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沙洲的歷史由來

2020-12-16 騰訊網

鹹寧地處長江中遊南岸,沿長江擁有120多公裡岸線,其中110公裡位於嘉魚縣。激流奔湧的萬裡長江流經鹹寧時,除了留下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歷史故事,還形成了獨特的地理奇觀——長江沙洲。

長江沙洲,是一種在淺水處形成、筆直的沉積地形,沙洲通常是細長的,出現於河流上。自古以來,長江從上遊帶來大量泥沙,到中遊江面開闊處,流速減慢,泥沙在這裡沉積,漸漸形成一塊塊沙洲。

嘉魚江段的長江江洲由來已久。古時,長江出南津關後,匯為雲夢澤,洞庭為夢澤,江漢為雲澤。經過大禹疏治,長江曲折東下。後來幾經變遷,滄海桑田,夢澤成為洞庭湖,雲澤變為江漢平原。長江則在嶽陽以下,在嘉魚縣境,依山匯湖而過。這時嘉魚「一線沙壤,橫帶外江內湖」。江流變遷,在長江兩岸築堤之前,江流泛闊,形成兩條河道,兩河之間則為大片沙洲,漢朝時稱為沙陽洲,簰洲則是沙陽洲之尾。

嘉魚江洲的形成,與嘉魚的歷史相生相伴,都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故事,為嘉魚的歷史文化披上一層神奇的色彩。護縣洲,相傳南北朝一位皇帝乘御船到建康(南京)途徑此處,曾受江龍護駕,賜給當地漁民龍姓,元末一龍姓漁民駕船捕魚至此,停船登岸,開荒墾殖,數代人繁衍生息,至明末清初,形成自然村落(今村落已遷至江堤內)。

歸糧洲形成最早,初是一片蘆葦,沒有人居,蘆葦為官府所有,官府在規定的時間內「發鐮」令百姓收割,稱之為「官鐮洲」;明初始有居民建村,逐漸墾殖,種植糧食,糧交官府,又稱之為「官糧洲」;正德年間,時任湖廣副都御史的吳廷舉向武宗朱厚照寫了一個《請減南糧疏》以後,稍改狀況,從此又稱之為歸糧洲。團洲,傳說古時由一團魚精為了護岸而勇鬥水怪,不惜化身為洲,因洲呈橢圓形,極像一個大「團魚(鱉)」浮於江上,而稱為團洲。擎洲,原是一部分陸地,清鹹豐二年(1852)太平軍從界石到洪廟將傅洲挖斷,使陸水河入江口改道以後,長江、陸水衝擊,陸岸不斷崩塌,逐漸形成江中沙洲。

江洲的春夏,汛期到來時就會只剩下中部略高的地方浮出水面,四周被泛濫的江水所吞噬,水天一色,浩浩渺渺。秋冬的江水慈祥地緩慢流過,洲頭就會綿延地伸展著,與大沙洲連接到一起。殘雪尚未消融的晴天,沙洲更是安詳、潔淨、寬廣。雪後點綴著沙地,越發讓人覺得可愛。

洲地常與江岸相接,而那連接之處,江水形成細小的層層波紋,在隨波蕩漾之中,有著金燦燦的沙粒在閃熠。水天交融,讓人感覺到長江的呼吸和沙洲的生命。

登上嘉魚長江大堤,每處眺望江中綠洲,引無數文人雅客賦詩抒懷。元代嘉魚文人程從龍在《雙洲》(雙洲即馬鞍至新街地段江洲)一詩中寫到:「詩情翻手採,酒意向梅斟。」可見江洲一派詩情畫意。

來源:嘉魚旅遊微信公眾號

審核:殷黎主編:李璐責編:洪波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相關焦點

  • 長江中的沙洲,如何塑造武漢三鎮的城市格局?
    長江中的沙洲長江衝出三峽後,低平的地勢使得水流速度減緩,江水在平原上來回擺動衝刷,形成了「九曲迴腸」的荊江河段,於此同時,江面寬闊、水量增加,江水攜沙裹浪,在河床地質、地轉偏向力等因素下,泥沙於河道彎曲處、窄寬變化處淤積,中下遊的長江經常有沙洲在江中露出。
  • 長江武漢段進入枯水期 沙洲成獨特景觀
    核心提示:每逢冬春交替枯水期,長江水位走低,大片沙洲浮出水面,江水與沙洲交錯綿延,成為獨特景觀。
  • 長江武漢段最大江中沙洲:種滿特色果蔬,遠離城區的觀景聖地
    #美麗長江之歌##大江大河大徵途# @中國綠髮會 浩浩長江,景色氣象萬千,尤其在不同流域,其景致風格也完全不同。長江江景,險峻奇峰、湍急流水、豐茂支流、人文盛跡,還有大大小小的江中島礁也是一大亮點。比如在長江中遊武漢段就有一座區域內面積最大的沙洲,它位於青山區以北黃陂武湖以南的江面上,作為「遠離」城區孤懸水面的地帶,上面並非荒蕪一片,而是種滿特色果蔬,發展了旅遊,成為武漢知名的觀景聖地之一,它就是天興洲。長江在流經武漢後,水域面積和流速相對放緩,平原地形地貌也造就了區域內多沙洲和島嶼的結果。
  • 重慶長江沙洲珊瑚壩上白鷺飛 眾多市民觀賞(圖)
    昨日上午,主城上空,一群白鷺盤旋飛翔,隨後飛往長江沙洲珊瑚壩駐足,給主城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同時也引來眾多市民駐足觀賞。  據他回憶,這群白鷺從鵝嶺方向飛來後,就往兩路口方向飛,後又「巡視」了渝中半島,最後在石板坡長江大橋附近的長江沙洲珊瑚壩上落腳休息。  珊瑚壩是「露營地」  昨日下午,重慶晨報記者來到珊瑚壩岸邊,發現白色鳥兒有上百隻之多,它們大多數都停在沙洲上休息。
  • 長江鄂州段沙洲水道 鄂州海事執法人員查扣一艘非法採砂船
    2020年10月28日晚23時許,鄂州海事處執法人員在沙洲水道白燈船水域查扣一艘涉嫌非法採砂船。10月28日晚21點,和往常一樣,鄂州海事處北門執法大隊執法人員乘海巡12203艇在長江沙洲水道鄂鋼碼頭駐守。
  • 江蘇一市,鑑真在此東渡,長江三鮮引人垂青,名字由來有段故事
    張家港市原名沙洲,從建城史看,早在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張家港境內就設置了縣級行政建制暨陽縣。說起你張家港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呢。唐宋年間,香山和鎮山之間有一澗谷流漕,終年澗水不絕,如遇大雨,山洪直衝流漕所在東江灣沙,形成水渠。這條水渠後來竟成為聞名中外的「張家港」。
  • 沙城李溪沙洲,淡淡的回憶,淡淡的鄉愁
    沙城李 溪沙洲文/南山喬松1,「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登上武昌黃鶴樓,憑欄遠眺,我們就如同崔顥一樣,能清清楚楚看到長江對面漢陽的晴川道、鸚鵡洲。雖然鸚鵡洲不是洲(唐朝可能是),但是長江裡的確遍布大大小小的洲。比如南京的江心洲,那裡產美味的蘆蒿。「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長江出海口的崇明,雖叫島,但那也是長江的洲,長江中最大的一個洲。另外,長江中居然還有一個屹立著一個地級市的洲,這就是揚中市。
  • 現存最早的長江畫卷首次出版,在《長江歷史圖譜》中讀懂厚重長江
    全長將近10米的《長江萬裡圖》,兩百多幅珍貴的長江沿線圖畫……11月24日上午,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和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在江蘇省政府新聞發布廳聯合舉辦新書發布會,首發《長江歷史圖譜》一書。這部彙編歷史上長江全流域樣貌的巨著與讀者見面,長江歷史圖譜首次得到彙編整理,再現了長江文化的悠遠與厚重。
  • 邂逅崇明之崇明島的由來你知道嗎?
    長江門戶,東海瀛洲。華夏之東,未來可期。大美崇明,期待與你的邂逅,更期待進入你的心頭。但是你知道崇明島的由來麼?唐初沙洲變遷早在唐朝初年的時候,長江入海口就分散著很多的小沙州,雖然面積很小,但是已經有人居住。
  • 崇明城橋鎮這80條道路名,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
    之後,沙洲續漲,連片成島,開荒墾殖的移民逐漸增多,地名也隨之增多。在長期的自然變遷和社會發展中,許多具有沙洲特色的地域名、河流名、集鎮名、道路名等延續了下來。今天,小編帶您了解崇明城橋鎮80條道路名,看看它們的起迄地和名稱由來。人民路,起迄地:東門路—三沙洪路,名稱由來:曾用名府東街、東街、人民東路、府西街、西街、人民西路。
  • 《寂寞沙洲冷》中的沙洲是什麼?了解一下菲律賓9大沙洲奇景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算子》周傳雄那首有名的《寂寞沙洲冷》,歌名其實來源於這首詞。大家知道沙洲是什麼嗎?在擁有7000個以上美麗海島的菲律賓,你能看到國內難得一見的沙洲景象,跟著小編的文章先來了解一下這九大沙洲。
  • 7天汝城旅遊代言人|首站沙洲,你真的了解沙洲嗎?
    沙洲景點歷史背景長徵時期革命先輩在沙洲種下希望的種子,如今已欣欣向榮;留下炙熱的火種,已傳遍神舟大地,溫暖著無數人的心。戰火雖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每次置身沙洲目睹革命先輩們的遺物,踏上革命先烈們曾經走過的土地,心底就會湧起陣陣熱流,那股熱流引導內心的信仰,讓人們找到最初的方向!
  • 江蘇一市,三面臨江,曾是三國孫權的牧馬沙洲,數百地名與馬有關
    原來,傳說這裡曾是吳大帝也就是吳國國君孫權牧馬的沙洲,古代時這裡稱馬洲、馬馱沙。說起這個名字,還有一段故事呢。東漢末年,靖江尚未成陸,只有滔滔江水中凸現出一座獨峙的山,名叫孤山。後來由於江潮衝刷,在孤山腳下漸漸隆起一塊塊沙洲。明嘉靖三年(1524年),當地發現一塊斷碑,上有殘文:「此沙乃吳大帝牧馬大沙」。
  • 漢江沙洲
    從安康四橋下遊至漢江一橋上遊,漢江中央出現了一條1000餘米的沙洲,在水中央凸起著,兩邊漢水譁譁流淌,碧水藍天,沙洲成為漢江鳥兒的天堂。  每天清晨,冬日的漢江別有一番情趣,從四面八方飛來的大雁、白鷺、鴛鴦、野鴨等成群結隊聚集在沙洲上覓食,它們嘰嘰喳喳,爭搶著漢江裡的小魚小蝦,不時傳來嘎嘎的聲音。
  • 錢艾琳評《瓜分沙洲》︱無法劃清的邊界
    《瓜分沙洲:英國、法國與塑造中東的鬥爭》,[英]詹姆斯·巴爾 (James Barr)著,徐臻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524頁,89.00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於2018年10月出版了英國歷史作家詹姆斯·巴爾(James Barr)的《瓜分沙洲:英國、法國與塑造中東的鬥爭》。
  • 蘇州張家港新城棠頌雲著:新城地產匠造沙洲詩意生活
    張家港,位於長江下遊南岸,江蘇省東南部,是長三角一體化新銳之城。新城地產以幸福棲居的方式,在這片自古被稱為「沙洲」的地方,摹狀沙與水的園境,打造蘇州張家港新城棠頌雲著,為當代人的生活重拾沙洲記憶。新城地產以「一沙一重夢,一水一方園」為設計理念,通過「回憶沙洲-遊歷沙洲-探索沙洲-沉浸沙洲」四重夢境的寫意呈現,展現出新城棠頌雲著的「四進禮遇」空間。
  • 萬裡長江第一大江心洲,你知道在哪裡嗎?
    不過,在我國也有這樣一個島嶼,它是萬裡長江第一大江心洲,同時也是長江中第二大島,而這個島嶼就是揚中島。 說起揚中島的歷史,它形成的時間是很短的。在東晉時期,在揚中地域僅有露出水面的幾個小沙洲。隋唐時期,幾個小沙洲連成一長形沙洲。而在宋代,該處沙洲開始有小沙之稱。
  • 望仙沙洲行
    望仙沙洲行文/毛小平 圖/擱淺沙洲已去過兩次,兩次皆是黃柳雲女士相邀而去。黃柳雲人好有才,我們相識幾年,甚是投緣;她待我如弟,我視她為姐,親如家人。沙洲是她家鄉,出生地;因她父親在鄰縣工作,嬰兒時期便離開了這裡。大後常年在外工作,又因是出嫁之女,故爾難得回來幾次。
  • 沙洲甘蔗節節高 首屆角美鎮豐收節暨沙洲甘蔗文化節開幕
    ▲角美豐收節暨沙洲甘蔗文化節在古廟戲臺熱鬧開幕。在這瀰漫著甘蔗甜味的季節,1月5日,沙洲村迎來歷史性的時刻——首屆角美鎮豐收節暨沙洲甘蔗文化節開幕。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以甜美的豐收喜悅,迎接腳步已近的春節。  活動現場,數千根甘蔗堆成一堵高高的牆,讓市民遊客免費品嘗。許多市民遊客不僅參與了啃甘蔗大賽、親子遊園活動,還參與體驗地方特色的東美糕點手工製作。
  • ...是我國的第三大島,也是世界著名的河口衝積島,被譽為長江口的...
    它三面環江,東臨東海,伏臥在長江口海面上,東西向長76公裡,南北寬度在13公裡~18公裡,面積為1083平方公裡,是我國的第三大島,也是世界著名的河口衝積島,被譽為長江口的一顆明珠。   崇明島從形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唐代(618年)漲露出水面,五代設鎮,宋代設場,元代建州,明清以來設縣,1958年12月劃歸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