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一碗燴麵 | 豫記

2021-02-08 豫記

說起宣傳河南文化,其實我們也只做了比別人多一點點。更多的,是我們做不到的。我不能僅靠嘴上說說,動動筆,就讓別人了解河南是什麼樣的,河南人是什麼樣的。

 

但他們可以。發起全國創客大會的姜明、挽救洛陽城市建設的葉鵬、愛上胡辣湯的全國知名校長李建華、在海外做方言博主的王八銘。

 

甚至,他們其中有的不是河南人,卻在河南呆了30年、60年。他們是怎麼看待這片土地的?

 

王小米| © 撰文

 藍家夏夏 | © 版式



 

兩個不同領域的人

如何殊途同歸?

 

2015年11月9日,天明集團15樓會議室十幾個人圍坐一桌,姜明在首位,在這一天,他們做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冒險決定:辦一場全國性會議——中國創客領袖大會。

 

並且創造一個節日:「馬雲在浙江杭州創辦『雙11中國電商日』,我們希望在河南鄭州打造『雙12中國創客日』。」

 

河南姜明,不管走到哪裡,總想為河南和河南的企業家做點什麼,打造河南這塊品牌。

 

中國創客領袖大會持續召開了六屆,為河南創業凝聚了很大的氛圍,它被稱為中國創投界的奧斯卡,在創客裡面是最有影響力的活動。

 

同時,因為有了姜明,所以有了張仲景國醫大學的恢復重建;有了全球青年豫商領袖成長論壇;有了中原金融博物館;甚至結束了河南沒有雙層公交車的歷史。


 雙12中國創客節發起人姜明


紮根在河南的人們,用自己的努力去推動社會發展。

 

假如沒有一個老人的努力,你恐怕看到的龍門石窟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1980年代,龍門有著向市場化、娛樂化發展的趨勢,這與龍門的佛教文化氛圍很不和諧。葉鵬就寫了一篇文章《論龍門的荒涼化》,發表在《洛陽日報》的頭版。

 

葉鵬寫道:「龍門石窟只有一個,全世界只有一個,人類文明史上只有一個,永遠不會有了!它是洛陽的驕傲、中國的驕傲、世界的驕傲!對龍門石窟的保護和研究是第一位的,這是我們必須嚴格遵守的宏觀規則。」

 

今天看到的洛陽麗景門,也經歷過委屈。

 

洛陽重修了麗景門時,開發商老闆靈機一動,把「麗景門」寫成了「麗京門」,說是「這樣叫起來響亮」!葉鵬又寫文章,讓他把名字改過來。

 

「既想附麗歷史陳跡,喚起我們對歷史輝煌的記憶,就應改正過來,寫成『麗景門』才是正理。」

 

葉鵬和其夫人,圖/在洛陽


在洛陽,葉鵬才是最應該保護的珍貴遺產。

 

他是浙江人,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哥哥,1957年被劃為右派,下放到河南洛陽當老師,從小學一年級教起,一直到做了15年洛陽師範學院院長。他是河南省作協委員,也曾兼任洛陽市作協主席。

 

但他最關心的卻是洛陽的文物,是洛陽的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的關係。

 

沒有葉鵬,洛陽該變成什麼樣子。

 

姜明與葉鵬,也許並不相像,甚至他們八竿子打不著,但,對社會的責任感,大致相同。

 

 

「文化這東西,可大可小」

 

做文化號,我也總是在想,河南文化到底是什麼?他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賣紅薯的賣出去一個紅薯,別人說紅薯甜,他會很開心。

 

可是文化,別人又是怎麼感受到的?

 

前一陣子,我又見到了上次的採訪對象,李建華校長。

 

他跟我說,他現在每個星期都要去喝一次胡辣湯,不喝就不得勁。老家南京的朋友來了鄭州,他也請別人去喝胡辣湯。

 

鄭州艾瑞德國際學校校長李建華


不管他們愛喝不愛喝,他都告訴他們這是河南的特色,自己宛如一個老河南。

 

以前都說回南京,去鄭州,現在都說回鄭州,去南京。

 

他是全國知名的校長,從事教育行業已經30年了。 

 

來鄭州艾瑞德國際學校當校長之前,李建華已經是全國知名校長,而且還是江蘇省物型課程首批教育專家、南京市德育專家。

 

早在 10多年前,他曾辭去工作,就在中國民辦教育的第一航母南洋教育集團工作,後來再次回到公辦學校。

 

今年,是他來鄭州的當校長的第四個年頭,他說,他現在都以吃麵為主,從外地回鄭州,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碗燴麵。

 

南京的朋友都開玩笑說,你現在是河南人了。

 

李耘,豫記的作者之一,老家在陝西,自大學畢業便來到安陽,成了信陽女婿之後,在河南一呆就是30多年。

 

他的投稿裡,多半是在寫信陽的小縣城、菜市場、橋、臘肉,字裡行間儼然是一個老信陽人。


 李耘朋友圈裡的信陽生活


他說,在陝西老家的村裡,許多曾經逃荒過去的河南人,他們很能吃苦,也很勤奮聰明,村裡有個河南小夥,在那個年代琢磨做汽水。

 

真的到河南之後,他感覺又不同了:河南人就像一碗燴麵。

 

既有南方人的靈巧,又有北方人的質樸。

 

娶了個信陽媳婦之後,他在這片土地上定居,生活,徜徉,並成了新河南人。

 

此心安處是吾鄉。

 


候鳥一樣的河南人

永遠記得回家的路

 

而對於在這片土地上出生的人來說,無論飛往何處,這裡仍是他們最牽掛的地方。

 

張乃心,曾任央視記者,在美生活了七年,她說了一個故事。

 

在她跟丈夫移民出發的前一天晚上,他倆一夜沒睡著。

 

到半夜,夫妻倆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兒,起床對著東方磕頭。

 

看似神叨,但在複雜的心情衝擊下,人總會做些奇怪的事兒來表達強烈的情感。

 

身在澳洲的李偉利,原本與豫記毫無利益關係,加上桐哥的微信,一上來,她便直言「我想給你們贊助十件紅酒」「希望接受我的支持,一個老家河南人的支持」,並讓桐哥給她一個郵寄地址,「不然我還要打聽」。 這樣的熱情,讓人無法拒絕。 

 

李偉利和楊桐的聊天記錄


「出門在外的我們最怕別人說河南人不好,我們身在海外的人拼命維護河南人的形象。」發現與自己價值觀相同的豫記之後,她一直關注豫記的活動,不僅再次錄製視頻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和祝福,還通過各種方式聯繫我們,希望可以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去年,身在德國的劉秀麗不遠萬裡從法蘭克福到上海浦東,再從上海虹橋到鄭州,穿越半個地球,只為回家。而且,不僅人回來,還為家鄉的姐妹帶了禮物回來。

 

今年,正在日本繼續學業的小夥劉之洋聽說老家「這就是河南」活動的視頻招募信息,立馬錄製一條發回國內,訴說自己對家鄉的熱愛與眷戀。

 

還有澳中文化與經濟促進會的會長鄭志武,他雖然常年身在國外,但提起家鄉的歷史文化,比許多身在國內的人還要如數家珍……

 

在剛過去不久的豫記回家大會上,我們也迎來一個特殊的群體。

 

由於疫情影響,許多海外河南商會會長和中外文化交流使者都回到了國內。這些人,得知「這就是河南」的活動信息,紛紛主動要求參加。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38家商會和文化交流會的代表來到會場。

 

而一些不能前來的海外河南人,比如俄羅斯孔子文化促進會,提前十多天便發來賀信。

 

還有些則蹲守在直播屏幕前,雲參會。

 

比如王八銘,不顧溫哥華與北京15個小時的時差,硬是熬夜在8000公裡外,看完了4個小時的整場直播。

 

他們說,為了這片土地,他們願意儘自己所能。

 

再過兩天,豫記將邀請這些熱愛家鄉的人們一起,加入文化跨年夜,聚集熱情與深愛,分享這一年,家鄉的美好與遺憾。

 

12月31日

這就是河南·豫記文化跨年夜

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一億河南人本色裡的俠肝義膽!

南太行最珍貴的特產是什麼?


© THE END

投稿郵箱:yujimedia@163.com

   商務合作:salome1203(微信添加)

本帳號是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合記燴麵再漲價!一碗燴麵要19元,這個價位你能接受嗎?
    近日,關於燴麵的討論,又一次由它挑起:燴麵又漲價了。2020年1月14日,河南鄭州,合記燴麵(南大街店)。【事件】每到年初漲價1元,幾乎成了合記燴麵調價規律說起鄭州燴麵,合記燴麵是繞不開的品牌。【對比】鄭州一碗燴麵到底多少錢?區間在15元~20元鄭州的燴麵,也分「幫派」的。 合記和裕豐源是經典的羊肉燴麵。蕭記主打三鮮燴麵。西郊市民熱愛國棉四廠的咖喱燴麵。還有近兩三年新興起來方城熗鍋燴麵。煜豐汴京烤鴨等豫菜館,也都根據自己的品牌定位,一道改良版的燴麵也是必不可少的。
  • 啥是河南人?|豫記
    豫六一豫記過去,我親眼見過不少人,滿口河南普通話,卻說自己是安徽人、山東人、蘇北人。只有廝混得熟了,才會悄悄說上一句:老哥,俺也是駐馬店類。民以食為天,老鄉聚會,最頭疼莫過於去哪找河南菜。河南人家、鄭記燴麵、董記燴麵,還有棠下村那條街上的各種小攤兒,總讓人既愛又恨。但凡吃過的,沒有不罵廚子的;罵他們做的菜不正宗,罵過之後,過不了幾天,又臊眉耷眼地去吃。
  • 啥是河南人? | 豫記
    民以食為天,老鄉聚會,最頭疼莫過於去哪找河南菜。 河南人家、鄭記燴麵、董記燴麵,還有棠下村那條街上的各種小攤兒,總讓人既愛又恨。 但凡吃過的,沒有不罵廚子的;罵他們做的菜不正宗,罵過之後,過不了幾天,又臊眉耷眼地去吃。吃完,還忍不住打包帶點兒回家。
  • 正宗河南味,京城河南燴麵攻略(附名單)!
    對於河南人來說,來上一碗熱乎乎的燴麵,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念想。一隻大碗,一碗鮮羊湯,湯中面、菜、肉相合。
  • 燴麵,河南人的面子與裡子
    燴麵就此誕生,並在日後的幾十年裡牢牢佔據了河南人的飲食文化世界。 對河南人來說,熱熱乎乎的燴麵,是一種習慣,是幾天不吃就饞得慌的念想,是遊子回家的記憶,是寒冬裡喝過燴麵一嘴油糊糊的踏實。 溫溫吞吞的河南人,又怎能不愛這一碗中正平和的燴麵? 不過河南人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溫和,就像每碗燴麵都有它的秘密。假使你問一個鄭州人,哪裡的燴麵最好吃?
  • 鄭州合記燴麵再漲價!一碗燴麵要19元你能接受嗎?
    當你還在驚嘆鄭州內環的房價最高已經漲到5萬/平時,你曉不曉得,你平常喜歡吃的燴麵在過完年後,已經漲到了19塊錢一碗。合記燴麵稱得上鄭州燴麵的「鼻祖」,近日,有網友發現,合記燴麵賣的優質燴麵漲價了。合記燴麵品類包括了優質燴麵、特優燴麵、三鮮燴麵、滋補燴麵。其中,優質燴麵就是普通燴麵,價格最低的那種。
  • 誰說河南人只愛吃鹹的? | 豫記
    所以北方吃鹹,人高馬大有力氣,大大咧咧性格豪爽,該出手時就出手。地處鹹地區的河南人愛吃鹹的嗎?答案是肯定的。河南人有多愛吃鹹的?大多去過南方的河南人,都會抱怨江浙口味太甜了,每次都喊著老闆加點鹽。當年我爸送我去南方上學時,嫌人家的菜太甜,地圖搜索後跑十裡地只為吃一碗河南燴麵。
  • 河南燴麵三老之一合記燴麵
    鄭州的燴麵品牌很多,最出名的莫過於合記燴麵、蕭記燴麵、慧豐源燴麵、四川燴麵、76人老燴麵等。各有各的手藝,各有各的特色,今天我們主要了解下早在1997年摘下「中華名小吃」桂冠,成為河南燴麵代表的合記燴麵。
  • 來鄭州燴麵城,品嘗一下鄭州老三記之一的——合記燴麵
    而小編只給大家說了,河南省排行前三的三個城市,鄭州有名的燴麵,有兩家,一個是合記燴麵,一個是蕭記燴麵,而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是老三記之一的合記燴麵,所以說大家一定不要搞錯了,河南可以說是一個燴麵的起源地,中國五大有名的麵食之一,就有河南燴麵,我在鄭州河南省的省會,合計燴麵也是名聲大噪,深受廣大食客們的歡迎。
  • 離開河南後,想喝一碗正宗胡辣湯,我該怎麼辦?(下) | 豫記
    且看出去的人,他們是怎麼歷經萬難,喝到一碗正宗胡辣湯的。 自從辦公室小姐姐嘗了鄭知味胡辣湯之後,覺得真是不賴,於是內部測評,給散落在全國各地的豫記成員——媒體人們也寄去品嘗。 我們行走多遠,都逃不脫家鄉味道的誘惑。九年前,一群在北京的河南籍媒體人,滿大街去尋找河南的燴麵、胡辣湯、開封包子和信陽燉菜,這群有鄉愁的吃貨,最終組建了國內首個以鄉情為紐帶的媒體人社群——豫記胡辣湯。
  • 河南人已不屑解釋|豫記
    我也想借這個機會,談談豫記和楊桐,還有更多熱誠的河南媒體人,介入河南文化、河南人形象等議題的來路和前景。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稱「河南人是中國的吉普賽人」,他們愛漂泊更愛勞動。但漂泊謀生者的宿命,無不是被歧視被驅離。
  • 央視點讚河南燴麵 你和河南只是一碗燴麵的距離!
    近日,中國首部十大名面美食紀錄片登陸央視,節目第四期《面壁功深》講的就是大河南的燴麵。央視拍攝組選了鄭州羊肉燴麵、周口荊芥燴麵以及鞏義竹林鎮牛肉燴麵等各種類型的燴麵表現河南燴麵「燴」字的包容,展示中原人熱情開放包容的性格。
  • 燴麵是如何徵服河南人的?
    燴麵是啥,那可是河南美食的靈魂。對河南人而言,吃一碗熱乎的燴麵是一種習慣。大農業時代,河南就是中華民族的文明高地。如今,河南那一碗紮實的燴麵更是捕獲了無數人的心。燴麵,幾乎每家河南人都會做,白面混清湯,放點煮熟的青菜,醬料是辣椒,工藝實在是平平無奇。但那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蘊藏著河南人的精神。河南鄭州原來叫鄭縣,聚集的多是貧苦大眾,燴麵量大,一大碗下肚,禦寒又管飽。燴麵的歷史並不長。
  • 河南燴麵的做法 河南燴麵的做法和配料和種類
    河南特產有哪些?你了解河南的飲食文化嗎?河南特產是什麼?如果你都不了解,沒關係,小編為您一一介紹。河南特色小吃:合記「燴麵」合記燴麵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而享譽中原。
  • 屬於每個河南人的詩和遠方!|豫記
    豫六一豫記說河南不適合發展旅遊?你錯了!河南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河南的地下文物全國首位,地上文物全國第二,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待發掘。於是,深耕河南的文化公司和旅行公司走到了一起,成立了豫記文旅。豫記文旅是詩和遠方的牽手天天聽、天天說河南的歷史文化深厚,相信很多人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總的來說就是,地下文物全國首位,地上文物全國第二。
  • 疫情之下,懷念鄭州「老三記」之合記燴麵
    比如此時此刻的我,熬夜奮筆疾書整理資料,突然一陣飢腸轆轆......眼前晃動的都是記憶中的美食,而此時,最想的是那一碗合記的老燴麵!合記燴麵館是鄭州市餐飲業著名的「老三記」之一,位於鄭州市人民路3號。1950年由李紹卿和王豫祥、陳廷俊聯合創辦於鄭州市解放路336號。
  • 鄭州老字號合記燴麵,從5毛漲到22,味道對得起價格嗎?
    在鄭州,說起燴麵,沒有人不知道「合記」。作為鄭州老字號的合記燴麵,不僅本地人愛吃,外地人來鄭州也是必須要去吃一碗才算數。大家都知道人民路有家合記燴麵,生意超好,但合記燴麵的歷史有多少人知道呢?合記的前身是老鄉親飯店,1953年由李少卿等4人接營,才改為合記飯店,1967年專門經營羊肉燴麵,又更名為合記燴麵館。還記得第一去吃合記吃燴麵就是在人民路總店,位置就很顯眼,中午去的,一樓已經坐滿了,直接上了二樓,幾乎都是滿座,等到有人吃完離開我們才有位置坐下,那時候還不知道合記的名氣,只是覺得人真多,應該很好吃。
  • 河南方城:一碗燴麵 家鄉味道
    河南方城位於豫西南,宛東北,這裡的人們和燴麵有著不解之緣。湯麵、撈麵、燜面、扯麵、炸醬麵還有小史店的粉漿面……而名聲在外具有特色的還是方城燴麵。方城燴麵風味獨特,歷經多年風味演繹,成了當地人心心念念的家鄉味道。走遍方城的大街小巷,看到最多的飯館就是燴麵館。飯點兒快到了,麵館裡開始人潮湧動。人們爭先恐後地在窗口前報:「我要二兩!」「我要三兩!」
  • 河南燴麵裡的燴文化
    河南燴麵裡的「燴文化」沒有什麼東西比一碗正宗的河南燴麵,更能觸碰到在外打拼的河南遊子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那裡面或許藏著刻進他們骨子裡的記憶,或許藏著千裡之外的一聲「中!」,或許藏著可以打開自己心扉的那把鑰匙,同時還會夾雜著淡淡的無法言說的鄉愁……燴麵作為河南三大名小吃之一,是一種集葷、素、湯、菜、飯為一碗的河南傳統美食。大多數河南人對燴麵都沒有抵抗力,尤其是那些長年在外漂泊打拼的河南人更是如此。有時候,真正能吸引一個河南人的,不是魚翅燕窩,也不需要滿漢全席,有一碗簡簡單單的燴麵已經足矣!
  • 最地道的四種燴麵,分布在河南這四座城市,咱們新鄉燴麵榜上有名
    若是有人問河南最有名的特色美食是什麼?你一定會不假思索的就說是燴麵。燴麵是河南特色美食,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作為河南最出名的麵食,在河南各地都有著不同特色的燴麵,口味不不一,但大多都以羊湯燴麵為主。作為河南傳承的一道特色名吃,其中鄭州燴麵、尉氏燴麵、原陽燴麵和方城燴麵口味獨特,自成一派。一、鄭州燴麵鄭州燴麵是河南省鄭州市的特色小吃。燴麵是鄭州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