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心肌蛋白在心肌梗死中起著重要凝血作用

2020-12-20 前瞻網

新研究發現:心肌蛋白在心肌梗死中起著重要凝血作用

 Emma Chou • 2020-04-04 14:00:29 來源:前瞻網 E3828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種普遍存在的心臟蛋白(稱為心臟肌球蛋白)會導致心臟組織的血液增厚或血凝塊惡化。心臟肌球蛋白在人心臟病發作時被釋放到體內。

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分子醫學系教授約翰·H·格裡芬(John H. Griffin)博士領導的一個團隊,在進行了一系列跨越三年、涉及多個合作機構的實驗後,得出了這一出人意料的發現。

雖然血液凝固是許多危及生命的心臟事件的根本原因,包括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但科學家直到現在才知道心肌肌凝蛋白與這一過程有關。這種蛋白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泵血的肌肉運動。

「這項研究的真正突破是我們發現了心臟肌球蛋白的另一種主要生物活性。沒有人懷疑它是一種促凝因子。」格裡芬說。「我們的發現在血液學和心臟病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表明還有另一個潛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影響著心臟病患者的健康狀況。」 

血凝固對於預防受傷後出血是必要的。人體內最豐富的促凝蛋白是膠原蛋白,但它通常不接觸血液。當血管和組織受損時,包括膠原蛋白在內的許多促凝因子會使血液從液體變成凝膠,形成血塊,從而減少失血。然而,促凝劑必須在止血和防止過度凝血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如在深靜脈血栓形成或血凝塊引起中風的情況下。

「就像發炎一樣,少量的凝血是有益的,但過多的凝血就危險了。」 格裡芬說,「雖然少量的心臟肌球蛋白可能有助於減少心臟出血,但過量了可能會促進血液凝塊,切斷氧氣,加劇心臟組織的損傷,從而加重心臟損傷。」

事實上,格裡芬和他的合作者,包括科羅拉多大學的醫學博士Tobias Eckle,發現將過量的心臟肌球蛋白給予受過控制的心臟病發作的小鼠,會使心臟損害加倍。

這項研究發表在2020年4月的美國心臟協會雜誌《動脈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學》上。

格裡芬和他的團隊目前正與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的藥物發現與開發部門合作,研發一種針對心臟肌凝蛋白促凝活性的治療化合物,以減少由心臟病發作引起的組織損傷。

抗凝藥物已經存在,從阿司匹林等非處方藥到華法林等廣泛使用的處方藥。一種被稱為直接口服抗凝劑(通常被稱為DOACs)的新藥物也出現了,以解決對凝血藥物的巨大需求。但是這些現有的藥物中有許多會引起過度出血或其它副作用,因為它們作用於整個身體的凝血系統,而不僅僅是心臟中的血液凝固。

格裡芬設想了一種抗凝藥物,只針對心臟肌球蛋白驅動的凝血。從理論上講,這種藥物可以在發生急性心臟事件後立即用於住院病人。

格裡芬說:「心血管疾病是美國男性、女性和大多數種族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有疾病風險的人需要新的更好的藥物,而心臟肌球蛋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研究途徑。」

原文來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muscle-protein-abundant-heart-key.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子刊: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阻斷TRAIL可改善恆河猴等心肌...
    近日有個好消息,河南大學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馬遠方教授團隊,在著名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1]。他們發現,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的凋亡誘導配體(TRAIL)與死亡受體5(DR5)結合,會誘導心肌細胞死亡,並募集和活化白細胞,進而導致心臟損傷。
  • 溶酶體膜蛋白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和自噬調控新機制
    該研究報告了溶酶體膜蛋白LAPTM4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中的保護作用和調控機制,進一步揭示了溶酶體在心肌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並為發展心臟修復治療新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心血管疾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種。及時的進行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臟的必需步驟。
  • 網格蛋白在細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
    網格蛋白在細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 2012-09-11 14:36:43來源:科技日報作者:編輯:李原昭   中國科技網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7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網格蛋白不僅限於運送化學物質,在細胞分裂中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 凝血五項怎麼看?收藏這張圖就夠了
    (無)纖維蛋白血症等; 3)纖維蛋白溶解活力增強:如繼發性、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等; 4)血液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抗因子 Ⅷ 或因子 Ⅸ 抗體等; 5)系統性紅斑狼瘡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 心肌梗死後的心肌細胞能「復活」嗎?
    來源:新浪財經12月2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心肌梗死後的心肌細胞能「復活」嗎》。患者經常問:我得了心肌梗死後,經過積極治療,心肌細胞可以「復活」嗎?冠狀動脈閉塞後20-30分鐘,受其供血的心肌細胞就有少數壞死;1-2小時之間絕大部分心肌就已經呈凝固性壞死;以後壞死的心肌纖維逐漸溶解。所以心肌梗死後的壞死心肌細胞是不能「復活」的。
  • 「凝血功能」常規檢測及結果解讀
    臨床應用: 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 Ⅴ、Ⅶ、Ⅹ 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時用於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指標。據報導,在口服抗凝劑的過程中,維持 PT 在正常對照的 1~2 倍最為適宜。
  • 空腹血糖12.8,餐後兩小時20以上,突發心肌梗死,怎麼辦?
    因為他還處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於是也沒和他爭辯,等他病情更加穩定的時候,再告訴他,其實他之所以發生心肌梗死,和他長期不控制血糖有著密切關係。一、血糖多少是正常?多少要考慮糖尿病?二、另一個指標更重要我們平時更多的關注了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其實,比起這兩個指標更為重要的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指患者最近一段時間內的血糖水平,是診斷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正常人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參考值是:4%~6%。
  • 生長因子在肺動脈高壓中的作用
    已有一些研究探究了GFs參與PAH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此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們可能有助於保護右心功能,但也影響右心室重構和疾病進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缺血性心臟病、心肌肥大或左心衰竭等心臟疾病的心肌保護過程中,其中一些生長因子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外,GFs可能支持對RV壓力過載的更好的心肌適應,並且可能與PAH的更好預後有關。
  • 【盤點】心梗近期重要研究進展匯總
    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臨床上有劇烈而較持久的胸骨後疼痛,發熱、白細胞增多、紅細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發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這裡長海醫院心外科整理了近期關於心梗的重要研究進展與大家一同分享。
  • 【匯總】特定蛋白的常見項目、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CRP|ASO|關節炎...
    在IVD試劑廠家的市場宣傳菜單中不難發現「特定蛋白」套餐或者檢測系列,看似自成一派,卻又跟其他檢測套餐有交錯。RF是抗變性IgG的抗體,常見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清和滑膜液中,其定量測定是判斷患者免疫應答和觀察療效的一個重要指標。CRP對類風溼炎症反應具有輔助的診斷作用。ASO可用於風溼熱和風溼性關節炎的鑑別診斷。
  • 安進藥品依洛尤單抗獲CHMP認同 可預防心肌梗死和腦卒中
    近日,安進公司(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代碼:AMGN)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對於在Repatha(依洛尤單抗)產品標籤中增加一項新適應症持肯定意見,即Repatha可用於已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腦卒中或外周動脈疾病)的成人患者,通過降低LDL-C水平從而降低心血管風險。
  • 安進新型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劑omecamtiv mecarbil獲...
    Reese表示:「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標誌著omecamtiv mecarbil臨床開發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當今,有一半的心衰患者將在確診後5年內死亡,這凸顯了對治療這種嚴重疾病的創新療法的迫切需求。」Cytokinetics公司總裁兼執行長Robert I.
  • 項目未達預期,安進終止新型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劑omeca...
    omecamtiv mecarbil是一種新型選擇性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劑,旨在直接靶向心臟的收縮機制。該藥已在3期GALACTIC-HF試驗中進行了研究,對射血分數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進行了治療。AMG594是一種新型機制的選擇性心肌肌鈣蛋白激活劑,目前正處於1期臨床開發,治療HFrEF和其他類型的心力衰竭。
  • 重磅研究啟動|臨床+基礎齊抓 探索速效救心丸治療新方案
    近期,廣東省中醫院張敏州教授領銜啟動了《速效救心丸對急性冠脈症候群微循環保護的臨床與基礎研究》,該項目由張敏州教授團隊與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旨在觀察速效救心丸對急性冠脈症候群微循環的保護作用,對速效救心丸治療冠心病、心梗的作用機製做更深層次的探索。
  • 核受體TR3調控心肌肥大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負荷性的心肌肥大最終將帶來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因此,了解心肌肥大產生的分子機理及其信號轉導通路的調控,有助於我們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作為核受體,TR3在細胞凋亡和血糖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TR3是否參與心肌細胞肥大的調控還沒有任何報導。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因此,對RAF-MEK-ERK信號通路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熱點。英國科學家在最近一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真核翻譯起始因子3a(EIF3a)可以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是這一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這一發現意味著EIF3a可能成為下一代抗癌藥物全新的靶標蛋白,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 紐西蘭研究發現奶製品中的蛋白成分可有效對抗流感病毒
    在當今全球共同關注病毒的情況下,Quantec公司單獨地對奶製品中的免疫蛋白進行了抗病毒活性的深入研究結果,顯示該蛋白中含有超過50種的生物活性蛋白,可提供非常好的抗病毒能力。   此次試驗,對奶製品中的免疫蛋白與2個種類的病毒進行反應, 包括 「甲型流感病毒H1N1 Puerto Rico 8/34」和「單純皰疹一型(Herpes Simplex Hsv-1 Macintyre)」。此外實驗還加入乳鐵蛋白的測試,純度95%的乳鐵蛋白進行抗病毒實驗發現,乳鐵蛋白同樣具有抗病毒能力。
  • 箕星藥業與Cytokinetics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
    轉自 | 醫藥觀瀾2020年7月14日,RTW Investments宣布,旗下投資設立的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生物技術公司——箕星藥業與Cytokinetics公司就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CK-274在大中華區的研發和商業化籤訂了獨家許可協議。
  • 上海藥物所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實現在體心肌細胞轉分化
    小分子化合物由於其劑量及作用時間的易控性及良好的成藥前景,一直在體細胞重編程及轉分化研究中受到重視。目前,小分子組合已經可以在體外成功將多種體細胞誘導成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神經前體細胞、神經元、內胚層前體細胞以及心肌細胞等。然而,小分子組合能否在體內原位誘導體細胞的重編程尚不清楚。
  • 心肌損傷6大標誌物最全解讀
    心肌損傷標誌物定義:心肌損傷發病 6~9 小時候,血中出現增高並持續數天、對心肌損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高標誌物。 心肌損傷標誌物分類及測定 反應心肌缺血損傷的主要生物化學標誌物包括心肌酶及心肌蛋白等,前者有血清天門冬氨酸轉氨酶、血清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工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後者有肌鈣蛋白、肌紅蛋白等。