窮遊錦囊 作者/天唱在杭州,有這麼一個地方。它遠離城市喧囂,卻隱秘城市之內。水陸輻輳、風帆梭織,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廣濟橋上環繞著綠水人家。
  • 靜謐悠然,一個不能錯過的千年古鎮,一個詩意棲居的好地方
    這個靜謐悠然的水鄉古鎮,讓我如痴如醉。也許,內心就是喜歡古鎮的悠久傳說和那份寧靜吧。走在古鎮的街巷裡,想著古鎮的古往,看著古鎮的今來,依舊古樸而恬靜,也很繁榮,「無錫後花園」是對古鎮最美的讚譽。歷史悠久的蕩口古鎮,是唯一坐擁湖光水色的江南古鎮。
  • 窯灣三寶,宋莊民宿……文旅局長推介這樣的新沂,誰不嚮往?
    5月1日上午,第五場直播地點選在了擁有「一山一湖一古鎮」的新沂。我為徐州代言·新沂篇·為新沂代言·逛窯灣古鎮,感受千年運河文化!新沂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卞光明為新沂旅遊代言。直播的第一站,一行人來到窯灣古鎮。
  • 夏天不能錯過!2019日本三大祭典之「京都祇園祭」完整攻略
    夏天來到京都,一定不能錯過最盛大、知名的祭典「祇園祭」。
  • 醉美新沂,心曠神怡
    (秀美新沂)新沂市的一山一湖一古鎮,是新沂旅遊的精髓,一山指的是馬陵山,湖是駱馬湖,古鎮是窖灣。景區風光山水秀麗,氣候怡人,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更有宿北大戰紀念亭、三仙洞、七真巖洞、司吾驛、乾隆行宮等多處名勝古蹟。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留下"鍾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幾分"的詩句,並御封為"第一江山"。馬陵山聖泉湖內盛產青蝦﹑銀魚﹑鱸魚﹑鰻魚等多種名貴淡水魚,魚類肉質鮮美,食後令人讚不絕口,被當地人親切的稱為"高塘水庫魚"。
  • 樓塔:以美為筆 繪就千年文旅新篇章
    原標題:樓塔:以美為筆 繪就千年文旅新篇章   「古韻樓塔,清水小鎮。」
  • 從古鎮到楓葉的徐州新沂,真的是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
    看慣了南方秋季的內斂含蓄,何不來徐州新沂,感受下北方秋季的磅礴大氣。看:從古鎮到楓葉的徐州新沂,真的是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天氣早已轉涼,路邊的楓葉熱情待你。窯灣古鎮的秋,美輪美奐,讓人心醉。這裡既有北方秋天的寧靜、沉穩;又具南方的纖弱、豔麗。
  • 「地方志」江蘇
    拙政園、寄暢園這樣的古典名園……周莊這樣的小橋流水人家……棲霞寺、寒山寺這樣的千年名剎,秋棲霞」棲霞山楓葉的美年年都有所不同乾隆六下江南有五次都住在棲霞寺中只因深秋的金陵四十八景描摹出了最經典的江南」這座枕水而眠的古鎮至今還保存著許多元、明、清時期的古石橋
  • 國色天香的牡丹,深得乾隆青睞
    牡丹色、香、韻三者俱全,被譽為「國色」、「花王」,是幸福美滿、吉祥富貴的象徵,也是歷代畫家喜愛的花鳥畫題材之一。在乾隆朝,乾隆皇帝常常以牡丹為表現題材,進行繪畫創作。清弘曆並蒂牡丹圖軸乾隆朝《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以下簡稱《總匯》)記載,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首領太監桂元交「御筆宣紙題畫牡丹一張,傳旨交啟祥宮裱掛軸一軸」;又記乾隆二十三年一月,太監胡世傑交「御筆宣紙牡丹畫二張,傳旨交如意館即速裱做掛軸二軸」;同年同月又記太監胡世傑交「御筆墨竹牡丹一張,傳旨將墨竹牡丹即速裱掛軸
  • 「農旅融合」新靚點,新沂稻田裡「長」出創意畫!
    近日,江蘇新沂棋盤鎮戚溝村50畝彩色水稻正伴隨初秋的陽光旺盛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